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913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送装置,特别涉及到为了在物理层上传送数据而修复使用的数据(例如同步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送中,有一种按预定的间隔插入数据同步所需的同步头 (SyncHeader)的协议。例如,在10千兆位以太网(“以太网”为注册商标。下面相同。) 上,使用64B/66B码元,按66位的每块传输数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66位的块由2 位的同步头(“01”或者“10”)和64位的有效载荷构成。也就是说,每隔66位插入2位的同步头。因此,发送侧节点在64位的数据中附加2位的同步头,按66位进行编码。接收侧节点找出每隔66位到达的2位的同步头,对同步头之后的64位数据进行译码。另外,在同步头的值为“01”时,同步头之后的64位数据是用户数据,在同步头的值为“ 10”时,同步头之后的64位数据是包含控制代码的数据(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271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 IEEE 802. 3ae

发明内容
借助于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有时因噪声的影响等而进行重写。 这种物理层上数据的错误无法通过上位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上的错误纠正进行修
Μ. ο例如,在因传输通路上的噪声等而使同步头损坏,重写成“00”或者“11”的情况下,因为接收侧节点无法判定有效载荷是用户数据还是包含控制代码的数据,不能对接收到的数据正确地进行译码,所以64位的有效载荷被废弃。本发明的目的为,即便在接收到同步头已损坏的块时,也通过根据前后数据的关系推测正确的同步头的值,纠正同步头,来恰当地处理曾被废弃的数据。如果表示本发明典型的一例,则如下所述。也就是说,数据传送装置传送,该块是通过将帧分割为第一预定位的数据,并对上述分割后的数据附加第二预定位的同步头而生成的块,其特征为,具备逻辑电路,处理上述数据传送装置的动作;缓存器,存储要传送的块;以及接口,输入输出前往上述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上述块包含连续按顺序传送的第一块、第二块及第三块,上述逻辑电路取得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第一同步头、上述第二块中包含的第二同步头及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第三同步头,在上述第二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同步头和上述第三同步头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的第一判定以使上述第二块与上述第一块及上述第三块匹配,按上述推测出的值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纠正已损坏的同步头,能够抑制因块的废弃造成的有效数据的缺失、传送效果的下降。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节点结构的框图。图3A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XGMII上的以太帧和10( 以太网上的数据串之间的变换的附图。图;3B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由编码器做出的编码例的附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纠正同步头的状态的附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纠正同步头的状态的附图。图9是说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纠正同步头的状态的附图。图10是说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步头纠正失败的状态的附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表的附图。图12是使用本发明的MPLS网络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1、105 客户机终端102、104 网络节点103网络111块同步部112解扰码器113错误纠正部114缓存器115判定部116纠正部117译码器118编码器119扰码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具备客户机终端101、105、网络节点102、104及网络103。客户机终端101及105是经由网络103来收发数据的计算机,具备处理器、存储器及网络接口。网络节点102及104是在客户机和其他节点之间以及节点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装置,通过网络103进行了连接。还有,网络节点102及104的详细结构将使用图2在后面进行说明。
网络103用来通过多个网络节点,按所指定的目的地地址传送数据。还有,图1所示的网络103具备2台网络节点102及104,但是也可以还具备多台网络节点。网络103是所谓的10千兆位以太网,传输由64B/66B码元编码后的数据。也就是说,在网络103的物理层上,按66位的每块传送数据,该66位的块由2位的同步头(SyncHeader)和64位的有效载荷构成。还有,因为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将下述数据包含于块中的场合,该数据表示要传送的块中包含的数据的属性,并且不能通过错误纠正进行纠正,所以网络103也可以不是传送包含同步头的块的10千兆位以太网。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节点104结构的框图。网络节点104具备块同步部111、解扰码器112、错误纠正部113、译码器117、编码器118及扰码器119。块同步部111找出在从网络侧发送的串行数据串中每66位包含的同步头的“01” 或者“10”模式,建立块的同步。解扰码器112对块的64位有效载荷进行解扰码处理。错误纠正部113在块的同步头已损坏时,推测正确的同步头的值,纠正同步头。具体而言,错误纠正部113在块的同步头已损坏时,判定前后块的同步头是否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然后,在满足能够纠正的条件时,通过参照前后块的同步头的值,来推测该中间块正确的同步头的值,将该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为推测出的值。因此,错误纠正部113具备缓存器114,至少暂时存储前后块;判定部115,判定前后块的同步头是否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纠正部116,按从前后块的同步头推测出的值,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还有,由错误纠正部113执行的处理详细情况将使用图4在后面进行说明。译码器117从块提取有效载荷,译码成64位(8字节)数据。编码器118在64位(8字节)数据中附加同步头,编码成66位的块。扰码器119对块的有效载荷数据进行扰码处理。通过该扰码处理,来调整数据以使传送的数据差异(disparity)成为0。网络节点104具备接口(端口),收发数据;路由选择部,决定输出数据的端口 ; 处理器,控制网络节点的动作;存储器,存储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及该程序的执行所需要的数据。上面,虽然对于网络节点104进行了说明,但是网络节点102也是相同的结构及功能。图3A是说明XGMII上的以太帧和10千兆位以太网上的数据串之间的变换的附图。10千兆位以太网上的数据串305通过将XGMII (10千兆位介质无关接口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上指定长度的以太帧301每隔8字节进行分割,在分割后的数据中附加2位的同步头,来生成在10千兆位以太网上传送的66位的块。具体而言,XGMII上的以太帧301在其开头设置8位的开始代码(S),在其尾部设置8位的尾部代码(T),在开始代码和尾部代码之间设置数据区域。另外,在帧间设置帧间隔(IFG)。
