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479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车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门。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沿横向固定有两条长尺寸的车门横梁(52、53)。车门横梁(52、53)的两端部通过固定部件(54、55)而分别固定在车门内面板的内表面上。上侧的车门横梁(52)的长度中途的部位通过第1连结托架(61)及第2连结托架(62)、经由密封材料(胶粘密封材料)而连结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在车门主体(11)的内部穿通有车窗升降器用的配线和外把手(16)用的线束(42)。线束(42)安装在第1连结托架(61)及第2连结托架(62)上。
【专利说明】车辆用车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开闭形成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部的车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用车门在外侧的车门外面板与内侧的车门内面板之间具有车门横梁(doorbeam),针对从车辆侧方施加在车辆用车门上的冲击进行加强。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知有通过车门横梁来加强车门外面板的技术。
[0003]关于在专利文献I中公知的技术,将由长尺寸的管材构成的车门横梁的两端通过紧固部件固定在车门外面板的内表面上。而且,通过焊接将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车门横梁的中间部分,并通过密封材料将托架的另一端接合在车门外面板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得到减振效果。
[0004]另外,通常情况下,在车辆用车门的内部穿通有线束。该线束通过托架安装在车门外面板上。但是,由于需要在车辆用车门的内部设置线束安装用的专用托架,所以零部件数量增多而成本升高。对此,考虑将线束安装在车门横梁上。但是,在为管材那样的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的情况下,难以在车门横梁上形成线束用的安装孔。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8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的安装技术,在将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连结于车门外面板的车辆用车门中,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
[0009]根据技术方案I的发明,车辆用车门包括:车门主体,其由车门内面板和车门外面板构成;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其沿横向配置在该车门主体的内部,并且两端部固定在该车门主体上;和连结托架,其将该车门横梁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接在上述车门外面板上,在该车辆用车门中,在上述车门主体的内部穿通有线束,该线束安装在上述连结托架上。
[0010]如技术方案2所述,优选的是,在上述车门内面板上开设有与上述车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作业用孔,上述车门横梁沿上述作业用孔的缘配置,上述线束相对于上述连结托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上述作业用孔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0011]如技术方案3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车门横梁设定于与上述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0012]如技术方案4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连结托架沿着上述车门横梁且具有沿该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具有:安装在上述车门横梁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该安装部与上述车门横梁分离的间隔部,上述线束通过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而安装在上述连结托架上。
[0013]如技术方案5所述,更为优选的是,在上述车门外面板上安装有外把手,上述连结托架延伸至上述外把手附近。
[0014]如技术方案6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连结托架比上述车门横梁更向车门上方延伸。
[0015]发明效果
[0016]在技术方案I的发明中,在车辆用车门中,通过连结托架将车门横梁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结在车门外面板上。在车门主体的内部穿通有线束,由于该线束安装在连结托架上,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线束安装用的专用托架。由于利用将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连结在车门外面板上的连结托架而将线束安装在车辆用车门上,所以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谋求轻质化及成本的降低。
[0017]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线束相对于连结托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作业用孔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从作业用孔将车窗升降器等功能部件组装到车辆用车门内部时,线束不会成为阻碍,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另外,车门横梁沿作业用孔的缘配置。作业者能够将手从作业用孔伸入而容易接触到连结托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的安装作业。
