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992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察(如对第一锁部的观察)更加简单容易,由此更容易进行品质管理。
[0061]图5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壳体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部302具有第4锁部5021,其设置于壳体部302的侧面,第4锁部5021通过和第3锁部4012卡合而对嵌入壳体部302的基础部301进行锁止。
[0062]在图5中,以该第4锁部5021为凹部为例进行说明,由此通过第3锁部和第4锁部,仅以凸块和凹部卡合的简单结构就可以实现基础部和壳体部的锁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3锁部和第4锁部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
[0063]如图5所示,壳体部302还可以具有沟槽5022,其设置于壳体部302的顶部3022的内侧,通过与基础部301的壁部3012进行卡合而防止侧壁的侧倒,由此基础部301和壳体部302可以稳固地可靠地被连接。
[006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连接器的分割化,在与多种连接器嵌合互换时,对于壳体部,只需要根据对应的嵌合口选择合适的壳体部即可;而对于基础部,可以采用通用的结构。由此可以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
[0065]图6是端子压入基础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端子303压入基础部301时,将端子303按照图6中所示Y方向压入基础部301的腔体6013中。
[006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连接器进行分割化,可以实现两端同时压入,多回路同时压入,由此实现了端子自动压入速度的高速化,提高了自动机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低价格化以及制造工程空间的省空间化。
[0067]图7是具有端子的基础部肷入壳体部的不意图。如图7所不,在本实用新型中,基础部301沿图7中所示X方向的反方向并通过壳体部302的开口部嵌入到壳体部302中,并通过第3锁部和第4锁部的卡合,使基础部301处于锁止状态。
[0068]另外,通过基础部301上排列的壁部3012和壳体部302上对应设置的沟槽5022一一契合,可以防止壁部3012的侧倒,并且可以确保端子间的间距精度。此外,基础部301的壁部3012为绝缘材料制成,可以防止端子之间短路。
[0069]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将基础部嵌入壳体部的动作,可以检测端子是否安装到锁止位置,具体地,当端子没有处于锁止位置时,例如端子301处于浮起状态,或者端子的矛杆腔和基础部的第一锁部没有卡合,则基础部301无法嵌入壳体部302中,由此可以在结构上检测端子的锁定状态,可以废止固定锁片,也不需要制造治具的检查。
[0070]图8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端子303具有:矛杆腔801 ;以及稳定器802,稳定器802沿着所述端子轴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矛杆腔801的周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端子303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
[0071]图9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合体状态的A-A断面的示意图;图10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处于合体状态的B-B断面的示意图。
[0072]如图9所示,端子303处于锁止状态。其中,在沿着端子303被压入的方向上,端子303通过第2锁部4011被锁止;并且基础部301的第I锁部8014放入端子303的矛杆腔801中,在沿所述基础部301被插入的方向上,端子303通过第I锁部8014被锁止。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基础部301的第2锁部4011对端子303进行限位,防止端子303在被压入方向上浮起,便于实现基础部301插入壳体部302的操作。
[0073]如图10所示,端子303具有矛杆腔801和稳定器802,其中,稳定器802沿着端子轴向方向对称设置在矛杆腔801的周围。在图10所示的锁止状态,端子303的矛杆腔801中放入基础部301的第一锁部8014,端子303的稳定器802放入基础部301的腔部9015中,通过它们之间的卡合,可以制约端子303在端子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
[0074]在本实用新型中,废止了精细的壳体矛杆,通过基础部的第I锁部和端子的矛杆腔进行卡合,使端子的锁止结构变得更为简单。
[007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对应侧的设置选择相应的壳体部,在阳极片尺寸、端子孔数目及配列相同时,基础部可以通用。例如虽然各厂商采用的壳体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阳极片相同,且端子间间隔也相同,因此,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根据各个不同厂商设定不同的壳体部,而基础部可以通用,由此,容易替换成内制品。
[007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部的开口部相对的一侧还可以设有汇流条。
[0077]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壳体部设有汇流条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以在与壳体部302的开口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汇流条1101,用于连接回路。由此,该连接器可以活用为 J/C(Joint Connector) ο
