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及线性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22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及线性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及线性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线性马达的振动子都是采用两个弹片或两个弹簧的设计,两个弹片或者弹簧是分离的,因此,磁铁之间需要用一个支架用于固定磁铁,两个弹性件需要分别与支架连接,其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振动子的质量重,从而导致到目前的线性马达的可靠性差,功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及线性马达。该弹性组件既用于振动子产生振动,还用于承载磁性组件,可以提高线性马达的可靠性和弹力结构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线性马达的重量,降低能耗,简化了线性马达装配时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包括一底面和位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所述弹性组件在线性马达的振动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有弹力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结构为V形连接臂、或C形连接臂、或N形连接臂。

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振动子和套设在所述振动子外的线圈,所述振动子包括上述的弹性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底面和侧面形成的空间内的磁性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组件为一整块磁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组件由若干块磁性材料通过导磁块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连接有PCB/FPC,所述PCB/FPC向所述线圈提供交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弹性组件通过底面和侧面形成一盒状的容纳空间,用于承载磁性组件,共同构成线性马达的振动子,能够降低线性马达的重量,简化线性马达装配时的工序,提高振动效果,降低能耗;其弹力结构与底面和侧面一体化成形,提高了弹力结构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线性马达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线性马达的振动子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另一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又一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马达的又一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线性马达用的弹性组件1,包括一底面11和位于所述底面11四周的侧面12,所述弹性组件1在线性马达的振动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延伸出有弹力结构13。

该弹性组件1通过底面11和侧面12形成一盒状的容纳空间,用于承载磁性组件,共同构成线性马达的振动子,能够降低线性马达的重量,简化线性马达装配时的工序,提高振动效果,降低能耗;其弹力结构13与底面11和侧面12一体化成形或者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连接,提高了弹力结构13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线性马达的可靠性。

所述弹力结构13优选但不限定为V形连接臂、或C形连接臂、或N形连接臂。

实施例2

如图2和3所示,一种线性马达,优选但不限定为长方体,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振动子3和套设在所述振动子3外的线圈5,所述振动子3包括上述的弹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1的底面11和侧面12形成的空间内的磁性组件4。

所述外壳2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21为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弹性组件1的弹力结构13通过预应力的作用卡接在所述上壳21内,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结构,或者通过胶粘、激光电焊等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外壳2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结构设计,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其中,所述磁性组件4为一整块磁性材料41,或者,所述磁性组件4由若干块磁性材料41通过导磁块42连接组成,所述相邻的两块磁性材料41相互靠近的邻接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线圈5连接有PCB/FPC 6,所述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提供交流电压。当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施加一个电压峰值为1-5V、电压的频率为170-245Hz的交流电压,其电压的固有频率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相同,此时,所述振动子3受到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其电磁力的频率等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在周期性电磁力作用下,所述振动子3产生振感很强的共振。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一种线性马达,优选但不限定为长方体,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振动子3和套设在所述振动子3外的线圈5,所述振动子3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弹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1的底面11和侧面12形成的空间内的磁性组件4。

所述外壳2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21为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弹性组件1的弹力结构13通过预应力的作用卡接在所述上壳21内,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结构,或者通过胶粘、激光电焊等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外壳2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结构设计,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其中,所述磁性组件4为一整块磁性材料41,或者,所述磁性组件4由若干块磁性材料41通过导磁块42连接组成,所述相邻的两块磁性材料41相互靠近的邻接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线圈5内设有线圈支架7,所述线圈支架7包括支撑部71和从所述支撑部71延伸出来的定位部72,所述支撑部71用于安装和支撑线性马达的线圈5,所述支撑部72用于固定线圈支架7和定位线圈5。

该线圈支架7具有支撑部71和定位部72,其支撑部71与线圈5的内径相匹配,在线性马达装配的过程中,可以为线圈5提供支撑,减小线圈5内径的变形及其内径尺寸公差,并起到隔离振动子3和线圈5的作用,减少因为振动子3振动过程中割伤线圈5而导致的线性马达失效的情况发生,线圈支架7还能够精确的保证线圈5内径与振动子3四周的距离,减小振动子3与线圈5或线圈支架7的摩擦;其定位部72通过与线性马达的外壳2连接,固定线圈支架7和定位线圈5,降低线性马达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装配时,将所述线圈5套设在所述线圈支架7的支撑部71外。

其中,所述支撑部71为环形结构、或L形结构、或n形结构等,所述环形结构、L形结构或n形结构支撑部71的外径等于或小于线圈5的内径;所述定位部72设置有若干安装孔721,所述定位部72通过安装孔721与所述下壳22销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比如焊接、胶粘等。

