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和压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163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和压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和一种压接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开口槽内沿同一方向夹紧多个刀形部分(blade portion)的压接连接器。
现有的这种压接连接端子的扁平金属条内带有多个并列的槽式刀形部分,以使带有这些刀形部分的端子垂直于两根平行导线布置。这些刀形部分具有同样的高度,而且在连接多根导线时并排布置。
在上述传统的压接连接器中,由于导线连接必须是并排布置,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另外,从整体上看,导线的布置总是过宽。
这样的一种双面压接端子公开在日本待审实用新案公开文件NO.6-62468的图37中。
在这种已有的双面压接端子中,分开制成的上和下盖2,3分别从上面和下面装配到一个平板状壳体1上。接头4压入该壳体1中,并从壳体1的上和下表面凸出。导线5在壳体1的上和下表面上与接头4压接在一起。特别是,这些导线布置在外壳1的上表面上,并且当导线就位后,将上盖2安装以便压住与接头4连接的导线。然后,将壳体1翻转过来,采用同样方式布置导线,当导线就位后,将下盖3安装以便压住与接头4连接的导线。
采用上述双面压接连接器,由于导线必须按顺序连接,即首先在上表面上然后在下表面上或反之,并且壳体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翻转过来,因此使连接操作极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了导线配置方式的端子或压接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或压接连接器,它确保导线配置具有改善了的自由度和/或密集安装形式。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接连接器的端子包括多个刀形部分,尤其是布置在或具有不同的高度或深度的刀形部件(blade part),其中特别是每个刀形部件规定了导线插入的方向和沿导线插入方向的导线配合位置,导线与有关的刀形部件的配合位置沿着导线插入方向具有不同的高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刀形部分可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压接连接器的端子,它包括多个刀形部分,尤其是可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移动,并且布置在或具有同样的高度的刀形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刀形部分沿着基本上相同的方向延伸,这些刀形部分最好布置为具有一角度,特别是它们相互之间基本上是正交(normal)。的。
这种端子最好包括三个或多个刀形部分。
此外,刀形部分沿横向移动,尤其是垂直于导线插入刀形部分的方向。
端子进一步包括两个或多个槽,这些槽形成在其前端部分的一带条的两端上,这个带条的两端至少朝同向弯曲某一角度,最好是一直角,而且两端弯曲的长度不同,和/或这些槽形成在后侧的一带条上,该带条沿一个方向即大致与槽平行的方向弯折一角度,这些槽长度不一,和/或这些带条的侧面是台阶状的。
最好使刀形部分的高度差大致等于或大于导线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口,它包括至少一个端子,最好是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它还有多个刀形部分,尤其是安装在同一平面上的刀形部件;以及一个壳体,用于夹紧该端子和使多根导线定位,这些导线是相重叠放置的,当壳体形成或安装完毕时,它们嵌入相应的刀形部分,尤其是刀形部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对盖体。
多根导线最好如此定位,多根线的分支线端面对一侧的刀形部分,多根线的主线插入在一侧的刀形部分之间并面对另一侧的刀形部分,当壳体即该对盖体安装好时,这些导线被压入相应的刀形部分之中。
该壳体最好包括第一槽,在其内导线与基本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刀形部分相连接,第一槽与至少第二槽的相交角为0°至180°,最好约为45°、60°、90°、120°和/或135°,在第二槽中,导线与第二刀形部分连接,后者比第一槽具有一或多个不同高度,这些端子安装在这些槽的交叉区内,和/或该壳体带有压线部件,它与导线接触,将各导线压入刀形部分中。
最好将刀形部分倾斜地布置在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端子具有多个布置在或具有不同高度的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和一壳体,用于容纳和/或固定端子,实现导线连接,尤其是将导线压至与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壳体将一主导线和一从主线分出的支线定位在其中间位置上,并且重叠布置。
该壳体的下盖最好带有一基本上沿横向延伸的线道和一朝上敞开的开口,用于装入端子,刀形部分大致沿朝上的方向,将放置于该刀形部分上的较低层导线定位,和/或最好带有一上盖,用于封盖住下盖的开口和夹紧上层的导线,当上盖封闭住下盖的开口时,上层导线面对刀形部分。
刀形部分最好是基本上沿同一方向取向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壳体包括第一槽,在槽中导线与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刀形部分相连接,第一槽至少与第二槽交叉,角度为0°至180°,最好是约45°、60°、90°、120°和/或135°,在第二槽中,导线与第二刀形部分连接,后者的高度与第一槽不同,采用与网络技术类似的方式,将端子安装到槽的交叉处上,和/或壳体包括压线部件,此压线部件与导线接触,以将导线压接在刀形部分上。
端子由金属带弯折成V形而制成,从而形成表面交叉,尤其是大致垂直于要连接的导线的纵向,并且该端子包括在每个边缘表面上形成的槽,这个边缘具有台阶形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刀形部分可向前和向后变位,壳体包括第一盖体,用于安排和/或固定端子,尤其是各端子沿同向定向时,呈并排布置,并且将分支导线尤其是线端夹紧到第一刀形部分上;以及一个第二盖体,它可配装到第一盖体上,使主导线面向相应的第二刀形部分,第一刀形部分的高度低于第二刀形部分。
端子上最好在前端区的一带条的两端上形成槽,这两端至少朝同一方向弯曲一定角度,最好是直角,两端弯曲的长度不同,或者在后侧的带条上形成两个或多个槽,并将这个带条沿大致与槽平行的方向弯曲某一角度,这些槽长度不同,和/或带条的侧面制成台阶式,以便刀形部分相互平行相对时,不同长度的刀形部分是错开的。
刀形部分最好斜交地布置在该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刀形部分的高度差最好等于或大于导线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一端子,具有多个朝同一方向伸展的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和一壳体,用于容放和夹紧该端子,使导线受压而与该刀形部分相连接。
多个沿相同方向伸展的刀形部分在该端子内安装后具有不同高度。当将端子装入壳体中时,可将导线与具有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压接在一起。因此,所连接的导线可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
