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864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高效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型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或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器,一片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散热结构,实现散热的同时,能够电连元器件,使得设备内部连接更为紧凑,实现小型化或微型化。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型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该散热片本体截面结构包括第一主分支、第二主分支、基座、第一副分支和第二副分支,所述第一主分支和第二主分支斜向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一副分支45°斜下向设置在第一主分支上,第二副分支45°斜下向设置在第二主分支上,所述第一主分支和第二主分支顶端上设有连接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主分支和第二主分支靠近基座的一侧垂直设有若干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一直角槽和与所述第一直角槽一体的开口向侧的第二直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副分支和第二副分支上呈枝杈状分布有若干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座为实心凸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其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散热的同时能够作为电气连接件,实现产品结构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散热本体、11--第一主分支、12--第二主分支、13--基座、14--第一副分支、15--第二副分支、16--连接部件、161--第一直角槽、162--第二直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型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1,其上设有若干散热分支片,该散热片本体截面结构包括第一主分支11、第二主分支12、基座13、第一副分支14和第二副分支15,所述第一主分支11和第二主分支12斜向设置在基座13上,所述第一副分支14 45°斜下向设置在第一主分支11上,第二副分支15 45°斜下向设置在第二主分支12上,所述第一主分支11和第二主分支12顶端上设有连接部件16,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件16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一直角槽161和与所述第一直角槽161一体的开口向侧的第二直角槽162,可方便散热结构和散热结构进行组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分支11和第二主分支12靠近基座13的一侧垂直设有若干散热片,第一副分支14和第二副分支15上呈枝杈状分布有若干散热片。

本实施例为确保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采用的基座13为实心凸型结构。

本实施例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能够电连元器件,使得设备内部连接更为紧凑,实现小型化或微型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