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949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8k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8k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高清的8k(7680×4320像素)电视节目即将被普及,这对用于数据传输的同轴电缆要求也日益增高。现有的同轴电缆在75欧姆系统的测试带宽只有3000MHZ,而8k传输的要求是要达到3224MHZ,并且在全波段带宽里,还要满足驻波比要求不大于1.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驻波比小于1.2的8k同轴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8k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及护套。绝缘层包括发泡层和实心层,发泡层的两侧均设有实心层,发泡层的孔隙率由发泡层的两侧向发泡层的中侧递增。其中,绝缘层位于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外导体设于绝缘层和护套之间。

可选的,发泡层有多层,多层发泡层的孔隙率由靠近实心层的发泡层向远离实心层的发泡层递增。

可选的,8k同轴电缆还包括屏蔽层,屏蔽层设于绝缘层和外导体之间。

可选的,屏蔽层包括双层铝箔,双层铝箔包括第一铝箔层、聚酯层及第二铝箔层,聚酯层设于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之间。

可选的,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的厚度范围为8μm~10μm,聚酯层的厚度为24μm~26μm。

可选的,内导体的直径范围为0.80±0.005mm,绝缘层的直径范围为3.70±0.1mm,护套的厚度范围为0.50mm~0.70mm。

可选的,8k同轴电缆还包括防腐层,防腐层设于内导体和绝缘层之间。

可选的,内导体包括铜层和钢芯,铜层位于钢芯和绝缘层之间,铜层采用电镀或离子溅射的方法被涂覆在钢芯外侧。

可选的,外导体用镁铝合金丝编织形成,外导体的节距不大于63.5mm,镁铝合金丝的直径范围为0.15mm~0.17mm。

可选的,护套为聚乙烯护套或聚氯乙烯护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8k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包括发泡层和实心层,发泡层的两侧均设有实心层,内导体和外导体直接接触的为实心层,信号传输过程中直接接触的为实心层界面,而实心层没有泡孔,均一性比发泡层要好,在8k同轴电缆长度方向上阻抗变化较小,被反射的信号较少,减少能量损失和信号畸变的产生,驻波比较小。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层和发泡层互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因为实心层的密度较大,全部采用实心层,8k同轴电缆重量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而发泡层的使用使8k同轴电缆轻量化,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的介质常数,从而获得高速信号传输速度。再者,发泡层的孔隙率由发泡层的两侧向发泡层的中侧递增,这样的结构进一步保证绝缘层在越靠近内导体和外导体的位置,均一性越好,而远离内导体和外导体的位置,孔隙率越大,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的介质常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提供的8k同轴电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驻波是因为电磁波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因反射而形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阻抗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对于理想的同轴电缆,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电缆的特性阻抗是不变的,然而事实上阻抗完全均匀的电缆是不存在的,因而在长度方向上同轴电缆特性阻抗总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在同轴电缆长度方向上阻抗的任何细小变化,均会导致在电缆内传输的一部分信号能量被反射回去,就如同在不同介质的媒质中传播时在两媒质的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一样。信号的反射不仅会造成传输信号的能量损失,而且反射回去的信号会对信号源产生干扰,轻者会导致信号线性失真,严重的将导致电缆根本无法使用。

其中,使用的内导体和外导体的材料在长度方向上的均匀性、绝缘层外径的均匀性、绝缘层泡孔的均匀性等任何影响电缆长度方向上均匀一致性的因素都将导致电缆长度方向的阻抗变化,从而使传输信号发生畸变。

而发泡是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在塑化过程中产生气体。化学发泡会产生残余物或者水分,因此发泡层中的均一性大大降低。物理方法采用气体作为发泡剂,可消除化学发泡中因为残余物或者水分带来的缺陷。但是物理发泡的过程中,还要添加成核剂。成核剂通过混料搅拌均匀地分布于熔融树脂中,经过一定的高温诱导期后分解放热,形成一个个“微核”。成核剂的分布不均匀以及成核剂分解产生的不均匀分布极性分子,均会导致泡孔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8k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4、外导体7及护套6。绝缘层4包括发泡层10和实心层9,发泡层10的两侧均设有实心层9,发泡层10的孔隙率由发泡层10的两侧向发泡层10的中侧递增。其中,绝缘层4位于内导体1和外导体7之间,外导体7设于绝缘层4和护套6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8k同轴电缆的绝缘层4包括发泡层10和实心层9,发泡层10的两侧均设有实心层9,内导体1和外导体7直接接触的为实心层9,信号传输过程中直接接触的为实心层9界面,而实心层9没有泡孔,均一性比发泡层10要好,在8k同轴电缆长度方向上阻抗变化较小,被反射的信号较少,减少能量损失和信号畸变的产生,驻波比为1.19,小于1.2。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层9和发泡层10互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因为实心层9的密度较大,全部采用实心层9,8k同轴电缆重量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而发泡层10的使用使8k同轴电缆轻量化,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的介质常数,从而获得高速信号传输速度。再者,发泡层10的孔隙率由发泡层10的两侧向发泡层10的中侧递增,这样的结构进一步保证绝缘层4在越靠近内导体1和外导体7的位置,均一性越好,而远离内导体1和外导体7的位置,孔隙率越大,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的介质常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泡层10采用氮气物理发泡制得,发泡层10有多层,多层发泡层10的孔隙率由靠近实心层9的发泡层10向远离实心层9的发泡层10递增,从靠近实心层9向远离实心层9的发泡层10的孔隙率依次为10%、20%、30%、40%。通过控制成核剂的浓度和氮气的注入压力来获得空气滤不同的发泡层10。

于本实施例中,8k同轴电缆还包括屏蔽层5,屏蔽层5设于绝缘层4和外导体7之间。屏蔽层5用于屏蔽外界干扰信号对8k同轴电缆的干扰。

于本实施例中,屏蔽层5包括双层铝箔,双层铝箔包括第一铝箔层、聚酯层及第二铝箔层,聚酯层设于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之间。双层铝箔有双层屏蔽的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的厚度均为8μm,聚酯层的厚度为24μm。

于本实施例中,内导体1的直径为0.80mm,绝缘层4的直径为3.70mm,护套6的厚度为0.50mm。

于本实施例中,8k同轴电缆还包括防腐层,防腐层设于内导体1和绝缘层4之间。内导体1的表面设有腐蚀屏蔽层5,减少内导体1与外界腐蚀介质的接触,增加内导体1的使用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内导体1包括铜层3和钢芯2,铜层3位于钢芯2和绝缘层4之间,铜层3采用电镀方法被涂覆在钢芯2外侧。但是本实用新型对铜层3的涂覆方法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铜层3采用离子溅射的方法被涂覆在钢芯2外侧。

于本实施例中,外导体7用镁铝合金丝编织形成,外导体7的节距不大于63.5mm,镁铝合金丝的直径为0.15mm。镁铝是轻质金属,采用镁铝合金丝作为外导体7,可有效降低8k同轴电缆的重量。

于本实施例中,护套6为聚乙烯护套,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护套6的种类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护套6还可以是聚乙烯护套,聚乙烯护套能有效抵抗外界紫外线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减少老化,增加8k同轴电缆的使用时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内导体1、绝缘层4、外导体7及护套6与实施例一中的形状和结构都一样,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编号,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不用之处予以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的厚度均为10μm,聚酯层的厚度为26μm。

于本实施例中,内导体1的直径为0.805mm,绝缘层4的直径为3.80mm,护套6的厚度为0.70mm。

于本实施例中,镁铝合金丝的直径范围为0.17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8k同轴电缆的驻波比为1.19,小于1.2。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