如上所述,由于这些刀形部分具有不同的高度,导线可布置在不同高度上,由此改善了布线的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导线分布在两层,可使压接端子的宽度变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一壳体,用于将一主导线和一从主导线分出的分支导线重叠地固定到壳体的中间位置;和一端子,它包括用于上层导线的刀形部分和用于下层导线的另一刀形部分,这些刀形部分具有不同的高度,并且沿导线的纵向对直,该端子装在该壳体内,将主导线和分支线与刀形部分压接。
因此,该壳体将主导体和由其分出的分支导线重叠地固定到壳体的中间位置上。当插入主导线时,分支导线的端部插入该表体,并且主导线放置在分支导线上。该端子装入壳体内,分支导线与用于低层导线的刀形部分压接,主导线与用于上层导线的刀形部分在未放置分支导线的位置处压接。换句话说,与主导线连接的单个端子和分支导线呈上下布置。如果将这些端子并排布置,可将导线分成两个竖直方向布置的层布线。
因此,由于主导线和分支导线重叠放置实现连接,可使压接连接器高度减小。
该壳体最好包括一下盖,带有一横向敷设的导线通道和一个用于容放该端子的向上的开口,以便刀形部分向上伸展,并固定放在该刀形部分上的低层导线,以及一上盖,用于盖住下盖上的开口和固定上层导线,当上盖关闭下盖的开口时,上层导线面向刀形部分。
构成壳体的下盖包括一横向延伸的导线通道,且朝上方开口,以便如此装入端子,即其刀形部分朝上伸展。作为下层电线的分支导线放在和夹紧在用于下层导线的该刀形部分上。另一方面,构成外壳的上盖能够固定作为上层导线的主导线。在用上盖关闭下盖的开口时,主导线被压紧,主导线朝向刀形部分,此刀形部分用于下盖中的端子的上层导线,分支导线则朝向用于下层导线的刀形部分。将上盖压住下盖,使导线与相应的刀形部分相连接。
于是,只需配装下盖和上盖,就能固定分支导线和主导线到一起,使操作大为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多个端子,每个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刀形部件,它们与要连接的导线的纵向相交布置,第一盖体,包括用于容纳导线的敞开表面和槽,这些导线要与刀形部分连接,而这些刀形部分具有相同高度且装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端子内,这些槽与用于其它导线的槽相交叉,其它导线以类似于网络的方式与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相连接,并且这些端子安装在槽的交叉区处;和第二盖体,用于关闭第一盖体的敞开表面,第二盖体包括压线部件,它接触导线,将导线压入刀形部分。
在具有敞开表面的第一盖体中,具有大致平行的槽,用于容放要连接的导线,槽的构成类似于一个网络。导线从敞开的开口放入并压入这些槽中。另一方面,每个端子具有多个刀形部分,其高度相应于或沿导线的纵向是变化的,这些端子装在槽的交叉区上。因而,导线可在这些交叉区中连接。将导线装入第一盖体后,将第二盖体装到第一盖体上,压线部件与导线开始接触,将线压入刀形部件,通过端子内的刀形部件实现了所需连接和夹固导线的目的。
如上所述,对应于要连接的每组导线的槽是基本平行的,多根导线装入一个盖体内,以网络方式交叉,而且,导线的非交叉区由另一盖体压住。由于该压接连接器可以允许导线通过一敞开的表面布置,因此改善了操作性能。
换句话说,这种压接连接器提供了一种紧凑的布线方案。
每个端子是将一金属带弯成V形制成的,以在垂直于要连接的导线的纵向上形成表面,并在每一表面的边缘上制备一槽口。
这个金属带相应于要连接的导线的数量被弯曲多次,形成多个垂直于导线的纵向的表面。而且,在这些表面上从边缘处形成槽口。这些端子与交叉导线在第一盖体的槽的交叉区上实现连接。
因此,可通过弯曲金属带很容易地制成端子。
每个端子的形成槽的边缘最好具有阶梯式轮廓。
由于每个端子的开槽的边缘具有阶梯式轮廓,如果形成同样深度的槽,可以在相应的表面上形成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
由于这些边缘具有阶梯式轮廓,使各刀形部分易于区分,其高度也易于调节。
金属带最好弯曲成两个直角,而且第一和第二盖体最好带有两组相互垂直交叉的槽,类似于棋盘方式布置。
第一和第二盖体上带有两组类似于棋盘式的相互垂直交叉的槽,每个端子由一金属带弯成两个直角而形成,其上的刀形部分相互垂直,该端子安装在导线交叉的交叉区上。因此,导线与刀形部分相连接,并且由盖体所压紧,这是通过将导线压入第一盖体的方格棋盘式槽内并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组装在一起实现的。
由于各槽是以棋盘方式直角交叉的,相应的两组的布线结构得以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多个端子,每个具有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它们向前和向后交错布置;第一盖体,其上布置和安装有这些端子,这些端子并排地朝向同一方向,分支导线的一端夹持在较低的刀形部分上;和第二盖体,它适于上面盖住第一盖体,合成一单个的装置,第二盖体用于主导线的定位,使主导线面向相应的较高的刀形部件,盖体上具有凸块,它们朝向主导线之间的相应的较低的刀形部分凸出。
第一盖体夹持多个端子,这些端子并排布置,且定向于同一方向,较低的和较高的刀形部分前后并排布置。当分支导线由第一盖体夹持住时,主导线由第二盖体夹持住,分支导线的端部放在第一盖体内的端子的较低的刀形部分上,而主导线夹持在第二盖体的凸块上。当第一和第二盖体配装成一整体时,主导线被压在较高的刀形部分上,实现连接,同时分支导线被压在主导线之间的凸块上,实现与较低的刀形部分的连接。
如上所述,由于主导线和分支导线连接是以两竖直方向布置的层的方式实现的,与导线仅并排布置相比,布线可更紧凑。而且,由于主导线和分支导线在盖体之间与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相连接,因此这种压接连接器能够可靠地将分支导线压接到刀形部分上。
换句话说,所提供的压接连接器具有改进了的布线可操作性。
每一端子最好这样形成,即,在一带条的相对端上开槽,而且将这两个相对端在同一方向弯成约直角,并且具有不同的弯曲长度。
因此,通过将带条的相对端从其端部开槽,而且将这两个相对端同方向弯成约直角,并具有不同的弯曲长度,在所形成的端子的上侧可形成具有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
因此,只需将该带条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就可很容易制成所需端子。
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沿横向相互平行错开放置。
由于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沿横向相互平行地错开布置,如果分支导线以直角与较低的刀形部分相连接,主导线以直角与较高的刀形部分相连接,则从上方观视时,分支导线和主导线是平行的,并且相互是错开的。
由于端子的刀形部分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错开,并且预先沿着横向移动,使导线能够相应于盖体的轴向布置,这允许盖体具有简单的结构。
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最好斜交地布置在第一盖体内。
由于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是斜交地布置在第一盖体内,如果分支导线和主导线相互平行地相对于第一盖体的轴布置,则它们是平行地和相互错开地与相应的刀形部分斜交连接。
因此,仅仅通过倾斜地布置各端子,使刀形部分沿前向和后向及横向错开,可大大简化连接器的结构。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连接器,它包括多个端子,带有沿前向和后向偏移的刀形部分,以及一对盖体,用于夹持多个横向布置的端子,这些端子定向于同一方向,使分支导线的端部朝向一侧上的刀形部分,而主导线插入一侧上的刀形部分之间,并且朝向另一侧上的刀形部分,当这对盖体组装后,导线被压入形成在相应的刀形部分内的槽中。
带有刀形部分的端子沿横向布置,它们定向于同一方向,刀形部分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移,分支导线朝向位于一侧的刀形部分,主导线面向位于另一侧的刀形部分,并且插在位于一侧的刀形部分之间。特别是,分支导线和主导线交替布置,它们与刀形部分的连接位置大致以之字形向前和向后交错偏移,与连接位置并排排成一行的情况比较,压接连接器可做得更窄。此外,当组装一对盖体时,由于分支导线和主导线压入刀形部分的槽内,因此可以同时完成安装和连接。
