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0591发布日期:2019-10-13 00:4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合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在轨飞行试验用分离电连接器辅助插合工装,特别涉及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连接方式为直插,且插合所需轴向力大,属于此类电连接器插合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设计的电连接器插合工装均为地面用辅助直插式电连接器插合与分离。进行在轨飞行试验时,电连接器插座用法兰的形式安装在弹体舱壁上,地面用辅助插合工装很难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弹上的连接器难以插合,并且在插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死或者歪斜。

如何提供一种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实现导轨分离电连接器的插合,并避免出现卡死或者歪斜,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结合使用环境结构特点及产品安装结构,提供一种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使得分离电连接器头座在弹体舱壁上实现锁紧插合,插合后弹体飞出,在导轨斜坡的作用下,实现头座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提供一种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包括支架、传动螺杆、轴承座、第二螺母座以及第一传动连杆;

第一螺母座固定在支架下端,传动螺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到第一螺母座的螺纹孔,传动螺杆的上端固定至第一传动连杆的下端;

执行组件固定在支架上端面,顶端接触分离电连接器插头的下端面,第一传动连杆的圆环形上端面设置在执行组件内部,与执行组件通过轴承连接;

传动螺杆在驱动下旋转,并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连杆在执行组件内旋转,执行组件随第一传动连杆向上移动将分离电连接器插头顶向分离电连接器插座,实现插合。

优选的,执行组件包括轴承座、连接块和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和轴承座均为环形,第一螺母座分别固定至轴承座和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接触分离电连接器插头的下端面,第一传动连杆的圆环形上端面通过轴承连接至第一螺母座和轴承座,能够相对于第一螺母座和轴承座旋转;第一传动连杆的下端支杆穿过轴承座中部的通孔向下延伸。

优选的,轴承座为圆环形,中间具有截面为T形的阶梯圆柱通孔。

优选的,第一螺母座为圆环形,中间具有截面为T的阶梯圆柱形通孔。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传动连杆,上端固定至第一传动连杆的下端,底端固定至传动螺杆的顶端。

优选的,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以及传动螺杆同轴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大手轮和手柄;大手轮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在传动螺杆的底端,手柄安装在大手轮一侧,通过手柄驱动大手轮带动传动螺杆旋转。

优选的,大手轮通过六角螺母和弹簧垫圈固定在传动螺杆的底端。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吊杆,吊杆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的螺纹段穿过第二螺母座通孔,旋转一定角度后,通过小手轮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包括垫圈和钢球;滚珠保持片用于限位钢球;垫圈设置在轴承的上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安装在弹上的连接器难以插合的困难。

(2)本实用新型插合机构不会出现卡死或者歪斜,结构较为合理,传动机构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珠和滚珠保持片结构使得工装旋转插合面与插头电缆罩不产生相对运动,起到保护电连接器电缆罩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装可供用户自行安装,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简便,工装较为实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插合过程总结构图;图1中:1-支架,2-吊杆,3-轴承座,4-开槽圆柱头螺钉,5-第一螺母座,6-插头,7-舱壁,8-插座,9-连接块,10-垫圈,11-钢球,12-滚珠保持片,13-第一传动连杆,14-十字槽沉头螺钉,15-开槽锥端紧定螺钉,16-第二传动连杆,17-传动螺杆,18-第二螺母座,19-Ⅰ型六角螺母,20-弹簧垫圈,21-大手轮,22-手轮,23-六角薄螺母,24-弹簧垫圈,25-十字槽沉头螺钉,26-手柄。

图2为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锁紧状态结构图;

图3为工装旋转插合面与插头电缆罩不产生相对运动保护电缆罩工作原理局部放大图;

图4为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螺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导轨分离电连接器插合工装包括支架,吊杆2,轴承座3,开槽圆柱头螺钉4,第一螺母座5,连接块9,垫圈10,钢球11,滚珠保持片12,第一传动连杆13,十字槽沉头螺钉14,开槽锥端紧定螺钉15,第二传动连杆16,传动螺杆17,第二螺母座18,Ⅰ型六角螺母19,弹簧垫圈20,大手轮21,小手轮22,六角薄螺母23,弹簧垫圈24,十字槽沉头螺钉25,手柄26。

第一螺母座5固定在支架1下端,传动螺杆17的下端螺纹连接到第一螺母座5的螺纹孔;第二传动连杆16,上端固定至第一传动连杆13的下端,底端固定至传动螺杆17的顶端。

第一传动连杆13、第二传动连杆16以及传动螺杆17同轴设置。

执行组件固定在支架1上端面,顶端接触分离电连接器插头6的下端面,第一传动连杆13的圆环形上端面设置在执行组件内部,与执行组件通过轴承连接。

传动螺杆17在驱动下旋转,并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连杆13在执行组件内旋转,执行组件随第一传动连杆13向上移动将分离电连接器插头6顶向分离电连接器插座8,实现插合。

结合图3,执行组件包括轴承座3、连接块9和第一螺母座5;结合图4,轴承座3为圆环形,中间具有阶梯圆柱通孔;结合图5,第一螺母座5为圆环形,中间具有阶梯圆柱通孔;两个阶梯圆柱通孔相对形成了容纳空间;第一螺母座5通过开槽圆柱头螺钉4固定至连接块9,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14固定至轴承座3。连接块9的顶端接触分离电连接器插头6的下端面,第一传动连杆13的圆环形上端面通过轴承连接至第一螺母座5和轴承座3,能够相对于第一螺母座5和轴承座3旋转;第一传动连杆13的下端支杆穿过轴承座3中部的通孔向下延伸。

第一传动连杆13的旋转卸载了径向应力,使得传递到分离电连接器插头6的力仅有向上的轴向力,避免插合过程中出现歪斜。

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包括垫圈10、钢球11;滚珠保持片12用于限位钢球11;垫圈10设置在轴承的上下表面。

大手轮21和手柄26作为驱动组件;大手轮21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在传动螺杆17的底端,手柄26安装在大手轮21一侧,通过手柄26驱动大手轮21带动传动螺杆17旋转。

吊杆2的上端固定在支架1上,下端的螺纹段穿过第二螺母座18的通孔,旋转一定角度后,通过小手轮22定位。吊杆2实现工装的安装固定和导向。

第一传动连杆13、第二传动连杆16以及传动螺杆17沿轴线设置通孔,用于穿出线缆。

传动螺杆17和螺母座18的配合实现螺旋传动,传动连杆13和16实现螺杆转动力矩的传递功能,垫圈10、钢球11和滚珠保持片12实现机构运动过程中对插头电缆罩的保护功能,大手轮21配备手柄26方便工装的操作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插合工装头座插合后的导轨分离电连接器状态结构图如图2所示。电连接器插座安装在舱壁7上,吊杆2连接在导轨底板上,螺母座18通过手轮22与吊杆2固定,手持手柄26转动大手轮21,带动传动螺杆17在螺母座18内作螺旋运动,传动连杆13和16传递螺杆转动力矩,连接块9相对静止,推动插头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电连接器的插合锁紧连接。

本实用新型根据导轨分离机构采用弹性爪与导套配合的“弹性爪-导套”直插式锁紧结构特点,该结构上锁行程较小,不需要较大的传动效率,利用螺旋传动技术,依靠螺杆和螺母座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将转矩转换成推力。传力螺旋可以用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具有可改变机构运动方向、速比大、省力、能自锁、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最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