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86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提高马达的响应性为目的,提出了使电子部件与马达一体地设置的结构。在这样的马达中,在增加电子部件的数量的情况下,例如像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具有使用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975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77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这样的马达中,在机壳内与定子和转子等一同设置有安装了电子部件的基板。因此,设置在机壳内的各部件间的空间容易变小。并且,部件件数较多,因此各部件的配置容易变得复杂。因此,在这样的马达中,组装作业变得复杂,马达的生产性有可能降低。另一方面,近年来,希望马达的响应性进一步的提高。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鉴于上述问题点,其能够提高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定子、第1轴承、第2轴承、机壳、汇流条组件、罩、电路板、传感器磁铁以及旋转传感器。转子具有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包围转子,使转子绕轴旋转。第1轴承被配置于定子的一个方向上的第1侧,对轴进行支承。第2轴承被配置于定子的与第1侧相反的第2侧,对轴进行支承。机壳呈筒状,对定子和第1轴承进行保持。汇流条组件对第2轴承进行保持,该汇流条组件的第1侧的端部位于机壳的内侧。罩被固定于机壳上,覆盖汇流条组件的第2侧的至少一部分。电路板在一个方向上被配置在第2轴承与罩之间,该电路板的第2侧的面与一个方向交叉。传感器磁铁在第2轴承的第2侧被直接或者间接地保持于轴上。旋转传感器被安装于电路板上,与传感器磁铁在一个方向上对置。汇流条组件具有汇流条、布线构件以及汇流条保持架。汇流条与定子电连接。布线构件将外部电源和电路板电连接。汇流条保持架对汇流条和布线构件进行保持。汇流条保持架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其在第2侧具有开口部;以及连接器部,其从主体部向轴的径向外侧突出。布线构件具有:外部电源连接端子,其被设置于连接器部上,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及电路板连接端子,其与电路板电连接。汇流条具有线圈连接部,该线圈连接部从主体部的内侧面突出且与定子的线圈电连接。线圈连接部的第2侧的端部位于比电路板的第1侧的面靠第2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高马达的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马达的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容易理解,而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并且,在附图中,作为3维正交坐标系而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为与图1所示的汇流条组件6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为与汇流条组件6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第2侧)称为“后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第1侧)称为“前侧”。另外,后侧和前侧仅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没有限定实际的马达或构件等的位置关系或方向。并且,若无特别地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θz方向)简称为“周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在轴向上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中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在径向上延伸,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中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马达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马达10是无刷马达。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机壳21、罩22、具有轴31的转子30、定子40、第1轴承51、第2轴承52、控制装置70、汇流条组件60以及多个o型环。多个o型环包含前侧o型环81和后侧o型环82。

转子30、定子40、第1轴承51与油封80被收纳在机壳21内。机壳21在后侧(+z侧)开口。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z侧)的端部被插入机壳21的开口部中。汇流条组件60对第2轴承52进行保持。第1轴承51和第2轴承52对轴31的轴向(z轴方向)上的两侧进行支承。

罩22覆盖汇流条组件60的后侧(+z侧)的至少一部分。罩22被固定于机壳21上。罩22具有筒状部22a、盖部22b、罩前表面22c以及后侧凸缘部24。控制装置70被配置在第2轴承52与罩22之间。前侧o型环81被配置在汇流条组件60与机壳21之间。后侧o型环82被配置在汇流条组件60与罩22之间。以下,详细地说明各部件。

[机壳]

机壳21是筒状的构件,对定子40和第1轴承51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21是两端开口的多阶梯的圆筒形状。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21的材料例如为金属。更详细而言,作为机壳21的材料例如优选为铝或铁合金等。

机壳21具有前侧凸缘部23、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前侧凸缘部23、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和油封保持部21d沿着轴向(z轴方向)从后侧(+z侧)向前侧(-z侧)配置。即,在机壳21中,前侧凸缘部23被配置在最后侧,油封保持部21d被配置在最前侧。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分别为同心的圆筒形状。这些构件的直径按照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的顺序变小。

前侧凸缘部23从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的后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即,机壳21在后侧的端部具有机壳凸缘部23。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从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包围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z侧)的端部。换言之,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z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内。即,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的端部位于机壳21的内侧。

