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2818发布日期:2021-01-15 11:4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内存储器就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按其功能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只读rom)。体积小、存储速度快、存储密度高、与逻辑电路接口容易,成型模具,也称型模,依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

因为半导体存储器中具有多个引脚针,现有的制造方法大多是先将半导体存储器的主体进行模具成型,再将引脚针焊在半导体存储器的电路板上,加工过程繁琐,并且引脚针焊接所需的精度较高,人工手动拿住引脚针进行焊接的这一步骤,很容易出现抖动的情况,这就导致不良品率的产量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加工过程繁琐,并且引脚针焊接所需的精度较高,这就导致不良品率的产量增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所述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包括:

下模,所述下模顶面并列开有若干个模具槽,且模具槽前端均开有与其为一体并贯穿出下模前壁的若干个通槽,所述通槽顶端且临近于与模具槽的位置开有切割槽,且切割槽顶端贯穿至下模顶面,所述下模内部且位于模具槽底面开有底槽,且底槽与所有的模具槽相通;

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贴合于下模右侧,且橡胶垫中心开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形状以及位置均与底槽相通,且开口中插接有插柱;

上模,所述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且上模底部四角均贯穿有定位针,四根所述定位针末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模顶面四角,且上模底部并列固定连接有与模具槽数量相同的压铸块,所述上模底部且位于压铸块前端熔接有与切割槽数量相同的插针。

优选的,所述切割槽与通槽之间呈“t”形状排布,且切割槽与通槽一对一配套使用。

优选的,所述插柱依次插接于开口和底槽,且插柱与下模的长度相同,并插柱的形状与底槽以及开口的形状相符。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遮挡于插柱与底槽之间的连接缝隙。

优选的,所述上模覆盖于下模,且压铸块与模具槽的位置相对应,并压铸块插接于模具槽。

优选的,所述插针与切割槽一一对应,并插针插接于切割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插针会插入到切割槽当中将引脚针切断,此时一小段的引脚针会留在通槽内,将切割的小段引脚针插入半导体存储器内部,引脚针会被卡在半导体存储器当中,后期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引脚针焊接在半导体存储器的电路板上即可,不需要人工拿住引脚针,减少不良品率。

最后操作人员需要取出半导体存储器成品时,可将插柱从底槽和开槽当中抽出,让模具槽与底槽之间相通,而此时模具槽内部就会进入空气,使得操作人员将半导体存储器成品取出时,可以轻易的脱膜,便于操作人员将半导体存储器拿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右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垫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柱结构配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下模1、模具槽101、底槽102、通槽2、切割槽3、橡胶垫4、开口401、插柱5、上模6、定位针601、压铸块7、插针7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下面对半导体存储器成型模具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下模1,所述下模1顶面并列开有若干个模具槽101,且模具槽101前端均开有与其为一体并贯穿出下模1前壁的若干个通槽2,所述通槽2顶端且临近于与模具槽101的位置开有切割槽3,且切割槽3顶端贯穿至下模1顶面,所述下模1内部且位于模具槽101底面开有底槽102,且底槽102与所有的模具槽101相通,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可先将下模1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且为了避免压铸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应当保持下模1为水平状态;

上模6,所述上模6位于下模1正上方,且上模6底部四角均贯穿有定位针601,四根所述定位针601末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模1顶面四角,且上模6底部并列固定连接有与模具槽101数量相同的压铸块7,所述上模6底部且位于压铸块7前端熔接有与切割槽3数量相同的插针701,并且操作人员应当将上模6安装在冲压用液压设备上,便于后期进行上下压铸的运动;

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贴合于下模1右侧,且橡胶垫4中心开有开口401,所述开口401的形状以及位置均与底槽102相通,且开口401中插接有插柱5,所述插柱5依次插接于开口401和底槽102,且插柱5与下模1的长度相同,并插柱5的形状与底槽102以及开口401的形状相符;

完成模具整体的安装后,操作人员可将插柱5拿起,并且将插柱5插入到开口401当中,接着把插柱5推入至底槽102内,直至插柱5完全插入到底槽102当中,此时的插柱5可堵住底槽102,让模具槽101底部不与底槽102内部相通,所述橡胶垫4遮挡于插柱5与底槽102之间的连接缝隙,当前通过橡胶垫4可保证插柱5与底槽10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接着操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成型的半导体存储器放入到模具槽101当中,模具槽101具有多个,可进行批量的压铸工作,再将未切割的长度较长的引脚针一一插入到通槽2当中,引脚针的后端会通过通槽2插入到半导体存储器当中,直接与半导体存储器进行连接,再由外部的冲压用液压设备带动上模6下移,在上模6下移的过程中,通过定位针601起到定位的效果,能够让上模6进行平稳的垂直运动;

所述上模6覆盖于下模1,且压铸块7与模具槽101的位置相对应,并压铸块7插接于模具槽101,随着上模6持续下移,压铸块7会对应到模具槽101内,通过压铸块7起到冲压的效果,并且模具槽101与压铸块7的形状应当符合半导体存储器的形状,经过压铸块7的压迫,此时模具槽101内部的半导体存储器原料会形成半导体存储器形状;

所述切割槽3与通槽2之间呈“t”形状排布,且切割槽3与通槽2一对一配套使用,所述插针701与切割槽3一一对应,并插针701插接于切割槽3,在上模6下降的同时,插针701会插入到切割槽3当中将引脚针切断,此时一小段的引脚针会留在通槽2内,操作人员再将较长段的引脚针往通槽2内推动,将切割的小段引脚针插入半导体存储器内部,完成引脚针与半导体存储器的连接,并且引脚针会被卡在半导体存储器当中,后期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引脚针焊接在半导体存储器的电路板上即可,不需要人工拿住引脚针,减少不良品率;

最后操作人员需要取出半导体存储器成品时,可将插柱5从底槽102和开槽当中抽出,插柱5从底槽102中退出后,模具槽101与底槽102之间重新相通,而此时底槽102内部即呈中空状态,同理模具槽101内部就会进入空气,模具槽101底部有空间后,使得操作人员将半导体存储器成品取出时,可以轻易的脱膜,便于操作人员将半导体存储器拿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