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347发布日期:2018-06-16 01: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端盖,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盖体1a和盖板2a,盖体1a的中间设有通孔3a,从盖体1a的内端面12a的中部凸出轴承座11a,轴承座11a包括轴承室111a,轴承室11a与通孔3a连通,盖板2a盖在通孔3a上,盖板2a是个平板,盖板2a散热效果差,不利于轴承散热,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通过在电机端盖中的盖板上设置散热结构就能解决轴承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和盖板,盖体的中间设有通孔,从盖体的内端面的中部凸出轴承座,轴承座包括轴承室,轴承室与通孔连通,盖板盖在通孔上,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散热结构。

所述的盖板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散热结构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或者上端面或者下端面。

所述的散热结构为若干个散热凹槽。

所述的散热凹槽是圆环形的或者是条形的或者是柱形的。

所述的散热结构为若干个散热凸块。

所述的散热凸块是圆环形的或者是条形的或者是柱形的。

所述的通孔上设有沉孔,盖板盖在沉孔上。

所述的盖体和是铸铝的。

所述的盖板是由铁制成的。

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外壳和端盖,定子组件嵌套在转子组件外面,外壳嵌套在定子组件外面,端盖安装在外壳两端,所述的端盖是上述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和盖板,盖体的中间设有通孔,从盖体的内端面的中部凸出轴承座,轴承座包括轴承室,轴承室与通孔连通,盖板盖在通孔上,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可对轴承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轴承的寿命。

2)所述的盖板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散热结构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或者上端面或者下端面,正下端面都设置散热结构,散热效果会更好。

3)所述的散热结构为若干个散热凹槽,散热凹槽不仅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同时盖板的厚度也相对于以前更薄了,散热效果更好。

4)所述的散热结构为若干个散热凸块,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5)一种电机,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端盖,可以提高电机端盖里面的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提供的端盖的立体图;

图2是背景技术提供的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角度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条形散热凹槽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圆柱形散热凹槽的盖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1和盖板2,盖体1的中间设有通孔3,从盖体1的内端面12的中部凸出轴承座11,轴承座11包括轴承室111,轴承室111与通孔3连通,盖板2盖在通孔3上,所述的盖板2上设置有散热结构21。

所述的盖板2包括上端面22和下端面23,散热结构21设置在上端面22和下端面23或者上端面22或者下端面23。

所述的散热结构21为若干个散热凹槽,即从盖板2的上端面22或下端面23挖出散热凹槽。

所述的散热凹槽是圆环形的或者是条形的或者是柱形的。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散热凹槽是圆环形的,多个圆环形的散热凹槽是从中心往外逐层排布。

如图9所示,所述的散热凹槽是条形的,条形的散热凹槽是呈放射状排布也可以是其它排布方式。

如图10所示,所述的散热凹槽是柱形的。

所述的散热结构21为若干个散热凸块,即从盖板2的上端面22或下端面23的表面凸出若干个散热凸块。

所述的散热凸块是圆环形的或者是条形的或者是柱形的。

多个圆环形的散热凸块是从中心往外逐层排布。

所述的圆环形的散热凸块是指多个圆环形的散热凸块是从中心往外逐层排布。

所述的通孔3上设有沉孔31,盖板2盖在沉孔31上。

所述的盖体1和是铸铝的。

所述的盖板2是由铁制成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外壳和端盖,定子组件嵌套在转子组件外面,外壳嵌套在定子组件外面,端盖安装在外壳两端,所述的端盖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