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14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救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户外探险,在探险过程中,难免会有遇险的情况发生,当无法完成自救时,就需要利用其它的方式进行求救。公开号为CN1034546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系统与Android手机平台的报警救援系统,包括用户服务端和救援指挥端,所述用户服务端包括遇险报警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电子地图模块、通信模块、触摸屏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救援指挥端包括监控管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北斗定位服务模块和人员调度模块;所述救援指挥端通过移动网络与用户服务端相连接,监测管理用户服务端的数据信息,指挥中心对救援人员与报警人员实时跟踪监控。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在户外时,如山林中,由于位置信息受到环境影响,可能出现无法定位或者位置偏差过大的情况,并且在手机没电后遇险人员将会失联,从而给搜救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包括手机主板,单片机、FM发射芯片和SOS按键均集成于手机主板上,FM发射芯片和SOS按键均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手机电池、备用电池分别电连接;FM发射芯片通过I2C接口和I2S接口与单片机连接,I2C接口用于设定FM发射芯片的开启、关闭、发射频率,I2S接口用于发送音频信号;单片机中设置有循环播放模块、手机电源管理芯片,手机电源管理芯片与手机电池、备用电池电连接,循环播放模块与I2S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辅助救援装置使用了FM发射功能,具有功耗低,传输距离远,传输范围广等特点,并且对接收设备要求很低,只要具有收音功能的终端都可以,目前大部分手机都具有收音功能,普及率高;在户外遇险时,如果手机及其它通讯设备没电了,后果不堪设想,利用本装置的备用电池,可以持续使用72小时,可以满足搜救的需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辅助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辅助救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包括手机主板,单片机、FM发射芯片和SOS按键均集成于手机主板上,FM发射芯片和SOS按键均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手机电池、备用电池分别电连接,利用本装置的备用电池,可以持续使用72小时,可以满足搜救的需要。FM发射芯片通过I2C接口和I2S接口与单片机连接,I2C接口用于设定FM发射芯片的开启、关闭、发射频率,I2S接口用于发送音频信号。进一步地,单片机中设置有循环播放模块、手机电源管理芯片,手机电源管理芯片与手机电池、备用电池电连接,循环播放模块与I2S接口连接。单片机通过I2C设定好后,就可以录制一段音频,然后由FM发射芯片的I2S接口循环广播出去,手机电源管理芯片负责自动管理和负责手机电池、备用电池的省电运行模式,从而保证本装置可以最大效率、最长时间的运行,保证得到救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在无法精确定位的恶劣地形条件下,或者遇险环境较复杂,搜寻难度较大时,辅助救援人员搜救,并且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持续向外界发送求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辅助救援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遇险时,长按SOS按键;

(2)手机自动循环拨打紧急联系人的电话,直到接通,说明遇险情况;

(3)手机自动短信发送当前的大概位置,并提示救援人员使用FM收音设备,指示FM收音频率;

(4)手机电源管理芯片控制进入低功耗模式;

(5)单片机通过FM发射芯片用指定频率向外界发送SOS求救信号;

(6)手机没电后,备用电池工作,持续向外界发送SOS求救信号;

(7)救援人员到达大致位置后,打开FM收音设备并调到相应频率,分散搜寻遇险人员;

(8)当FM收音设备接收到SOS信号后,就可以集中人员,很快找到遇险人员了。

应该理解,尽管参考其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地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案的任意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