[0018]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车门横梁设定于与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连结在车门横梁上的连结托架位于作业用孔的缘部附近。由于在连结托架上安装线束,所以能够使线束的安装部位于作业用孔的缘部附近,从而能够提高从作业用孔安装线束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将车门横梁配置于与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发生朝向车门外面板的侧面碰撞时,能够通过车门横梁加强由于作业用孔而无法通过车门内面板支承车门外面板的部分,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用车门整体的刚性。
[0019]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连结托架具有沿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凸缘具有:安装在车门横梁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安装部与车门横梁分离的间隔部,因此,能够使凸缘沿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凹凸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凸缘的刚性。其结果为,连结托架难以弯曲,能够沿车门横梁牢固地固定。另外,由于线束安装在安装部上,所以能够在不与凸状的间隔部发生干涉的宽敞的部位设置线束的安装部。虽然线束的安装部需要一定宽敞的部位,但由于安装部对于线束的安装为足够宽敞的部位,所以无需为了确保安装部位而使连结托架延伸,能够使连结托架紧凑。
[0020]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在车门外面板上安装有外把手。由于连结托架与车门外面板连结,所以在车门厚度方向上,能够使安装在连结托架上的线束与车门外面板接近地配置。其结果为,能够使线束与外把手接近地配置,从而能够缩短线束的长度。另外,由于连结托架延伸至外把手附近,所以能够将车门横梁配置在外把手附近,能够在发生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即所谓的侧面碰撞时,通过车门横梁抑制外把手的变位。其结果为,能够减小外把手在侧面碰撞时的变位,能够维持关闭车辆用车门的状态。
[0021]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由于连结托架比车门横梁更向车门上方延伸,所以能够在将线束载置于车门横梁的上部的状态下进行配置作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的车外侧的侧视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车门的车内侧的侧视图。[0024]图3是将车门饰板从图2所示的车辆用车门拆下后的图。
[0025]图4是将车门内面板从图3所示的车辆用车门拆下后的图。
[0026]图5是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27]图6是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0028]图7是图5的7-7线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车辆用车门,11...车门主体,16...外把手,21...车门内面板,22...车门外面板,31、32…作业用孔,35、36…作业用孔的缘、42...线束,52、53…车门横梁,61、62、63...连结托架,65…凸缘,65a…安装部,65b…间隔部,71...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所示,车辆用车门10例如是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席侧的侧部的铰链式车门。车辆用车门10包括车门主体11和设置在该车门主体11的上部的车门窗框12。
[0034]另外,在车门主体11的前上部与车门窗框12的前下部的角部设有后视镜13,在被车门窗框12和车门主体11的上缘包围的车窗开口部14上设有开闭该车窗开口部14的车门玻璃15,在车门主体11的后上部安装有外把手16。
[0035]接下来,基于车内侧的侧视图说明车辆用车门10。如图2所示,车门主体11由金属制的车门内面板21、和设置在该车门内面板21的车外侧的金属制的车门外面板22构成。在车门内面板21的车内侧设有车门饰板23。
[0036]车门饰板23具有:从车内侧的面24向车门内面板21的相反侧鼓出的扶手25 ;对配置在车门主体11的内部的功能部件(详细情况后述)进行操作的操作开关26及内把手27 ;和设置在车内侧的面24的前侧下部的扬声器28。
[0037]接下来,说明将车门饰板23拆下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车门内面板21上开设有与车门主体11的内部连通的前侧的作业用孔31及后侧的作业用孔32。在作业用孔31、32的缘上形成有密封部33,该密封部33用于安装将该作业用孔31、32覆盖的孔密封件。
[0038]另外,在车门内面板21上开设有用于将扬声器28 (参照图2)安装在前侧的作业用孔31的前方的扬声器安装孔34。在车门主体11的内部设有作为功能部件的车窗升降器(window regulator)41。通过车窗升降器41使车门玻璃15上下移动。此外,功能部件不限定于车窗升降器41,也包括加强车门功能的部件、例如车门门扣等。
[0039]前侧的作业用孔31呈大致倒三角形。前侧的作业用孔31的上部缘35大致直线状地形成。后侧的作业用孔32向后上方纵长地形成。后侧的作业用孔32的下部缘36大致直线状地形成。
[0040]接下来,说明将车门内面板21拆下后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沿横向固定有两条长尺寸的车门横梁52、53。车门横梁52、53的两端部通过固定部件54、55而分别固定在车门内面板21 (参照图3)的内表面上。
