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接触件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9387阅读:来源:国知局
11的压接部13更靠后侦牝整体地设有从第2基板部Ilb的后侧部分的后端向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并支撑电线W的板状的电线支撑部15。电线支撑部15从第2基板部Ilb的后侧部分的后端折弯而形成。而且,如图2 (B)、图5 (C)及图7所示,电线支撑部15具有从电线支撑部15的上端切成具有比电线W稍大的直径的大致半圆弧状的切口 15a。而且,如图6及图7所示,当电线W压接连接到压接部13时,电线W从电线支撑部15的上方位于切口 15a内,限制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部分的以箭头E表示的下方向及以箭头A及B表示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0035]此外,如图3、图4 (A)、(B)、图5 (A)、(B)、(C)、(D)及图6所示,在各压接接触件10的第I基板部11a,设有沿斜下方延伸出的触刀16。
[0036]另一方面,如图1 (A)、(B)所不,外壳20具备外壳主体23和从外壳主体23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对方接触件接触部容纳筒21。外壳20通过将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而形成。
[0037]在各对方接触件接触部容纳筒21内,如图3所示,容纳各压接接触件10的对方接触件接触部12的接触部容纳空腔22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另外,在各对方接触件接触部容纳筒21的前壁,如图1 (B)及图3所示,形成有与接触部容纳空腔22连通的对方接触件插通孔22a。
[0038]另外,在外壳主体23,各自与各接触部容纳空腔22连通的多个压接部容纳空腔24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如图1 (A)、图2 (B)及图3所示,朝上方开口。而且,邻接的压接部容纳空腔24间,被前后方向延伸的隔壁25隔开。
[0039]另外,在处于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的两侧的隔壁25(关于最外侧的压接部容纳空腔24在外壳主体23的外壁和隔壁25),如图1 (A)、图2 (B)及图3所示,设有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各电线移动限制部26在隔壁25 (或者外壁)的后端设在位于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的上方的部分。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以对置的方式设置。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位于容纳于外壳20的压接接触件10的电线支撑部15的上方,限制位于切口 15a内的电线W的以箭头D (参照图7)表示的上方向的移动。各电线移动限制部26成为从隔壁25(或者外壁)的上端部向下方折回并向斜下方延伸、能够弹性变形。
[0040]接着,对连接器I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将各压接接触件10的对方接触件接触部12从外壳20的后方插入各接触部容纳空腔22内。于是,设在各压接接触件10的触刀16,如图3所示,卡扣在外壳20,各压接接触件10容纳于外壳20内。在各压接接触件10容纳于外壳20内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各压接接触件10的压接部13及电线支撑部15位于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内。特别是,电线支撑部15在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内位于电线移动限制部26的下方。
[0041]而且,在将各电线W连接于各压接接触件10时,将各电线W从各压接部容纳空腔24的上方压接连接到位于压接部容纳空腔24内的各压接接触件10的压接部13。在进行该压接连接时,压接部13的电线包覆压接狭缝14a陷入电线W的包覆,另外,电线芯线压接狭缝14b陷入电线W的芯线。
[0042]另一方面,将各电线W压接连接于压接部13的同时,各电线W通过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间,位于各压接接触件10的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内。在此,由于各电线移动限制部26能够弹性变形,所以各电线W比较容易通过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间。
[0043]而且,若各电线W位于各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内,则如图7所示,各电线W的以箭头E表示的下方向及以箭头A及B表示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受电线支撑部15限制。由此,各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会被各电线支撑部15支撑。另外,当各电线W位于各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内时,各电线W的以箭头D表示的上方向的移动受设在外壳20的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限制。
[0044]这样,依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接触件10及连接器1,能够通过电线支撑部15支撑压接连接于压接部13的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由此,因振动、撞击等而对压接连接的电线W作用张力时,能够避免力量直接作用于压接部分。因此,即便张力反复对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作用,也不会有力量直接作用于压接部分,能够避免电线W从各压接接触件10的压接部13拔出。
[0045]另外,电线支撑部15从基板部11向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并形成为支撑电线W的板状,因此能够减小支撑电线W的部分的、基板部11延伸的前后方向的占用空间。由此,能够将各压接接触件10进而连接器I小型化。