定子40的外侧面(即,后述的铁芯背部41的外侧面)被嵌合在定子保持部21b的内侧面上。由此,定子40被保持在机壳21中。前轴承保持部21c对第1轴承51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轴承保持部21c的内侧面与第1轴承51的外侧面相嵌合。油封80被保持在油封保持部21d的内部。

[转子]

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铁芯32以及转子磁铁33。轴31以在一个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轴31是圆柱状的构件。轴31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中空的圆筒状的构件。轴31被第1轴承51和第2轴承52支承为能够绕轴线(±θz方向)旋转。轴31的前侧(-z侧)的端部突出到机壳21的外部。在油封保持部21d中绕轴31的轴线配置有油封80。

转子铁芯是大致圆筒状的构件。转子铁芯32绕轴线(θz方向)包围轴31,并被固定于轴31。更详细而言,转子铁芯32具有在轴向上贯穿的贯穿孔。轴3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转子铁芯32的贯穿孔内。轴31与转子铁芯32例如通过压入或粘接等而被固定。转子磁铁33被固定在转子铁芯32的沿着绕轴线方向的外侧面上。更详细而言,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子磁铁33为大致圆环状。转子铁芯32的外侧面与转子磁铁33的内侧面对置。转子磁铁33与转子铁芯32例如通过粘接等而被固定。另外,转子磁铁33的形状不必一定是圆环状。转子磁铁33也可以由在转子铁芯3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体构成。转子铁芯32和转子磁铁33与轴31一体地旋转。

[定子]

定子40的外形为大致筒状。转子30位于定子40的内部。换言之,定子40绕轴线(θz方向)包围转子30。转子30能够绕中心轴线j相对于定子40进行相对旋转。定子40具有铁芯背部41、多个齿部42、多个线圈43以及多个绕线架44。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铁芯背部41和齿部42由层叠钢板构成,该层叠钢板是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的。

铁芯背部41的形状为圆筒状。优选铁芯背部41的形状与轴31同心。在铁芯背部41的内侧面上配置有多个齿部42。各齿部42从铁芯背部41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即,轴31侧)延伸。优选齿部42在铁芯背部41的内侧面上在周向上以均等的间隔配置。

绕线架44优选为大致筒状的构件。绕线架44分别被装配于各齿部42上。绕线架44优选由从轴向咬合的2个以上的构件构成。各线圈43分别被配置于各绕线架44上。各线圈43是通过卷绕电导线43a而构成的。另外,电导线43a优选使用圆线或者扁平线。

[第1轴承和第2轴承]

第1轴承51被配置在定子40的前侧(-z侧)。第1轴承51被保持于前轴承保持部21c中。

第2轴承52被配置在定子40的与前侧(-z侧)相反的后侧(+z侧)。第2轴承52被保持于后述的汇流条保持架61的后轴承保持部65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轴承52的前侧(-z侧)的一部分与定子40在径向上重叠。更详细而言,第2轴承52的前侧的一部分与绕线架44在径向上重叠。

第1轴承51和第2轴承52对轴31进行支承。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51和第2轴承52是滚珠轴承。然而,第1轴承51和第2轴承52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种类的轴承,例如也可以使用套筒轴承或流体动压轴承等其他种类的轴承。并且,第1轴承51的轴承种类也可以与第2轴承52的轴承种类不同。

[油封]

油封80是大致圆环状的构件。油封80在油封保持部21d的内部被绕轴31的轴线(θz方向)装配。更详细而言,油封80被配置在油封保持部21d的内部。轴31的轴向下侧的端部穿过油封80的贯穿孔。油封80被配置在油封保持部21d与轴31之间。由此,油封80能够抑制水或油等从油封保持部21d与轴31之间侵入机壳部20内。油封80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然而,油封80的结构和材料不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结构和材料的油封。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70控制马达10的驱动。控制装置70具有电路板71、旋转传感器72、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以及传感器磁铁73b。即,马达10具有电路板71、旋转传感器72、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以及传感器磁铁73b。