[0041]上侧的车门横梁52的长度中途的部位通过第I连结托架61及第2连结托架62、经由密封材料(胶粘密封材`料:mastic sealer)而连结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下侧的车门横梁53的长度中途的部位通过第3连结托架63、经由密封材料(胶粘密封材料)而连结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
[0042]车门横梁52、53的长度中途的部位在车门厚度方向上与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分离。在为了设计需要而使车门外面板22弯曲的情况下,从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到车门横梁52、53的距离根据车门横梁52、53的长度中途的位置而不同。但是,通过使用连结托架61、62、63,能够吸收距离差,并且能够将车门横梁52、53和车门外面板22连结起来。
[0043]上侧的车门横梁52沿前侧的作业用孔31的上部缘35配置。下侧的车门横梁53沿后侧的作业用孔32的下部缘36配置。因此,不会由于车门横梁52、53而封堵作业用孔31、32,能够使车门主体11内部的维护作业性良好。
[0044]另外,在车门主体11的内部穿通有车窗升降器41 (参照图3)用的配线和外把手16用的线束42。线束42安装在第I连结托架61及第2连结托架62上。此外,线束42是用于向设置在外把手16上的车门门锁的远程操作装置(智能门锁)供给电力、收发信号用的配线。
[0045]线束42相对于第I连结托架61的安装位置不与作业用孔31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因此,线束42不会成为阻碍,能够使从作业用孔31进行作业的作业性良好。
[0046]车门横梁52设定于与作业用孔31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从作业用孔31向第I连结托架61接近,从而提高了将线束42安装到第I连结托架61上的作业性。
[0047]而且,第I连结托架61比车门横梁52更向车门上方延伸。因此,能够在将线束42载置在车门横梁52的上部的同时,进行将线束42安装到第I连结托架61上的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0048]此外,安装在连结托架61、62、63上的配线不限定于线束42,也可以是车窗升降器41用的配线等其他配线。
[0049]另外,由于连结托架62以延伸至外把手16附近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通过车门横梁52来支承外把手16附近。因此,在侧面碰撞时,在车门外面板22上施加有冲击力时,能够通过配置在外把手16附近的车门横梁52来抑制外把手16的变位。
[0050]接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如图5所示,连结托架61具有: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部64 ;设置在该主体部64的下部的凸缘65 ;和设置在主体部64的上部的弯曲部66。
[0051]凸缘65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延伸,具有:焊接在车门横梁52上的安装部65a ;和相对于安装部65a与车门横梁52分离的间隔部65b。
[0052]弯曲部66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延伸,弯曲形状的外侧顶点部分通过密封材料67 (胶粘密封材料)而粘结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另外,由于弯曲部66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提高连结托架61的刚性。
[0053]在主体部64的安装部65a附近设有线夹71。线束42经由管72安装在线夹71上。与间隔部65b附近相比,主体部64的安装部65a附近能够扩展线夹71的安装空间。因此,即使不使主体部64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也能够将线夹71安装在主体部64上。其结果为,能够谋求连结托架61的小型化。[0054]此外,关于第I连结托架61,使凸缘65的安装部65a为三处,使间隔部65b为两处,并使安装部65a和间隔部65b交错地配置,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安装部65b为一处、使间隔部65b为两处等,可以适当变更安装部65a及间隔部65b的数量。另外,关于第2连结托架62及第3连结托架63也是同样的。
[0055]接下来,说明线束42向连结托架61的安装。如图6所示,线夹71包括:基座73;设置在该基座73上的带部74 ;和设置在基座73的与带部74相反侧的爪部75。在连结托架61上设有能够供爪部75插入的卡定孔68。
[0056]将线束42的管72固定在线夹71的带部74中。将线夹71的爪部75插入到连结托架61的卡定孔68中。该一系列作业能够从车门内面板21的作业用孔31进行。
[0057]接下来,说明线束42安装于连结托架61后的状态。如图7所示,车门横梁52为管状的中空部件。车门横梁52的车门厚度方向的外端与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分离。在车门横梁52的上部焊接有第I连结托架61的安装部65a。第I连结托架61向上方延伸,弯曲部66通过密封材料67固定在车门外面板22的内表面51上。
[0058]通过将线夹71的爪部75插入到第I连结托架61的卡定孔68中,能够将线夹71的基座73安装在第I连结托架61的主体部64上。基座73的下端比凸缘65的间隔部65b的上端位于下方。基座73的下端比凸缘65的安装部65a的上端位于上方。通过将线夹71安装在主体部64的安装部65a附近,能够使主体部6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紧凑化。
[0059]以下,总结记载以上所述的车辆用车门。
[0060]如图4所示,在车辆用车门10中,通过连结托架61、62将车门横梁52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结在车门外面板22上。在车门主体11的内部穿通有线束42,由于该线束42安装在连结托架61、62上,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线束安装用的专用托架。由于利用将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52连结在车门外面板22上的连结托架61、62而将线束42安装在车辆用车门10上,所以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谋求轻质化及成本的降低。
