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660发布日期:2018-10-19 22:35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紧固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内部配有大量的线束,线束固定的安全可靠性对整车电气安全至关重要,通常这些线束通过线束扎带固定在汽车钣金上。而对于车内的线束,简单的采用线束扎带进行固定,对线束并不能做到很好的固定,依然会出现线束之间交叉混乱、线束相对于线束扎带易发生移位等现象,导致线束固定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起不到预期效果。

同时,采用线束扎带与线束进行固定,当出现线束故障需要拆卸下来维修时,线束扎带与线束之间的拆解比较麻烦,通常只能将线束扎带剪断,使线束扎带报废掉,无法再次使用,不但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浪费资源,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紧固件,卡合过程与拆解过程均简单、方便、快捷、灵活,且可多次重复再利用,减少成本,实用性明显增强,同时,可将线束紧固于一体,线束紧固后不易移位,无松动,提高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束包覆体、设置于线束包覆体外侧边上的一连接部,其中,该线束包覆体包括一线束包覆固定件、及扭转式连接于线束包覆固定件的一线束包覆活动件,该连接部设置于线束包覆固定件外侧边,在该线束包覆固定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卡合位,在该线束包覆活动件自由端设置有插入卡合位中的一插入部;在该卡合位内具有一内卡钩,在该插入部端部外侧边设置有与内卡钩相匹配的一外卡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自由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外卡臂,同时,在该线束包覆固定件自由端向内延伸设置有一内卡臂,该外卡臂与内卡臂之间形成所述卡合位,所述内卡钩设置于外卡臂内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部内侧边上凸设有抵触于内卡臂上表面的一抵触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卡臂端部与内卡臂端部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一弯折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卡臂的高度低于外卡臂的高度,使在该内卡臂上端面形成一支撑面,在所述线束包覆活动件自由端上部连接有位于支撑面上部的一线束分隔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束分隔块向线束包覆固定件一侧弯曲,整体呈弧形,使该线束分隔块具有一弧形凸面与一弧形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弧形凹面上凸设有若干条形限位凸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与线束包覆活动件的连接处内侧边上具有供线束分隔块端部卡入的一纵向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缓冲密封盘、设置于缓冲密封盘上的一定位插入部、及分别设置于定位插入部两侧边的一挤压臂,其中,在该挤压臂外侧边下部设置有一阶梯状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呈现V形,所述线束包覆活动件呈U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线束包覆体的特殊结构设计,由线束包覆固定件与线束包覆活动件相结合对线束进行包覆固定,两者结合处的结构设计合理、灵活,使卡合过程与拆解过程均简单、方便、快捷、灵活,且可多次重复再利用,减少成本,实用性明显增强,同时,可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使线束紧固在一起,线束紧固后不易移位,无松动,提高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可靠性高;

(2)通过增设线束分隔块,可实现将固定于包覆圈中的线束进行分隔开固定,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而且防止过多线束固定在一起出现发热严重的问题;同时,对于不同规格大小,不同数量的线束,由线束分隔块可对线束紧固件固定线束整体大小的调整,使线束紧固件可根据具体需要,包覆固定不同尺寸大小的线束,从而提高其实用性;

(3)由连接部的特殊结构设计,不但提高了连接部将线束紧固件整体固定于车体上的稳定性,连接部与车体之间无松动,减少线束紧固件相对于车体的晃动,保证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连接灵活性。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紧固件解开状态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紧固件卡合状态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紧固件,包括一线束包覆体1、设置于线束包覆体1外侧边上的一连接部2,其中,该线束包覆体1包括一线束包覆固定件11、及扭转式连接于线束包覆固定件11的一线束包覆活动件12,该连接部2设置于线束包覆固定件11外侧边,用于将线束紧固件连接于其他设备上;在该线束包覆固定件11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卡合位111,在该线束包覆活动件12自由端设置有插入卡合位111中的一插入部121;在该卡合位111内具有一内卡钩112,在该插入部121端部外侧边设置有与内卡钩112相匹配的一外卡钩1211。在使用时,将线束放到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与线束包覆活动件12之间之后,扭动线束包覆活动件12,将线束包覆活动件12端部的插入部121插入卡合位111中,并使插入部121上的外卡钩1211卡入卡合位111中的内卡钩112中,从而实现对线束的限位固定作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11自由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外卡臂113,同时,在该线束包覆固定件11自由端向内延伸设置有一内卡臂114,该外卡臂113与内卡臂114之间形成所述卡合位111,所述内卡钩112设置于外卡臂113内侧边上。同时所述外卡臂113端部与内卡臂114端部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一弯折部(1131,1141),以便于插入部121快速插入卡合位111中。

同时,为了使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与线束包覆活动件12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作用,以提高卡合的稳定定,本实施例所述插入部121内侧边上凸设有抵触于内卡臂114上表面的一抵触块12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11呈现V形,所述线束包覆活动件12呈U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包括一缓冲密封盘21、设置于缓冲密封盘21上的一定位插入部22、及分别设置于定位插入部22两侧边的一挤压臂23,其中,在该挤压臂23外侧边下部设置有一阶梯状凸起231。由连接部2的特殊结构设计,不但提高了连接部2将线束紧固件整体固定于车体上的稳定性,连接部2与车体之间无松动,减少线束紧固件相对于车体的晃动,保证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连接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卡臂114的高度低于外卡臂113的高度,使在该内卡臂114上端面形成一支撑面,在所述线束包覆活动件12自由端上部连接有位于支撑面上部的一线束分隔块13。

具体的,所述线束分隔块13向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一侧弯曲,整体呈弧形,使该线束分隔块13具有一弧形凸面131与一弧形凹面132。

为了对线束起到进一步的限位固定作用,本实施例在所述弧形凹面132上凸设有若干条形限位凸棱1321。

同时,在所述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与线束包覆活动件12的连接处内侧边上具有供线束分隔块13端部卡入的一纵向卡槽14。

在具体使用时,在插入部121插入卡合位111中之后,线束分隔块13支撑于内卡臂114上端面的支撑面上,并向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与线束包覆活动件12相结合形成的包覆圈中延伸,且线束分隔块13的端部卡入纵向卡槽14中,使线束包覆固定件11与线束包覆活动件12相结合形成的包覆圈被分成两半,即可将固定于包覆圈中的线束进行分隔开固定,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线束固定的稳定性,而且防止过多线束固定在一起出现发热严重的问题。同时,特别是对于不同规格大小,不同数量的线束,由线束分隔块13可对线束紧固件固定线束整体大小的调整,使线束紧固件可根据具体需要,包覆固定不同尺寸大小的线束,从而提高其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