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168发布日期:2018-11-07 21:1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调谐阻抗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中。通过电连接器,电子装置之间、电子装置内元件与元件之间得以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随着信号传输频率日渐提高,电连接器的阻抗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也增大。于高频传输的条件下,当电连接器与传输线路阻抗不匹配时,电连接器将会反射信号,造成信号衰减。阻抗不匹配的程度越高,信号衰减越严重,终至电连接器传递信号的功能尽失。目前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多着重于电连接器的机械特性,例如插拔力、耐久性等;关于电连接器的电气特性部分,则多赖设计经验。于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当试验用的电连接器经实体测试不符阻抗需求时,往往需同时对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进行尺寸修正,十分耗时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导电的端子于固定于其绝缘本体内的部分具有通孔且具有与绝缘本体间隔设置的侧面,此结构设计有助于调整该电连接器的阻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及一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固定孔,该第一固定孔具有一第一内侧壁及与该第一内侧壁相对的一第二内侧壁。该第一端子包含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连接部,该接触部及该连接部分别自该固定部延伸并露出于该绝缘本体。该固定部于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侧面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该固定部具有一通孔。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固定孔中,该通孔位于该固定孔中,该第一侧面朝向该第一内侧壁且与该第一内侧壁相隔一第一间距,该第二侧面朝向该第二内侧壁且与该第二内侧壁相隔一第二间距。藉此,于实作上,可通过改变该固定部关于该通孔的结构尺寸(例如于该方向上的外围轮廓及该通孔孔径等)或改变该第一间距及该第二间距,以调整该电连接器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用于一电连接器中。该端子于固定于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内的部分具有通孔,此结构设计有助于调整该电连接器的阻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包含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连接部。该固定部于一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侧面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该固定部包含一抵靠部及一通孔,该抵靠部于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凸起,该通孔位于该抵靠部且贯穿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其中该固定部经由该抵靠部以固定于该电连接器中。该接触部自该固定部延伸。该连接部自该固定部延伸。藉此,于实作上,可通过改变该通孔孔径及该抵靠部轮廓,以调整该电连接器的阻抗。

相对于背景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端子可通过改变该固定部的结构尺寸(例如抵靠部轮廓及该通孔孔径等)或改变该第一间距及该第二间距,以调整该电连接器的阻抗。此结构设计使得该电连接器的阻抗容易调整,有助于降低开发电连接器的成本及时程,有效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沿线X-X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上排端子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下排端子的侧视图。

图6为图1的电连接器沿线X-X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圆圈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的电连接器沿线Y-Y局部的剖面图。

图9为图1的电连接器的一简化的变化例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结构组合后沿线Z-Z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

1 电连接器

12、13 绝缘本体

12a 前侧

12b 后侧

122 上排固定孔

1222、1322 第一内侧壁

1224、1324 第二内侧壁

1226 第三内侧壁

1227、1229 凹槽

1228 第四内侧壁

124 下排固定孔

126 插孔

128 定位柱

132 固定孔

14 后盖

16 上排端子

162 接触部

164 固定部

164a 第一侧面

164b 第二侧面

1642 本体

1642a 外径

1644 第一抵靠部

1646 第二抵靠部

1648 第一通孔

1648a 孔径

1650 第二通孔

1650a 孔径

166 连接部

166a 侧面

168 挡止部

18 下排端子

182 接触部

184 固定部

186 连接部

186a 侧面

19 端子

192 接触部

194 固定部

194a 第一侧面

194b 第二侧面

1942 本体

1944 抵靠部

1946 通孔

196 连接部

20 固定件

3 电连接器

32 端子

4 电路板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D3 第三方向

L1、L2 外径

W0、W0' 外径

W1、W1' 第一间距

W2、W2' 第二间距

P1 第一节距

P2 第二节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12、一后盖14、多个上排端子16及多个下排端子18(仅以多个为例绘示于图2中)。绝缘本体12(例如但不限于塑胶射出件)具有复数个上排固定孔122及复数个下排固定孔124,平行排列且分别对应该多个上排端子16及该多个下排端子18。上排端子16包含一接触部162、一固定部164及一连接部166,接触部162及连接部166分别自固定部164延伸,上排端子16经由固定部164固定于对应的上排固定孔122中,使得接触部162及连接部166露出于绝缘本体12;同样的,下排端子18包含一接触部182、一固定部184及一连接部186,接触部182及连接部186分别自固定部184延伸,下排端子18经由固定部184固定于对应的下排固定孔124中,使得接触部182及连接部186分别露出于绝缘本体12的前侧12a及后侧12b。

