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630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芯轴、位于芯轴局部外围的涡流套及安装于芯轴上的永磁体,所述芯轴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中设置有气液芯,所述通道与所述涡流套相通,所述永磁体沿着芯轴长度延伸方向的末端分别设有一隔磁环,所述永磁体和隔磁环的外围套设有一护套筒,所述涡流套位于所述护套筒的外侧且与所述护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涡流套、护套筒和芯轴的通道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芯轴末端的将热量散出的散热元件。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能够有效的降低转子(永磁体)温度,减小电机功耗进而提高电机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高速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高速转子结构主要由护套筒、永磁体及芯轴等结构组成。其中护套筒材料通常选用如下两种:一种为金属护套筒,另一种为纤维套筒,其中金属护套筒中金属护套和永磁体材料均为导电材料,用于电机运行时电枢反应谐波磁场作用,在转子护套筒表面层产生主要涡流,使得转子温度升高。而纤维套筒无涡流产生,但是永磁体、芯轴会产生一定量涡流,温度也会升高,通过纤维套筒很难将热量导出,使得转子温度升高。
[0003]由于上述原因及现有转子散热条件有限,转子温度会逐步升高,当转子在高温工作或温度升高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引起永磁体不可逆退磁衰减,电机性能逐步下降,进而丧失了永磁同步高速电机的节能优势。
[0004]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其能够有效解决永磁同步高速电机转子的发热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米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芯轴、位于芯轴局部外围的涡流套及安装于芯轴上的永磁体,所述芯轴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中设置有气液芯,所述通道与所述涡流套相通,所述永磁体沿着芯轴长度延伸方向的末端分别设有一隔磁环,所述永磁体和隔磁环的外围套设有一护套筒,所述涡流套位于所述护套筒的外侧且与所述护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涡流套、护套筒和芯轴的通道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芯轴末端的将热量散出的散热元件。
[0007]所述通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轴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
[0008]所述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芯轴另一末端的工作端。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当转子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在转子密闭的腔内,灌装的工质开始气化,迅速将温度从高温部位传导至低温部位(轴两端),遇冷后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沿着涡流套,护套筒及芯轴内壁面流到发热高温部位,工质沿着壁面返回的过程是对转子热源冷却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能够有效的降低转子(永磁体)温度,减小电机功耗进而提高电机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机转子包括芯轴1、位于芯轴I局部外围的涡流套2,芯轴I上设置有通道3,该通道3与涡流套2相通。芯轴I的通道3中还设置有气液芯4,该气液芯4控制气体单方向流动作用和护套筒外壁,涡流套、芯轴内壁液体的流量比值。其中通道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轴I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还包括有安装于所述芯轴I上的永磁体5,该永磁体5沿着芯轴I长度延伸方向的两末端分别设有一隔磁环6,在永磁体5和隔磁环6的外围套设有一护套筒7。护套筒7和涡流套2之间留有空隙,其中涡流套2、护套筒7和芯轴I的通道3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芯轴I末端的将热量散出的散热元件8。
[001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机转子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工作时,转子高速旋转,磁场作用下在涡流套2护套筒7内产生涡流(主热量),涡流套2外产生风摩热量,进而使得转子涡流套2和护套筒7温度升高。护套筒7热量通过永磁体5传递到芯轴I。转子温度升高使得灌装在涡流套2、护套筒7和芯轴I的通道3形成的密闭空腔中的工质开始气化,迅速将温度从高温部位传导至低温部位(轴两端),遇冷后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沿着涡流套,护套筒及芯轴内壁面流到发热高温部位,工质沿着壁面返回的过程是对转子热源冷却的过程,工质在转子的涡流套2、护套筒7及芯轴I的通道3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进行气化-液化,热传导最终达到降低转子(永磁体)温度的目的。散热元件8可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机转子的热量予以散出。
[0014]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芯轴I另一末端的工作端9。
[001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机转子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工作时,转子高速旋转,磁场作用下在涡流套2护套筒7内产生涡流(主热量),涡流套2外产生风摩热量,进而使得转子涡流套2和护套筒7温度升高。护套筒7热量通过永磁体5传递到芯轴I。转子温度升高使得灌装在涡流套2、护套筒7和芯轴I的通道3形成的密闭空腔中的工质开始气化,迅速将温度从高温部位传导至低温部位(轴两端),遇冷后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沿着涡流套,护套筒及芯轴内壁面流到发热高温部位,工质沿着壁面返回的过程是对转子热源冷却的过程,工质在转子的涡流套2、护套筒7及芯轴I的通道3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进行气化-液化,热传导最终达到降低转子(永磁体)温度的目的。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芯轴(I)、位于芯轴(I)局部外围的涡流套(2)及安装于芯轴(I)上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I)内部设置有通道(3),所述通道(3)中设置有气液芯(4),所述通道(3)与所述涡流套(2)相通,所述永磁体(5)沿着芯轴(I)长度延伸方向的末端分别设有一隔磁环(6),所述永磁体(5)和隔磁环(6)的外围套设有一护套筒(7),所述涡流套(2)位于所述护套筒(7)的外侧且与所述护套筒(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涡流套(2 )、护套筒(7 )和芯轴(I)的通道(3 )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芯轴(I)末端的将热量散出的散热元件(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轴(I)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芯轴(I)另一末端的工作端(9)。
【文档编号】H02K1/27GK203481950SQ20132054102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熊伟华, 李健, 董继勇 申请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