当主导线和分支导线交替布置并与刀形部分连接时,它们的连接位置向前和向后交替地偏移。因此,与现有的连接位置并排排列成一行的连接器相比,该压接连接器的尺寸可以变窄。
每个端子由一带条形成,在带条两相对端上形成开槽,这两端均以90°角向同一方向弯曲。
每个端子的相对端上具有两个带开槽的刀形部件,它们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移。
因此,通过向同一方向弯曲该带条的两端,可以容易地形成带有刀形部分的端子,这些刀形部分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移。
沿向前和向后偏移布置的刀形部分最好平行地相对置,并且沿着横向偏移错开。
如果分支导线以直角压在要连接的前面的刀形部分上,主导线以直角压在要连接的后面的刀形部分上,当从上面看时,分支导线和主导线是平行布置的,并且相互错开。
由于端子的刀形部分是向前和向后以及沿横向偏移,可将导线相对于盖体的轴布线。这样可简化盖体的结构。
此外,端子最好在盖体内斜交地布置。
如果分支和主导线相对于盖体的一个轴线平行布置,这些分支和主导线相互平行地错开,同时斜交地与相应的刀形部分相连接。
通过斜交地安装这些端子,刀形部分能够向前和向后以及沿横向偏移,因而简化了结构。
朝向模压机的盖体的表面最好能模压凸形花纹和凹槽,而与模压机的压制表面相符合。
因此,盖体的表面和模压机的模压面相互匹配,无需在加压安装好盖体时再由操作人员凭经验进行横向调整。
由于模压机和该盖体大致沿模压方向相适配,因此可以牢靠地安装该盖体,无需凭经验进行任何横向位移调整。
阅读了下列关于本发明及其附图的详细说明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易于理解。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接式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立体图);图2是该压接连接器的下盖体处于局部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局部是剖视的;图3是该压接连接器的上盖体处于局部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局部是剖视的;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压接连接器的下和上盖体的示意图,其中局部是剖视的;和图5是一完整安装好的压接连接器端子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压接连接器的示意图,图中处于安装状态;图7是该压接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8和9是该压接连接器端子的示意图;图10和11分别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和平面图;图12是第五实施例的端子的变化形式;图13是组装的端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是第六实施例的一壳体的平面视图15是16是沿图6的壳体和盖体的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7和18是沿图6的壳体和盖体的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9是关于端子连接的局部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压接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1是该压接连接器端子的平面图;图22是第八实施例的端子的平面图;图23是第九实施例的端子的示意图;图24是安装有端子的第一盖体的示意图;图25是压接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盖体的示意图,盖体上分别装有一根分支导线和一根主导线;图26是第二盖体的背面的示意图;图27是表示第二盖体的突出件的相对位置的正视图;图28是表示第十实施例的分支导线和主导线布置的平面图;图29是该压接连接器处于其装配状态的示意图;图30是另一改型的压接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1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下盖体的局部剖视的分解示意图;图32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下盖体的示意图,其中局部是剖视的;图33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的剖视图,此时未安装分支导线;图34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的剖视图,此时安装了一分支导线;图35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上盖体的仰视示意图;图36是图30的压接连接器处于其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37是现有技术的压接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中,每个端子10通过在带条11的两相对端上开槽而制成,开槽后形成刀形部分或具有(或包括或带有)刀形部分12a1、12b1的带刀片部件12a、12b,这些刀形部件12a、12b具有弯曲部分,使端子10的横截面基本为U形。刀形部件12a、12b的后刀形部件12a和/或后刀形部分12a1高于前刀形部件12b和/或前刀形部分12b1,即,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分12a1、12b1具有不同的高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带条11的相对端弯曲不同的长度形成端子10。由于这样作足以使多个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件12a1、12b1的高度有所不同,带条11的相对端可以弯曲成不同的角度。不过,带条11的相对端向同一方向弯曲,从而在此实施例中使槽对直,当导线被压入槽内连接时,两根导线相互重叠放置,实现了密集布线的要求。
在这个实施例中,两根导线在每个端子10中重叠布置实现连接,壳体20适于导线按两个竖直方向排列的层布置。
用于容纳端子10的壳体20包括一个盒形的下盖30和一个上盖40,上盖用于关闭下盖30的上表面上的开口。
如图1或2所示,下盖30具有一底板31、左侧壁和右侧壁32。下盖30的前、后和顶板在横向和纵向上是敞开的。三个隔板33这样形成,即它们相应于端子10的宽度而界定间隙。由这三个隔板33和左、右侧壁32共同形成总共四个端子腔34。有关的端子10装在这四个端子腔34内,较低的刀形部件12a和/或较低的刀形部分12a1和较高的刀形部件12b和/或较高的刀形部分12b1分别位于前面和后面,刀形部件12a、12b的槽是向上敞开的。将刀形部件12a、12b的两对端插入形成在有关的端子腔34的相对的侧壁上或侧壁附近的槽内,使每个端子10得以固定。
卡线夹35凸埋式形成在底板31上,并与四个端子腔34相符合,在卡线夹35的内壁表面上形成直线延伸的凸条35a。凸条35a嵌入导线的绝缘护套内,以便防止导线从卡线夹35中脱出。卡线夹35和端子10的较低的刀形部件12b的高度基本相同,如果将分支导线50嵌入该卡线夹35中,分支导线50的引出端在槽内与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压接后向前延伸。较高的刀形部件12a和/或较高的刀形部分12a1的槽的位置比较低的刀形部件12b和/或较低的刀形部分12b1的槽的位置至少高出一根导线厚度或直径。
左和右侧壁32外表面的上端上形成有锁定凸块32a。用于关闭下盖30上表面上的开口的上盖40带有防松臂41,用于卡住左和右侧壁32的上端。防松壁41上形成的锁定孔41a与锁定凸块32a相啮合。两个锁定凸块32a、防松臂41和锁定孔41a设置在左和右侧臂32上,前后布置。
