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012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节能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钾系列晶须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十分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高 强度、高模量、耐磨耗、耐高温、隔热、高的电气绝缘性及优异的红外反射性能。尤其是该晶 须的显微填充和增强性能特别好,可用其开发各种新型高水平的轻质、高比强、耐磨的增强 塑料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被二十一世纪极具开发价值的功能 材料之一。钛酸钾晶须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并具有很高的电绝缘性、耐热、隔热性能 和优异的红外波长区域发射性能,膨胀系数与塑料相当,复合增强塑料相容性好,表现出良 好的耐磨性和润滑性。因此,在工程塑料、摩擦材料、隔热、绝缘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如钛酸钾晶须可代替石棉应用于汽车的刹车片、盘式衬垫和离合器衬片。钛酸钾晶须 由于其隐蔽力强,对红外线反射力高,可作为造纸用白色颜料,可作为涂料原材料配制红外 线反射涂料与耐热隔热涂料,用于建材、机械等涂层。钛酸钾晶须在高温下热传导率低,用 作隔热材料十分优越。用六钛酸钾晶须制成的耐火砖在1200°C的高温下,连续循环加热,使 用一年无异常现象发生。钛酸钾晶须耐碱性好,可作碱性电解用隔膜、燃料电池隔膜和电池 分选器使用。另外,由于钛酸钾晶须自身亲水性好,采用表面处理剂处理后,还有好的亲油 性,可作各种过滤材料使用。用钛酸钾晶须增强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滤膜薄而致密,渗透压 低,与溶液亲和力强,这类膜在保持了有机膜原有优异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膜的亲水性、机械 强度和耐热性,用于医疗卫生、食品等行业中需经常进行高温蒸汽消毒的场合。钛酸钾具有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如六钛酸钾中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K+被隧道状的TiO6八面体包覆,从 而大大降低了 K+的化学活性,使得钛酸钾能在稀酸、强碱及高温下稳定存在。钛酸钾晶须 性能稳定,但一般要经过表面处理后使用,与化学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其他粘土相比,钛酸钾 晶须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与脱色力强的特点,是理想的痕量金属离子分离富集材料。鉴于钛酸钾系列晶须广阔的应用范围,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钛酸钾系列晶须 的制备研究报道。Gier等在600 700°C、500 4000atm下合成了六钛酸钾晶须,高压操 作以及高温下强碱性介质的腐蚀性对设备的要求高、危险性大(T.E.Gier,P. L. Salzberg, USPatent 2833620)。Toshitaka等人以水合二氧化钛为原料,在390°C、150 200atm下采 用金属Zn作为脱水剂制备出了六钛酸钾晶须(Toshitaka,et al.,J. Cryst. Growth,1979, 46 331-338)。中国发明专利200810055803. 1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层状钛酸钾盐的方法, 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取钾钛摩尔比例为1 2的硬脂酸钾及钛酸丁酯的反应物,将 钛酸丁酯加入熔融状态的硬脂酸钾中,进行混合,然后煅烧制备,该方法简化了反应过程、 缩短了反应时间,保证了产品的纯度,但产业化难度很大。专利03116985. 6以钛化合物与 钾化合物为原料,原料为含有钛的晶态化合物,该钛的晶态化合物为锐钛矿型水解二氧化 钛或锐钛矿型偏钛酸,通过喷雾干燥或旋转闪蒸干燥过程制备出球状反应前驱体,该球状反应前驱体是由钛的晶态化合物和钾化合物形成的团聚体;将反应前驱体装入坩埚内或预 成型为坯体烧结;用去离子水解织晶须;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最终制得六钛酸钾晶须。 专利200710190552. 3以K2CO3和偏钛酸为原料,将K2CO3和偏钛酸混合,其中K2CO3与偏钛 酸中TiO:的摩尔比为1 2 5,同时按照摩尔KK2CO3 K2SO4Sl 0.01 2的比例 加入硫酸钾,干燥、磨细;将混合物在900°C 1150°C煅烧,烧成物在空气中冷却后,浸于去 离子水中煮沸5 8h,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钛酸钾晶须。该发明具有反应易于控制、成本 低和流程简便等优点,但反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污染环境。