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9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车身。这些装配部23形成为从壳体主体20的外周面的四个角落(下侧的两个位于连接器嵌合部21的外周面、上侧的两个位于锁定嵌合部22的外周面)突出,在其突出端部分别埋设有套环23A。使螺栓通过该套环23A从而螺栓固定于车辆的车身,从而壳体主体20固定于车辆的车身。
[0047]在壳体主体20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嵌合筒部24,副壳体30能够嵌合于所述嵌合筒部24的内部。如图8所示,该嵌合筒部24形成为以大致圆筒形状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在嵌合筒部24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切口 24A。如果在该嵌合筒部24的外周面上外嵌保持件13,则由于公知的锁定手段而保持件13保持于嵌合筒部24。
[0048]如图3所示,连接器嵌合部21构成为具备:罩部21A,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方式;以及端子容纳部21B,配置于该罩部21A的内部并且车辆侧端子12的端子连接部12A容纳于所述端子容纳部21B的内部。如图9所示,充电用连接器50的端子容纳筒53嵌合于罩部21A和端子容纳部21B之间。
[0049]在罩部21A的外周面中的上部,形成有能够与充电用连接器50的卡定部56卡定的被卡定部25。如果使充电用连接器50的连接器主体51与车辆侧连接器10的连接器嵌合部21嵌合,则通过卡定部56与被卡定部25相互卡定而车辆侧连接器10与充电用连接器50保持为正确嵌合状态。在罩部21A的外周上表面形成为大致门形的保护壁22A以覆盖被卡定部25的方式而连接设置。如图8所示,上述的锁定嵌合部22由保护壁22A和配置于保护壁22A的后端的内壁22B构成。
[0050]被卡定部25构成为具备:形成于罩部21A的外周上表面的台座部25A ;以及由压入该台座部25A而组装的金属制的锁定板25B。如图14所示,该锁定板25B形成为以大致U字形状折回金属板,其折回部分被设为与锁定臂54的卡定部56的卡定面。如图8所示,该卡定面被设为以悬突形状突出的方式。
[0051]如图6所示,在锁定嵌合部22的内壁22B形成有装配孔25C,所述装配孔25C用于将锁定板25B从后方装配于台座部25A。该装配孔25C兼做用于对台座部25A进行成形的脱模孔并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内壁22B。将成形模具插入于该装配孔25C,从而成形台座部25A的后表面侧。另外,在锁定嵌合部22的内壁22B中的装配孔25C的上侧形成有插通孔22C。
[0052]如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20的后表面装配有封闭装配孔25C的盖15。如图3所示,该盖15构成为具备:安装有密封环15A的密封安装部15B ;与该密封安装部15B —体地形成的横向较长的盖主体15C ;以及形成于该盖主体15C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圆筒部15D。
[0053]密封安装部15B形成为横向较长的方形的大致块状,并且在其外周面嵌入有密封环15A。在密封环15A嵌入于密封安装部15B的状态下,如果将盖15装配于壳体主体20,则密封安装部15B与装配孔25C嵌合,密封环15A被夹于密封安装部15B的外周面和装配孔25C的内周面之间。由此,装配孔25C被盖15以防水状态封闭。
[0054]如图4所示,在盖15的后方装配有致动器16。该致动器16构成为具备:轴部16A,通过螺线管等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驱动;插通部16B,在前后方向上使该轴部16A插通;箱体16C,将轴部16A以及插通部16B容纳于所述箱体16C的内部;以及装配座16D,将该箱体16C螺栓固定于壳体主体20。致动器16为用于在锁定臂54的前端部与锁定板25B卡定的状态下防止锁定臂54的前端部向解除与锁定板25B的卡定的方向摆动的锁定解除防止装置。
