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喷嘴及热熔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799发布日期:2020-12-01 11: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喷嘴及热熔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工具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加热喷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热熔枪。



背景技术:

一般热熔枪或者类似产品大多有一个加热熔化装置,称为速热枪头或者加热器,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将送入的固态胶棒融化成液态,液态胶从速热枪头流出后冷却凝固,粘贴相应的物品。

目前采用的加热方式通常为电热加热,例如目前已知一种速热枪头内部设置四棱锥形的ptc陶瓷发热元件,ptc陶瓷发热元件通电后发热,对胶棒加热熔化,但由于ptc陶瓷发热元件为四棱锥形形,与胶棒接触的部位较小,对胶棒的加热效率较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提高胶棒的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喷嘴,能够提高胶棒的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喷嘴,包括内电极、发热体和外电极,所述发热体夹持在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之间,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分别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对所述发热体供电,所述发热体通电发热并向所述内电极导热;

所述内电极包括预热环和加热锥,所述预热环位于所述内电极的导入端,且所述预热环内腔的圆柱面能够与胶棒的表面接触进行预热软化;所述加热锥对接于所述预热环,内表面为圆锥面沿轴线方向渐缩的回转面,用于对胶棒加热融化。

可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环和发热锥,所述发热环呈圆筒状,所述发热环的内表面与所述预热环的外表面接触导热,所述发热锥的内表面与所述加热锥的外表面接触导热。

可选地,所述外电极为与所述发热锥的外表面贴合接触的圆锥面状回转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加热锥为内凹的回转曲面;所述发热锥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内凹的回转曲面;所述外电极为内凹的回转曲面。

可选地,所述内电极还包括圆柱状的入胶口和圆柱状的出胶口,所述入胶口的直径大于所述预热环的直径,所述出胶口的直径等于所述加热锥最小处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发热体为所述预热环和所述加热锥相对固定形成的独立的整体。

可选地,所述发热环和所述发热锥相互独立设置且相互绝缘,能够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环和所述发热锥相互并联。

可选地,所述发热体由至少两块沿周向分割的分瓣拼接构成,每块所述分瓣包括一部分所述发热环和一部分所述发热锥;各块所述分瓣相互独立设置且相互绝缘,并相互并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熔枪,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喷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喷嘴,包括内电极、发热体和外电极,发热体夹持在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内电极和外电极分别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对发热体供电,发热体通电发热并向内电极导热;内电极包括预热环和加热锥,预热环和加热锥均能够发热,预热环位于内电极的导入端,当胶棒从导入端伸入时,胶棒前端与预热环内腔的圆柱面接触,从而对胶棒进行预热软化;加热锥对接于预热环,内表面为沿轴线方向渐缩的回转面,用于对胶棒加热融化,将胶棒融化为液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热喷嘴中的内电极包括预热环和加热锥,预热环先与胶棒接触,对胶棒进行两次加热,胶棒的加热效率更高,缩短加热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喷嘴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喷嘴组装完成的剖面图;

图2a为内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发热体第二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

图3b为发热体第二种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图;

图3c为发热体第二种实施例装配后的剖面图;

图4a为发热体第三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

图4b为发热体第三种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图;

图4c为发热体第三种实施例装配后的剖面图。

图中包括:

内电极1、预热环11、加热锥12、入胶口13、出胶口14、发热体2、发热环21、发热锥22、外电极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喷嘴,能够提高胶棒的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喷嘴及热熔枪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喷嘴各部件的爆炸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喷嘴组装完成的剖面图;包括内电极1、发热体2和外电极3,发热体2夹持在内电极1和外电极3之间,发热体2在中间,分别可与内电极1和外电极3接触,内电极1和外电极3分别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对发热体2供电,发热体2可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等电热元件;发热体2通电产生热量发热,发热体2与内电极1相互接触,能够向内电极1导热,内电极1优选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制成。