如图3所示,类似于卡线夹35,在上盖40的内表面上相对于下盖30形成有四个凸起的卡线夹42。在相应的卡线夹42的内表面上也形成有直线延伸的凸条42a,其作用是卡切导线的绝缘护套,防止导线从槽42中脱出。相应于每根导线,在前和后侧共形成两个卡线夹42。如果上盖40盖住下盖30的开口,并且其内夹有主导线60,主线60则被压在较高的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上。卡线夹42形成在枕形的枕座43上,这些枕座略高于上盖40的内表面,使导线60易于被压向下盖30。每个枕座43带有横向延伸的槽43a,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的上端可大致伸入槽43a内。也就是说,当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嵌入槽43a内时,在枕座43上的导线很易于压入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的槽内。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是由下盖30和上盖40构成,但是可以采用任一种壳体。只要其满足以下功能能容纳端子10,端子10的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分12a1、12b1具有不同高度(或深度)或安装在不同高度上,并能够卡住导线60、50,使其与相应的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分12a1、12b1相连接。例如,可以整体形成的壳体,其可以打开和关闭,或上表面可以打开。可是,如果分支导线50和主导线60被夹持在下盖30和上盖40的特定位置上,上盖可打开和关闭,安装盖体30、40后,将导线50、60压靠在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分12a1、12b1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可改善操作性能。
此外,卡线夹35、42可适当改变,只要它们可以将导线夹紧在特定位置上即可。如果用类似于曲柄轴的方式取代直线布置来安装卡线夹,则导线可牢固地夹在其内。另外,如果卡线夹布置得使导线以三维方式弯曲,则导线更能可靠定位。在这个实施例中,分支导线50和主导线60重叠布置,而且分支导线50靠主导线60压靠在刀形部件12b上。因此,将导线50压接在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上的力稍微增大。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紧凑的布线方式。如果位于上边的主线60相对于水平方向略为弯曲而向分支导线50凸起,使主导线60的突出部分将分支线50压靠在刀形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上,这样可减小压力的损失。
在这个实施例中,下盖和上盖30、40是靠位于左和右侧的锁定凸块32a和防松臂41实现定位的。如果在下盖30的一个隔板33上端的中部具有一凹槽33a,而在上盖4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可与上述凹槽33a相啮合的一对盖销44,如图4所示,使上盖和下盖30、40不仅在相对侧锁定,而且在中部也制动,则更能保证不脱开。
下面,说明如此构成的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端子10装入下盖30的相应端子腔34内。如图2所示,分支导线50的引入端放在位于端子腔34中的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上,并且分支导线50被压入卡线夹35内。当分支导线50压入卡线夹35的槽内时,在卡线夹35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凸条35a嵌入分支导线50的绝缘护套内,或使其变形,而压住分支导线50。分支线50在其他端子10上的操作相同。
另一方面,主导线60压入上盖40内的卡线夹42中。卡线夹42的凸条42a在至少前后侧的两处嵌入主导线60的绝缘护套内,或使其变形,结果主导线60由上盖40定位。例如四根主导线60以同样方式被夹紧。
之后,安装上盖40,使其盖住在下盖30上表面上的开口。此时,主导线60由上盖40定位,压靠在下盖30内的端子10的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上,而且也压在放在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上的分支导线50上。进一步压下上盖40,主导线60被压进刀形部件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的槽内,实现连接,分支导线50被压进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的槽内,并通过主导线60实现连接。如图5所示,四个分支导线50和主导线60布置成两竖列。总体上,这些导线以非常紧凑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每个端子10上形成的两个刀形部件12a、12b和/或刀形部分12a1、12b1的高度不同,它们相互沿导线的长度方向直线对齐,这些端子是将带条11的两端朝同方向弯折不等的长度而制成。在容纳端子10的下盖30内,分支导线50放置在较低的刀形部件12b和/或较低的刀形部分12b1上。覆盖下盖30的上盖40夹住主导线60,当用上盖40压住下盖30时,主导线60被压在较低的刀形部分12a和/或刀形部分12a1上。当上盖40配装到下盖30上时,夹在上盖40上的主导线60被压入刀形部件12a和/或12a1的槽内,实现连接,并且将放在下盖30内的刀形部件12b和/或12b1上的分支导线50压入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的槽内,从而使分支导线50与刀形部件12b和/或刀形部分12b1相连接,所连接的导线50、60以密集方式布置为两竖列。
在图6-9中,端子110用一弯折为大约直角的金属带条构成,它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从端子110的一较长边缘以直角切割开相应表面,形成槽111a1、112a1,这些带有槽111a1、112a1的表面用作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其中刀形部件111、112包含或带有刀形部分111a、112a。具有槽111a1、112a1的端子110的边缘在端子110弯曲前就已具有台阶形轮廓。所形成的槽111a1、112a1具有同样的深度,但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的高度不相同。
虽然本实施例的端子110具有由弯成直角的金属带条构成的两个刀形部件111、112,但它已足可实现导线的纵向的交叉连接。端子中的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的数量可以增加,如图10和11所示,端子具有三个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相邻的刀形部分以45°角布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10的具有槽111a1、112a1的边缘是台阶形轮廓,但也可弯制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四边形带条,使两个较小的平行四边形片在不同高度上相交,槽111a1、112a1可形成在端子的上缘上。采用台阶式轮廓,能更清楚地区分各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件111a、112a,并且导线可更容易地交叉。对在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上形成的槽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根据导线芯的种类适当调整即可,即根据单芯还是多芯而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将金属带条制成阶梯状轮廓,在其上形成具有同样深度的槽,所构成的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则看起来具有不同的高度。不过,根据导线被压入的深度的不同,槽的深度可变化,而且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的实际应用部分的高度可变化。