于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为一母端、板侧电连接器,绝缘本体12具有一前侧12a及一后侧12b,绝缘本体12于前侧12a具有一插孔126,上排固定孔122及下排固定孔124贯穿绝缘本体12并连通前侧12a及后侧12b,使得上排端子16的接触部162及下排端子18的接触部182露出于插孔126内(或谓自前侧12a露出于绝缘本体12)。于实际应用上,一匹配的公端电连接器3(以虚线绘示于图6中)经由插入插孔126中(其插入方向以箭头表示于图6中)以使其导电的端子32与(导电的)上排端子16、下排端子18电性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器1、3的连接(包含机械连接及电连接)。其中,公端电连接器3可为一板侧电连接器,亦可为一缆线连接器,甚至为一转接器。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上排端子16的连接部166及下排端子18的连接部186自绝缘本体12的后侧12b露出于绝缘本体12并朝下弯曲延伸以能通过但不限于通孔插装技术(例如表面黏着技术)而固定至电路板4(以虚线绘示于图6中)上。其中,绝缘本体12的底部具有两个向下突出的定位柱128,可插入电路板4的定位孔(未绘示于图中)中;电连接器1还包含多个固定件20(例如金属件),连接至绝缘本体12并向下延伸,可插入并固定(例如焊接)电路板4的固定孔(未绘示于图中)中,其兼具定位及固定功效。

于本实施例中,上排端子16与下排端子18结构逻辑相当,上排固定孔122与下排固定孔124结构逻辑亦相当,故下文以上排端子16及上排固定孔122为例说明;关于下排端子18及下排固定孔124的说明,除特别说明外,可直接参照上排端子16及上排固定孔122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请并参阅图7及图8。上排端子16的固定部164于一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一第一侧面164a及相对于第一侧面164a的一第二侧面164b,固定部164包含一本体1642、一第一抵靠部1644及一第二抵靠部1646,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于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凸起,本体1642于垂直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一第三方向D3延伸且连接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上排端子16整体而言,固定部164于第三方向D3延伸,接触部162及连接部166于第三方向D3上自固定部164的相对两端延伸。相对于第一方向D1,上排固定孔122具有一第一内侧壁1222、与第一内侧壁1222相对的一第二内侧壁1224;相对于第二方向D2,上排固定孔122于第一内侧壁1222与第二内侧壁1224之间具有一第三内侧壁1226、与第三内侧壁1226相对的一第四内侧壁1228。固定部164以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紧抵上排固定孔122中而使上排端子16固定于绝缘本体12(或谓固定部164固定于上排固定孔122中)。于本实施例中,上排端子16以第三方向D3插入上排固定孔122中,第二抵靠部1646位于第一抵靠部1644及接触部162之间,故原则上第一抵靠部1644于第二方向D2上的外径L1大于第二抵靠部1646于第二方向D2上的外径L2,使得上排端子16能顺利插入上排固定孔122中且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均能与上排固定孔122保持有效的卡持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均为平行于第二方向D2于本体1642两侧凸起的结构,故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会同时紧抵第三内侧壁1226及第四内侧壁1228;但于实作上,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可为仅平行于第二方向D2于本体1642一侧凸起的结构(例如图4中固定部164上侧凸起的结构,抵靠第三内侧壁1226;固定部164下侧保持平整并抵靠第四内侧壁1228)。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上排固定孔122于第二方向D2上形成相对的凹槽1227、1229(于第三方向D3上延伸),其宽度(即于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大致等于上排端子16于第一方向D1的厚度(例如当上排端子16以金属板件制作时,即相当于板厚),此有助于上排端子16平顺地插入并定位于上排固定孔122中。于实作上,固定部164可仅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容置于凹槽1227、1229中。又,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642松配合于上排固定孔122中,藉此,上排端子16与上排固定孔122间的卡持力可容易地通过控制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与上排固定孔122(的第三内侧壁1226及第四内侧壁1228)的结构干涉程度而决定。但于实作上,本体1642亦可与上排固定孔122产生结构干涉,以对前述卡持力产生贡献。另外,于图8中,上排端子16的剖面未相对于上排固定孔122呈上下对称,这是因为第一抵靠部1644嵌入第四内侧壁1228(即向下推挤第四内侧壁1228)所致,此亦可由图7(侧视的剖面图)而理解。