电路板71被配置在轴31的后侧(+z侧)的延长线上。电路板71在轴向(z轴方向)上被配置在第2轴承52与罩22之间。电路板71具有位于后侧的电路板后表面71a以及位于前侧(-z侧)的电路板前表面71b。电路板后表面71a和电路板前表面71b是电路板71的主表面。即,电路板前表面71b和电路板后表面71a与中心轴线(z轴)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71的主表面与中心轴线j(z轴)垂直。电路板后表面71a与罩前表面22c对置。

电路板71借助于后述的多个电路板支承部67的后侧(+z侧)的端部而被支承。在电路板71的主表面的至少一方上配置有印刷布线(省略图示)。电路板71例如输出马达驱动信号等。

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呈圆环状。轴31的后侧(+z侧)的端部的小径部分被嵌合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的中央的孔中。由此,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相对于轴31被定位。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优选通过压入或粘接等而被固定于轴31上。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能够与轴31一同旋转。

传感器磁铁73b呈圆环状。传感器磁铁73b的n极与s极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传感器磁铁73b被嵌合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的外周面上。更详细而言,传感器磁铁73b的至少一部分与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的外周面接触。由此,传感器磁铁73b被保持于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其结果为,传感器磁铁73b在第2轴承52的后侧(+z侧)被配置为能够在轴31的周围(±θz方向)与轴31一同旋转。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铁73b在第2轴承52的后侧被间接地保持于轴31。如图2所示,传感器磁铁73b的前侧(-z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后述的连结部66a~66d重叠。

至少1个旋转传感器72被安装于电路板前表面71b上。即,旋转传感器72被安装于电路板71上。旋转传感器72在轴向(z轴方向)上与传感器磁铁73b对置。旋转传感器72根据传感器磁铁73b的磁通的变化来检测转子的位置。虽省略图示,但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3个旋转传感器72例如被配置于电路板前表面71b上。另外,作为旋转传感器72例如使用霍尔元件等。

[汇流条组件]

图3是示出汇流条组件60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汇流条组件60的俯视图。汇流条组件60是从外部电源等向定子40供给驱动电流的单元。如图1至图4所示,汇流条组件60具有汇流条保持架61、至少1个汇流条91以及布线构件92。另外,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组件60具有多个汇流条91。

(汇流条保持架)

汇流条保持架61是树脂制成的保持架。优选构成汇流条保持架的材料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汇流条保持架61对汇流条91和布线构件92进行保持。如图1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1的后侧(+z侧)被收纳于筒状部22a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保持架61被压入于罩22的筒状部22a中。汇流条保持架61的前侧(-z侧)的至少一部分被收纳于机壳21的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中。

构成汇流条保持架61的材料只要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种类就没有特别限定。汇流条保持架61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而被制造为单一构件。如图3和图4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1具有主体部62、连接器部63、连接端子保持部64、第2轴承保持部65(以下,称为后轴承保持部)、连结部66a、66b、66c、66d以及多个电路板支承部67。

如图1和图3所示,主体部62是沿周向(θz方向)包围中心轴线j的筒状。主体部62在后侧(+z侧)具有开口部62a。主体部62沿周向包围转子30的后侧的端部和定子40的后侧的端部。即,转子30和定子40的后侧的一部分位于主体部62的前侧(-z侧)的内侧。

在主体部后表面62c上配置有槽部62f。槽部62f沿着主体部62的包围开口部62a的外形。后侧o型环82被嵌入于槽部62f中。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外侧面62d的前侧(-z侧)配置有o型环保持部62e。如图1所示,前侧o型环81被嵌入于o型环保持部62e中。

如图3和图4所示,主体部62具有圆弧部68a和连接器连结部68b。如图4所示,圆弧部68a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xy截面)的形状以及俯视观察(xy面观察)形状与后轴承保持部65同心,且为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中心角优选为φ240°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弧部68a被压入于罩22的筒状部22a中。

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器连结部68b与连接器部63连结。连接器连结部68b与圆弧部68a的两端部连接。连接器连结部68b是向连接器部63侧(+x侧)凸出的形状。