用作第一盖体的壳体120具有大致为矩形的扁平形状,在壳体120的上表面中形成四个第一槽121(121a至121d)和第二槽122(122a至122d),这些槽如方格棋盘一样相互垂直相交,第一槽121a-121d是横跨该壳体120的基本平行的连续的槽。第二槽122a-122d也横穿壳体120,但其底表面高于第一槽121a-121d的底表面。因此,第二槽122a-122d是间断的,其间由第一槽121a-121d所阻断。
第一槽121a-121d和第二槽122a-122d共有16个交叉点,其排列类似于一个4×4矩阵。端子110最好沿一对角线装在交叉区上。具体地讲,端子110压入凸出在壳体120上的矩形壁123a-123d中,而不是槽121、122中,使端子110的较低的刀形部件111和/或刀形部分111a基本上以直角横跨在第一槽121上,且较高的刀形部件112和/或刀形部分112a基本上以直角横跨在第二槽122上。图13是如何安装端子110的放大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槽即第一槽121(121a-121d)和第二槽122(122a-122d)以直角相交。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可以有多于两组的槽,它们以网络方式相交叉。例如,图10和11所示的端子带有三个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它们基本上是六角形的壳体一起使用,壳体形成有三组槽,如图14所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10装在各次序区上,这些区沿对角线呈矩阵形布局。端子110可不必放置于对角线上,也可选择性安装到其它交叉区上。
虽然第一槽121a-121d的深度和第二槽122a-122d的深度不一样,导线可分布在三维空间上,或分布在不同平面上,但槽的深度则无需改变。不过,通过根据要压入端子110的导线情况改变槽的深度,可使操作人员易于看见导线的分布位置,这样可防止在布线时导线向上或向下错位。而且,采用波纹槽取代直线槽121、122,更有利于导线在槽内的可靠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楔形凸块124a-124d形成在槽121a-121d的开口的相反端的侧缘上,它们向外凸出,或向下斜着凸出,用于防止导线从槽121a-121d中脱出。
盖体130可遮盖住壳体120的敞开的上表面,并且带有直线伸展的第一凸块131(131a-131d)和第二凸块132(132a-132d),它们分别与第一槽121a-121d和第二槽122a-122d相适配。第二凸块132连续形成,但第一凸块131由较矮的第一凸块131所间断或贯穿,以便在压入时跨越横跨线。因此,导线可保持在第二凸块132上,同时被夹紧在第一凸块131的断开部分中。由于第一凸块131a-131d和第二凸块132a-132d面向要连接的导线,这些部分也朝向端子110的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在第一和第二凸块131、132的上述部分中,形成有与端子110的厚度相一致的槽沟133、134。当将盖体130安装到壳体120上时,端子110的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嵌入槽沟133、134内,并且导线几下被压到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的相对侧处。槽沟133、134的前和后壁在本实施例中用作压线部件。
虽然本实施例中盖体130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与壳体120相符合,不过如上所述,盖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壳体120的形状适当变化。另外,虽然直线伸展的第一和第二凸块131、121的外形与第一和第二槽121、122相适配,这样更便于在本实施例中压紧导线,但是在盖体130的凸出位置上也可制成肋或支柱,以压紧导线。此外,压线部件不一定是沟133、134,任何可与导线接触并随后能将其压入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的器件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侧凸块132的开口的相对端上向下方或斜下方突出有楔形凸块135a-135d、136a-136d,用于可靠地将导线定位在凸块132上。
壳体120和盖体130的表面上带有凹槽和凸块125、137,当壳体120与盖体130组装时,凹槽与凸块相互滑动接触,并且通过凹槽和凸块125、137(见图15-18)的相互配合实现壳体和盖体的相互锁定。
下面,说明如此构成的这个实施例是怎样工作的。
壳体120的上表面上具有槽121、122,要连接的分支导线141a-141d压入第一槽121内。盖体130的上表面上具有凸块131、132,要连接的主导线142a-142d放在第二凸块132a-132d上。由于端子110安装在壳体120内的槽121、122的交叉区处,当每根分支导线141压入槽121内时,它跨置在端子110刀形部件111和/或刀形部分111a上。分支导线141只是横跨在刀形部件111和/或刀形部分111a上,并未压入刀形部件111的槽111a内,并且由在一侧开口处的凸块124a-124d锁定在槽121内,不会产生移位。在盖体130中,主导线142a-142d由在两侧开口处的凸块135a-135d、136a-136d所锁定,甚至当盖体130翻转时,主导线也不会掉下来。
当分别将例如四根分支导线141和主导线142装入壳体120和盖体130时,将盖体130翻过来盖在壳体120的上表面上。接着,第二凸块132a-132d对着主导线142,并将其压入第二槽122中,第一凸块131a-131d对着分支导线141,并将其压入第一槽121内,同时横跨主导线142,分支线位于下面。另外,形成在凸块131、132上的沟133、134压迫这些导线141、142跨置在切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上,并以曲线方式进入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的槽111a、112a内,分别将导线141、142与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相连接。当盖体130完全装到壳体120上时,通过凸块137和凹槽125的配合将盖体130和壳体120盖紧锁住,所连接的导线被楔形凸块124、135、136夹紧,不会脱出。图19示出导线如何与端子110连接。
当分支导线141和主导线142分别装入后,安装壳体120和盖体130,也就是说,先将分支导线和主导线141、142装入壳体120中,才能将盖体130装到壳体120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分支导线141和主导线142采用分立的部件,因此可在不同位置完成安装换作,不会导致导线错误布线。
如上所述,在作为第一盖体的壳体120中,平行的第一槽121a-121d和平行的第二槽122a-122d是交叉形成的,端子110具有不同高度或深度的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这些端子被压入处于交叉区的矩形壁123a-123d内,而且分支导线141嵌入槽121内。另一方面,在作为第二盖体的盖130中,第一凸块131a-131d和第二凸块132a-132d与槽121、122相对布置主导线142放置在凸块132上。当将盖体130盖到壳体120上时,第一凸块131将分支导线141压入槽121内,第二凸块132将主导线142压入槽122中,这些导线141、142被槽沟133、134的前和后壁压入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的槽111a1、112a1内,从而与刀形部件111、112和/或刀形部分111a、112a相连接。
