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线束槽及车用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532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线束槽及车用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线束附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线束槽及车用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在布置时,有时会因为线束尺寸较长而使其弯曲来固定,或者线束束量多而使多组线束相互叠加再固定,当线束固定于汽车内饰件与车身钣金扣合形成的空间内时,会造成内饰件扣合困难或扣合后鼓包,甚至出现线束与内饰件相互摩擦,造成线束磨损。由于控制线束尺寸的难度较大,且不能避免尺寸公差造成的影响,使得线束布置时不易控制其位置,需要反复调整,且调整后还会出现线束回位的现象,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线束固定和保护的车用线束槽及车用线束固定装置,所涉及的线束槽可以维持线束平直走向,避免因线束尺寸过长而使线束弯曲,所涉及的线束固定装置可使多组线束分槽固定,避免线束之间出现叠加而相互干涉,消除了线束的磨损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线束槽,为前后开口的截面为U型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于底板两侧与底板固联于一体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与车身钣金固联的定位件。作为限定,所述定位件为粘附于底板底面上的泡沫双面贴层。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两侧板与底板垂直,两侧板间的距离与线束的外径相适配。作为再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侧板的端部设有由卡台与卡槽构成的卡件对,每--
件对的卡台与卡槽分别设于不同侧板的相对应位置,卡台为侧板之一的端部向外侧凸起的结构,卡槽设于另一个侧板端部,为能够与卡台相对插装配合的结构;每个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台。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线束固定端。所述车用线束槽的其它限定还有:固定端的端部带有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凸台。所述侧板上均设有镂空的散热孔。所述侧板为与装配部位的汽车钣金相配的曲面板,侧板与底板的相接处圆角过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用线束固定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车用线束槽,所述车用线束槽具有上述第一至第三所述特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车用线束固定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带有卡台与卡槽的车用线束槽,它们并列设置,相邻两U型槽间经分别位于它们侧板端部的位置相对的卡台与卡槽间的插装配合相固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①用底板和两个侧板围成线束槽,底板起到对线束固定和引导线束走向的作用,侧板起到对线束防护和隔离的作用;底板上的定位件用于与车身钣金固定;②侧板设计成长方形平面或曲面结构,为了使线束槽固定于车身钣金时与钣金的结构相适配,平面结构的侧板适合固定于钣金平直的部位,曲面结构的侧板适合固定于钣金呈一定弧度的部位;③卡槽和卡台的设置,用于将并排设置的相邻两个线束槽相互固定,能够形成线束固定装置,实现多组线束的固定;④侧板上设置的散热孔用于对线束槽内部散热,同时还减少了侧板的重量和材料;⑤底板上固定端的设置,可使用胶带将线束粘绑其上,实现对线束固定;且固定端的端部设有凸台,可防止线束受到拉力时线束和固定端连接的胶带移位或是脱出;底板与侧板固联处采用圆角过渡,用于防止线束在线束槽内磨损;⑥定位件采用泡沫双面贴层,实现线束槽与车身粘性连接,避免了线束槽与车身硬性接触而可能带来的噪声隐患;⑦线束固定装置可根据线束的实际装配环境和粗度,选择其适用的线束槽数量。多条线束同时过线时,可以通过卡槽和卡台的相互扣合实现线束分槽,避免相互间的干涉和叠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维持线束平直走向,并可使多组线束分槽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汽车上的线束进行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侧板为曲面板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侧板为曲面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中的侧板为曲面板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11、固定端;12、凸台;2侧板;3、散热孔;4、卡台;5、卡槽;6、泡沫双