后轴承保持部65被配置在主体部62的径向内侧。如图2所示,后轴承保持部65对第2轴承52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z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定子40重叠。更详细而言,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z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绕线架44重叠。由此,如上所述,第2轴承52的前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定子40重叠。

如图4所示,连结部66a、66b、66c、66d连结主体部62和设置在主体部62的内侧的后轴承保持部65。连结部66a~66d在后轴承保持部65的周围沿周向隔着间隔地配置。

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部66a~66d彼此之间配置有间隙66e、66f、66g、66h。即,在后轴承保持部65与主体部62之间配置有间隙66e、66f、66g、66h。间隙66e由连结部66a、连结部66b、主体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5构成。间隙66f由连结部66b、连结部66c、主体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5构成。间隙66g由连结部66c、连结部66d、主体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5构成。间隙66h由连结部66d、后轴承保持部65、连结部66a、连接端子保持部64以及主体部62构成。

在俯视观察时,配置有间隙66e的位置是包含后述的线圈连接部91a、91b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配置有间隙66f的位置是包含后述的线圈连接部91c、91d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配置有间隙66g的位置是包含后述的线圈连接部91e、91f的位置。配置有间隙66h的位置是在俯视观察时包含后述的电路板连接端子95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间隙66h的外径是大致长方形。

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连结部66b被配置在比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z侧)的端部靠后侧(+z侧)的位置上。在连结部66b的径向内侧配置有传感器磁铁73b。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66b的后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传感器磁铁73b重叠。在上述方面中连结部66a、66c、66d的结构与连结部66b结构相同。

如图3和图4所示,电路板支承部67从后轴承保持部65的后侧(+z侧)的面向后侧突出。在图4的例中,电路板支承部67在后轴承保持部65的后侧的面上配置有3个。电路板支承部67在后侧的端部处支承电路板71。

连接器部63与外部电源连接(省略图示)。连接器部63是在径向外侧(+x侧)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筒状。连接器部63从连接器连结部68b的外侧面的一部分朝向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x侧)延伸。即,连接器部63从主体部62向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突出。如图1所示,连接器部63整体露出在罩22的外部。

如图1所示,连接器部63具有在汇流条保持架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x侧)开口的电源用开口部63a。汇流条91和后述的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从电源用开口部63a的底面突出。

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端子保持部64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从主体部内侧面62b向径向内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连接端子保持部64从连接器连结部68b的内侧面向与连接器部63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x方向)延伸。保持部后表面64b位于比电路板后表面71a靠前侧的位置。保持部后表面64b位于比主体部后表面62c靠前侧的位置。

(汇流条)

汇流条91是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金属等)构成的薄板状的构件。汇流条91与定子40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从外部电源等经由汇流条91向定子40供给驱动电流。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汇流条91被安装于定子40。例如,如果是3相马达,则优选至少3枚汇流条91被安装于定子40。也可以根据线圈的接线方法的差异将汇流条91的枚数适当变更为4枚以上等。各汇流条91被配置于汇流条保持架61。如图1所示,汇流条91的一端从电源用开口部63a的底面突出。汇流条91的一端露出在罩22的外部。在汇流条91的该露出于外部的一端例如连接外部电源。

如图4所示,多个汇流条91具有线圈连接部91a、91b、91c、91d、91e、91f。线圈连接部91a~91f被配置于多个汇流条91的另一端。线圈连接部91a~91f从主体部内侧面62b突出。更详细而言,线圈连接部91a~91f从主体部内侧面62b中的圆弧部68a的内侧面向径向内侧突出。

如图1所示,线圈连接部91c的后侧(+z侧)的端部位于比电路板前表面71b靠后侧的位置。线圈连接部91c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电路板71重叠。线圈连接部91c借助于连接构件(省略图示)而与线圈43电连接。由此,汇流条91与定子40电连接。在上述的方面,线圈连接部91a、91b、91d~91f的结构与线圈连接部91c的结构相同。

(布线构件)

布线构件92被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61。布线构件92的一部分被埋设于汇流条保持架61中。布线构件92将外部电源(省略图示)和电路板71电连接。布线构件92具有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和电路板连接端子95。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和电路板连接端子95从汇流条保持架61露出。

