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132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机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现代的智能手机朝向轻薄的方向发展,使得手机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散热结构,通常手机内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直接经由手机外壳向外释放,但是由于手机外壳的散热能力有限,导致手机长时间工作时会出现手机局部过热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手机的中上部电路集中的部位。过高的温度不仅仅会影响手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手机的运行速度,也会加速内部器件的老化,减少手机的使用寿命,甚至发生自燃等危险情况。

因此,设计一款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手机结构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机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散热能力差,导致的手机过热、运行速度慢、寿命短、易发生危险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机散热结构,包括前屏和后壳,所述前屏和后壳之间形成电学腔;

所述电学腔内靠近所述前屏侧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下方的电学腔分隔为元件腔和电池腔;

所述主板的一端设置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元件腔内,所述发热元件朝向所述后壳侧;所述电池腔内容置电池;

所述发热元件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屏蔽支架,所述发热元件和屏蔽支架的下方设置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发热元件和屏蔽支架粘结;所述粘合层的下方粘结有电磁屏蔽层;

所述后壳具有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形成膜腔;所述膜腔内设置有超滤膜和银质筛网;所述超滤膜贴合在所述下壳上,所述银质筛网贴合在所述超滤膜上;

所述上壳上设置有长条状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头端与所述电池屏蔽层相对,所述通槽的尾端与所述电池腔相对;

所述通槽内容置有片状热管,所述片状热管的吸热端与所述电池屏蔽层贴合,所述片状热管的散热端与所述银质筛网贴合;

所述下壳上设置有若干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片状热管的散热端位于所述通槽的尾端内。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小孔设置于与所述片状热管的散热端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为双面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小孔呈圆台形,其大口径端朝向所述下壳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具有0.01-1微米的过滤孔。

进一步地,所述银质筛网的目数为9000-110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发热元件外部仅设置屏蔽元件,不单独设置散热元件,利于手机的轻薄化;散热元件集中设置于手机的后壳内部;片状热管将发热元件的热量传导致后壳内部的银质筛网,银质筛网导热效果好,可以快速将热量扩散开,避免发热元件处局部过热;下壳上的小孔可提高热量的散发速率,同时,小孔的圆台形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灰尘和液体进入手机;超滤膜进一步阻挡从小孔进入的灰尘和液体,保护内部元件;本发明可以快速的传导出手机内部的热量,提高手机运行速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前屏;2、后壳;3、主板;4、元件腔;5、电池腔;6、发热元件;7、屏蔽支架;8、粘合层;9、电磁屏蔽层;10、上壳;11、下壳;12、超滤膜;13、银质筛网;14、通槽;15、片状热管;16、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机散热结构,包括前屏1和后壳2,所述前屏1和后壳2之间形成电学腔;前屏1为手机的显示部分,电学腔内容置各功能元件。

所述电学腔内靠近所述前屏1侧设置有主板3,所述主板3下方的电学腔分隔为元件腔4和电池腔5;所述主板3的一端设置有发热元件6,发热元件6主要为手机的核心控制器件,所述发热元件6位于所述元件腔4内,所述发热元件6朝向所述后壳2侧;所述电池腔5内容置电池。则热量主要产生在元件腔4内。

所述发热元件6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屏蔽支架7,所述发热元件6和屏蔽支架7的下方设置粘合层8,这里的粘合层8为双面胶层。所述粘合层8与所述发热元件6和屏蔽支架7粘结;所述粘合层8的下方粘结有电磁屏蔽层9;则屏蔽支架7和电磁屏蔽层9为发热元件6形成电磁保护。

所述后壳2具有上壳10和下壳11,所述上壳10和下壳11之间形成膜腔;所述膜腔内设置有超滤膜12和银质筛网13;所述超滤膜12贴合在所述下壳11上,所述银质筛网13贴合在所述超滤膜12上;所述上壳10上设置有长条状的通槽14,所述通槽14的头端与所述电池屏蔽层9相对,所述通槽14的尾端与所述电池腔5相对。

所述通槽14内容置有片状热管15,所述片状热管15的吸热端与所述电池屏蔽层9贴合,所述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与所述银质筛网13贴合;所述下壳11上设置有若干小孔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位于所述通槽14的尾端内,若干所述小孔16设置于与所述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相对的位置。则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将热量引导至远离发热元件6的电池腔5侧,然后大量的热量在电池腔5侧被快速散发出去。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孔16呈圆台形,其大口径端朝向所述下壳11的外侧。小孔16的圆台形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灰尘和液体进入手机。这里,所述小孔16的直径为1毫米,实际应用中1-2毫米都可以,相邻小孔16之间圆心距3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12具有0.65微米的过滤孔,实际应用中0.01-1微米的过滤孔都可以。这里的超滤膜12采用聚氯乙烯制成,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等其他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银质筛网13由银片编制而成,目数为10000目,实际应用中目数为9000-11000目都可以。

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6外部仅设置屏蔽支架7和电磁屏蔽层9,不单独设置散热元件,利于手机的轻薄化;散热元件集中设置于手机的后壳2内部。片状热管15的吸热端与发热元件6贴合,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与引致筛网贴合,将发热元件6的热量传导致后壳2内部的银质筛网13,银质筛网13导热效果好,可以快速将热量扩散开,避免发热元件6处局部过热;下壳11上的小孔16可提高热量的散发速率,同时,小孔16的圆台形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灰尘和液体进入手机;本实施例中,片状热管15的散热端和小孔16都位于电池腔5侧,可以将大量的热量在远离发热元件6侧快速散出;而且,小孔16位于电池腔5侧,即便有灰尘进入也可以尽量避免影响发热元件6,灰尘附着在电池外壳表面,暂时不会影响手机工作;超滤膜12可以进一步阻挡从小孔16进入的灰尘和液体,保护内部元件;本发明可以快速的传导出手机内部的热量,提高手机运行速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