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958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端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端盖的结构不尽合理,具体体现在:露出在外部的转轴没有防护措施,从端盖上的面积较大的通孔进来的灰尘杂质都会对该露出部分进行侵蚀;端盖为了加速散热,其散热孔开的较大,异物易通过散热孔进入端盖内部,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散热效果好,能对露出的转轴部分进行防护,同时可以防止大颗粒异物进入端盖内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的中心设有轴孔,前端盖上位于轴孔的外围从内到外周向均布腰圆形孔、螺纹孔和第一通孔,所述后端盖的中心设有向前端盖所在侧凸出的护筒,所述护筒为圆筒形且外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护筒的内径大于轴孔的直径,所述后端盖通过沿其外缘周向均布的连接柱连接前端盖,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有贴合前端盖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螺纹孔相对应并通过螺钉拧入连接片和螺纹孔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柱内侧设有环状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两端分别抵住前端盖和后端盖。

所述螺纹孔和第一通孔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周向交替错开分布。

所述连接柱从后端盖所在侧到前端盖所在侧逐渐向上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面积较大的腰圆形孔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将电机的转轴的露出部分通过护筒进行防护,使得该转轴的露出部分不易被侵蚀,金属网的设置在不影响散热的基础上可防止大颗粒异物进入端盖内部,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前端盖1、轴孔11、腰圆形孔12、螺纹孔13、第一通孔14、后端盖2、连接柱3、金属网4、护筒5、第二通孔51、连接片6、螺钉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包括前端盖1和后端盖2,所述前端盖1的中心设有轴孔11,轴孔11供电机的转轴穿过并露出在前端盖1外。

前端盖1上位于轴孔11的外围从内到外周向均布腰圆形孔12、螺纹孔13和第一通孔14,本实用新型中的腰圆形孔12的数量为六个,腰圆形孔12的面积较大,有利于散热,通过第一通孔14可将前端盖1连接到电机壳上。

所述后端盖2的中心设有向前端盖1所在侧凸出的护筒5,所述护筒5为圆筒形且外壁上设有第二通孔51,护筒5的内径大于轴孔11的直径,露出在前端盖1外的转轴伸入护筒5内,护筒5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第二通孔51的设置有助于空气对流而尽快散热,护筒5不与前端盖1接触。

所述后端盖2通过沿其外缘周向均布的连接柱3连接前端盖1,所述连接柱3从后端盖2所在侧到前端盖1所在侧逐渐向上倾斜,扩大了前端盖1和后端盖2之间的空间,有助于散热。

所述连接柱3的端部设有贴合前端盖1的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与螺纹孔13相对应并通过螺钉7拧入连接片6和螺纹孔13将前端盖1和后端盖2固定在一起,所述螺纹孔13和第一通孔1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周向交替错开分布,使得前端盖1与电机壳、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的连接均较为便捷,不会造成干扰。

所述连接柱3内侧设有环状的金属网4,所述金属网4的两端分别抵住前端盖1和后端盖2,金属网4的孔径较小,同时金属网4位于腰圆形孔12的外围,在不影响散热的基础上可防止大颗粒异物进入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