面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37]—种车用线束槽,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横置的底板1、竖置两个侧板2。底板I为长方形结构,其宽度与线束的外径相适配,长度大于侧板2的长度,底板I的左右两端为固定端11,线束用胶带绑在固定端11上。底板I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固联有向下延伸的凸台12,用于防止线束受到拉力时线束和固定端11连接的胶带移位或是脱出。底板I的底面上粘贴有用于与车身钣金粘贴的泡沫双面贴层6 (如图3所示)。为了使线束槽固定于车身钣金时与钣金的结构相适配,侧板2设计成长方形平面结构或长方形曲面结构,平面结构的侧板2适合固定于钣金平直的部位,曲面结构的侧板2适合固定于钣金呈一定弧度的部位。两个侧板2的底面分别与底板I的前后两个侧面固联,固联处采用圆角过渡,用于防止线束在线束槽内磨损,线束槽产品的整体的截面为U形或类型U形。每个侧板2上设有六个贯穿侧板壁的镂空散热孔3,每相邻两散热孔3之间的距离相等,散热孔3可对线束槽内部散热。与底板I前端面固联的侧板2的外壁上于最右侧散热孔3旁边部位设有向外侧凸起的7字形结构的卡台4,另一个侧板2上与卡台4相对位置处设有卡槽5,卡槽5与卡台4结构适配、位置相对时能够插装配合;每个侧板2上设有一个卡台4和一个卡槽5。实施例2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由多个实施例1所提供的车用线束槽插装配合而成。每一个车用线束槽的侧板2上的卡槽5、卡台4,与另一个与它相邻且并列设置的车用线束槽侧板2上的卡台4、卡槽5插装配合。车用线束槽的数量可根据线束的实际装配环境和条数选择。多束线束同时过线时,可实现线束分槽,避免相互间的干涉和叠加。实施例3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如图6及图7所示,由多个车用线束槽组合形成。每一车用线束槽,为截面呈U型的一体式结构。它包括横置的底板1、分别位于底板I两侧的两侧板2。底板I为长方形结构,其宽度与线束的外径相适配,长度大于侧板2的长度,底板I的左右两端突出底板I的部分为固定端11,用于利用缠绕的胶带将线束绑定在固定端11上。底板I的左右两个端部即固定端11的端部处,带有向下延伸的凸台12,用于防止线束受到拉力时线束和固定端11连接的胶带移位或是脱出。底板I的底面上粘贴有用于将车用线束槽粘贴于车身钣金上的泡沫双面贴层6。为了使车用线束槽固定于车身钣金时与钣金的结构相适配,侧板2可以设计成长方形平面结构或长条的与钣金相适配的曲面结构:平面结构的侧板2适合固定于钣金平直的部位,曲面结构的侧板2适合固定于钣金呈一定弧度的部位。两个侧板2的底端分别于底板I的两侧采用圆角过渡与底板I 一体式固联,从而线束槽产品的整体的截面为U形或类型U形,圆角联接可防止线束在线束槽内磨损。每个侧板2上根据实际长度适量地设有数个贯穿侧板壁的镂空散热孔3,每相邻两散热孔3之间的距离相等,散热孔3的设置可实现线束内部电热丝的散热。车用线束装置是由各自底板I上的泡沫双面贴层6粘贴于车身钣金件上形成的。车用线束槽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根据线束的实际装配需要与环境进行调整。多束线束同时过线时,可实现线束分槽,避免相互间的干涉和叠加。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它为前后开口的截面为U型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I)、于底板(I)两侧与底板(I)固联于一体的侧板(2);所述底板(I)上设有用于与车身钣金固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粘附于底板底面上的泡沫双面贴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2)与底板(I)垂直,两侧板(2)间的距离与线束的外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端部设有由卡台(4)与卡槽(5)构成的卡件对,每—N牛对的卡台(4)与卡槽(5)分别设于不同侧板(2)的相对应位置,卡台(4)为侧板(2)之一的端部向外侧凸起的7字形结构,卡槽(5)设于另一个侧板(2)端部,为能够与卡台(4)相对插装配合的结构;每个侧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台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线束固定端(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固定端(11)的端部带有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凸台(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上设有镂空的散热孔(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为与装配部位的汽车钣金相配的曲面板,侧板(2)与底板(I)的相接处圆角过渡。
8.一种车用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线束槽。
9.一种车用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线束槽,它们并列设置,相邻两U型槽间经分别位于它们的侧板(2)端部的位置相对的卡台(4)与卡槽(5)的插装配合相固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线束槽,它为前后开口的截面为U型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于底板两侧与底板固联于一体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与车身钣金固联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用线束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前述的车用线束槽。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槽可以维持线束平直走向,避免因线束尺寸过长而使线束弯曲,线束固定装置可使多组线束分槽分布,避免线束之间出现叠加而相互干涉,消除了线束的磨损隐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汽车上的线束进行固定。
文档编号H02G3/04GK202978140SQ20122056379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许立杰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