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被配置在连接器部63内。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从电源用开口部63a的底面突出。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4与外部电源(省略图示)电连接。

如图2所示,电路板连接端子95从保持部内侧面64a突出。电路板连接端子95具有第1端子部95a、第2端子部95b、第3端子部95c、第4端子部95d以及板状部95e。

第1端子部95a从保持部内侧面64a向径向内侧突出。第1端子部95a位于比电路板7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2端子部95b从第1端子部95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后侧(+z侧)延伸。第2端子部95b延伸到比电路板后表面71a靠后侧的位置。

第3端子部95c从第2端子部95b的后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第4端子部95d从第3端子部95c向前侧(-z侧)延伸。

板状部95e从第4端子部95d的前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板状部95e被配置在电路板连接端子9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板状部95e在前侧具有与电路板后表面71a平行的连接面95f。连接面95f与电路板后表面71a接触。板状部95e例如通过锡焊而与电路板71相固定(省略图示)。由此,电路板连接端子95与电路板71电连接。即,布线构件92与电路板71电连接。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连接端子95与线圈连接部91a~91f在中心轴线j的周向(θz方向)上被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前侧o型环和后侧o型环]

如图1所示,前侧o型环81被配置在机壳21的内侧。前侧o型环81被保持于o型环保持部62e中。前侧o型环81与机壳21的内侧面和主体部62的外侧面在整周上接触。即,前侧o型环81在整周上与主体部62和机壳21接触。前侧o型环81被从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的内侧面作用应力。

后侧o型环82被配置在罩22的内侧。后侧o型环82被嵌入于槽部62f中。后述的罩22在盖部22b的前侧(-z侧)具有罩前表面22c。后侧o型环82的整周与后述的罩前表面22c接触。后侧o型环82被从罩前表面22c作用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o型环81和后侧o型环82例如由包含硅橡胶等的树脂等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具有圆形截面的细长的硅橡胶被加工成环状,制造出前侧o型环81和后侧o型环82。然而,前侧o型环81和后侧o型环82的构造或材料等并没有被特别地限定。

[罩]

罩22被安装于机壳21的后侧(+z侧)。罩22的材料例如是金属。更详细而言,作为罩22的材料例如使用铝或sus等铁合金。如上所述,罩22具有筒状部22a、盖部22b、罩前表面22c以及后侧凸缘部24。

筒状部22a在前侧(-z侧)开口。筒状部22a从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包围汇流条组件60。更详细而言,筒状部22a从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包围主体部62的后侧(+z侧)的端部。换言之,在筒状部22a的内部配置有主体部62的后侧(+z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筒状部22a借助于前侧凸缘部23和后侧凸缘部24而与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的后侧(+z侧)的端部连结。

盖部22b与筒状部22a的后侧(+z侧)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22b呈平板状。盖部22b在前侧(-z侧)具有罩前表面22c。盖部22b将开口部62a闭塞。即,罩22覆盖开口部62a的后侧。罩前表面22c与后侧o型环82的整周接触。由此,罩22在开口部62a的周围的整周上借助于后侧o型环82而与主体部后表面62c间接地接触。

后侧凸缘部24从筒状部22a的前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前侧凸缘部23的至少一部分与后侧凸缘部24的至少一部分重合且接合,由此机壳21与罩22被组合在一起。