[0046]另外,压接接触件10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裁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电线支撑部15与基板部11、对方连接器接触部12及压接部13整体地设置。因此,能够以简单的制造工序设置电线支撑部15。
[0047]另外,在该压接接触件10中,电线支撑部15具有从电线支撑部15的上端切去的切口 15a。而且,使电线W位于切口 15a内而限制电线W的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使电线W从上方位于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由此,与使电线W压接于压接部13的操作同时能够使电线W位于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内而支撑电线W。因此,能够谋求电线W的连接及电线的支撑操作的效率化。
[0048]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图9所示的压接接触件101中,除了将电线压接连接到压接部130的操作之外,还需要利用压着保持部140将电线压着固定的附加操作,从而使得电线的连接操作复杂。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接触件10的情况下,与使电线W压接到压接部13的操作同时使电线W位于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内从而能支撑电线W。因此,将不需要压着工序,能够谋求电线W的连接及电线的支撑操作的效率化。
[0049]而且,依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外壳20具备位于电线支撑部15的上方而限制电线W的上方向的移动的电线移动限制部26。因此,不仅用电线支撑部15进行电线W的下方向及上方向的移动限制,而且能用电线移动限制部26进行电线W的上方向的移动限制,因此能够提高电线W的支撑效果。
[0050]此外,图8中示出在使用没有电线支撑部的压接接触件的连接器中,电线压接连接到压接部的状态。在图8中,对于与图6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有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0051]在图8所示的连接器I的情况下,在各接触件10没有设置电线支撑部。因此,在将电线W压接连接到各接触件10的压接部13时,不能限制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的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关于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的部分,只是因设在外壳20的I对电线移动限制部26而限制了上方向的移动。因此,因振动、撞击等而对压接连接的电线W作用张力时,力量容易直接作用于压接部分。因此,有在张力反复对电线W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作用的情况下,电线W会从各压接接触件10的压接部13拔出的担忧。
[005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0053]例如,电线支撑部15未必一定从基板部11的第2基板部Ilb的后端折弯而形成,只要在基板部11的比压接部13更靠后侧与压接接触件10整体设置即可。若将电线支撑部15设在外壳20侧,则在将压接接触件10容纳于外壳20时成为障碍。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中,在压接接触件10设有电线支撑部15,因此不存在那样的障碍。
[0054]另外,形成在电线支撑部15的切口 15a,未必一定切成具有比电线W稍大的直径的大致半圆弧状。
[0055]标号说明
I连接器;10压接接触件;11基板部;12对方接触件接触部;13压接部;15电线支撑部;15a切口;20外壳;26电线移动限制部;C对方接触件;W电线。
【主权项】
1.一种压接接触件,具备:基板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对方接触件接触部,设于该基板部的前侧,与对方接触件接触;以及压接部,比所述基板部的所述对方接触件接触部更靠后侧设置,将电线W压接连接,所述压接接触件的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基板部的所述压接部更靠后侧,整体地设有从所述基板部向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并支撑电线的板状的电线支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支撑部具有从该电线支撑部的上端切去的切口,所述电线位于所述切口内而限制所述电线的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
3.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接触件;以及容纳该压接接触件的外壳,该外壳具备位于所述电线支撑部的上方而限制所述电线的上方向的移动的电线移动限制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接触件及具备该压接接触件的连接器,以减小支撑电线的部分的、基板部延伸的前后方向的占用空间,当因振动、撞击等而对压接连接的电线作用张力时,能够避免力量直接作用到压接部分。压接接触件(10),具备:基板部(11),沿前后方向延伸;对方接触件接触部(12),设于基板部(11)的前侧,与对方接触件(C)接触;以及压接部(13),比基板部(11)的对方接触件接触部(12)更靠后侧设置,将电线(W)压接连接。在比基板部(11)的压接部(13)更靠后侧,整体地设有从基板部(11)向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并支撑电线(W)的板状的电线支撑部(15)。连接器(1)包括压接接触件(10)和容纳压接接触件(10)的外壳(20)。
【IPC分类】H01R4-24
【公开号】CN104769778
【申请号】CN201380057381
【发明人】楠原敏孝, 久保晶, 古平善彦, 志野好彦
【申请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3日
【公告号】US20150236433, WO2014068847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