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7651发布日期:2018-09-01 00:0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壳。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壳体内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电机被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差,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壳,它具有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加快散热,及时排出壳体内的热量,散热效果佳同时能避免灰尘进入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壳,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壳体的底部两侧,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散热风扇位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于两个底座之间,所述凹槽的槽深不大于底座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位于散热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为弧形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还包括散热风扇,在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散热风扇的凹槽,将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能更好的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加快壳体内热气的流速,使得壳体内的热气从外壳体的顶部的散热口排出,起到及时散热的目的。其中凹槽位于两个底座之间这样能更好的将对散热风扇进行定位确保散热风扇处于壳体的底部,其中凹槽的槽深不大于底座的高度这样能不影响底座的支撑作用。在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散热板,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散热板,且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均为波浪形,能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起到散热作用。在外壳体的顶部设有防尘板,其中防尘板位于散热口上方这样能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影响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壳,包括壳体和底座 30,其中底座30位于壳体的底部两侧,其中壳体包括内壳体20和外壳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风扇50,其中散热风扇50与电机通过导线并联,这样避免了外接电源导致线路杂乱同时能确保在电机工作时散热风扇50同步工作。其中外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0,其中散热风扇50位于凹槽40内,其中外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60,采用这样将散热风扇50设置在外壳体10的底部的结构能更好的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加快壳体内热气的流速,使得壳体内的热气从外壳体10的顶部的散热口60排出,起到及时散热的目的。

其中凹槽40位于两个底座30之间这样能更好的将对散热风扇50进行定位确保散热风扇50处于壳体的底部,其中凹槽40的槽深L1不大于底座30的高度L2这样能不影响底座30的支撑作用,避免发生倾倒。

其中散热口60到散热风扇40的距离不够是顺时针走向还是逆时针走向其距离相等这样有助于电机两侧的热量同步从散热口60排出提高排热效率。在散热风扇50的作用下其热气的流动如图2的箭头所示由底板中央向顶端中央散热口60方向流动。

在内壳体2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散热板21,在外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散热板11,且第一散热板21和第二散热板11均为波浪形,能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起到散热作用。在外壳体10的顶部设有防尘板70,其中防尘板70位于散热口60上方这样能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影响正常工作。

其中防尘板70为弧形板,其中弧形板的开口直径L3大于散热口60的开口直径L4,这样能更好的覆盖散热口60避免灰尘进入。

电机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