编码器118生成将该以太帧301每隔8字节进行分割后的数据(302)。此时,开始代码只能够分配于8字节中的第一个或第5个字节中。也就是说,包含开始代码的8字节数据为 “SDDDDDDD”或者 “IIIISDDD,,。然后,将分割后的8字节数据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编码,随后,赋予2位的同步头 (303)。在8字节的数据是用户数据时,赋予同步头“01”,在8字节的数据是包含控制代码的数据时,赋予同步头“10”。其后,对除同步头外的有效载荷的数据进行扰码,生成10千兆位以太网上的数据串 305。另一方面,10千兆位以太网上的数据串305通过解扰码处理,恢复编码后的状态的数据。随后,判定同步头是否已损坏,修复已损坏的同步头(304、303)。该同步头的纠正处理将使用图4、图5在后面进行说明。该同步头的纠正处理既可以利用由逻辑电路得到的逻辑性进行安装,也可以利用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而得到的逻辑性进行安装。同步头被修复后的数据取下同步头,生成8字节的数据,每8字节进行译码(302)。 随后,进行译码后的数据结合,来组装数据包,重新构成以太帧301。图;3B是说明由编码器118做出的编码例的附图。如上所述,在8字节的有效载荷中只包含用户数据(D)时,该块是数据块,同步头为“01”。另一方面,在8字节的有效载荷中包含控制代码(S、T、I等)时,该块是控制块, 同步头为“10”。在控制块的场合,在有效载荷的开头(也就是紧跟同步头之后)设置8位的块类型字段(BlockTypeField)。该块类型字段表示块中包含的用户数据(D)的编码方法。也就是说,由块类型字段的值,决定块中包含的控制代码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错误纠正处理的流程图,该错误纠正处理由错误纠正部113 执行。还有,错误纠正部113通过逻辑电路来发挥作用,或是通过由网络节点所具备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发挥作用,都可以。另外,该错误纠正处理在由块同步部 111做出的块同步、由解扰码器112做出的解扰码建立之后执行。首先,根据同步头的值,判定同步头是否已损坏(SlOl)。具体而言,因为正确的同步头是“01”或者“10”,所以如果同步头是“00”或者“11”,则可以判定出同步头已损坏。接下来,从存储在缓存器114中的前后块提取同步头,判定能否从所提取的同步头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S102)。也就是说,判定前后块的同步头是否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具体而言,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01”,且后一块的同步头是“01”时, 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可以推测其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进行纠正。在判定的结果为,满足该条件时,推测出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是“01”,将该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为“01”(S103)。这如图4所示,不存在一个块包含表示数据包开始的代码“S”和表示数据包结束的代码“T”的两个的情况。另外,在块的同步头是“01”时,该块是在有效载荷中只包含用户数据的数据块。因而,可以推测出该中间块是数据块,能够将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为“01”。另一方面,在前后块的同步头任一个不是“01”时,由于无法推测同步头的值,因而不纠正该中间块的同步头(S104)。还有,在不纠正已损坏的同步头时,不能正确组装包含该块的数据在内的以太帧。因此,在上位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上,进行控制以便重新发送包含该中间块的以太帧。下面,使用图5,来说明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由于作为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502是“00”,因而在SlOl中,判定出该同步头502发生了错误。因此,要参照缓存器中所存储的前后块的同步头501及503。这种情况下,由于前后块的同步头501及503都为“01”,因而能够从前后块的同步头501及503,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是“0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分割预定长度的以太网帧所生成的66位的块在网络节点间进行传送,因而传送的块按原状接过了(引豸続< )分割前以太网帧的性质 (和前后块的数据之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块中包含的数据,特别是控制代码的排列上存在规则性。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着重于该规则性,来判定块是数据块还是控制块,纠正已损坏的同步头。这样一来,采用第一实施方式,就可以将中间块的同步头502纠正为“01”。如同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中间块的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判定能否根据前后块的同步头来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然后,在满足可以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条件时,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以使前后块和中间块匹配。因此,同步头已损坏的块的废弃减少,可以减少数据包的重新发送次数。另外,由于数据包的重新发送减少,因而可以抑制传输通路上通信量的增加。再者,通过抑制通信量的增加,可以减低网络节点的消耗电力。<实施方式2>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使用了前后块的同步头,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使用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再者,也可以以备用的形式使用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还有,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及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还有,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处理附上相同的符号,它们的说明予以省略。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节点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节点进行比较,错误纠正部 113的功能不同。也就是说,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部113在块的同步头已损坏时,通过参照该块和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值,来推测该中间块正确的同步头的值,纠正同步头。具体而言,错误纠正部113在块的同步头已损坏时,判定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是否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然后,在满足能够纠正的条件时,按从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推测出的值,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这里,所谓的块类型字段指的是,表示块中包含的数据种类的信息,在传送的66 位块是控制块时,是分配于有效载荷最开始的8位(紧接同步头后的1字节)中的数据区域,如图:3B所示,表示传送的数据中包含的用户数据的字节数及位置、控制代码的内容、数量及位置。也就是说,在同步头是“10”时,可以通过紧接同步头后的8位数据,得知控制块中包含的控制代码。