由于要连接的导线是布置在壳体120和盖体130的上表面上,从而更便于安装操作。
在图20中,端子210是将一相对端斜交的带条211弯曲而构成,或者如图21所示将带条的端部相对于该带条的纵向弯曲某一角度,槽212a1、213a1形成在弯折弯部分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或者从端部朝相反侧沿相同方向形成,但槽深不相同。由于端子210的相对端具有不同长度,不同长度的相对端弯曲部分分别构成了较矮的刀形部件121和/或刀形部分212a和较高的刀形部件213和/或刀形部分213a。这个高度差大致相当于要连接导线的厚度。由于导线基本上分布在两竖直方向的层或平面上,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的高度差至少应等于导线的厚度。当然,这个高度差可大于导线的厚度。
由于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在该带条的两端斜交地伸出,当弯折后,它们相互平行,有的朝前,有的朝后,沿横向略微偏移。偏差的距离按如下方式确定。当多个端子210并排布置时,它们定向在同一方向,如图21所示,各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与横向对直,而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内的开槽2121a、213a1是错开的。换句话说,槽212a1、213a1在前侧和后侧是交替和等距分布的。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两相对端斜交地延伸的带条211制成带有不同高度或深度的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但带条的相对端不一定是斜交偏移的。只要这两端是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称错开即可。另外,如图22所示,用一直线带条214,将其两相对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大约90°角,形成两不等长度的弯曲段,在这两端上形成槽215a1、216a1,在这两个弯曲段上形成较矮的和较高的刀形部件215、216和/或刀形部分215a、216a。或者,如图23所示,还可以在形成刀形部件218、219和/或刀形部分218a、219a时形成沿带条217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延伸的槽218a1、219a1,然后再弯曲该带条217的两端。以此方式可改进这类端子结构。此外,无需弯折一带条的相对端也可形成所需刀形部件。例如,具有不同长度的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可由一导线或类似元件实现电气连接。
第一盖体或壳体220包括将端子210固定到矩形底座221的上表面上的端子固定件222,和形成在其较长侧面上支撑分支导线230的支线孔223。端子固定件222包括两个不同高度的前壁和后壁222a、222b,它们与端子210的前和后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前和后刀形部分212a、213a凸凹配合。凹槽222a1、222b1分别形成在壁222a、222b内,允许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插入槽内。如果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沿横向错开分布,则凹槽222a1,222b1也沿横向错开布置,例如,四个端子210可从上面装入第一盖体220中。另外,在凹槽222a1、222b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沟,允许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的边缘插入沟内。图24示出第一盖体220,其中的端子210安装在其固定件222内。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端子210支撑在两壁222a、222b上的凹槽222a1、222b1内,但也可选用其他适合的端子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可具有任何形状。例如,端子210与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连接的部分可固定到底板221上。支撑结构可根据上述各种形式的端子210而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应具有较矮的支壁222a和凹槽222a1,支壁222a的上端朝向要由第二盖体240夹持的主导线250,这样可将主导线250牢固地夹紧。
形成在底板221的边缘上的支线孔223包含四个叉杆223a,它们平行地从底板221上伸出。分支导线230插入有关的叉杆223a中被支撑住,如图25所示,分支导线230从底板221向下伸出。
第二盖体240与第一盖体220组装形成一个盖体。如图26所示,第二盖体240带有用于覆盖第一盖体220的上部的底板241和用于将主导线250夹持在底板241上的支线夹242。与固定件222类似,支线夹242包括两行支壁242a、242b。在这些支壁242a和242b上形成有四个凹槽242a1和242b1。这些凹槽242a1、242b1沿轴向直线分布,在凹槽242a1、242b1的相对置的内表面上带有小凸块242a2、242b2,可使压入的导线在凹槽242a1、242b1内锁定。由于在前和后支壁242a,242b内形成的凹槽242a2、242b2是直线分布的,不同于第一盖体220的前和后支壁222a、222b内沿横向交错分布的凹槽222a1、222b1,当组装第一和第二盖体220、240时,凹槽222b1、242b1,凹槽222a1、242a1相互错开定位,它们由与之配套的支壁242a、222a的上端所覆盖,如图27所示。此时,第二盖体240的支壁242a的上端起凸块242a3的作用,顶在较矮的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分212a上,由第一盖体220所定位。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壁242a、242b是前后形成的,但第二盖体240可以适当改进,当第二盖体240安装到第一盖体220上时,使凸块242a3顶靠在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分212a上。另外,凸块242a3的位置可根据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的布线适当调整。主导线在本例中是笔直压紧的。不过如图28所示,主导线250也可用上述的端子弯曲地压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提供一个顶着校矮的连接分支导线230的刀形部件的凸块即可。从上述实例可清楚看出,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相互应斜交地布置。为此,可采用图21中端子210的中间部分斜交地延伸的布置方案,也可采用图22中端子210本身斜交布置的方案。
闭环式或门框形防松臂243直立地形成在第二盖体240的底板241的短边边缘上,与这个防松臂243相配合作用的楔形锁定凸块224位于第一盖体220的支壁222a、222b的外表面上。当第一和第二盖体220、240移动相互靠近时,防松臂243就和锁定凸块224咬合锁住。
虽然在本例中采用防松臂243和锁定凸块224实现盖体220、240的相互锁定,但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锁定机构。
下面,说明这个实施例的结构如何工作。
将带条211的相对端弯曲形成端子210,其上带有包括刀形部分212a、213a的刀形部件212、213,在相对端上的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具有不同的高度。当安装端子210到盖体220内时,将较矮的刀形部件212嵌入支壁222a的凹槽222a1内,同时将较高的刀形部件213嵌入支壁222b的凹槽222b2内。以此方式装上端子210后,四个分支导线230的端部压入支线孔223的叉杆223a内,并且导线置于嵌入凹槽222a1内的较矮的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分212a上。