中国发明专 利200710064631. X公开了一种基于崩解效应的钛酸钾晶须或钛酸钾颗粒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是利用崩解效应和串并联效应而合成钛酸钾晶须,所述晶须的合成以常见的钛源化合 物和钾源化合物为原料,在煅烧炉中,经高温煅烧,直接崩解合成或扩散崩解与串并联合成 等一步合成纳米级或者微米级的六钛酸钾晶须。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07297. X涉及以钛 铁矿或高钛渣为原料清洁生产二氧化钛与六钛酸钾晶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钛铁矿或高钛 渣在亚熔盐KOH液相介质中进行反应,KOH与钛铁矿或高钛渣的重量比为4 1 8 1; 反应得到含碱液、钛酸盐和富铁渣的混合反应产物;钛酸盐反应产物的水解或酸解、煅烧、 除杂后获得纯化的二氧化钛或六钛酸钾晶须产品。该方法的不足是比较难以获得高纯的产 物。中国发明专利200610132373. X以钛白粉和碳酸钾为原料,包括配料/混料、造粒、煅 烧、粉碎/分离四个步骤。该方法合成出的六钛酸钾晶体材料的特征是结晶形态为无数 根柱状晶体交叉成族群结构,各晶体近似成椭圆或多边柱体,且平直、端部及表面圆滑、沿 长度方向粗细均勻,但长短不齐。经粉碎、分离后,最终产品成为以柱状晶体为主,颗粒状 晶体为辅的单晶体材料。中国发明专利200710037251. 7提供了一种采用慢冷烧结结晶法 生产钛酸钾系列晶须及二氧化钛晶须的合成制备方法。该专利先将含钛原料、含钾原料和 助溶剂混合置于坩埚容器中,放入窑炉内逐渐升温600 1300°C烧结;烧结熔融体随窑炉 温度缓慢冷却,反应成为结晶块状物体;取出放置在湿度50 100%、温度50 300°C的 烘房内进行2 10天自然分解,使其成为完整均勻的针形纤维状;取出放置80 102°C热 水反应器中,通过顺时调节控制反应溶液PH值与反应时间的方法,得到二或四或六或八钛 酸钾晶须或二氧化钛晶须的可变转换定型物,洗涤、脱水;取出干燥;置于坩埚容器中,放 入窑炉内逐渐升温至600 1300°C高温烧结,得到长度为50 100微米,直径为5 10 微米的二或四或六或八钛酸钾晶须或二氧化钛晶须的固定转换定型物的成品。该工艺将 第一次烧结获得的二钛酸钾结晶固体块状物,置于一定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在无机械外力 干预的情况下,自行分散解织,仅一步工艺就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整个生产工艺完整则需 要的时间更长,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节约能源。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22304. 3涉及一种六 钛酸钾晶须及其用水热法制备的方法,六钛酸钾晶须(K2Ti6O13)直径约在200 500nm之 间,长约20 μ m 30 μ m ;该方法以钛化合物和钾化合物为原料,原料折合成K2O与TiO2,按 K2O TiO2 = 20 1 2 1摩尔比配料,经反应,固液分离,洗涤,超声分散,干燥等工艺 步骤制得六钛酸钾晶须。中国发明专利200410102439. 1涉及一种钛酸钾纳米线的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1)把含钛化合物与重量百分比浓度20-8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在容器 中混合;⑵以微波作加热源,加热回流30分钟-15小时;(3)将反应后混合液冷却沉降、 沉淀洗涤至PH值为6-8,分离;(4)将上述反应所得产物进行高温煅烧。所述含钛化合物为 偏钛酸或锐钛矿型、金红石型、板钛矿型二氧化钛或钛酸酯,含钛化合物与氢氧化钾摩尔比为1 4 1 80。所述微波炉频率为300MHZ-300GHZ,反应体系为敞开体系。煅烧温度 为400 1100°C,煅烧时间为10分钟-5小时。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54039. 8涉及一种生 产钛酸钾晶须系列产品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二钛酸钾晶须在水溶液中溶去钾离子,步骤为 将钛源和钾源按1 1.9 2. 5称量混勻置于900 1300°C隧道窑,停留60 120分钟, 成熔融体;熔融体倒入金属桨叶制成微型颗粒;微型颗粒与纯水按1 5 30比例置反应 器,加热60 98°C,加入5 25%稀酸,搅90 200分钟成悬浮液;悬浮液固液分离成 无定形水合物在低于100°C下脱去表面水;将其置500 80(TC隧道窑,烧结100 240分 钟;使用纯水洗涤物料;物料先脱去表面水,在200 300°C下干燥,即可得钛酸钾晶须系列 产品。中国发明专利200510040921. 1涉及一种高孔隙率、高抗弯强度、耐强碱腐蚀、低变形 率、高持液量的六钛酸钾晶须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02136082.0提供了一种 新的钛酸钾晶须的合成方法。二氧化钛TiO2 氧化钾K2O摩尔比为2.5 3.5 1,硼化合 物的加入量为二氧化钛重量的1 5%,将上述原料混勻后,装入耐碱容器,升温至800°C, 以1°C /分钟升温至900 1200°C,停留1 4小时,缓慢降温至800°C后取出,得到四钛酸 钾晶须束;将四钛酸钾晶须束在冷水中分散,即得到四钛酸钾晶须。四钛酸钾晶须在80 100°C热水中机械搅拌1 4小时,以5 15%的稀硫酸中和浸取出来的钾离子,即得到六 钛酸钾晶须无定形水合物,此水合物再在800 1200°C的温度中停留2 6小时,完成结晶 转换,再在热水(80 100°C)中洗净可溶性钾化合物,在200°C以上的温度干燥,即得到成 品六钛酸钾晶须。六钛酸钾晶须,晶须平均长10 50 μ m,平均直径小于0. 