8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判定部115判定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是否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错误纠正部116按从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推测出的值,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的流程图,该错误纠正处理由错误纠正部 113执行。还有,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错误纠正部113通过逻辑电路来发挥作用,或是通过由网络节点所具备的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发挥作用,都可以。另外, 该错误纠正处理在由块同步部111做出的块同步、由扰码器112做出的解扰码建立之后执行。首先,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判定同步头是否已损坏(SlOl),判定能否从前后块的同步头推测该块的同步头(S102),将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为推测出的值(S103)。另一方面,在S102中判定出前后块的同步头与可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不一致时,参照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Slll),判定能否从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也就是说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是否与可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一致(SlU)。其结果为,在能够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时,根据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推测中间块的同步头的值,将中间块的同步头(SyncHeader)纠正为推测出的值 (S113)。还有,S112 S113的处理具体内容将使用图7及图11进行说明。该同步头的纠正处理既可以利用由逻辑电路得到的逻辑性进行安装,也可以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利用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而得到的逻辑性进行安装。另一方面,在S112中,判定出不满足能够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之条件时,不纠正该中间块的同步头(S104)。这种情况下,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于无法正确组装包含该块的数据在内的以太帧,因而进行包含该中间块的以太帧的重新发送控制。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图6的S112 S113)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图6)中,判定出不能利用前后块的同步头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时,参照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Slll)。其后,判定前一块的同步头是否是“01”,且后一块的同步头是否是“10”(S121)。 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01”,且后一块的同步头是“10”时,再判定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否是 “0x33” (S122)。其结果为,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01”,后一块的同步头是“10”,且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0x33”时,满足可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由于后一块包含帧开头(开始代码幻,因而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包含帧尾部(尾部代码T),可以推测出是控制块。因而,为了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进入S127。另一方面,在前一块的同步头不是“01”,或者后一块的同步头不是“10”时,为了搜索是否满足其他条件,进入S125。在S125中,判定前一块的同步头是否是“ 10”,后一块的同步头是否是“ 10”,并且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否是“0x87”,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否是“Oxle” (S125,S126)0其结果为,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10”,后一块的同步头是“10”,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0x87”,且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Oxle”时,满足可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的条件。这种情况下,该前一块包含帧尾部(尾部代码τ),后一块包含ire。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因为将前后夹在ire间,所以包含ire,可以推测出是控制块。因而,为了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进入S127。在S127中,参照处理对象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判定是否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 也就是说,判定从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推测出的中间块的同步头是否和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匹配。其原因为,在同步头是“10”时,块类型字段只能取得预定的值。