另一方面,在第二壳体240中,主导线250被压入四个形成在两前和后支壁242a、242b上的凹槽242a1、242b1中。当第一壳体220和第二壳体240装配在一起压紧分支线230和主导线250时,第一壳体220的凹槽222b1对着第二壳体240的凹槽242b1。因此,主导线250压到与之连接的端子210的较高的刀形部件213和/或刀形部分213a上。另一方面,第二盖体220的支壁242a的凸缘242a3对着第一盖体220的凹槽222a1,从而将放在较矮的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分212a上的分支导线230的端部压入凹槽222a1内,实现分支导线230与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分212a的连接。
完成这一连接之前,第二盖体240的防松臂243立即与第一盖体220上的锁定凸块224相咬合,从而锁紧这两个盖体220、240。图29表示出已锁紧的这种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组装第一和第二盖体220、240,使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顶在高度不同的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上,形成两竖直方向的层面。同时,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被上下盖体240、220的关闭挤压在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上,使压紧的导线230和250分别实现与刀形部件212、213和/或刀形部分212a、213a的连接。因此,与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并排布线的方式相比,布线结构更加紧凑。如果导线仅布置为两竖直方向的层,则分支导线230和主导线250是重叠地压紧到较矮的刀形部件212和/或刀形部件212a之上。由于导线具有弹性,难于将导线与刀形部件相连接。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对着较矮的刀形部件212的凸块242a3压迫导线230到刀形部件212上,可以便于可靠连接。
本压接连接器采用具有不同高度的端子的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实现了结构的紧凑性。不过,在图30-36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子360的带有刀形部分362a、363a的刀形部件362、363只沿着朝前和朝后的方向偏移,并且具有相同的高度。在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上形成有槽362a1、363a1。除了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的高度相同外,端子360与前述端子基本相同。前和后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前和后刀形部分362a、363a沿横向错开,且平行对置,与刀形部件362、363相连的是一个斜向延伸的带条361。应当指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只需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错开布置。端子360完全可以用前述类似形式制成。
装入壳体内的端子360是由一对盖体合成的,即一个下盖370和一个上盖380。特别是用于固定端子360的凹槽371a如图31所示形成在下盖370的内底表面371中,端子360安装和固定在每个凹槽371a内,如图32所示。这里形成有四个斜着伸展的凹槽371a。因此,装入的端子360的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交替地布置在前和后两行上。换句话说,刀形部件363和/或刀形部分363a位于两相邻的刀形部件362和/或刀形部分362a之间,并且刀形部件362和/或刀形部分362a位于两个相邻的刀形部件363和/或刀形部分363a之间。沿着横向分前和后两行交替地排列刀形部件362、363和/或362a、363a,可使该压接连接器的宽度比并排排列刀形部件的已有产品更窄小。
盖体370上带有梳状肋372(372a、372b)和373(373a、373b),用于将分支导线390和主导线400引入相应的刀状部件362、363和/或刀状部分362a、363a中。分支导线和主导线390、400交替地插入相邻的肋372之间,但只有主导线400插入相邻的肋373之间,因为分支导线390的端部压入在底表面371上的凹槽371c中,如图33和34所示。端子360安装后,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基本上与插入到肋372和肋373之间的分支导线和主导线390、400相正交。在嵌入分支导线和主导线390、400的肋372a、373a的区域上,装配有凸块372a1、373a1,用于防止导线脱出。当端子360装入盖体370中后,嵌入肋372和373之间的分支导线和主导线390、400被局部固定,以免从肋间脱出。此外,一行凸块373b1形成在每条肋373b的一侧表面上。凸块373b1长进对侧的分支导线390的绝缘护套中和/或使其变形,从而防止分支导线390脱出。分支导线390的端部压入凹槽371c中后,该分支导线390被弯曲大约90°左右,夹持在凸块373b1之间。因此,分支导线390不会脱出来。
另一方面,上盖380应能覆盖在下盖370的上表面上。如图35所示,压线件381、382采用凸块形式,形成在上盖380的后表面上,并且与相应的刀形部件362、363和/或刀形部分362a、363a相对应。每个压线件381、382的端表面制成凸形,以便于向下压住分支导线390和主导线400。此外,每个压线件381、382最好带有两个压线部分381a、381b(或382a、382b),以使导线390或400最好被向下压在对侧的刀形部件362或363和/或362a或363a的平台上。因此,在导线390,400被局部地固紧到盖体370上后,当安装和推下上盖380时,每个压线件381将分支导线390压入对应的刀形部件362和/或刀形部分362a的槽内,从而确保了在分支导线390和刀形部件362和/或刀形部分362a之间的接触,同样地,每个压线件382将主导线400压入相应的刀形部件363和/或刀形部分363a的槽内,从而确保了在主导线400和刀形部件363和/或刀形部分363a之间的接触。
下盖370上并没有肋372、373,在下盖的每个侧壁374上从上到下地形成有咬合凸块375a、375b,相对应地,在上盖380的每个侧壁383的内表面上具有配合凹槽383a。当安装上盖380时,位于上面的咬合凸块375a首先与凹槽383a的边缘相啮合(局部配合)。当上盖380进一步下压时,位于下边的咬合凸块375b与凹槽383a的边缘相啮合(完全配合)。采用这种方式,如图36所示,组装好下盖和上盖370、380,并将已致密地布线的分支导线和主导线390、400引出该压接连接器。显然,这种压接连接器整体尺寸紧凑窄小。
模压设备410(图30)例如扁嘴钳用于将上盖380压合到下盖370上。在图30-36所示的这个实施例的情况下,在下盖370的底表面(未示出)和上盖38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装配附件384,它具有与模压设备410的挤压表面形状相符合的凹槽和凸块。当下盖和上盖370、380受到模压设备410压迫时,形成在模压设备410的挤压表面上的凹槽和凸块与下盖370的下表面上和上盖38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装配附件384形状相吻合,于是使凸块嵌入相对应的凹槽内。因此,下盖和上盖370、380的组装过程不会产生不希望的横向错位。
