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85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电路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现有的PCB板存在着以下几点技术缺陷:

①由留白(非覆铜区,形状是长矩形凹槽)区将感应电压和通电流的区域分隔开来,电压区覆铜宽度很小,导致电芯极耳在电压区域接触面积小,增加了接触不良的概率,在电芯化成时容易造成电压取信号不准或取不到信号等问题,导致出现对电芯不能正常化成;

同时,由于传统的电压线太窄,不易取到电压信号,压块在压极耳时,边缘部分压不到,有接触不好的风险;

②覆铜区表面摩擦力较小,不利于电芯极耳与PCB板贴合时的可靠性;

③当PCB板工作时,电芯化成时不利于顺畅的接通供电电源,不具有导线的作用。

本案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在众多待解决问题以及具有可拓展技术环节中,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确保电芯极耳与PCB板上的电压区充分接触、能够提高电芯极耳与PCB板贴合时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对电芯化成带来不良影响的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由电芯、感应电压区域、通电流区域以及基板组成,电芯外边缘带有凸出的极耳并且通过该极耳与PCB基板相接触,所述基板由覆铜镀金区、覆铜涂绝缘层区以及预留空白区组成,所述基板的覆铜镀金区一侧具有感应电压区域与通电流区域并且该感应电压区域与通电流区域之间设置锯齿状分隔带,所述锯齿状分隔带与感应电压区域组合形成接触区;所述锯齿状分隔带在覆铜镀金区表面形成一段凸起。

相应地,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预留空白区的感应电压区域与通电流区域相接处具有锯齿状分隔带;

所述电芯凸出的极耳在PCB板感应电压区域形成重叠式的接触面积以使电芯与PCB板感应电压区域充分接触。

所述凸起的每段高度相等并且与PCB板覆铜区域之间贴合;

所述感应电压区域由感应电压负极区域与感应电压正极区域组成;

所述通电流区域由通电流负极区域与通电流正极区域组成。

所述感应电压区域或通电流区域的正负极区分别设置于预留空白区的两侧;

所述电芯化成时与基板感应电压区域接通并且此电芯用于供电电源与化成电芯的架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PCB板的感应电压和通电流相接的区域设置为锯齿状,在同等条件下增加了电芯极耳在PCB板电压区域的接触面积,确保电芯极耳与PCB板上的电流通过不受任受影响的情况下,同时增加电压区充分的接触面积,使电芯化成时能取到比较准的电压信号,从而提高电池电芯的化成效率;

(2)锯齿状分隔带在覆铜镀金区表面形成一段凸起并且该凸起的高度相等,该锯齿状分隔增加了PCB板覆铜层的摩擦力,提高了电芯极耳与PCB板贴合时的可靠性;

(3)通过锯齿状分隔带的设置,当PCB板工作时,电芯化成时接通供电电源与化成电芯的桥梁,相当于导线的作用;

(4)可避免在电芯化成时容易造成电压跳动等电压问题,避免出现对电芯化成带来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锯齿状分隔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电芯区域;2、感应电压区域;3、通电流区域;4、锯齿状分隔带;5、覆铜镀金区;6、覆铜涂绝缘层区;7、预留空白区;8、基板;

21、感应电压负极区域;31、通电流负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由电芯区域1、感应电压区域2、通电流区域3以及基板8组成,所述基板8由覆铜镀金区5、覆铜涂绝缘层区6以及预留空白区7组成;同时,所述基板8的覆铜镀金区5一侧具有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并且该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之间设置锯齿状分隔带4;

相应地,所述预留空白区7的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相接处具有锯齿状分隔带4;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分隔带4与感应电压区域2组合形成相比原电压区域更宽广的接触区,同等条件下,增加了电芯极耳在PCB板电压区域的接触面积,确保电芯极耳与PCB板上的电压区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分隔带4在覆铜镀金区5表面形成一段凸起并且该凸起的高度相等,提高了电芯极耳与PCB板贴合时的可靠性。

此外,所述感应电压区域2由感应电压负极区域21与感应电压正极区域组成,所述通电流区域3由通电流负极区域31与通电流正极区域组成,感应电压区域或通电流区域的正负极区分别设置于预留空白区7的两侧,当PCB板工作时,电芯2化成时接通供电电源与化成电芯2的桥梁,相当于导线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由电芯区域1、感应电压区域2、通电流区域3以及基板8组成,所述基板8具有由覆铜镀金区与覆铜涂绝缘层区组成的覆铜区,该覆铜区一侧具有预留空白区7;同时,所述基板8具有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并且该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之间设置锯齿状分隔带4;

相应地,所述预留空白区7具有锯齿状分隔带4;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分隔带4在覆铜镀金区5表面形成一段凸起并且该凸起的高度相等,提高了电芯极耳与PCB板贴合时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放电PCB电路板结构,包括电芯区域1、基板8,所述基板8由覆铜区以及预留空白区7组成,所述基板8的覆铜镀金区5一侧具有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

相应地,所述预留空白区7两侧的感应电压区域2与通电流区域3之间设置锯齿状分隔带4;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分隔带4与感应电压区域2组合形成相比原电压区域更宽广的接触区,同等条件下,增加了电芯极耳在PCB板电压区域的接触面积,确保电芯极耳与PCB板上的电压区充分接触。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例如,对于电芯的厚度、型号、尺寸等,PCB板块的厚度,正负极区域的设置以及锯齿状的尺寸等,若没有产生超出本案之外的有益效果,则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