如图2a所示,为内电极1的结构示意图;内电极1包括预热环11和加热锥12,预热环11为圆筒状,加热锥12为沿轴线方向渐缩的回转面,其两端贯通,预热环11和加热锥12两者相互对接,加热锥12的内径最大处的直径与预热环11的直径相等,加热锥12对接于预热环11。预热环11位于内电极1的导入端,预热环11的内腔表面为圆柱面,并且尺寸与胶棒的外径相匹配,胶棒插入时能够恰好与胶棒的外表面接触,预热环11内腔的圆柱面能够与胶棒的表面接触时向胶棒传递热量,使胶棒进行预热软化,胶棒到达预热环11的位置处先受热,由固态逐渐变软;当胶棒向前移动接触加热锥12时,进一步与加热锥12内腔的回转面接触,对胶棒进一步加热,用于对胶棒加热融化,使其变为液态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热喷嘴,通过在内电极1处设置预热环11和加热锥12对胶棒进行两级加热,胶棒先到达预热环11再到达加热锥12,当胶棒与预热环11接触时,由于预热环11具有圆柱面,可与胶棒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胶棒由固态软化,再进一步向前移动到加热锥12时,被加热锥12进一步加热形成液体,从而加速了胶棒受热融化的速率,缩短加热时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热体2包括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如图2b所示,为发热体2的结构示意图;发热环21的外形呈圆筒状,发热锥22的外形呈回转面;发热环套在内电极1的外部,发热环21的内表面与预热环11的外表面接触导热,发热锥22的内表面与加热锥12的外表面接触导热。发热体2的内表面与内电极1的外表面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能够达到更佳的热量传递效果。

发热体2是个异形结构,由圆柱段的发热环21和圆锥段的发热锥22组成,加热体采用粉末压实制成,其圆柱段对发热体本身也起到结构增强的作用,降低了零件因装配和使用时的破损的风险,提高了零件制作加工时的合格率以及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圆柱段和圆锥段还可对电极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电极3的结构示意图;外电极3为回转面结构,外电极3的内表面与发热锥22的外表面贴合接触;内电极1和外电极3分别连接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对发热体2供电。

加热锥12为内凹的回转曲面,其剖面线为内凹的圆弧;发热锥22的内表面与加热锥贴合接触导热,因此发热锥22的内表面为内凹的回转曲面;加热锥22的外表面也设置为内凹的回转曲面;外电极3为内凹的回转曲面,与加热锥22的外表面贴合接触,采用相同的结构。

如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电极1还包括圆柱状的入胶口13和圆柱状的出胶口14,入胶口13的直径大于预热环11的直径,入胶口13与预热环11之间形成台阶,入胶口的直径大于胶棒的直径,方便胶棒定位插入;出胶口14的直径等于加热锥12最小处的直径,胶棒与发热锥22之间接触变为液态,出胶口14为一段较细的圆筒结构,方便对胶液进行导流。

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三种发热体2的具体设置形式:

第一种:发热体2为预热环11和加热锥12相对固定形成的独立的整体,也即图2b所对应的设置形式,预热环11和加热锥12一体加工成型。此实施例中的内电极1和外电极3分别与发热体2导电连接。

第二种: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相互独立设置且相互绝缘,能够相互拼接形成发热体2;如图3a所示,为发热体2第二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图3b为发热体2第二种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图;图3c为发热体2第二种实施例装配后的剖面图;其中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分别为独立的个体,相互拼接形成发热体2,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相互并联,分别独立地连接电源;由于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电源,因此能够起到降低电阻、增大电流的效果,进而提升热效率。此实施例中内电极1和外电极3分别与发热体2导电连接,但相对独立的发热环21和发热锥22之间是不直接导电接触,保持绝缘。

发热环21连接引线后直接与外电极3并联,因为外电极3与发热锥22是导通的,并联后形成一极。发热环21与发热锥22共用内电极1,形成另外一极,不需要另外引线。发热环21与发热锥22与内电极1均是电气导通的。

当然,除了上述方案之外,若将发热体2分隔为数量更多的独立个体再相互拼接也是可以的,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三种:发热体2由至少两块沿周向分割的分瓣拼接构成,每块分瓣包括一部分发热环21和一部分发热锥22,在此实施例中,内电极1外表面和外电极3内表面与发热体2接触面要做好电气绝缘;如图4a所示,为发热体2第三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图4b为发热体2第三种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图;图4c为发热体2第三种实施例装配后的剖面图;各分瓣优先采用中心对称的设置形式,发热环21的一部分和发热锥22的一部分相对固定为一体形成一个分瓣,由多个分瓣沿周向拼接形成发热体2,各块分瓣之间保持相互独立设置且相互绝缘,各块分瓣采用相互并联的电连接形式,能够起到降低电阻、增大电流的效果,进而提升热效率。

发热体2的每个分瓣的同一极并联后接内电极1或外电极3,对应地,每个分瓣另一极并联后接外电极3或内电极1。发热体2的每个分瓣彼此分开分布,相互绝缘,并且与内电极1和外电极3保持绝缘的,设置绝缘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熔枪,包括上述的加热喷嘴,该热熔枪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热熔枪的其他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以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