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86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充电器一般只是具有充电功能,而充电宝也只能蓄电之后才能使用,充电宝在蓄电的时候不能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也就是说,目前用户需要在交流电源上充电必须要用充电器,而在户外也只能用充电宝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使用非常麻烦。

现急需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不仅可以用作充电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而且还可以用作充电宝在户外也可以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该装置同时具备充电和蓄电的功能,用户使用的时候很方便,而且不需要买两个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蓄电当作充电宝使用,还可以当作充电器使用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基座、插头、电压转换模块及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的USB接口,所述插头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模块、检测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蓄电模块、USB接口及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USB接口处的移动设备状态并把检测到的移动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状态信息控制电压转换模块与USB接口的通断,及控制电压转换模块与蓄电模块的通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蓄电模块的蓄电状态并把检测到的蓄电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蓄电状态信息控制插头与交流电源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的亮灭。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设备状态包括USB接口未接有移动设备状态、移动设备未充满状态及移动设备充满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状态包括蓄电模块未蓄满状态及蓄电模块蓄满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一般的充电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蓄电模块,使得充电装置不仅可以用于 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而且还可以通过蓄电模块对充电装置的内部进行蓄电,当用户身边没有可用电源时,可以用充电装置直接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不仅可以作为充电器来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充电宝使用,功能多,且给用户带来方便。

2.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设计,使得充电装置可以随时检测USB接口是否接有移动设备,检测移动设备的充电状况,及检测蓄电模块的蓄电状态。

3.本实用新型逻辑控制模块的设计,使得充电装置在USB接口处接有移动设备时,逻辑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模块与USB接口接通而不与蓄电模块接通,充电装置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则此时充电装置相当于普通的充电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设备内部电量已满,则逻辑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模块与蓄电模块接通而与USB接口断开,蓄电模块开始蓄电,此时充电装置相当于普通的充电宝;当检测模块检测到蓄电模块内部电量已满,则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插头与交流电源断开,此时的充电装置可随身携带,当作充电宝使用。

4.本实用新型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的设计,使得当移动设备内部电量已满时,逻辑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指示灯变亮,用户可以把移动设备移开;当蓄电模块内部电量已满时,逻辑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指示灯变亮,用户可以断开插头与交流电源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及图3为一种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一种充电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其中,100-充电装置,10-基座,20-插头,30-USB接口,40-电压转换模块,50-蓄电模块,60-检测模块,70-逻辑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装置100,其包括基座10、插头20、电压转换模块40及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的USB接口30,所述插头20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电压转换模块40连接,所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蓄电模块50、检测模块60及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检测模块60分别与所述蓄电模块50、USB接口30及逻辑控制模块70连接;所述检测模块60检测USB接口30处的移动设备状态并把检测到的移动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状态信息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USB 接口30的通断,及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蓄电模块50的通断;所述检测模块60检测蓄电模块50的蓄电状态并把检测到的蓄电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根据所述蓄电状态信息控制插头20与交流电源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及第二指示灯的亮灭。使得当移动设备内部电量已满时,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第一指示灯变亮,用户可以把移动设备移开;当蓄电模块50内部电量已满时,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第二指示灯变亮,用户可以断开插头20与交流电源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状态包括USB接口30未接有移动设备状态、移动设备未充满状态及移动设备充满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状态包括蓄电模块50未蓄满状态及蓄电模块50蓄满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般的充电装置100的基础上增加了蓄电模块50,使得充电装置100不仅可以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而且还可以通过蓄电模块50对充电装置100的内部进行蓄电,当用户身边没有可用电源时,可以用充电装置100直接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100不仅可以作为充电器来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充电宝使用,功能多,且给用户带来方便。

如图2,所述电压转换模块40的电路原理如图中所示,首先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再通过EC1、EC2、L1进行稳压,并通过变压器EE13进行直流降压得到电压较小的大小变化的直流电压,之后在经过L3、C16、C17、的滤波作用得到大小幅值变化较小的直流电压5.2V。该5.2V电压作为蓄电模块50、检测模块60、逻辑控制模块70的电压输入。

如图3,图3为所述充电装置除过电压转换模块剩余的电路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以TP4055型号芯片为核心及外围电路构成了蓄电模块50、以U1芯片为核心及外围电路构成了逻辑控制模块70,而以多个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为核心及外围电路构成了检测模块60。

当通过USB接口30对外充电时,场效应管Qy处于导通状态,通过检测电路60对USB接口30充电;当USB接口30外设备的电压升高达到5V时,所述场效应管Qy截止,此时所述检测电路60处于高阻值状态,OUT_EN信号接入芯片U1中,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所述蓄电模块50充电,同时所述蓄电模块50根据自身电量发送信号至指示灯LED1及LED2引脚,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所述LED1及LED2的点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所述充电装置100的插头20与交流电源连 接时,首先,所述检测模块60对USB接口30处进行检测,当检测到USB接口30处接有移动设备,则把这一移动设备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USB接口30接通,移动设备开始充电,则此时充电装置100相当于普通的充电器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当检测模块60检测到USB接口30处没有接移动设备,则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蓄电模块50接通,蓄电模块50开始蓄电;当检测模块60检测到移动设备内部的电量满了,则把移动设备充满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USB接口30断开,控制第一指示灯变亮,同时控制电压转换模块40与蓄电模块50接通,蓄电模块50开始蓄电;当检测模块60检测到蓄电模块50内部的电量满了,则把蓄电模块50充满状态信息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7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70控制插头20与交流电源断开,并控制第二指示灯变亮,蓄满电量的该充电装置100可随身携带,当作充电宝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一种可以蓄电当作充电宝使用,还可以当作充电器使用的充电装置100。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