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16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视接收机或类似装置中的改进的线圈结构。
通常用于电视接收机或类似装置中的线圈或电感元件是将线圈直接绕在一鼓形磁芯上构成的。
这种线圈包括一个鼓形磁芯1(图1)和一绕在磁芯1的中轴1b上的导线(如图2所示)这样就构成了线圈3。磁芯1由例如铁氧体的磁性材料制成,并在其两端有帮助绕组定位的两档片1a和连接在两档片中间的中轴1b。
线圈3有一段引线2S做为绕组的起始端,另一段引线2F做为绕组的末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对引线作适当处理,这样就可将它用做电感元件。
近年来,经常将数个相同的线圈3相互连接使用。在这样情况下,先有技术中的多个线圈3是象图3所示那样设置的,而且它们的引线2F和2S先被拧在一起,而后用电烙铁4将拧在一起的引线焊接固定。
按照上述方法,线圈3相互紧密地排列以减小线圈的尺寸,因此,引线2S和2F的连接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难以进行焊接操作,这就需要数量可观的加工步骤。进而可能会发生焊接质量低劣的现象,比如冷焊时焊料熔化的不适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线圈构成的线圈结构,这些线圈相互连接并且每一线圈直接绕在一鼓形磁芯上,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连接线圈的加工步骤较少,同时减少了由于加工疏忽而可能发生的接触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通过提供一包括多个线圈的线圈结构,达到上述目的。这些线圈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每一线圈由一根连续导线直接绕在一鼓形磁芯上。
图4是本发明所使用的鼓形磁芯的投影图。磁芯1有固定绕组的档片1a和与各档片中心相连的中轴1b,其上绕着导线,导线的绕法与图1所示方法相同,此磁芯还包括一个孔1C,它基本上是在中柱1b的中心沿轴向贯通中轴1b,孔1C的剖面可以是六角形,以便能带动磁芯1旋转以缠绕导线。
当把一连续导线缠绕在若干个这样的鼓形磁芯上时,应先将一芯棒5插入磁芯孔中,该芯棒的形状与沿轴向贯通磁芯11和12的孔的形状基本相同,插芯棒时要在磁芯间置一垫片6,如图5所示,垫片6用来确定线圈的间距。而后将芯棒5连接在一绕线装置7上。
接着,把作为绕组2起始端的一段导线2S固定在能与芯棒5一起转动的绕线装置7上。使芯棒5旋转以带动磁芯11和12旋转;于是导线就绕在第一磁芯11上,然后,把导线2a段移到第二磁芯12的中轴上使导线绕在其上。
完成绕线操作后,将磁芯11和12从芯棒5上取下,将2a段适当地切断便得到了一个由一根连继导线绕在多个鼓形磁芯上的线圈结构,如图6所示。
如果绕线芯棒5是细长的,就可能导致不均匀的转动,在这种情况下,芯棒5的另一端,可由一个顶尖支撑。
在此实施例中,导线只是绕在两个鼓形磁芯上,但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一根导线绕在更多的磁芯上。
上述绕线方法使用了绕线芯棒来带动磁芯旋转,使导线绕在磁芯上,这种方法被称为芯棒绕线法。另一方面,在把导线缠绕在磁芯上时,也可以使导线绕着磁芯转动而保持磁芯静止,这种方法称为所谓飞跳绕线法。
常用的方法是,先把线圈的引线拧在一起,然后再进行焊接,来形成一线圈结构,其中分别绕在一鼓形磁芯上的各线圈互相连接,如前所述,在这个新形的线圈结构中,导线连续地绕在若干鼓形磁芯上,省去了先有技术中要求的引线连接或焊接的过程。这就大大减少了加工步骤。
此外,新形结构排除了由于焊接操作疏忽而造成的焊接质量低劣,例如在焊点上产生堆焊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能产生工业上有价值的效益。
图1是用于构成常规线圈的鼓形磁芯的投影图;
图2是此常规线圈的投影图,其中一根导线绕在磁芯上;
图3示出了由两常规线圈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线圈结构;
图4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鼓形磁芯的投影图;
图5示出了将连续导线缠绕在本发明所使用的鼓形磁芯上的方法;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结构的投影图。
1,11,12-鼓形磁芯;
1a-档片;
1b-中轴;
1C-沿轴向贯通的孔;
2-绕组;
2a-导线的一部分;
2S-构成线圈起始端的引线;
2F-构成线圈末端的引线;
3-线圈;
5-绕线芯棒;
6-垫片;
7-绕线装置;
8-顶尖;
权利要求
一种包括多个线圈的线圈结构,这些线圈相互连接并且每一线圈直接绕在一鼓形磁芯上,其特征在于绕在各鼓形磁芯上的线圈由一连续导线构成。
专利摘要
一种包括数个线圈的线圈结构,这些线圈相互连接并且每一线圈直接绕在一鼓形磁芯上,绕在各个鼓形磁芯上的线圈由一连续导线构成。
文档编号H01F5/00GK85104717SQ85104717
公开日1986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19日
发明者小林敏夫 申请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