其结果为,由于在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和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匹配时,确认了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的值正确,因而进入S128,将中间块的同步头纠正为“10”。另一方面,在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和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匹配时,存在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的值,或者块类型字段的值发生了错误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要考虑下面的两个处理。(1)纠正同步头。在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和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匹配时,同步头的纠正正确的概率较低。但是,为了提高可以对块正确地进行译码的概率,减低数据包废弃率,可以尽管同步头的纠正正确的可能性较低,仍纠正同步头。(2)不纠正同步头。在推测出的中间块同步头和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匹配时,由于同步头的纠正正确的概率较低,因而为了防止数据的错误,最好不纠正同步头,而进行控制以便在上位层上重新发送帧。也就是说,为了使数据的正确性优先,此时最好不纠正同步头。该两个处理只要根据传送的数据品质,也就是使数据传送速度优先还是使数据的正确性优先,进行变更就可以。另外,该二个处理也可以按判定出中间块的同步头能够纠正的、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每个组合,以可选择的形式进行设定。还有,S127的处理是任意的步骤,也可以不参照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判定是否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其后,在纠正同步头时,将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同步头纠正为“10”(S128)。另一方面,在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值和任何项目都不一致时,由于得不到同步头的纠正备用,因而判定出判定对象的中间块同步头不能纠正。具体而言,在S122 中判定为“否”时、在S125中判定为“否”时以及在SU6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104,不纠正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同步头。接下来,使用图8 图10,针对中间块同步头的纠正,说明能够从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情形(图8、9)以及不能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情形(图10)。在图8所示的场合,由于作为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512是“00”,因而在 SlOl中,判定出该同步头512发生了错误。因此,要参照缓存器中所存储的前后块的同步头 511及513。由于前一块的同步头511为“01”,后一块的同步头513为“10”,因而无法从前后块的同步头511及513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S102、S121)。因此,要参照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15。还有,图8所示的场合,因为前一块是其同步头为“01”的数据块,所以在应当存储块类型字段的部位,存储着用户数据。其结果判明,因为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15是“0x33”,所以该后一块包含帧开头 (开始代码S) (S12》。因此,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包含帧尾部(尾部代码T),可以推测出是控制块。因此,可以将中间块的同步头512纠正为“10”。在图8所示的场合,由于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是“0x87”,则同步头的值的推测结果正确,因而纠正同步头。另一方面,即使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是“0x87”,也有选择地执行纠正或者不纠正同步头的某一个处理(S127)。在图9所示的场合,由于作为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522是“11”,因而在 SlOl中,判定出该同步头522发生了错误。因此,要参照缓存器中所存储的前后块的同步头 521及523。由于前一块的同步头521为“01”,后一块的同步头523为“10”,因而无法从前后块的同步头521及523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S102、S125)。因此,要参照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524、526。其结果判明,因为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M是“0x87”,所以该前一块包含帧尾部 (尾部代码T)及IR;。另外,还判明因为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 是“Oxle”,所以该后一块包含ire。因此,因为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将前后夹在ire间,所以包含ire,可以推测出是控制块。因此,可以将中间块的同步头522纠正为“10”。在图9所示的场合,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是“Oxle”,则同步头的值的推测结果正确,但是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是“Oxle”,也有选择地执行纠正或者不纠正同步头的某一个处理(S127)。在图10所示的场合,由于作为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532是“00”,因而在 SlOl中,判定出该同步头522发生了错误。因此,要参照缓存器中所存储的前后块的同步头 531及533。由于前一块的同步头531为“ 10”,后一块的同步头533为“10”,因而不满足能够从前后块的同步头531及533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条件(S102、S125)。因此,要参照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534、536。其结果判明,因为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36是“0x33”,所以该后一块包含帧开头 (开始代码S)。另外,还判明因为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534是“0x33”,所以该前一块包含帧开头(开始代码S) (S126)。此时,在包含开始代码(S)的两个块之间,应当存在包含尾部代码(T)。的块。但是,由于参照该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后的结果的值例如是0x33,该中间块包含开始代码 (S),因而即使纠正该中间块的同步头,也不能得到和前后块之间的匹配性。因而,不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532(S127)。