5 μ m。中国发明 专利200710044770. 6公开了一种六钛酸钾晶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熔融骤冷法工艺 进行合成,先将含钛原料、含钾原料和助熔剂混和,进入高温容器中进行烧结,熔融后取出, 在专用骤冷设备上骤冷,生成粒径小于Imm的均勻的细小粉末,再进入到热水反应器中,以 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来控制钾离子溶出量,反应完成后,经过滤、20 40°C去离子水反复 洗涤、表面活性剂浸泡,过滤后直接进行烧结,即可得到成品。中国发明专利01134183. 1,公 开了一种生产六钛酸钾晶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烧结、骤冷、分散处理、分离、洗涤、干 燥、高温结晶烧结、二次分散处理、二次干燥处理和筛分等步骤。总结现有的上述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烧结法、熔融法、助熔剂法和慢冷烧结法等, 这些方法大多采用间接方法制备钛酸钾晶须,即先通过烧结工艺制得二钛酸钾或四钛酸钾 晶须,然后经酸或水处理,得到无定形非晶相物质,再通过二次烧结得到钛酸钾晶须。这些 方法中,产物大多只是六钛酸钾,不能通过工艺流程控制准确获得二、四、六、八等不同组成 的钛酸钾晶须产品。现有方法中有的制备条件苛刻、能耗高、产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或产品 纯度不高(产物不是纯白色晶体,而是带有黄色相的产物),根本不具备工业生产可能性; 有的方法需要加入助溶剂,不仅助溶剂价格高,而且分离费用昂贵。而有些正在生产的技 术,煅烧窑和定型窑产生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能源。另外,一些生产工艺采用 自然解织的方式,生产效率太低。因此,探索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备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
眉、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钛酸钾系列晶 须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热回收再利用设计理念,将煅烧窑和定型窑高温产生的余热用于
5前驱物的预热及吸湿解织,有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该方法在二钛酸钾吸湿解织前增加 了机械粉碎工艺,极大地缩短了生产时间,把至少需要2天以上吸湿解织时间减少为8 24 小时即可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预热工序的加入,使原材料反应更加充分,体系混合 更为均勻,使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更加完整,最终产物为片状、层状或针状晶体。在钾离子 溶出步骤,本发明采用酸定量注入法,准确控制了钾离子溶出的数量,精确控制了最终钛酸 钾晶须的组分,实现二、四、六、八等不同组分的钛酸钾晶须产品的人为可控。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1)将钛源和钾源按钛钾原子摩尔比为1 1 6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磨至体系 均勻,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2)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然后将坩埚置于预热窑中预热,使体系分散更加均 勻,反应更为充分,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晶须的晶体结构完整度;3)将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窑中,高温烧结后再转入保温窑中保温处理;4)将煅烧后的产物经机器粉碎后,放入恒温恒湿吸湿水解窑中进行吸湿水解处 理,获得二钛酸钾;5)将步骤4)获得的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 量溶出,并过滤,即可获得不同的钛酸钾晶须;6)将步骤5)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即可获得目标钛 酸钾晶须产品。所采用的钛源为二氧化钛或偏钛酸中的任意一种;钾源为碳酸钾、氧化钾或氢氧 化钾中的任意一种。前驱体在煅烧前需要进行充分预热,以达到提高原来的利用率和晶须的晶体结构 完整度的目的。预热窑的温度为35 500°C,预热时间为0. 1 5小时;煅烧窑的温度为 800 1300°C,煅烧时间为0. 5 5小时;定型窑的温度为500 1000°C,定型时间为0. 5 5小时。高温煅烧窑所产生的余热将通过管道传输给预热窑、定型窑和吸湿解织窑,高温 煅烧窑所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将通过管道传送给吸湿水解窑,实现热能的回收再利用;二钛 酸钾在吸湿解织窑中吸湿解织的时间为2 24小时,湿度为70 100%,温度为100 4000C ;高温烧解后的二钛酸钾必须进行机器粉碎,然后再进行吸湿解织;钾离子转化所采 用的酸可以为硫酸,硝酸或盐酸中的任意一种;二钛酸钾中钛离子的溶出转化采用定量酸 洗来实现准确控制,酸的流速及时间必须采用流量计进行准确控制。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本发明采用前驱体在煅烧前进行充分预热,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晶 体结构的完整性;2.本发明采用定量注入的酸洗方式调节钾离子的溶出量,能够非常准确地调整钛 酸钾晶须产物的组成;3.本发明的吸湿解织工艺采用先机器粉碎再恒温恒湿解织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吸 湿解织的时间,生产效率成倍提高;4.本发明的工艺获得的产品为纯白色晶体,纯度要高于其他工艺制备的带有黄色
