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211发布日期:2019-10-22 21:1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线缆又称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裸露在地面的情况,现有的办法就是用线槽将其进行固定保护,然而线槽一般由塑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人踩踏损坏,不能保证正常长期供电,安全性也较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裸露在地面的情况,现有的办法就是用线槽将其进行固定保护,然而线槽一般由塑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人踩踏损坏,不能保证正常长期供电,安全性也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盖和右盖,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开设有下槽,所述左盖和右盖的底部均均匀开设有可与对应下槽组合的上槽,所述下槽和上槽组成的圆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抵接块,上下所述抵接块分别与下槽和上槽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开设有磁铁安装槽,所述磁铁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强磁性磁铁,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安装有与地面固接的膨胀螺栓,所述左盖和右盖的顶部均开设有手提槽,所述左盖和右盖的底部相对内侧均固接有与强磁性磁铁吸合的铁块。

优选的,所述左盖和右盖的顶部及斜面均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抵接块包括圆弧块,所述圆弧块的内圆弧面均匀固接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左盖的左侧壁和右盖的右侧壁均为斜面,且斜面的倾角为15至45度。

优选的,所述下槽和上槽围成的圆腔直径大小为30毫米至8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对地面穿过的线缆进保护,通过膨胀螺栓,可将装置稳稳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强磁性磁铁和铁块的吸合,可对左盖和右盖进行吸合固定,方便对线缆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弹簧,可较小震动对线缆的影响,通过手提槽,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翻合左盖和右盖,提高线缆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抵接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左盖,3-右盖,4-下槽,5-上槽,6-抵接块,61-圆弧块,62-橡胶软垫,7-弹簧,8-磁铁安装槽,9-强磁性磁铁,10-固定孔,11-膨胀螺栓,12-手提槽,13-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盖2和右盖3,底座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下槽4,左盖2和右盖3的底部均均匀开设有可与对应下槽4组合的上槽5,下槽4和上槽5组成的圆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抵接块6,上下抵接块6分别与下槽4和上槽5之间安装有弹簧7,底座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磁铁安装槽8,磁铁安装槽8内固定安装有强磁性磁铁9,底座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内贯穿安装有与地面固接的膨胀螺栓11,左盖2和右盖3的顶部均开设有手提槽12,左盖2和右盖3的底部相对内侧均固接有与强磁性磁铁9吸合的铁块13。

进一步的,左盖2和右盖3的顶部及斜面均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增加摩擦力,避免滑倒。

进一步的,抵接块6包括圆弧块61,圆弧块61的内圆弧面均匀固接有橡胶软垫62,可有效对线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线缆表面受损。

进一步的,左盖2的左侧壁和右盖3的右侧壁均为斜面,且斜面的倾角为15至45度,方便人员走动时,避免磕绊摔倒。

进一步的,下槽4和上槽5围成的圆腔直径大小为30毫米至80毫米。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保护装置,主要适用于对地面穿过的线缆进保护,使用时,将装置移至安装位置,手指伸入手提槽12中翻起左盖2和右盖3,然后,将膨胀螺栓11打入地面,对装置进行固定,接着,将需要保护的线缆分别放置在各组下槽4中的抵接块6上,盖合左盖2和右盖3,使得左盖2和右盖3上的铁块13与强磁性磁铁9吸合,上槽5中的抵接块6与线缆抵接,实线对线缆的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