〈异例>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处理也可以不是图7所示的逻辑性,而是通过从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找出特定组合,来判定中间块的同步头可否纠正。下面,对于该异例进行说明。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表200的附图。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纠正表200包括前一块的同步头201、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 202、后一块的同步头203、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204、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205及同步头的纠正备用206。错误纠正表200存储在网络节点的存储器中,由判定部115进行参照。还有,如下所述,错误纠正表200也可以不包含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205。前一块的同步头201是在处理对象的中间块之前接收到的块的同步头的值。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202是在处理对象的中间块之前接收到的块的块类型字段的值。后一块的同步头203是在处理对象的中间块之后接收到的块的同步头的值。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 204是在处理对象的中间块之后接收到的块的块类型字段的值。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205 是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的值。同步头的纠正备用206是处理对象的中间块同步头的纠正备用。还有,在各栏目中,“_”意味着该栏目用哪个值都满足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已损坏时,判定缓存器中所存储的前一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后一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分别是否和前一块的同步头 201、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202、后一块的同步头203及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204 —致。在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值和任一个项目一致时,由于满足可以根据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来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条件,推测出该中间块的同步头是该项目的同步头的纠正备用206,因而从错误纠正表200取得同步头的纠正备用206,利用该同步头的纠正备用206来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参照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205。在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和项目一致,且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和项目不一致时,可以正确纠正中间块同步头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可以纠正同步头或者不纠正同步头。另一方面,在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值和任一个项目都不一致时,由于不满足可以根据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来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条件,得不到同步头的纠正备用,因而判定出判定对象的中间块的同步头不能纠正。还有,项目211是与不利用块类型字段,而只利用前后块的同步头来判定能否纠正中间块同步头的处理(图6的SlOl S103)对应的项目。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根据前后块的块类型字段的值进行判定的情形,在只利用前后块的同步头进行判定时,也可以使用错误纠正表200。具体而言,项目221如图5所示,在前后块的同步头都是“01”时,可以将中间块的同步头的纠正备用决定为“01”。另外,项目212如图8所示,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01”,后一块的同步头是“10”, 并且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0x33”时,中间块同步头的纠正备用可以决定为“10”。这种情况下,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是“0x87”,则同步头的值的推测结果正确,但是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是“ 0x87 ”,也有选择地执行纠正或者不纠正同步头的某一个处理。另外,项目213如图9所示,在前一块的同步头是“10”,前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 “0x87”,后一块的同步头是“10”,并且后一块的块类型字段是“Oxle”时,可以将中间块同步头的纠正备用决定为“10”。这种情况下,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是“Oxle”,则同步头的值的推测结果正确,但是如果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是“Oxle”,也有选择地执行纠正或者不纠正同步头的某一个处理。另外,也可以在错误纠正表200中,设置在中间块的块类型字段不正确时决定纠正或者不纠正同步头所用的标志,按每个项目控制是否纠正同步头。这种情况下,该标志能
够由管理者设定,也可以。还有,图7 图11所示的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的组合是示例,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能够在数十种的组合中,满足可以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的条件,推测中间块同步头的值。如同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中间块的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根据前后块的同步头及块类型字段,来判定能否推测中间块的值。然后,在满足可以推测中间块的值的条件时,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以使前后块和中间块匹配。因此,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在比第一实施方式多的场合下,纠正中间块的同步头。<对MPLS网络的安装>图12是使用本发明的MPLS网络的说明图。在将用户数据从客户机装置1-1向客户机装置2-1进行传送时,将从客户机装置 1-1所发送的以太帧,由MPLS边缘装置11使开销(OH)结束,提取用户数据,确定连接了目的地客户机装置2-1的MPLS边缘装置12。在OH中,包含作为目的地的客户机装置2_1的地址(IP地址或目的地址等)。