于本实施例中,当固定部164固定于上排固定孔122中,第一侧面164a朝向第一内侧壁1222且与第一内侧壁1222相隔一第一间距W1,第二侧面164b朝向第二内侧壁1224且与第二内侧壁1224相隔一第二间距W2,使得第一侧面164a与第一内侧壁1222间、第二侧面164b与第二内侧壁1224间均能存在空气带;于实作上,第一侧面164a及第二侧面164b实质上分别与第一内侧壁1222及第二内侧壁1224平行。通过设计第一间距W1及第二间距W2,亦可调整(或改变)电连接器1的阻抗;于实作上,第一间距W1及第二间距W2可设计为但不限于相等且其和大于固定部164于第一方向D1上的外径W0(即相当于固定部164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4具有一第一通孔1648及一第二通孔1650,均沿第一方向D1贯穿第一侧面164a及第二侧面164b。当固定部164固定于上排固定孔122中,第一通孔1648及第二通孔1650均位于上排固定孔122中。通过设计第一通孔1648及第二通孔1650的尺寸,亦可调整(或改变)电连接器1的阻抗。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648及第二通孔1650分别位于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第一通孔1648及第二通孔1650于第二方向D2上的孔径1648a、1650a均大于本体1642于第二方向D2上的外径1642a,且第一通孔1648大于第二通孔1650(或谓孔径1648a大于孔径1650a),但于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通孔1648及第二通孔1650可非形成于第一抵靠部1644及第二抵靠部1646,又例如可通过简单尝试而取得满足所需电连接器1阻抗的孔径值。

于本实施例中,上排端子16还包含一挡止部168,自连接部166沿第二方向D2(或谓向上)延伸。当固定部164固定于上排固定孔122中,挡止部168抵靠于绝缘本体12的后侧12b,可作为上排端子16插入上排固定孔122的定位机构。相对地,于下排端子18插入下排固定孔124的过程中,以下排端子18的连接部186朝向绝缘本体12的侧面186a抵靠绝缘本体12的后侧12b作为定位机构。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于下排端子18插入下排固定孔124后,后盖14组合至后侧12b以遮盖下排固定孔124及下排端子18部分的连接部186;此时,自后侧12b便看完全看不到下排端子18的固定部184。上排端子16的连接部166露出于后盖14,然固定部164原则上亦被挡止部168及连接部166遮蔽,结构上亦可将固定部164视为自后侧12b不可见。此外,后盖14可对于上排端子16提供定位效果,故若以连接部166朝向绝缘本体12的侧面166a抵靠后盖14作为定位机构,则挡止部168亦可省略。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8所示,该多个上排端子16结构相同且于第一方向D1上以一第一节距P1排列(该多个上排固定孔122亦同),该多个下排端子18结构相同且于第一方向D1上以一第二节距P2排列(该多个下排固定孔124亦同)。第一节距P1与第二节距P2相同。但于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上排端子16及下排端子18各自以不同的节距于第一方向D1排列。另外,前文虽以双排端子的电连接器1为例说明,但于实作上,前述说明亦可适用于单排端子的电连接器。又,前文虽以母端、板侧电连接器(即电连接器1)为例说明,但于实作上,前述说明亦可适用于公端、缆线连接器,甚至为一转接器,不另赘述。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上排端子16呈板状结构,实作上可由金属板件裁切成形,此板状结构平行于第二方向D2及第三方向D3延伸,故该多个上排端子16平行且非共平面设置于绝缘本体12上;但于实作上,上排端子16可改由弯折的板状结构实作。下排端子18亦同,不另赘述。请参阅图9及图10,其仅显示电连接器1的一简化的变化例部分的结构,为简化说明,以单排端子的结构为例说明。如图9及图10所示,端子19结构上相当于上排端子16(或下排端子18)结构简化之例,故关于端子19(及与之组合的绝缘本体13)的其他说明(包含其变化说明),可参考前文关于上排端子16(或下排端子18)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端子19包含一接触部192、一固定部194及一连接部196,接触部192及连接部196于第三方向D3上自固定部194的相对两端延伸。固定部194于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一第一侧面194a及相对于第一侧面194a的一第二侧面194b,固定部194包含一本体1942、一抵靠部1944及一通孔1946,抵靠部1944连接至本体1942且于第二方向D2凸起,通孔1946位于抵靠部1944且贯穿第一侧面194a及第二侧面194b,其中固定部194经由抵靠部1944以固定于绝缘本体13的固定孔132内。固定孔132具有朝向第一侧面194a的一第一内侧壁1322及朝向第二侧面194b的一第二内侧壁1324,第一侧面194a与第一内侧壁1322相隔一第一间距W1',第二侧面194b与第二内侧壁1324相隔一第二间距W2',第一间距W1'及第二间距W2'之和大于固定部194于第一方向D1上的外径W0'的三分之一。以端子19整体而言,端子19呈一弯折的板状结构(垂直于第二方向D2弯折),相邻两个端子19于第二方向D2上排列(或谓共平面排列)并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孔132中。此结构有利于端子19以连续冲压的方法制作(即端子19均连接至一料带,如图9中虚线所示者),并便于多个端子19同时插入绝缘本体13的固定孔132中(如图9中以箭头所示的插入方向),此可降低组装成本。于实作上,前述端子19及搭配的绝缘本体13可基于前文关于电连接器1的相关说明而扩展为双排端子的结构,不另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