装配附件384不必限于图30所示的形状,这个附件是当挤压设备410挤压下盖和上盖370、380时,用于防止两盖体沿正交于挤压方向错位。例如,挤压设备410可以采用中凹的表面,而下盖和上盖370、380可以分别采用中凸的底表面和上表面。反之,挤压设备410可以具有中凸的表面,而下盖和上盖370、380可分别具有中凹的底表面和中凹槽的上表面。相对应的中凹和中凸的形状不必是处处接触的,被压迫的部分可逐渐变化,这种变化与压迫表面的移动有关,产生一准确的轨迹,如同用扁嘴钳挤压下盖和上盖370、380。不必在两个盖体370、380上都形成凹槽和凸块,只需在下盖和上盖370、380中至少一个上形成与挤压表面形状相吻合的凹槽和凸块,即可防止横向盖体错位,因此改善了可操作性。
如上所述,通过组装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支导线和主导线从上到下地靠在具有不同长度的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上。当盖体咬合后,分支导线和主导线被压紧在刀形部件和/或部分上,并被夹住,实现与刀形部件的连接。与分支导线和主导线并排布置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能够更小巧紧凑。如果简单地将分支导线和主导线分上下两层布线,由于导线的弹性,难于保证导线与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的连接。不过,由于盖体上具有凸块,面对着较矮的刀形部分和/或刀形部分形成,因此强迫导线紧靠在刀形部件和/或刀形部分上并与之连接,这样提高了操作可行性。即使端子360的刀形部件362、363只是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移位,这种方案虽不及上述其他实施例中分支导线和主导线的布线方案那么紧凑,但与传统的并排成一行的刀形部分和/或刀形部分的布置方案相比,仍具有紧凑变窄的优越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压接连接器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安装在不同高度或具有不同高度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是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移布置的。
3.一种压接连接器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刀形部分(362a,363a),它们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偏移布置,并且安装在同样高度或具有同样的高度。
4.根据前述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j;212a,213a;215a,216a;218a,219;362a,363a)是朝同一方向延伸的。
5.根据前述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111a,112a)相互之间具有一个角度布置,尤其是相互正交布置。
6.根据前述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刀形部分(图10)。
7.根据前述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218a,219a)沿着横向偏移布置,即沿垂直于导线嵌入该刀形部分(218a,219a)的方向的方向布置。
8.根据前述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或多个槽(111a1,112a1),其中这些槽形成在一带条两相对端的前端部上,这个带条至少弯曲一定角度,特别是直角朝同一方向伸出不同的长度和/或基中这些槽(212a,213a;215a,216a;218a,219a)是在一带条的横向侧部位上形成,该带条是沿与这些槽平行的方向以某一角度弯曲,这些槽的浓度不同和/或这些带条的侧面边缘呈台阶形。
9.根据前述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的高度差基本上等于或大于导线(60,50;142,141;250,230)的厚度。
10.一种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端子(10;110;210;360),它带有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个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这些刀形部分布置在同一平面上,以及一外壳(30,40;120,130;220;240;370,380),用于夹持该端子(10;110;210;360)和将多根导线(50,60;141,142;230,250;390,400)相重叠地定位,以便当外壳(30,40;120,130;220;240;370,380)组装就位时,将导线(50,60;141,142;230,250;390,400)压入相应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至少一对盖体(30,40;120,130;220;240;370,38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根导线(50,60;141,142;230,250;390,400)是这样布线的,这些导线中各分支导线(50;141;230;390)的端部朝向位于一侧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而这些导线中各主导线(60;142;250;400)插入位于该侧上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之间,并且朝向位于另一侧上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其中当外壳尤其是一对盖体组装在一起时,各导线(50,60;141,142;230,250;390,400)被挤压进入对应的刀形部分(12a1,12b1;111a,112a;212a,213a;215a,216a;218a,219a)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20;130)包括第一槽(121),导线(141)与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刀形部分(111a)在该槽内相连接,第一槽(121)至少与第二槽(122)以一定角度相交,角度在0°和180°之间,最好为45°、60°、90°、120°和/或135°,在第二槽中,导线(142)与第二刀形部分(112a)相连接,后者与第一槽(121)具有一或多个高度差,端子(110)安装在槽(121、122)的交叉区上,和/或其中外壳(110;380)包括压线部件(112a,112b;381),它们与导线相接触,将这些导线(142,141;390,400)压入刀形部分(111a,112a;362a,363a)。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刀形部分(212a,213a;215a,216a;218a,219a;362a,363a)是斜交地形成在外壳(220,240;370,380)内的。
全文摘要
本文涉及一种改善了自由度和密集性的布线方案。端子10的形成是将一带条11的相对端朝同方向弯曲不同长度,其弯曲的相对端形成开槽的两个长度不等的刀形部分12a1、12b1,在刀形部分内的槽与要连接的导线的长度方向对直。端子10装在下盖中,分支导线50夹紧在较矮的刀形部件12b1上。在上盖40内,当它盖住下盖30时,主导线60被夹住,并朝向较高的刀形部件12a1。两盖体组装在一起时,主导线60被上盖40压入要连接的刀形部分12a1的槽中,并且压迫分支导线50进入下盖30中的刀形部分12b1的槽内,使分支导线50与该刀形部分12b1相连接。因此,导线50和60可以一种上下相叠放的紧凑方式布线。
文档编号H01R4/24GK1143842SQ9610866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0日
发明者千岛正光, 世古智美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