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nO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031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Si-ZnO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i-ZnO—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电化学制备方法在Si 纳米线上直接生长ZnO纳米线,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ZnO是一种宽禁带、直接带隙II-VI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3. 37eV)及较大的激 子束缚能(60meV),在光电子领域有重要应用。另一方面,Si半导体材料是目前研究广泛、 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电子电路中有很广泛的应用。Si-ZnO结构除 了具有能够实现光电子集成的优点外,还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硅材料与氧化锌 纳米材料的结合,成为制作发光二极管的材料,以及用于制备紫外探测器。由于Si与ZnO存在着较大的晶格失配,因此,如果在Si衬底上采用常用的生长纳 米结构的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ZnO —维纳米结构,则必须先在Si体材料表面生 长ZnO薄膜作为籽晶层,诱导ZnO纳米结构的生长。该方法工艺上多出一道工序,成本提高。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Si纳米线材料相对于Si体材料来说在电传导特性等方面 具有独特的优势。Si —维纳米结构与ZnO —维纳米结构相结合形成异质结构,在纳米器件 实用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在Si纳米线上生长ZnO的方法是分子束外延 (MBE)、磁控溅射以及脉冲激光沉积(PLD)等,且生长的ZnO均为薄膜结构。现有技术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Si纳米线,以硝酸银为反应物,氢氟酸作为溶 剂,在室温下对P型或者N型Si片进行腐蚀,在Si片上形成直立状纳米线,长度10 μ m,直 径 0. 5 1 μ m。电化学沉积是一种在电极(电子导体)和溶液(离子导体)界面上进行电能和化 学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沉积速率高;材料生长温度低,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操作;适 合在复杂的衬底上生长;可以通过改变电化学参数控制电荷分布获得不同厚度、不同光电 性质的薄膜或纳米结构;设备简易、容易操作、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采 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可以生长多种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如金属、半导体、导电聚合物、陶瓷 以及超导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Si纳米线上生长ZnO纳米线,从而制备出 Si-ZnO 一维纳米材料,为此我们发明一种Si-ZnO —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之Si-ZnO —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ZnO纳米线生长在Si纳米线上。本发明之Si-ZnO —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 先驱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与六次甲基 四胺物质的量相等;然后进行电化学沉积,将所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 以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80 90°C,沉积时间为5 30min,沉积电位为-1. 15 -1. 95V。
本发明其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Si纳米线上生长ZnO纳米 线的发明目的,获得了 Si-ZnO—维纳米材料,见图1 3所示,沉积过程是在Si纳米线上 直接进行,所获得的ZnO纳米线长度0. 2 2 μ m,直径100 200nm,沉积在Si纳米线上, 并形成了多枝状的核壳结构,根据所获得的产物的EDS谱图,见图4所示,可知其中的元素 为Zn、0、Si,进一步说明该产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物质为Si-ZnO。通过控制沉积电位和沉积 时间即可在Si纳米线上生长出不同形貌和尺寸的ZnO纳米线。所采用的电化学沉积方法 与现有技术采用的分子束外延(MBE)、磁控溅射以及脉冲激光沉积(PLD)等方法相比,设备 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图1是实施例一获得的Si-ZnO —维纳米材料的SEM图像。图2是实例二获得的 Si-ZnO 一维纳米材料SEM的图像,该图兼作为摘要附图。图3是实例三获得的Si-ZnO —维 纳米材料的SEM图像。图4是实施例二获得的Si-ZnO —维纳米材料的EDS谱。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1、配制先驱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 酸锌与六次甲基四胺物质的量相等。2、进行电化学沉积。将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搅拌均勻后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以 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90°C,沉 积时间为5min,沉积电位为-1. 55V。3、后处理。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去除产物表面吸附的离子,干燥,产 物形貌见图1所示,具有多枝状的核壳结构,长度0. 2 μ m,直径100 200nm。实施例二1、配制先驱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 酸锌与六次甲基四胺物质的量相等。2、进行电化学沉积。将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搅拌均勻后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以 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85°C,沉 积时间为30min,沉积电位为-1. 55V。3、后处理。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去除产物表面吸附的离子,干燥,产 物形貌见图2所示,具有多枝状的核壳结构,长度2 μ m,直径lOOnm。实施例三1、配制先驱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 酸锌与六次甲基四胺物质的量相等。2、进行电化学沉积。将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搅拌均勻后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以 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80°C,沉 积时间为30min,沉积电位为-1. 95V。3、后处理。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去除产物表面吸附的离子,干燥,产 物形貌见图3所示,具有多枝状的核壳结构,长度2 μ m,直径200nm。
权利要求
一种Si-ZnO一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ZnO纳米线生长在Si纳米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i-ZnO—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多枝状的核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i-ZnO—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ZnO纳米线的长度0. 2 2iim,直径 100 200nm。
4.一种Si-ZnO —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先驱 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与六次甲基四 胺物质的量相等;然后进行电化学沉积,将所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 以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80 90°C,沉积时间为5 30min,沉积电位为-1. 15 -1. 95V。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Si-ZnO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在现有具有Si-ZnO结构的材料中,尚无ZnO纳米线生长在Si纳米线上的材料;现有制备具有Si-ZnO结构的材料的方法如分子束外延其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成本高。本发明之方法属于电化学沉积方法,首先配制先驱体水溶液,其中以硝酸锌为锌源,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与六次甲基四胺物质的量相等;然后进行电化学沉积,将所配制的先驱体水溶液转入三电极体系,其中以Si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箔片作为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沉积温度为80~90℃,沉积时间为5~30min,沉积电位为-1.15~-1.95V。在产物中ZnO纳米线生长在Si纳米线上。
文档编号C30B29/62GK101886281SQ2010102132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方芳, 方铉, 李金华, 浦双双, 王晓华, 赵东旭, 魏志鹏 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