6相的产品。且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具有片状、层状或针状形貌,晶体结构更加完整,其导热系 数为0. 1657w/mk,优于相近工艺制备的产品(景晓明,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4 (3), 539-544),其保温隔热性能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钛酸钾晶须产品;5.本发明的工艺在煅烧窑和定型窑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传输给预热窑和吸湿解 织窑,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图1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钾晶须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钾晶须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钾晶须的扫描电镜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钾晶须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将钛源二氧化钛和钾源氧化钾按摩尔比1 1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磨至体系均 勻,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35°C,预热时间为5小时;将 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煅烧窑中煅烧,温度为800°C,煅烧时间为5小时;高温煅烧 后,机器粉碎,放入湿度为100%,温度为100°C的吸湿解织窑中吸湿解织24小时,获得二钛 酸钾;该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量转化,并过滤,即可 获得不同组成的钛酸钾晶须;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定型窑的 温度为500°C,定型时间为5小时。即可获得纯白色针状的六钛酸钾晶须产品。此钛酸钾晶 须的长度为40-50 μ m,宽度为12-15 μ m。实施例2将钛源偏钛酸和钾源氢氧化钾按钛钾原子的摩尔比1 6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 磨至体系均勻,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500°C,预热时间 为0. 1小时;将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煅烧窑中煅烧,温度为1300°C,煅烧时间为 0. 5小时;高温煅烧后,机器粉碎,吸湿解织,吸湿解织的时间为2小时,湿度为70%,温度为 4000C。将煅烧后的产物经机器粉碎后,放入恒温恒湿吸湿水解窑中进行吸湿水解处理,获 得二钛酸钾;该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量转化,并过滤 烘干,即可获得不同的钛酸钾晶须;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定型 窑的温度为1000°c,定型时间为0.5小时。即可获得纯白色四钛酸钾层状晶须产品。此钛 酸钾晶须的长度为90-100 μ m,宽度为30-40 μ m。实施例3将钛源二氧化钛和钾源碳酸钾按摩尔比1 4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磨至体系均 勻,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300°C,预热时间为3小时;将 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煅烧窑中煅烧,温度为800°C,煅烧时间为5小时;高温烧结 后高温煅烧后,机器粉碎,吸湿解织,吸湿解织的时间为4小时,湿度为90%,温度为300°C。 将煅烧后的产物经机器粉碎后,放入恒温恒湿吸湿水解窑中进行吸湿水解处理,获得二钛酸钾;该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量转化,并过滤烘干, 即可获得不同的钛酸钾晶须;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定型窑的 温度为600°C,定型时间为4小时。即可获得纯白色八钛酸钾晶须产品。此钛酸钾晶须的 长度为60-80 μ m,宽度为10-15 μ m。