还有,虽然在图12中用户数据将以SDH/S0NET信号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即便是以太网信号等各种信号也相同。然后,将确定后的表示边缘节点的MPLS标签(TLSP),附加于所提取的用户数据中,对用户数据进行封装。通过使用了 TLSP的封装,MPLS网络内的MPLS核心装置21 23 不用查找客户机装置2-1的目的地,就可以在MPLS网络内以端对端的形式传送数据包(下面称为标签交换)。此时,MPLS边缘装置11使用64B/66B编码,对从客户机装置1_11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封装,之后变换为66位的块,传送给MPLS核心装置21。MPLS核心装置21 2η通过从前一段的MPLS装置所发送的66位的块重新构建以太帧,借助于MPLS标签,来确定下一 MPLS装置,将重新构建后的以太帧变换为66位的块,传送给下一段的MPLS装置。MPLS边缘装置12通过从前一段的MPLS核心装置所发送的66位的块重新构建以太帧,使TLSP结束,对客户机装置2-1传送用户数据。这样,MPLS网络上所具备的MPLS装置在通过从前一段的MPLS装置所发送的66位的块重新构建以太帧时,纠正66位的块已损坏的同步头,并通过前后的块纠正已损坏的同步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对块进行传送,该块是通过将帧分割为第一预定位的数据,并对上述分割后的数据附加第二预定位的同步头而生成的块,该数据传送装置的特征为,具备逻辑电路,处理上述数据传送装置的动作;缓存器,存储要传送的块;以及接口, 输入输出前往上述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上述块包含连续按顺序传送的第一块、第二块及第三块, 上述逻辑电路,取得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第一同步头、上述第二块中包含的第二同步头及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第三同步头,在上述第二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同步头和上述第三同步头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的第一判定,以使上述第二块与上述第一块及上述第三块匹配, 按上述推测出的值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各块包含表示该块中包含的数据的类别的信息, 上述逻辑电路,在上述第一判定中,判定出不能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上述信息和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上述信息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的第二判定,根据上述第二判定的结果,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以使上述第二块与上述第一块及上述第三块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为,表示上述数据类别的信息被配置于上述块的数据部最开始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数据传送装置,用来传送使用MPLS标签进行了封装的帧,在被设置于MPLS网络的入口边缘时,在将上述MPLS标签附加给帧后,生成上述块, 在被设置于MPLS网络的出口边缘时,在尝试纠正上述同步头之后,从接收到的帧取下上述MPLS标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逻辑电路在上述第一同步头表示在上述第一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且上述第三同步头表示在上述第三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时,按表示在上述第二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的值,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
6.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在至少2台节点间传送数据,其特征为, 上述各节点,具备逻辑电路,处理上述节点的动作;缓存器,存储要传送的块;接口,输入输出前往上述节点的数据;对块进行传送,该块是通过将帧分割为第一预定位的数据,并对上述分割后的数据附加第二预定位的同步头而生成的块,上述块包含连续按顺序传送的第一块、第二块及第三块, 上述各节点,取得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第一同步头、上述第二块中包含的第二同步头及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第三同步头,在上述第二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同步头和上述第三同步头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的第一判定,以使上述第二块与上述第一块及上述第三块匹配,按上述推测出的值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为,上述各块包含表示在该块中包含的数据的类别的信息,上述各节点,在上述第一判定中,判定出不能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上述信息和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上述信息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的第二判定,根据上述第二判定的结果,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以使上述第二块与上述第一块及上述第三块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为,表示上述数据类别的信息被配置于上述块的数据部最开始的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为,上述数据传送系统是传送使用MPLS标签进行了封装的帧的MPLS网络,上述节点,在被设置于上述数据传送系统的入口边缘时,在将上述MPLS标签附加给帧后,生成上述块,在被设置于上述数据传送系统的出口边缘时,在尝试纠正上述同步头之后,从接收到的帧取下上述MPLS标签。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为,上述各节点在上述第一同步头表示在上述第一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且上述第三同步头表示在上述第三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时,按表示在上述第二块中只含有用户数据的值, 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系统,根据前后数据的关系将同步头纠正为正确的值。数据传送装置传送通过在分割帧后的数据中附加第二预定位的同步头而生成的块,上述块包含连续按顺序传送的第一块、第二块及第三块,上述数据传送装置取得上述第一块中包含的第一同步头、上述第二块中包含的第二同步头及上述第三块中包含的第三同步头,在上述第二同步头不是正确的值时,实施能否根据上述第一同步头和上述第三同步头推测上述第二同步头以使上述第二块和上述第一及第三块匹配的第一判定,按上述推测出的值纠正上述第二同步头。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195750SQ20111003364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中岛哲也, 田村幸久, 芝崎雅俊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