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967发布日期:2020-03-27 13:5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



背景技术:

箔绕,即线圈用铜或铝箔绕制造,低压线圈的电流通常较大,如果用线绕要多根并联,在绕制时候如果采用层式绕法会产生很大的螺旋角,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时候在线圈的垂直方向会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线圈的损坏;而铜或铝箔的端部是平的,故其短路时候的轴向力只是线绕结构的几分之一,其具有更强的抗短路能力。

现有的箔绕低压线圈要求变压器线圈四周若干点均匀固定上下段均需压紧而不能上下串动,小容量变压器要求至少4点固定,大容量变压器多达10点以上固定,甚至要求上端要有刚性足够的整体压板压紧,电压10kv线圈到铁轭绝缘距离至少22mm以上,从而使其变压器铁心柱和低压线圈撑紧,因此造成结构复杂,绝缘材料和硅钢片使用较多,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包括变压器身装配本体,变压器身装配本体中间为铁心,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套装在铁心的铁心柱上,所述变压器身装配本体上端设有两个上夹件,下端设有两个下夹件,上夹件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拉紧螺杆上,上夹件与下夹件之间两侧设有旁螺杆,上夹件、下夹件、拉紧螺杆及旁螺杆形成框架固定在铁心上,铁心上部的铁心上轭位于两个上夹件之间并由其夹紧,下夹件上通过定位件倾斜安有多个垫块,且垫块保持水平,使每个垫块有一个支撑点朝向线圈,每个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通过两侧垫块的四个支撑点落在下夹件上,上夹件与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不接触,铁心下部的铁心下轭位于两个下夹件之间并由其夹紧,铁心上轭和铁心下轭之间安有相间隔板;

优选的,所述相间隔板采用u形纸板,相间隔板内设有纸板条和隔板导油槽;

优选的,所述垫块面朝线圈的一面上设有垫块导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夹件不与线圈接触,简化了上铁轭绝缘结构,取消过多压板和绝缘垫块,设置相间隔板,缩小线圈到下铁轭距离,下夹件两侧四点支撑线圈,简化复杂的下铁轭绝缘结构,节约产品材料成本显著,而不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夹件和垫块的位置设置俯视图(拆卸上铁轭和线圈);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相间隔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相间隔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俯视图。

零件说明:1、拉紧螺杆,2、螺母,3、上夹件,4、低压线圈,5、铁心,51、铁心上轭,52、铁心柱,53、铁心下轭,6、垫块,61、垫块油槽,62、定位件,7、下夹件,8、相间隔板,81、u形纸板,82、纸板条,83、隔板油槽,9、变压器身装配本体,10、高压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油浸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线圈,包括变压器身装配本体9,变压器身装配本体9中间为铁心5,高压线圈10和低压线圈4套装在铁心5的铁心柱52上,变压器身装配本体9上端设有两个上夹件3,下端设有两个下夹件7,上夹件3的两端通过螺母2固定在拉紧螺杆1上,上夹件3与下夹件7之间两侧设有旁螺杆11,上夹件3、下夹件7、拉紧螺杆1及旁螺杆11形成框架固定在铁心5上,铁心5上部的铁心上轭51位于两个上夹件3之间并由其夹紧,下夹件7上通过定位件62倾斜安有4个垫块6,且4个垫块保持水平,使每个垫块6有一个支撑点朝向线圈,每个高压线圈10和低压线圈4通过两侧垫块6的四个支撑点落在下夹件7上,上夹件3与高压线圈10和低压线圈4不接触,形成上下夹件与线圈不压紧的结构。铁心5下部的铁心下轭53位于两个下夹件7之间并由其夹紧,铁心上轭51和铁心下轭53之间安有相间隔板8,相间隔板8采用u形纸板81,缩短变压器高压线圈到铁心上下轭的距离,内设有纸板条82和隔板导油槽83,垫块6面朝线圈的一面上设有垫块导油槽61。

垫块和相间隔板在大容量变压器需要考虑散热情况下设置,有助散热。小容量变压器可取消导油槽结构。

箔绕线圈的结构特点是在变压器发生短路时,产品轴向应力小,靠自身重量就能抵消,需要考虑的短路应力是辐向应力问题,如果使变压器铁心柱和低压线圈撑紧不发生辐向转动,线圈破坏性小,抗短路机械能力强,因此这种箔绕线圈只需底部四点支撑而不需要上端压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夹件不与线圈接触,简化上铁轭绝缘结构,取消过多压板和绝缘垫块,设置相间隔板,缩小线圈到下铁轭距离和线圈不同相间距离,如不考虑散热可为12mm,考虑散热为15mm,不同相间至少9mm,通过隔板结构可缩到4~5mm,下夹件两侧四点支撑线圈,简化复杂的下铁轭绝缘结构,节约产品材料成本显著,而不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