[0061]如图4所示,由于线束42相对于连结托架61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作业用孔31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从作业用孔31将车窗升降器41等功能部件组装到车辆用车门10内部时,线束42不会成为阻碍,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另外,车门横梁52沿作业用孔31的缘35配置。作业者能够将手从作业用孔31伸入而容易接触到连结托架61。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42的安装作业。
[0062]如图4所示,由于车门横梁52设定于与作业用孔31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连结在车门横梁52上的连结托架61位于作业用孔31的缘部附近。由于在连结托架61上安装线束42,所以能够使线束42的安装部位于作业用孔31的缘部附近,从而能够提高从作业用孔31安装线束42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将车门横梁52配置于与作业用孔31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发生朝向车门外面板22的侧面碰撞时,能够通过车门横梁52加强由于作业用孔31而无法通过车门内面板支承车门外面板22的部分,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用车门10整体的刚性。
[0063]如图5所示,连结托架61具有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65。凸缘65具有:安装在车门横梁52上的安装部65a ;和相对于安装部65a与车门横梁52分离的间隔部65b,因此,能够使凸缘65沿车门横梁52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凹凸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凸缘65的刚性。其结果为,连结托架61难以弯曲,能够沿车门横梁52牢固地固定。另外,由于线束42安装在安装部65a上,所以能够在不与凸状的间隔部65b发生干涉的宽敞的部位设置线束42的安装部65a。虽然线束42的安装部65a需要一定宽敞的部位,但由于安装部65a对于线束42的安装为足够宽敞的部位,所以无需为了确保安装部位而使连结托架61延伸,能够使连结托架61紧凑。
[0064]如图4所示,在车门外面板22上安装有外把手16。由于连结托架61与车门外面板22连结,所以在车门厚度方向上,能够使安装在连结托架61上的线束42与车门外面板22接近地配置。其结果为,能够使线束42与外把手16接近地配置,从而能够缩短线束42的长度。另外,由于连结托架61延伸至外把手16附近,所以能够将车门横梁52配置在外把手16附近,能够在侧面碰撞时通过车门横梁52抑制外把手16的变位。其结果为,能够减小外把手16在侧面碰撞时的变位,能够维持关闭车辆用车门10的状态。
[0065]如图5所示,由于连结托架61比车门横梁52更向车门上方延伸,所以能够在将线束42载置于车门横梁52的上部的状态下进行配置作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
[0066]此外,第I连结托架6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关于第2连结托架62及第3连结托架63也是同样的。而且,还可以根据车门横梁52、53的长度和车门主体11的形状适当变更连结托架的数量。
[0067]工业实用性
[0068]本发明的技术适用于通过连结托架将车门横梁连结在车门主体上的车辆用车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车门,包括: 车门主体,其由车门内面板和车门外面板构成; 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其沿横向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内部,并且两端部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上;和 连结托架,其将所述车门横梁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结在所述车门外面板上, 所述车辆用车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门主体的内部穿通有线束, 所述线束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门内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车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作业用孔, 所述车门横梁沿所述作业用孔的缘配置, 所述线束相对于所述连结托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所述作业用孔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横梁设定于与所述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托架沿着所述车门横梁且具有沿该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 所述凸缘具有:安装在所述车门横梁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门横梁分离的间隔部, 所述线束通过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而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门外面板上安装有外把手, 所述连结托架延伸至所述外把手附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托架比所述车门横梁更向车门上方延伸。
【文档编号】H02G3/02GK103660875SQ20131039481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末定怜, 今村和贵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