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229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划分为符号标示区及 非符号标示区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式屏幕为一种可直接对显示于屏幕上的操作界面元件(如虚拟键 盘、功能图像或滚动条)进行操作的感应式屏幕。由于触控式屏幕有操作筒 单的特性,因此业界将触控式屏幕应用于许多移动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
(PDA)手机,以满足消费者的喜爱及需求。
然而,以目前市面上的个人数字助理手机的触控式屏幕为例,触控式屏 幕上所显示的虛拟键盘中,每个按键的符号通常位于按键的中央。在此情况 下,当使用者要按压虚拟键盘的按键时,常会遮住要按压按键的符号,而无 法确认实际按压到的按键是否正确。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按压按键时常常会 误触其它按键,而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此外,有些手机(例如iPhone)在手指按压按键时,在按键上方另外跳 出一小按键,以显示使用者目前所按压的按键为哪个。但这种按键操作方式 仍不太直观,同样地会让使用者觉得较不易观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移动装置,其将触控式屏幕上的每个按键划分为符号 标示区及非符号标示区,当使用者按压于非符号标示区时可察看符号标示区 所标示的符号,以得知按压的按键是否正确,达到不易误触其它按键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移动装置,此装置包括一触控式屏幕。 触控式屏幕用以显示一键盘。键盘具有多个按键。每个按键由互相垂直的一 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定义,第一边的长度大于第二边的长度。每个按键由实 质上平行于第二边的一区分线划分为一符号标示区及一非符号标示区。符号 标示区用以标示一符号。非符号标示区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按压,以触发按键。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使用者按压图1的移动装置的一按键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呈椭圆形的另一例按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每个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右侧的移动装置 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每个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左侧的移动装置 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部分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右侧且部分按键 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左侧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200、 300、400:移动装置
110、210、 310、410:触控式屏幕
120、220、 320、420:键盘
130、230、 330、430a、430b:按键
132:第一边
134、234、 334、434a、434b:第二边
136:区分线
138、238、 338、438a、438b:符号标示区
140、240、 340、440a、440b:非符号标示区
142:符号
A:长轴 B:短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A,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移 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A示出了使用者按压图1的移动装置的一按键的示意图。移动装置100例如是一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或个人数字助理手机,并包括一触控式屏幕110用以显示一键盘120。 键盘120例如是一 QWERTY标准键盘或一数字标准键盘,并具有多个按键130。 在此,以图2A所绘制的标示为「 i」的按键130为例做说明。
如图2A所示,按键130由互相垂直的第一边132及第二边134所定义, 第一边132的长度大于第二边134的长度。按键130由实质上平行于第二边 134的一区分线136划分为一符号标示区138及一非符号标示区140,其中, 区分线136可为直线、圓弧线、或其它任何样式而可将按键130划分为一符 号标示区138及一非符号标示区140的线条,在此并不加以限制。符号标示 区138用以标示一符号142,例如是字母「i」。非符号标示区140用以提供 一使用者按压,以触发按4建130。
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按压键盘120上标示为字母「 i」的按键130时, 使用者的手指实质上按压于非符号标示区140。因此,使用者可在按压标示 为字母「 i」的按键130的同时,通过察看符号标示区138所标示的符号142 以得知按压的按键是否正确,而不会误触到其它按一睫,例如误触到^t盘120 上标示为字母「o」的按键或标示为字母「k」的按键。藉此,以增加使用者 按压按键130的正确率及提高操作容易度。
在本实施例中,键盘120的每个按键130以呈一矩形为例做说明,第一 边132为矩形的一长边,且第二边134为矩形的一短边,如图2A所示。但 每个按键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键盘的每个按键可依据实 际应用状况设计为一椭圓形、其它规则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如图2B所 示,其示出了呈椭圓形的另一例按键的示意图。当按键130呈椭圓形,椭圆 形的一长轴A平行于第一边132,且椭圓形的一短轴B平行于第二边13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按4建130虽以符号142为字母「 i」为例做说明,但 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按键130的符号142可为其它字母、 一图案或一数字。
移动装置100的操作纵身方向为使用者手持移动装置100时,使用者与 移动装置IOO所构成的方向。如图l所示,当使用者手持移动装置100时, 移动装置100的操作纵身方向为Y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键盘120的每个按 键130的第一边132平行于移动装置100的操作纵身方向(Y方向),且每个 按4建130的符号标示区138位于非符号标示区140的上方。因此,当使用者按压按键130时,可容易地察看到符号标示区138所标示的符号142。
为了使使用者在按压按键130时,可容易地察看到符号标示区138所标 示的符号142而不会误触其它按键,因此,按4建130的非符号标示区140的 面积大小使得当使用者按压按键130的非符号标示区140时,符号标示区138 上的符号142不被遮住。例如,按键130的符号标示区138的面积与非符号 标示区140的面积比例较佳地约为1: 1。同时,按键130的符号标示区138 及非符号标示区140的面积具对称性也可达到键盘120的美观性。
除此之外,若按键130的非符号标示区140的面积过小,则使用者在按 压按键130时相当容易误触到其它按键,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按键 130的非符号标示区140相对于使用者手指的面积大小为能够使得当使用者 以手指按压按键130时,标示为字母「 i」的按键130周围相邻的按键,如 标示为字母「o」的按键或标示为字母「k」的按键不被同时触发。此外,若 按键130的第一边132相对于第二边134的长度过短,在按键130的大小有 限的情形下配置出的符号标示区138与非符号标示区140相对地过小,使得 使用者在按压按键130时仍然相当容易误触到其它按键,而造成使用上的不 便。因此,如图2A所示,按键130的第一边132的长度较佳地约为第二边 134的长度的两倍。
