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及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6086发布日期:2018-06-23 03:21阅读:3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及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灌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及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又称为无人遥控潜水器,分为遥控、半自治及自治型。水下机器人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不仅可用于海上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而且在海战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下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就是水下推进器。水下推进器的电机定子一般由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以及包裹住定子铁芯的定子机壳组成,现有定子铁芯通过灌胶工艺将定子铁芯进行封装,通常情况下,现有封装工艺是对定子铁芯的齿与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装,由于水下推进器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定子铁芯很容易受到这些恶劣环境的影响,导致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的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及电机定子,解决了现有定子铁芯封装工艺容易造成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绕组的腐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子铁芯装入灌注治具内;

向装入定子铁芯的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

对完成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并对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

该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通过向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将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并将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通过在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能够实现定子铁芯的密封,提高了定子的防腐性能,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定子的后期维修成本。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70℃,加热时间为120min。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均60℃-70℃,加热时间均为:100min-160min。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对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多层胶体。将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多层胶体,增强了定子铁芯侧壁的密封性,增强定子铁芯的防腐效果,延长定子铁芯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铁芯的侧壁每次涂抹胶体后均需要对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加热固化处理。通过加热固化处理使得每层的胶体能够固化,有利于下一层胶体的涂抹。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向所述灌注治具内灌入的胶体为液态环氧树脂。采用液态环氧树脂,方便定子铁芯的密封,而且密封效果较好。

作为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向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的胶体为液态环氧树脂。采用液态环氧树脂,方便定子铁芯的密封,而且密封效果较好。

一种电机定子,采用上述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该电机定子的防腐性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通过向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加热固化处理,将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并将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二次加热固化处理,通过在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能够实现定子铁芯的密封,提高了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的防腐性能,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定子的后期维修成本。

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定子,通过上述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使得电机定子的防腐性能较好,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定子铁芯装入灌注治具内。

将定子铁芯装入灌注治具内,用于支撑固定定子铁芯,为灌胶做准备。灌注治具为灌装胶体的常用工装,其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20'、向装入定子铁芯的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向装入定子铁芯的灌注治具内灌入的胶体为液态环氧树脂,采用液态环氧树脂,方便定子铁芯的密封,而且密封效果较好。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70℃。加热固化处理的时间均为:100min-160min。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定子铁芯放入恒温试验箱内,将加热温度恒定在60℃-70℃内的某一温度使胶体逐渐固化。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的加热温度为65℃,加热时间为120min,能够使得胶体固化得到均匀的胶体层。经过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齿和齿之间密封有环氧树脂。还可以通过其他加热装置对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只要能够满足加热温度为60℃-70℃即可。

本实施例中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放入恒温试验箱内,在空气环境中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使胶体进行固化。

S30'、对完成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

对完成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使得定子铁芯的侧壁形成一层均匀的胶体,将定子铁芯进行包裹,使定子铁芯与周围环境相隔离,能够有效防止定子铁芯的腐蚀,延长定子铁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对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的胶体也为液态环氧树脂,方便定子铁芯的密封,而且密封效果较好。还可以将定子铁芯的两端面涂抹胶体,两端面涂抹的胶体以及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的胶体形成一体结构,将定子铁芯进行完全包裹,使定子铁芯与周围的环境相隔离,更好的防止定子铁芯的腐蚀,延长定子铁芯的使用寿命。

S40'、对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

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70℃,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时间均为:100min-160min。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均为65℃。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时间为:120min。经过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后得到胶体封装的定子铁芯,经过特定检具测试满足封装要求后,将定子铁芯装入定子机壳后完成定子的安装。上述特定检具为封装领域检测的常用检测工具,对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的胶体的厚度根据定子铁芯的型号确定,具体的,在保证定子铁芯能够装入定子机壳的前提下设置胶体的厚度。根据胶体的厚度调整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时间。

该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通过向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将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并将涂抹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通过在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能够实现定子铁芯的密封,提高了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防腐性能,延长了定子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定子的后期维修成本。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采用上述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通过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的电机定子,防腐性能较好,使用寿命更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多层胶体。将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多层胶体,增强了定子铁芯侧壁的密封性,从而增强了定子铁芯的防腐效果。进一步的,每层胶体涂抹后均需要对定子铁芯进行加热固化处理。可以在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两层胶体、三层胶体等。以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两层胶体为例,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0、将定子铁芯装入灌注治具内。

将定子铁芯装入灌注治具内,为下一步操作做准备,该步骤与实施例一的操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向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

向灌注治具内灌入胶体,本实施例中,向灌注治具内灌入的胶体为液态环氧树脂,采用液态环氧树脂,方便定子铁芯的密封,而且密封效果较好。对灌胶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具体操作与本实施例一的操作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30、对完成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第一层胶体。

对完成第一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第一层胶体,使定子铁芯的侧壁外形成一层封闭的胶体。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层胶体为液态环氧树脂。

S40、对涂抹第一层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

对涂抹第一层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70℃,加热时间均为:100min-160min。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均为65℃。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时间均为:120min。

S50、对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第二层胶体。

对第二次加热固化处理后的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第二层胶体,通过涂抹两层胶体对定子铁芯的密封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防止定子铁芯的腐蚀。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层胶体也为液态环氧树脂。

S60、对涂抹第二层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三次加热固化处理。

对涂抹第二层胶体后的定子铁芯进行第三次加热固化处理,第三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0℃-70℃,加热时间均为:100min-160min。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三次加热固化处理的加热温度均为65℃。第三次加热固化处理的时间均为:120min。

定子铁芯的侧壁涂抹胶体的总厚度根据定子铁芯的型号确定,具体的,在定子铁芯能够保证装入定子机壳的前提下设置胶体的总厚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采用上述的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通过上述电机定子的灌胶工艺进行灌胶的电机定子,防腐性能较好,使用寿命更长。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