[0078]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多层类型的连接器。图12为多层壳体部和两个通用基础部积层后合体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如果上下层的端子阳极片尺寸,端子孔数目及配列相同,上下层可以选用相同的基础部1201。
[0079]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通过将连接器分割为基础部和壳体部,在端子阳极片尺寸和孔数及配列相同的情况下,基础部可以适用于多种连接器,用于与多种连接器嵌合互换,实现基础部设计共通化及端子种类统合化,进而实现基础部及壳体部低价格化。
[0080]此外,废止了精细的壳体矛杆,通过简单的第I锁部和矛杆腔的卡合,使端子的锁止结构变得更为简单,同时通过壳体分割,使得基础部的模具的脱模变浅,耐久性提高,模具制作更加容易,实现了模具低价格化,提高射出成型性。
[0081]并且可以使得连接器成为简单容易观察的形状,避免在插入端子时无法目视确认端子是否处于正常锁止位置的情况,更容易进行品质管理;通过基础部插入壳体部,可以检测端子是否安装到锁止位置,废止固定锁片,也不需要制造治具的检查,由此简化了锁止检测结构。
[0082]此外,通过将连接器分割为基础部和壳体部,并且多个端子可以被同时压入基础部中,由此实现端子自动插入速度的高速化,提高了自动机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低价格化以及制造工程空间的省空间化。
[0083]并且,连接器按照线束尺寸(分支/连接器之间)配置,把各带电线端子压着品如上述进行端子插入,同时作为组装板使用。
[0084]实施例2
[008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束设备,该线束设备具有多根电线,对多根电线进行压着的多个端子,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器。
[008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2,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端子和连接器壳体的锁止,减少模具的复杂度并降低模具的成本,使用通用模块并简化锁定检测结构,并且可以达到端子自动插入速度高速化,进而使得该线束设备的装配更加便利,经济。
[0087]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对端子进行锁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 基础部,其具有第i底部,在所述第I底部上设置有排列的多个壁部,在所述壁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端子的腔体; 壳体部,具有第2底部和顶部,所述第2底部和所述顶部形成容纳所述基础部的空间;所述基础部通过所述第2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开口部被嵌入到所述壳体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 矛杆腔;以及 稳定器,沿着所述端子轴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矛杆腔的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具有: 第I锁部,设置在所述第I底部;通过所述第I锁部和所述端子的所述矛杆腔卡合,所述端子被锁止; 第2锁部,设置在所述壁部的侧面,对所述端子进行限位;以及 第3锁部,设置于所述基础部的最外侧壁部的外侧,对嵌入所述壳体部的所述基础部进行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具有: 第4锁部,设置于所述壳体部的侧面,所述第4锁部通过和所述第3锁部卡合而对嵌入所述壳体部的所述基础部进行锁止; 沟槽,设置于所述壳体部的所述顶部的内侧,通过与所述基础部的壁部进行卡合而防止侧壁的侧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具有: 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与所述开口部相对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被分别压入所述基础部,并且所述基础部通过所述开口部被插入到所述壳体部中。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端子被压入的方向上,所述端子通过所述第2锁部被锁止;在沿所述基础部被插入的方向上,所述端子通过所述第I锁部被锁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基础部,其具有第1底部,在所述第1底部上设置有排列的多个壁部,在所述壁部之间形成容纳端子的腔体;壳体部,具有第2底部和顶部,所述第2底部和顶部形成容纳所述基础部的空间;所述基础部通过所述第2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开口部嵌入到所述壳体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对连接器壳体进行分割化,可以实现基础部及壳体部低价格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实现模具低价格化,提高射出成型性,更容易进行品质管理,同时简化了锁止检测结构,并且实现了端子自动插入的高速化,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并实现制造工程空间的省空间化。
【IPC分类】H01R13/40, H01R13/213, H01R13/514
【公开号】CN204651576
【申请号】CN201520038505
【发明人】藤原崇, 今井英二, 左近浩一, 傅武平, 郭龙
【申请人】古河汽车系统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古河As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