在马达10上借助于连接器部63例如连接外部电源。汇流条91从电源用开口部63a的底面突出。所连接的外部电源与汇流条91和布线构件92电连接。由此,从外部电源借助于汇流条91和布线构件92向线圈43和旋转传感器72供给驱动电流。旋转传感器72检测转子磁铁的磁通。供给到线圈43的驱动电流例如根据转子30的旋转位置而被控制,所述转子30的旋转位置是基于检测出的转子磁铁的磁通而计算出的。当向线圈43供给驱动电流时,线圈43产生磁场。换言之,当向线圈43供给驱动电流时,在转子30与定子40之间产生转矩。具有轴31的转子30通过该转矩而旋转。这样,马达10得到旋转驱动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马达的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马达的生产性。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电路板的主表面与轴向平行地配置的情况下,存在马达的轴向上尺寸增大了与电路板的尺寸对应的量的问题。并且,在这样配置电路板的情况下,在电路板的主表面上直接地安装旋转传感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使多个旋转传感器与传感器磁铁对置地配置。因此,需要使旋转传感器借助于端子而与电路板连接,使旋转传感器配置在远离电路板的位置。但是,在该结构中,旋转传感器相对于传感器磁铁的配置精度降低,马达的响应性有可能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路板71的主表面与中心轴线j交叉。安装于电路板71上的旋转传感器72与传感器磁铁73b在轴向上对置。因此,能够抑制马达10在轴向上的尺寸变大。电路板前表面71b与传感器磁铁73b的后侧的端面平行地配置。由此,能够使多个旋转传感器72与传感器磁铁73b平行地高精度地配置。其结果为,能够提高马达10的响应性。

旋转传感器72检测传感器磁铁73b的磁变化。因此,旋转传感器72优选被配置在远离转子磁铁33的位置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旋转传感器72在传感器磁铁73b的后侧在轴向上对置。因此,与旋转传感器72在径向上同传感器磁铁73b对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旋转传感器72与转子磁铁33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由此,能够提高旋转传感器72的检测精度,能够提高马达10的响应性。

在将旋转传感器配置为在轴向上与传感器磁铁对置的情况下,电路板与定子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变长。其结果为,电路板被配置在比线圈连接部靠后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线圈连接部借助于主体部的开口部而与定子的线圈连接。因此,由于电路板支承部等,作业者等不容易将线圈连接部和线圈连接。因此,作业者等在马达的组装上花费工夫,马达的生产性有可能降低。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连接部91a~91f的后侧的端部位于比电路板前表面71b靠后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连接部91a~91f和线圈43连接。其结果为,能够提高马达10的生产性。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能够提高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连接部91a~91f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电路板71重叠。因此,能够减小马达10的轴向上的尺寸。

马达10的各部件根据轴向上的马达的小型化、马达的响应性的提高以及马达的组装容易度、即生产性的提高等这样的各观点而被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66a~66d位于比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的端部靠后侧的位置。因此,在主体部62包围定子40的后侧的端部的情况下,能够使连结部66a~66d接近定子40,并且将后轴承保持部65的一部分配置于在径向上与定子40重叠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绕线架44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铁73b的前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连结部66a~66d重叠。因此,能够将旋转传感器72和电路板71配置于在轴向上接近连结部66a~66d的位置。线圈连接部91a~91f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电路板71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66a~66d、后轴承保持部65、传感器磁铁73b、电路板71以及线圈连接部91a~91f像上述那样被配置,由此能够提高马达的响应性和生产性,并且减小马达10的轴向上的尺寸。

马达10的各部件根据轴向上的马达的小型化、马达的响应性的提高以及马达的生产性的提高等这样的各观点而被配置在合适的位置。其结果为,能够减小马达10的轴向上的尺寸,能够提高马达10的响应性,并且能够提高马达10的生产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路板前表面71b与中心轴线j垂直。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马达10的轴向上的尺寸。并且,能够相对于传感器磁铁73b以更高精度地配置旋转传感器72。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中心轴线j的周向上,电路板连接端子95的位置与线圈连接部91a~91f的位置不同。因此,在进行电路板连接端子95和电路板71的连接时以及进行线圈连接部91a~91f和线圈43的连接时,能够抑制电路板连接端子95与线圈连接部91a~91f相互干涉。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各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路板连接端子95具有板状部95e。连接面95f与电路板后表面71a接触。因此,能够增大电路板连接端子95与电路板71接触的面积。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电路板连接端子95和电路板7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旋转传感器72使用了霍尔元件,因此能够降低马达10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后侧o型环82被配置在主体部后表面62c上。由此,能够提高汇流条保持架61与罩22之间的密闭性。

本发明还可以是如下的结构。

后轴承保持部65也可以整体在径向上与定子40重叠。即,可以是,后轴承保持部65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定子40重叠。

在轴向上连结部66a~66d的前侧的端部与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的端部的位置也可以是相同的。可以是,后轴承保持部65的前侧的端部被设置于比连结部66a~66d靠后侧的位置。