当使用者以手指按压按键130时,通常接触于触控式屏幕110的为指尖 下方,而非指尖处,因此相当容易按压到位于要按压按键下方的按键而造成 误触。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当符号标示区138被按压时,不会触发对应的 按键130。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在按压标示为字母r i」的按一睫130时,即使 手指误触到标示为字母「 j」的按键的符号标示区或标示为字母「 k」的按键 的符号标示区,也不会触发标示为字母「 j」的按键或标示为字母「k」的按 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符号标示区被按压时,也 可触发对应的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按键130的符号标示区138位于非符号标示区140 的上方作示例说明,但符号标示区138与非符号标示区140的配置位置不限 于此。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每个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右 侧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移动装置200的操作纵身方向为使用者手持移动装 置200时,使用者与移动装置200所构成的方向,即Y方向。键盘220的每 个按键230的第二边234平行于移动装置200的操作纵身方向(Y方向),且每个按键230的符号标示区238位于非符号标示区240的右侧。如此一来, 当使用者以左手握持移动装置200并以左手按压键盘220上的按键230时, 可容易地察看到按键230的符号标示区238上所标示的符号。
另外,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每个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 的左侧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移动装置300的操作纵身方向为使用者手持移 动装置300时,使用者与移动装置300所构成的方向,即Y方向。键盘320 的每个按键330的第二边334平行于移动装置300的操作纵身方向(Y方向), 且每个按键330的符号标示区338位于非符号标示区340的左侧。如此一来, 当使用者以右手握持移动装置300并以右手按压键盘320上的按键330时, 可容易地察看到按键330的符号标示区338上所标示的符号。
此外,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部分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 的右侧且部分按键的符号标示区位于非符号标示区的左侧的移动装置的示 意图。移动装置400的键盘420包括位于右侧的部分按键430a,如标示为字 母r i」的按键,且包括位于左侧的部分按键430b,如标示为字母「 e」的按 键。移动装置400的操作纵身方向为使用者手持移动装置400时,使用者与 移动装置400所构成的方向,即Y方向。如图5所示,键盘420的每个按键 430a及430b的第二边434a及434b平行于移动装置400的操作纵身方向(Y 方向),且按键430a的符号标示区438a位于非符号标示区440a的左侧,按 键430b的符号标示区438b位于非符号标示区440b的右侧。如此一来,当 使用者以双手握持移动装置400并以双手按压键盘420上的按键430a及 430b时,可容易地察看到按键430a及430b的符号标示区438a及438b上所 标示的符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装置的键盘所包括的按键,并非全部按键都必须 为本发明所披露的按键,也可包括如现有技术的按键。例如,有些按键上即 使不标示任何符号,使用者仍可知道此按键为哪个,例如空格键(Space), 则此类按键也可不需如本发明区分为符号标示区及非符号标示区。又例如, 有些按键其形状较特殊,例如空格键及Enter键,此类按键的形状也不需如 本发明所披露的形状。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移动装置,是将每个按键划分为标示符号的 符号标示区及提供使用者按压的非符号标区。因此,当使用者按压非符号标 示区时,可同时察看符号标示区所标示的符号以得知按压的按键是否正确,
8而不会误触到其它按^建,不必如已知技术那样另外在按键上方跳出一小按键 来显示所按压的按键。尤其对于移动装置的使用者而言,因无法确认按压的 按键而造成误触的情况将得以改善。如此一来,大幅地增加了使用者按压按 键的正确率与直觉性及提高操作容易度,让使用者获得更佳的使用经验。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 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当可作 若干的更改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触控式屏幕,用以显示一键盘,该键盘具有多个按键,各所述按键由互相垂直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定义,该第一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边的长度,各所述按键由实质上平行于该第二边的一区分线划分为一符号标示区及一非符号标示区,该符号标示区用以标示一符号,该非符号标示区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按压,以触发该按键。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当该符号标示区被按压时,无法 触发该按键。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当该符号标示区被按压时,也可 触发该按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呈一矩形,该第一边 为该矩形的一长边,该第二边为该矩形的一短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第一边平行该移 动装置的一操作纵身方向,且各所述按^t的该符号标示区位于该非符号标示 区的上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第二边平行该移 动装置的一操作纵身方向,且各所述按键的该符号标示区位于该非符号标示 区的右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第二边平行该移 动装置的一操作纵身方向,且各所述4安^t的该符号标示区位于该非符号标示 区的左侧。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第二边平行该移 动装置的一操作纵身方向,位于该键盘左侧的一部分的所述按键中,各所述 按键的该符号标示区位于该非符号标示区的右侧;以及位于该键盘右侧的另 一部分的所述按键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符号标示区位于该非符号标示区的左侧。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边的长度约为该第二边的 长度的两倍。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各所述按键的该符号标示区与该非符号标示区的面积比例约为1: 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符号为一字母、 一图案或一 数字。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装置,此装置包括一触控式屏幕。触控式屏幕用以显示一键盘。键盘具有多个按键。每个按键由互相垂直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定义,第一边的长度大于第二边的长度。每个按键由实质上平行于第二边的一区分线划分为一符号标示区及一非符号标示区。符号标示区用以标示一符号。非符号标示区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按压,以触发按键。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478579SQ2008100016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侯钧耀, 王蕙雯, 高翊峰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