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振效果的多层电路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130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电路安装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振效果的多层电路板安装结构,保证电路整体结构耐随机振动的效果。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保证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的准确性,消除安装误差,加速度敏感芯体直接安装在底座上,而加速度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支柱安装在底座上。由于对加速度传感器的环境振动条件已从过去的正弦振动提高到随机振动,随机振动的试验量值也从飞机座舱的低要求向靠近发动机附近的高量值迈进。因此,加速度的信号处理电路的抗振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可靠性。

目前,加速度信号处理电路的安装方式,通常采用支柱分层安装的方式,即第一层电路板组件通过支柱安装在底座上,第二层电路板组件再通过支柱安装在第一层电路板组件上,依次类推。该安装结构的耐抗振性能较差,存在如下缺点:第一,由于每一层电路板组件通过支柱来固紧,其振动应力较集中,特别是有质量较大的电路板组件与支柱固紧处最易产生断裂。第二,每一层电路板和支柱对底座的振动振幅都有一次放大,依次累积,离底座距离最远处的电路板对振幅的放大最大,电路板易与加速度传感器的外壳产生碰撞,降低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寿命和可靠性。第三,该安装结构涉及的支柱数量较多,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支柱的外径不能很大,为了安装下一层的电路板和支柱,支柱上还要加工螺纹孔,其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耐随机振动强的多层电路板安装结构。

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抗振效果的多层电路板安装结构,在底座上安装有支柱,第一层电路板安装在该支柱的轴颈上,第二层电路板与第一层电路板之间、以及上部的多层电路板之间均通过套筒隔开,并通过螺母和弹簧垫圈将最上层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柱上。

在第二层电路板与第一层电路板之间的支柱上套接有套筒ⅰ。

所述支柱的材料为不锈钢2cr13。

所述支柱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支柱下端的螺纹尺寸大于上端的螺纹尺寸。

所述支柱的杆部是光杆。

有益效果:第一,由于支柱采用整体设计,支柱外径较大,振动应力不易集中,质量较大的电路板组件与支柱接触处不会产生断裂。第二,由于在顶层电路板组件通过螺母将支柱固定,相当于一个一层的框架结构,不会对对底座的振动振幅进行放大,电路板不易与加速度传感器的外壳产生碰撞,提高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寿命和可靠性。第三,该安装结构涉及的支柱数量较小,只在支柱上加工外螺纹和轴径,其加工性较好,结构较简单。第四,采用该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能耐受最大振动试验量值w0=0.192g2/hz,每轴向持续时间为7.5h,共3个轴向的gjb150.16-86规定的宽带随机振动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一种保证加速度传感器耐随机振动的抗振结构,该结构由底座7、支柱6、套筒ⅰ5、套筒ⅱ4、套筒ш3、弹簧垫圈2、螺母1和多层电路板组件组成,该多层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层电路板11、第二层电路板10、第三层电路板9和第四层电路板8,支柱6是一个整体设计,下端通过螺纹拧在底座7上,第一层电路板11放在支柱6的轴颈上,在第一层电路板11上,套筒ⅰ5套入支柱6,第二层电路板10穿过支柱6后压在所述套筒ⅰ5上;在第二层电路板10上,套筒ⅱ4套入支柱6;第三层电路板9穿过支柱6后压在所述套筒ⅱ4上;在第三层电路板9上,套筒ш3套入支柱6;第四层电路板8穿过支柱6后压在所述套筒ш3上。然后用螺母1配弹簧垫圈2将所有结构固紧。其中支柱材料为不锈钢2cr13,下端螺纹为m5,上端螺纹为m4,轴颈外径为φ7,光杆部分为φ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电路安装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振效果的多层电路板安装结构,保证电路整体结构耐随机振动的效果。由于对加速度传感器的环境振动条件已从过去的正弦振动提高到随机振动,随机振动的试验量值也从飞机座舱的低要求向靠近发动机附近的高量值迈进。本发明在底座上安装有支柱,第一层电路板安装在该支柱的轴颈上,第二层电路板与第一层电路板之间、以及上部的多层电路板之间均通过套筒隔开,并通过螺母和弹簧垫圈将最上层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柱上。提高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岸飞;王鲲鹏;余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