电路板71的主表面、即电路板后表面71a和电路板前表面71b也可以不与轴向垂直。线圈连接部91a~91f也可以在径向上不与电路板71重叠。即,可以是,线圈连接部91a~91f的整体位于比电路板后表面71a靠后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传感器磁铁73b借助于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被间接地保持于轴31。然而,也可以不配置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a,而将传感器磁铁73b直接地保持于轴31。即,传感器磁铁73b在第2轴承52的后侧被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于轴31。

传感器磁铁73b的整体也可以在径向上与连结部66a~66d重叠。即,可以是,传感器磁铁73b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连结部66a~66d重叠。

如上所述,电路板71被设置于轴31的后侧。然而,也可以采用将轴31插入至设置在电路板71上的贯穿孔中、轴31的后侧的端部向电路板71的后侧突出的结构。

如上所述,作为将罩22和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密封的构件使用了后侧o型环82。然而,也可以在罩22与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例如配置液状密封件等。关于将机壳21与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密封的构件也是一样的。即,也可以在机壳21与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配置液状密封件等。

在作为密封在罩22与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的构件而配置有液状密封件的情况下,罩22在开口部62a的周围的整周上与主体部后表面62c直接地接触。即,罩22在开口部62a的周围的整周上与主体部后表面62c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与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不同,作为旋转传感器具有磁阻元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有时通过适当标注相同的标号等而省略说明。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10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马达110具有机壳21、罩22、转子130、定子40、控制装置170、汇流条组件60、前侧o型环81以及后侧o型环82。转子130具有轴131。

轴131的轴向(z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1实施方式的轴31(z轴方向)的尺寸短。轴131中的与第2轴承52嵌合的部分的轴向上的尺寸比第1实施方式的轴31的相应部分的轴向上的尺寸短。关于转子130的结构,除了轴131的结构不同这一点之外,采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30相同的结构。

控制装置170具有电路板71、旋转传感器172、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以及传感器磁铁173b。即,马达110具有电路板71、旋转传感器172、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以及传感器磁铁173b。

旋转传感器172例如是磁阻元件。旋转传感器172被安装于电路板前表面71b上。旋转传感器172与传感器磁铁173b在轴向(z轴方向)上对置。

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是在后侧(+z侧)开口的有底的筒状构件。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底部上配置有向后侧凹陷的凹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凹部与轴131的被配置在后侧(+z侧)的端部处的小径部分嵌合。由此,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被安装于轴131上。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被固定于轴131上,并与轴131一同旋转。

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外侧面上的前侧(-z侧)的部分与第2轴承52嵌合。即,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前侧的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第2轴承52重叠。

传感器磁铁173b呈圆板状,n极与s极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传感器磁铁173b被保持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后侧的端部处。传感器磁铁173b的外周面被嵌合在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内侧。马达110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旋转传感器172是磁阻元件。因此,能够提高旋转传感器172的分辨率,能够提高马达110的响应性。

在像图5所示的结构那样作为旋转传感器172使用了磁阻元件的情况下,传感器磁铁173b被配置在轴131的后侧。因此,马达110整体的尺寸容易变大。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前侧的一部分与第2轴承52在径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将传感器磁铁173b配置在接近第2轴承52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马达110的轴向上的尺寸。

可以是,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整体在径向上与第2轴承52重叠。即,可以是,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173a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第2轴承52重叠。

上述的结构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0、110:马达;21:机壳;22:罩;30、130:转子;31、131:轴;40:定子;43:线圈;51:前轴承(第1轴承);52:后轴承(第2轴承);60:汇流条组件;61:汇流条保持架;62:主体部;62a:开口部;63:连接器部;65:后轴承保持部(第2轴承保持部);66a、66b、66c、66d:连结部;71:电路板;72、172:旋转传感器;73a、173a:传感器磁铁保持构件;73b、173b:传感器磁铁;91:汇流条;91a、91b、91c、91d、91e、91f:线圈连接部;92:布线构件;94:外部电源连接端子;95:电路板连接端子;95e:板状部;95f:连接面;j:中心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