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76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尤指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
一般小型变压器的设计制造,不论其接线柱是设于绕线架下方(如图1所示)供插孔式安装,或接线柱是设于绕线架两侧方(如图2所示)供表面焊接,皆须配合实际用品(如数据机MODEM)需要而日益要求薄、轻、短小外,尚须符合基本安全规定要求,其中有一种称“爬电距离”的规定相当重要,因变压器是使高压经内外线圈而转换成所要求的低压,再进入电路以避免电路损坏,因此变压器构造中除塑质绕线架外,其余金属材料的接线柱、线圈及铁芯间皆须预留基本安全爬电距离,用以防止瞬间高压藉该等金属材质太近关系而直接跳越至低压端;而其中关于内、外线圈间的爬电距离安全规定,请参阅图3、4、5所示,常用者皆是于塑质绕线架10上供设置内线圈20区域的旁侧,一体成型有一定高度及一定宽度的环圈状且阶级凸起的隔板11,并使该凸起的隔板11与绕置完成的内线圈20齐平,再于该整个齐平面上绕设而包覆一层胶带作绝缘层30,再于该绝缘层30外层上但相对于隔板11的另一旁侧,再以胶带绕置而形成另一层定宽度及定高度凸起的隔板40,再绕设外线圈50而使其与隔板40齐平,最后再于该外线圈50与隔板40的齐平面上,再绕设而包覆另一层胶带作绝缘层60而制造完成。但其中,该隔板40无法如隔板11而与塑质绕线架10一体成型,因其是以胶带绕置而形成,故在制程中至少有下列缺点1、加工过程较耗工时,且作业不易;2、绕置作业大部是由人工或半自动机器完成,虽可控制该绕置圈数,但绕置成的胶带高度仍易因疏忽而造成不等高度(多个变压器间)或高度不平均(单一变压器中皆有绕置末端所致)的品质不良现象;3、每一绕置末端易翘起,增加最后一层绝层60加工的困难度。
因此该隔板40实有改良的需要,而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此需要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是利用模具注射成型一可扣合成环圈的隔板体,且使其扣合端形成平整面,并预设有圆弧角以配合线圈外型,使可取代常用胶带式隔板,并藉以提高生产效率及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是利用模具射出成型出一可扣合成环圈的隔板体,而使该隔板体可预定厚度及宽度,且可为两半体或单一体扣合成,使可取代常用胶带式隔板,并藉以有效控制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体是利用模具以塑质材料注射成型,其可成型出匚型的两半体扣合成一完整环圈体,而各半体的宽度及高度可依需要而预先设定,又于各半体的两端面处各设有相配合的凹下面,两半体各以两端凹下面相叠置而扣合,形成可维持原高度的平整面的扣合端,又于各凹下面上则设有使扣合端得以稳固而紧密扣合用的公母式扣体,又各半体的弯角具使其得以紧密扣置于绝缘层的外层面上的圆弧角。
该隔板体还可注射成型成由多节片以薄片连接成的单一体结构,其节片数目以五节为最佳,而各节片的宽度及高度经预先精密设定,于各节片的角端弯折处均设有圆弧角面及接合用切角,又于头尾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并,使扣合端仍可维持原高度的平整面的凹下面,又于各凹下面上则设有扣合用公母式扣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模具成型出一可扣合成环圈的隔板体,并于模具设计中预定其所须厚度与宽度,并配合线圈外型而预设有圆弧角及平整式扣合端,供简易扣合于内线圈外缘面上而取代常用胶带式隔板,从而达到增进生产效率及质量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其特征说明于后


图1是一种插孔式小型变压器(接线柱向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一种表面焊接式小型变压器(接线柱向侧方)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一般小型变压器中内线圈外层已包覆胶带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已知的内外线圈隔板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已知的内外线圈隔板构造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的扣合后本实用新型构造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6、7及8所示,于塑质绕线架10上已于内线圈20与隔板11的齐平面上绕设而包覆一层胶带作绝缘层30,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体70即扣合于该绝缘层30外层上但相对于隔板11的另一旁侧,该隔板体70是利用模具而以塑质材料注射成型,其可成型出匚型的两半体71及72,供再扣合成一完整环圈体;而各半体71及72的宽度及高度(亦即厚度)可依需要而预先精密设定,有助于品质控制;又于各半体71及72的两端面处各设有相配合的凹下面711及721,使两半体各以两端凹下面711及721相叠置而扣合时,所形成的扣合端73仍可维持高度的平整面;又于各凹下面711及721上则设有扣合用的公母式扣体712及722,使扣合端73得以稳固而紧密扣合,而由于公母式扣体的设计是属一般机械设计可达成,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详细构造或其他可能的等效变化设计。又由于绝缘层30的外层面四弯角均呈圆弧角状,故各半体71及72的成型弯角亦配合设计而具有圆弧角713及723,使其得以紧密置于绝缘层30的外层面上,而且该圆弧角713及723的外角面亦呈圆弧面,可配合外线圈50的外型而利于绝缘层60的胶带包覆加工,而此部分亦属模具内可预先配合设计。
又如图9、10所示,该隔板体80亦是利用模具而以塑质材料注射成型,但其成型体则为由多节片81以薄片连接成的单一体结构,其节片81数目以五节为最佳,而各节片81的长短不一但宽度及高度(亦即厚度)亦是预先精密设定,又为使各节片能妥当弯折成一完整环圈,于各角端弯折处均设有圆弧角811面及接合用切角812,又于头尾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凹下面813,使头尾端以凹下面813相叠置而扣合时,所形成的扣合端73仍可维持原高度的平整面,又于各凹下面813上则设有扣合用公母式扣体814及815,使扣合端82得以稳固而紧密扣合,则扣合成的隔板体80具有与隔板70相同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其特征在于该隔板是利用模具以塑质材料注射成型,其可成型出匚型的两半体扣合成一完整环圈体,而各半体的宽度及高度可依需要而预先设定,又于各半体的两端面处各设有相配合的凹下面,两半体各以两端凹下面相叠置而扣合,形成可维持原高度的平整面的扣合端,又于各凹下面上则设有使扣合端得以稳固而紧密扣合用的公母式扣体,又各半体的弯角具使其得以紧密扣置于绝缘层的外层面上的圆弧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体是利用模具而以塑质材料注射成型,其成型体可为由多节片以薄片连接成的单一体结构,于各节片的角端弯折处均设有圆弧角面及接合用切角,又于头尾端上设有相配合的并使扣合端仍可维持原高度的平整面的凹下面,又于各凹下面上则设有扣合用公母式扣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片数目为五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变压器内外线圈隔板,由于常用小型变压器中,内线圈与外线圈间的隔板皆是利用胶带缠绕成型,使胶带末端易翘起而影响后续加工且品质亦不易控制,本实用新型则针对此而加以改良,乃利用模具直接成型出可预定厚度及宽度且可扣合成环圈的隔板体,其特征在于:该隔板体可为两半体或单一体扣合成,并预设有配合线圈外型的圆弧角及平整式扣合端,供可取代常用胶带式隔板而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及质量。
文档编号H01F27/28GK2400880SQ99248589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建中 申请人:亚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