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4558发布日期:2019-05-07 20:3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LED芯片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镓铝砷红外LED芯片应用越来越广泛,军事方面主要应用于火炮、坦克及单兵夜视仪、测距仪、隐形监控及设备遥控,民用方面主要应用于电脑摄像头、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保安监控、交通监控以及家电遥控器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远距离、高清晰度的追求越来越高,由此对大功率镓铝砷红外850nm、940nmLED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的镓铝砷红外850nm、940nmLED芯片主要是利用硝酸、双氧水、水的混合液对其P面、N面及侧面进行表面粗化,其表面增加面非常少,且不能完全将芯片内部的光导出,光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红外光功率的芯片,在LED红外芯片表面设置导光孔,扩展了出光的面积,同时改变了光在芯片表面处的折射方向,从而使透光效率明显提高,实现高效自动化生产的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p 型电极、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n型半导体层和n型电极,所述p 型电极、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n型半导体层和n型电极依次连接,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或n型半导体层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透光面积的导光孔。

进一步,所述导光孔包括底面和所述底面连接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或n型半导体层的表面平行,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导角。

进一步,所述导角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进一步,所述导光孔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进一步,所述相邻两个导光孔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进一步,所述相邻两个导光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导光孔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导光孔的深度是红外光波长量级。

进一步,所述导光孔的深度设置为3-8um。

进一步,所述底面呈圆形状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角的角度为1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 芯片,包括p型电极、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n型半导体层和n型电极,所述p型电极、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n型半导体层和n型电极依次连接,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或n型半导体层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透光面积的导光孔。工作时,对所述红外LED芯片的电极输电,芯片内部发光层向外的发出红外光线,红外光线透过在LED红外芯片表面设置大量尺寸为红外光波长量级的导光孔,扩展了出光的面积,而且改变了光的折射方向,从而使透光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芯片表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导光孔形状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的导光孔红外光出光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导光孔增强发光的红外LED芯片,包括p型电极1、p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3、n型半导体层4和n型电极5,所述p型电极1、p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3、n 型半导体层4和n型电极5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2和/或n型半导体层4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透光面积的导光孔 6。工作时,对所述红外LED芯片电极输电,红外LED芯片内部的发光层3向外的发出红外光线,红外光线透过在LED红外芯片表面设置大量尺寸为红外光波长量级的导光孔6,每个导光孔6呈上部大小大于底部大小的形状设计,扩展了出光的面积,而且改变了光的折射方向,从而使透光效率明显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孔6分布在p型半导体层和/或n型半导体层的表面上,至少分布三个导光孔6,其导光孔6分布的距离是相等的,其分布的距离与与所述导光孔6的深度是相等的,所述导光孔6 的深度为3-8um,并且导光孔6的分布是尽量地覆盖整个透光的表面,尽可能增加出光面积,将芯片光功率最大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孔6包括底面7和所述底面7连接的侧面8,所述底面7与所述发光面平行,所述侧面8与所述底面7之间形成导角,所述导角9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优选角度120度,所述导光孔6还包括孔口,所述孔口的直径比所述底面7的直径长,更有效将向后侧方反射的红外光线反射到红外光的主光束的方向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孔6优选相对于发光面形成一个倒梯形的圆台形状,防止红外光线的透过所述导光孔6的侧面8折射后出现再反射的情况,并且该倒梯形的圆台形状设计也有利用于生产加工,只需要根据分布间隙压孔即可,无需考虑孔相对红外主光束的角度与位置关系,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