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472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起吊装置,对于起吊装置来说,能否控制入绳角尽量小,是衡量起吊装置是否省力,是否对机械造成的最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吊装零号块(离桥墩最近一块预制梁)时,对入绳角的控制,要求更高,现有技术公开的起吊装置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需要,亟待改进。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起吊装置,结构稳定,在起吊零号块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入绳角,从而更好地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吊具;第一游轮架;第二游轮架;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均固定底座;吊臂,一端转动连接底座,另一端固定第一游轮架;斜支撑,一端固定底座,另一端固定第二游轮架;立柱,一端固定底座,另一端支撑斜支撑;第一牵引绳,衔接第一动力装置与吊具,受第一游轮架导引,使吊具受第一动力装置牵引上/下行;第二牵引绳,衔接吊臂与第二动力装置,受第一游轮架、第二游轮架导引,使吊臂受第二动力装置之力而相对于底座转动。吊臂可拆卸式连接底座。斜支撑可拆卸式连接底座。立柱可拆卸式连接底座。不仅结构稳定,可以起吊大吨位的预制梁,通过在吊臂前部装设第一游轮架,使得在起吊零号块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入绳角。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仅结构稳定,可以起吊大吨位的预制梁,通过在吊臂前部装设第一游轮架,使得在起吊零号块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入绳角,从而更好地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 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提出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底座4 ;吊具7 ;第一游轮架8 ;第二游轮架9 ;第一动力装置5、第二动力装置6,均固定底座4 ;吊臂1,一端转动连接底座4,另一端固定第一游轮架8 ;斜支撑2, —端固定底座4,另一端固定第二游轮架9 ;立柱3, —端固定底座4,另一端支撑斜支撑2;第一牵引绳I
0,衔接第一动力装置5与吊具7,受第一游轮架8导引,使吊具7受第一动力装置5牵引上/下行;第二牵引绳11,衔接吊臂I与第二动力装置6,受第一游轮架8、第二游轮架9导引,使吊臂I受第二动力装置6之力而相对于底座4转动。吊臂I可拆卸式连接底座4。斜支撑2可拆卸式连接底座4。立柱3可拆卸式连接底座4。不仅结构稳定,可以起吊大吨位的预制梁,通过在吊臂I前部装设第一游轮架8,使得在起吊零号块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入绳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吊具(7);第一游轮架(8);第二游轮架(9); 第一动力装置(5)、第二动力装置(6),均固定所述底座(4); 吊臂(I ),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4 ),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游轮架(8 ); 斜支撑(2 ), —端固定所述底座(4 ),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游轮架(9 ); 立柱(3 ),一端固定所述底座(4 ),另一端支撑所述斜支撑(2 ); 第一牵引绳(10),衔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与所述吊具(7),受所述第一游轮架(8)导引,使所述吊具(7)受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牵引上/下行;第二牵引绳(11),衔接所述吊臂(I)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6),受所述第一游轮架(8)、所述第二游轮架(9 )导引,使所述吊臂(I)受所述第二动力装置(6 )之力而相对于所述底座(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I)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底座(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底座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底座(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吊具主梁;第一连接架,其下部转动连接吊具主梁;两组第一伸缩机构,其两组伸缩杆一端横向转动连接吊具主梁,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连接架;两组第二连接架,分别固定在吊具主梁两端,两组第二连接架分别固定两组卡槽;两组扁担梁,其上分别固定两组卡轨,两组卡槽分别与两组卡轨配合;四组吊具,分别连接两组扁担梁两端;两组第二伸缩机构,其两组第二伸缩杆一端分别固定两组第二连接架,其另外一端分别固定两组扁担梁。结构稳定,在起吊零号块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入绳角,从而更好地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文档编号B66C23/06GK103101843SQ2012104338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日
发明者陈敏兆, 赵理郁, 张长城, 刘子峰, 易佳佳, 肖浩, 李海松, 邬旋, 白洪余, 李乃岳, 左家路, 黄昌年 申请人:芜湖合建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