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剥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148发布日期:2018-07-07 10: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剥皮机。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以及水下输电线。现有电缆报废后通常采用剥皮机将电缆外皮剥落,以回收内芯。但现有剥皮机采用剥皮刀进行剥皮,极易划伤内芯,大大降低电缆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电缆剥皮机采用剥皮刀易划伤电缆内芯,导致电缆回收利用率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剥皮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剥皮机,包括机架、依次设于机架上的进线装置、剥皮装置和牵引装置,电缆水平穿过剥皮装置,所述剥皮装置包括靠近进线装置的切割盒和靠近牵引装置的剥皮盒,所述切割盒内设有位于电缆左右两侧的切割刀,以使电缆外皮形成两道割痕,所述割痕将电缆外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所述剥皮盒的出口与电缆的内芯配合,且出口处设有用于对上表皮进行撕拉的上撕拉装置和用于对下表皮进行撕拉的下撕拉装置,所述上撕拉装置和下撕拉装置均包括用于夹紧电缆外皮的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以及可控制右撕拉辊在剥皮盒内水平移动并固定的驱动装置,所述左撕拉辊可转动地固定于剥皮盒的侧壁上,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使电缆外皮沿远离电缆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缆经进线装置送入切割盒切割使电缆外皮形成两道割痕,在进入剥皮盒之前,先手动沿电缆端部的割痕切割,使电缆端部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分离,然后送入剥皮盒,当电缆移动至剥皮盒出口处时,电缆的内芯穿出剥皮盒,上表皮和下表皮则受到剥皮盒侧壁阻拦而位于剥皮盒内,由于电缆外皮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因此,随着电缆不断送入剥皮盒内,电缆端部的上表皮将向上并与左撕拉辊的右侧贴合,此时,驱动装置控制右撕拉辊左移使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夹紧上表皮,同时控制左撕拉辊逆时针转动,右撕拉辊顺时针转动,则上表皮的端部上移,同样地,下表皮的端部下移,使得上表皮和下表皮分别受到持续不断地拉力,从而撕开电缆外皮,达到剥皮的目的。此外,也可以手动控制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端部分别位于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之间,然后控制右撕拉辊移动,使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分别夹紧上表皮和下表皮。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水平设于剥皮盒内的滑杆和可沿滑杆滑动的移动杆,所述右撕拉辊可转动地与移动杆连接,移动杆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剥皮盒固定。可通过推杆带动移动杆在滑杆上移动,从而调节左撕拉辊和右撕拉辊对上表皮和下表皮的夹紧力。

进一步地,剥皮盒还设有用于对上表皮进行收集的上收集盘和用于对下表皮进行收集的下收集盘,可避免上表皮和下表皮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剥皮盒内,影响剥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切割盒和剥皮盒,并在剥皮盒内设置上撕拉装置和下撕拉装置,使得在电缆外皮形成割痕后,再通过撕拉即可达到剥皮的目的,不会损伤电缆的内芯,解决了现有电缆剥皮机采用剥皮刀易划伤电缆内芯的问题,显著提高电缆回收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收集盘和下收集盘可对电缆外皮进行自动收集,避免上表皮和下表皮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剥皮盒内,影响剥皮,并且便于整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剥皮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进线装置,2-切割盒,21-切割刀,3-剥皮盒,31-左撕拉辊,32-右撕拉辊,33-滑杆,34-移动杆,35-推杆,36-螺栓,4-上收集盘,5-下收集盘,6-电缆,61-内芯,62-上表皮,63-下表皮,7-牵引装置,8-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缆剥皮机,包括机架8、依次设于机架8上的进线装置1、剥皮装置和牵引装置7,电缆6水平穿过剥皮装置,所述剥皮装置包括靠近进线装置1的切割盒2和靠近牵引装置7的剥皮盒3,所述切割盒2内设有位于电缆6左右两侧的切割刀21,以使电缆6外皮形成两道割痕,所述割痕将电缆6外皮分为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所述剥皮盒3的出口与电缆6的内芯61配合,且出口处设有用于对上表皮62进行撕拉的上撕拉装置和用于对下表皮63进行撕拉的下撕拉装置,所述上撕拉装置和下撕拉装置均包括用于夹紧电缆6外皮的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以及可控制右撕拉辊32在剥皮盒3内水平移动并固定的驱动装置,所述左撕拉辊31可转动地固定于剥皮盒3的侧壁上,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使电缆6外皮沿远离电缆6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缆6经进线装置1送入切割盒2切割使电缆6外皮形成两道割痕,在进入剥皮盒3之前,先手动沿电缆6端部的割痕切割,使电缆6端部的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分离,然后送入剥皮盒3,当电缆6移动至剥皮盒3出口处时,电缆6的内芯61穿出剥皮盒3,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则受到剥皮盒3侧壁阻拦而位于剥皮盒3内,由于电缆6外皮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因此,随着电缆6不断送入剥皮盒3内,电缆6端部的上表皮62将向上并与左撕拉辊31的右侧贴合,此时,驱动装置控制右撕拉辊32左移使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夹紧上表皮62,同时控制左撕拉辊31逆时针转动,右撕拉辊32顺时针转动,则上表皮62的端部上移,同样地,下表皮63的端部下移,使得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分别受到持续不断地拉力,从而撕开电缆6外皮,达到剥皮的目的。此外,也可以手动控制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的端部分别位于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之间,然后控制右撕拉辊32移动,使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分别夹紧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驱动装置包括水平设于剥皮盒3内的滑杆33和可沿滑杆33滑动的移动杆34,所述右撕拉辊32可转动地与移动杆34连接,移动杆34上连接有推杆35,所述推杆35远离移动杆34的一端通过螺栓36与剥皮盒3固定。可通过推杆35带动移动杆34在滑杆33上移动,从而调节左撕拉辊31和右撕拉辊32对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的夹紧力。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剥皮盒3还设有用于对上表皮62进行收集的上收集盘4和用于对下表皮63进行收集的下收集盘5,可避免上表皮62和下表皮63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剥皮盒3内,影响剥皮。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