[0055]如图6所示,在壳体主体20的后表面中的装配孔25C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有一对装配凸起25D。在该装配凸起25D中形成有紧固装配螺钉BI的螺钉孔。通过使盖15的圆筒部I?外嵌于装配凸起25D,并在其圆筒部I?的上端载置装配座16D,且将装配螺钉B I紧固于装配凸起25D的螺钉孔,从而圆筒部I?和装配座16D —起紧固。由此,盖15与致动器16固定于壳体主体20。另外,如图12所示,在致动器16的箱体16C的前表面朝向上方地形成有钩部16F,在将钩部16F从下方勾住在壳体主体20的上表面形成的临时固定孔29从而将致动器16临时组装于壳体主体20的状态下,进行装配螺钉BI的紧固。
[0056]如图10所示,在致动器16固定于壳体主体20的状态下,轴部16A配置于插通孔22C。并且,在插通孔22C的后端开口边缘部与致动器16的箱体16C之间夹持有O形环40。因此,能够避免水从插通孔22C与致动器16的箱体16C之间浸入到车辆的内部。
[0057]在轴部16A的前端部形成有具有比插通部16B的内径大的外径的防水部16E。轴部16A被设为通过螺线管等的驱动机构能够在图10所示的解除位置和图12所示的卡定位置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在解除位置上,防水部16E从前方与插通部16B的前端开口边缘部抵接。详细而言,防水部16E在解除位置上从前方塞住并封闭在插通部16B的内周面和轴部16A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在解除位置上能够可靠地避免水浸入到箱体16C内。
[0058]如图11所示,在卡定位置上,轴部16A位于锁定臂54的前端部的上方。这里,锁定臂54的前端部与轴部1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锁定臂54的卡定部56与锁定板25B的卡定面之间的卡合量小。因此,即使在按压解除操作部55而锁定臂54的前端部向上方摆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锁定臂54的前端部与轴部16A抵接而使锁定臂54的摆动停止,从而维持锁定臂54的卡定部56和锁定板25B之间的卡定。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解除位置上,由于锁定臂54的前端部不与轴部16A抵接而能够向上方自由地摆动,因而能够解除锁定臂54的卡定部56与锁定板25B之间的卡定。
[0059]如图3所示,副壳体30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在副壳体30的外周面的前端部嵌入有形成为圆环形状的密封构件31。如图8所示,如果使副壳体30与壳体主体20的嵌合筒部24嵌合,则在嵌合筒部24中的切口 24A的前侧区域(为切口 24A不存在的区域且在全周上嵌合筒部24的周壁存在的区域)副壳体30与嵌合筒部24嵌合。在该状态下密封构件31夹持于副壳体30的外周面与嵌合筒部24的内周面之间,对壳体主体20与副壳体30之间进行防水。换言之,由于切口 24A配置于嵌合筒部24中的由密封构件31形成的防水区域内,因而不存在损坏密封构件31的防水性能的风险。
[0060]在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车辆侧端子12的腔14。该腔14形成为从壳体主体20沿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到副壳体30的方式,如图6所示,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壳体
Ilo
[0061]如图9所示,车辆侧端子12具有形成为圆柱销形状的端子连接部12A,并在该端子连接部12A的后方形成有压接电线W的芯线的电线连接部12B。在端子连接部12A与电线连接部12B之间形成有端子主体部12C,所述端子主体部12C以比端子连接部12A大的直径形成为圆柱形状。另一方面,在保持件13上形成有从后方与端子主体部12C的后表面卡定的端子防脱部13A。因此,如果将车辆侧端子12插入于腔14并将保持件13安装于嵌合筒部24,则车辆侧端子12的端子主体部12C被端子防脱部13A从后方卡定从而车辆侧端子12以防脱状态保持于腔14。
[0062]在车辆侧端子12的端子主体部12C的外周面嵌入有O形环,由于该O形环夹持于端子主体部12C的外周面与腔14的内周面之间,因此防止水通过腔14浸入到车辆的内部。
[0063]如图7所示,在副壳体30的前表面30A竖立设置有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的后侧端子容纳筒部32,在该后侧端子容纳筒部32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排水孔32A。该排水孔32A形成于比在端子主体部12C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