实施例4将钛源二氧化钛和钾源氧化钾按摩尔比1 3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磨至体系均 勻,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200°C,预热时间为4小时;将 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煅烧窑中煅烧,温度为1200°C,煅烧时间为3小时;高温烧结 后高温煅烧后,机器粉碎,吸湿解织,吸湿解织的时间为3小时,湿度为80 %,温度为400 V。 将煅烧后的产物经机器粉碎后,放入恒温恒湿吸湿水解窑中进行吸湿水解处理,获得二钛 酸钾;该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量转化,并过滤烘干, 即可获得不同的钛酸钾晶须;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定型窑的 温度为800°C,定型时间为2小时。即可获得纯白色八钛酸钾晶须产品。此钛酸钾晶须的长 度为45-60 μ m,宽度为8-12 μ m。
权利要求
一种高效节能的钛酸钾系列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钛源和钾源按钛钾原子摩尔比为1∶0.5~6的比例称取后,机械研磨至体系均匀,获得制备晶须所需要的前驱体;2)将上述前驱体置于坩埚中,然后将坩埚置于预热窑中预热,使体系分散更加均匀,反应更为充分,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晶须的晶体结构完整度;3)将预热后的前驱体放入连续回转煅烧窑中,高温煅烧;4)将煅烧后的产物经机器粉碎后,放入恒温恒湿吸湿解织窑中进行吸湿解织处理,获得二钛酸钾;5)将步骤4)获得的二钛酸钾通过定量酸洗装置进行中和处理,完成钾离子的定量溶出转化,并过滤,即可获得不同组分的钛酸钾晶须;6)将步骤5)获得的钛酸钾晶须经过定型窑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即可获得目标钛酸钾晶须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钛 源为二氧化钛或偏钛酸中的任意一种;钾源为碳酸钾、氧化钾或氢氧化钾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驱体在煅 烧前需要进行充分预热,以达到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晶须的晶体结构完整度的目的。预热 窑的温度为35 500°C,预热时间为0. 1 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煅烧窑 和定型窑所产生的余热将通过管道传输给预热窑和吸湿解织窑,高温煅烧窑所产生的高温 水蒸气将通过管道传送给吸湿解织窑,实现热能的回收再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钛酸钾在 吸湿解织窑中吸湿解织的时间为2 24小时,湿度为70 100%,温度为35 400°C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煅烧后 的二钛酸钾进行机器粉碎,然后再进行吸湿解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钾离子定量 转化所采用的酸可以为硫酸,硝酸或盐酸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窑的温 度为800 1300°C,煅烧时间为0. 5 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钛酸钾中 钛离子的转化采用定量注入酸洗来实现准确控制,酸的流速及流量采用流量计进行准确控 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型窑的温 度为500 1000°C,定型时间为0. 5 5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制备 的钛酸钾系列晶须产品为纯白色晶体,具有片状、层状或针状形貌,其晶体结构更为完整, 保温隔热性能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钛酸钾晶须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钛酸钾系列晶须制备方法。先将钛原料、钾原料混合研磨后预热,然后再经煅烧,粉碎,吸湿解织,钾离子转化,定型工艺,获得纯白色系列钛酸钾晶须。该发明中通过机器粉碎二钛酸钾,提高吸湿解织速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热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在高温区产生的热量用在预热窑和恒温吸湿解织窑中,提高了晶体的结构完整性及原料的利用率,实现了钛酸钾晶须制备的高效节能制备。本发明采用定量注入的方式实现钾离子的定量溶出转化,达到不同晶须的有效调控,获得的晶须产品晶体结构完整,且具有片状、层状或针状形貌的白色晶体。该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隔热、补强、防腐、增韧等诸多领域。
文档编号C30B7/14GK101962808SQ2010102024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刘金库, 徐晓栋, 殷俊林, 王辉, 马玉馨 申请人:马玉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