所述线圈5连接有PCB/FPC 6,所述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提供交流电压。当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施加一个电压峰值为1-5V、电压的频率为170-245Hz的交流电压,其电压的固有频率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相同,此时,所述振动子3受到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其电磁力的频率等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在周期性电磁力作用下,所述振动子3产生振感很强的共振。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一种线性马达,优选但不限定为长方体,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振动子3和套设在所述振动子3外的线圈5,所述振动子3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弹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1的底面11和侧面12形成的空间内的磁性组件4。

所述外壳2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21为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弹性组件1的弹力结构13通过预应力的作用卡接在所述上壳21内,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结构,或者通过胶粘、激光电焊等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外壳2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结构设计,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其中,所述磁性组件4为一整块磁性材料41,或者,所述磁性组件4由若干块磁性材料41通过导磁块42连接组成,所述相邻的两块磁性材料41相互靠近的邻接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线圈5包括线圈本体51,所述线圈本体51向外引有入线和出线,所述入线缠绕成第一小线圈52,所述出线缠绕成第二小线圈53,所述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加大了出线和入线的识别大小,使得人眼容易识别,在线圈5焊接到PCB/FPC 6时,可以提高效率和良品率。

所述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用焊接材料覆盖,在焊接时,可直接用机器将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的焊接材料熔化并焊接在PCB/FPC 6上,简单有效率。

所述线圈5连接有PCB/FPC 6,所述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提供交流电压。当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施加一个电压峰值为1-5V、电压的频率为170-245Hz的交流电压,其电压的固有频率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相同,此时,所述振动子3受到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其电磁力的频率等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在周期性电磁力作用下,所述振动子3产生振感很强的共振。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一种线性马达,优选但不限定为长方体,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内的振动子3和套设在所述振动子3外的线圈5,所述振动子3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弹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1的底面11和侧面12形成的空间内的磁性组件4。

所述外壳2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21为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弹性组件1的弹力结构13通过预应力的作用卡接在所述上壳21内,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对应的连接结构,或者通过胶粘、激光电焊等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外壳2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结构设计,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其中,所述磁性组件4为一整块磁性材料41,或者,所述磁性组件4由若干块磁性材料41通过导磁块42连接组成,所述相邻的两块磁性材料41相互靠近的邻接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线圈5内设有线圈支架7,所述线圈支架7包括支撑部71和从所述支撑部71延伸出来的定位部72,所述支撑部71用于安装和支撑线性马达的线圈5,所述支撑部72用于固定线圈支架7和定位线圈5。

该线圈支架7具有支撑部71和定位部72,其支撑部71与线圈5的内径相匹配,在线性马达装配的过程中,可以为线圈5提供支撑,减小线圈5内径的变形及其内径尺寸公差,并起到隔离振动子3和线圈5的作用,减少因为振动子3振动过程中割伤线圈5而导致的线性马达失效的情况发生,线圈支架7还能够精确的保证线圈5内径与振动子3四周的距离,减小振动子3与线圈5或线圈支架7的摩擦;其定位部72通过与线性马达的外壳2连接,固定线圈支架7和定位线圈5,降低线性马达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装配时,将所述线圈5套设在所述线圈支架7的支撑部71外。

其中,所述支撑部71为环形结构、或L形结构、或n形结构等,所述环形结构、L形结构或n形结构支撑部71的外径等于或小于线圈5的内径;所述定位部72设置有若干安装孔721,所述定位部72通过安装孔721与所述下壳22销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比如焊接、胶粘等。

所述线圈5包括线圈本体51,所述线圈本体51向外引有入线和出线,所述入线缠绕成第一小线圈52,所述出线缠绕成第二小线圈53,所述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加大了出线和入线的识别大小,使得人眼容易识别,在线圈5焊接到PCB/FPC 6时,可以提高效率和良品率。

所述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用焊接材料覆盖,在焊接时,可直接用机器将第一小线圈52和第二小线圈53的焊接材料熔化并焊接在PCB/FPC 6上,简单有效率。

所述线圈5连接有PCB/FPC 6,所述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提供交流电压。当PCB/FPC 6向所述线圈5施加一个电压峰值为1-5V、电压的频率为170-245Hz的交流电压,其电压的固有频率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相同,此时,所述振动子3受到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其电磁力的频率等于所述振动子3的固有频率。在周期性电磁力作用下,所述振动子3产生振感很强的共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