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95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机箱,具体说涉及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源类产品所用机箱的底部结构大多采用以下方式一是采用方钢作为底 座,在两侧加通风盖板,此结构主要用于体积较大的机柜电源类产品,如用于小型产品,则 可选用较小的方钢,但仍然需要在两侧加通风盖板,导致底部结构复杂且影响底部通风散 热;二是采用槽钢或工字钢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此结构也主要用于机柜等大型电源类产 品,且体积大、重量大、手工焊接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等缺点使此结构无法应用于小型电源类 产品;三是采用橡胶脚垫等单一支撑点的支撑件作为底部支撑结构,此结构的支撑仅为点 支撑,无法满足安装散热器、功率模块等空间密度较高的元件对底部支撑结构的强度要求, 且不能满足部分产品需要底部固定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且 支撑强度稳定。[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板下方的 两支撑座及设置在箱体底板上方的两支撑梁,所述的两支撑座在箱体底板上相对设置,所 述的两支撑梁相对设置且垂直于所述两支撑座的方向,两支撑梁、箱体底板及两支撑座三 者之间互相固定。[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支撑座沿箱体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支撑梁沿箱体 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0006]进一步的,所述两支撑梁、箱体底板及两支撑座三者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0007]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为钣金折弯整体结构,包括呈水平方向布置的方形底板,底 板长度方向上相对应的两板边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高度相同的第一、第二竖板,所述的第 一、第二竖板的顶端分别向同侧方向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板,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板上 分别设有第一铆螺母。[0008]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包括呈铅垂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第四竖板,第三、第四竖板 的顶端设有连接第三、第四竖板的第三横板,第三、第四竖板的底端分别向两外侧水平延伸 有第四、第五横板,所述顶端和底端均位于所述第三、第四竖版的长度方向上,第三横板上 设有第二铆螺母,第四、第五横板上分别设有与箱体底板相固定的第三铆螺母以及与箱体 底板及支撑座相固定的第四铆螺母,第四铆螺母的位置与第一铆螺母的位置相吻合。[0009]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腰形孔。[00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铆螺母设置在第四、第五横板的中间段,所述的第四铆螺母设 置在第四、第五横板的两端。[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两支撑座、两支撑梁构成四边形的支撑结构,再与箱体底板互相连接,可形成支撑强度高且稳定的四边形支撑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结构爆炸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主视图;[0015]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的主视图;[0017]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0018]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0019]I 一箱体底板 2—支撑座21—底板22—第一竖板[0020]23—第二竖板 24—第一横板25一第二横板26—第一铆螺母[0021]27—腰形孔 3—支撑梁31一第二竖板32—第四竖板[0022]33一第二横板 34—第四横板35一第五横板36—第二铆螺母[0023]37—第三铆螺母38—第四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25]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底板:两支撑座2及设置在箱体底板I上方的两支撑梁3,两支撑座2沿箱体底板I的宽度方向设置,两支撑梁3沿箱体底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支撑梁3、箱体底板I及两支撑座2三者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0026]两支撑座2也可以沿箱体底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支撑梁3也可以沿箱体底板 I的宽度方向设置,只要是两者连接形成稳定的四边形结构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0027]两支撑梁3、箱体底板I及两支撑座2三者也可以直接焊接在一起或者用铆钉直接铆到一起,即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不过作为优选的方案,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相对于焊接或铆接的方式更便于拆卸。[0028]如图3、图4所示,具体地说,支撑座2为钣金折弯整体结构,包括呈水平方向布置的方形底板21,底板21相对应的两板边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高度相同的第一、第二竖板 22、23,第一、第二竖板22、23的顶端分别向同侧方向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板24、25,底板21、第一、第二横板24、25的设置方向与箱体底板I的宽度方向相吻合,第一、第二横板 24,25上分别设有第一铆螺母26。更进一步地,底板21的两端分别设有腰形孔27,腰形孔 27可以与地脚螺栓或其他安装面实现稳固的连接。图3仅示意出一侧支撑座的结构,另一支撑座的结构与之相对称,在此不再具体描述。[0029]如图5、图6所示,具体地说,支撑梁3包括呈铅垂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第四竖板 31、32,第三、第四竖板31、32的顶端设有连接第三、第四竖板31、32的第三横板33,第三、 第四竖板31、32的底端分别向两外侧水平延伸有第四、第五横板34、35,第三、第四、第五横板33、34、35的设置方向与箱体底板I的长度方向相吻合,且第三横板33上设有第二铆螺 母36,第二铆螺母36可用来安装电气元件、电气元件安装板及带有功率元件的散热器等; 第四、第五横板34、35上分别设有与箱体底板I相固定的第三铆螺母37以及与箱体底板I 及支撑座2相固定的第四铆螺母38,第四铆螺母38的位置与第一铆螺母26的位置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三铆螺母37设置在第四、第五横板34、35的中间段,第四铆 螺母38设置在第四、第五横板34、35的两端。由于支撑梁3是设置在箱体底板I的上方, 所以支撑梁3的长度应略小于箱体的长度。[0030]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具体阐述如下[0031]首先通过第三铆螺母37与螺栓的配合将箱体底板I与两支撑梁3连接起来;然后 通过第一、第四铆螺母26、38与螺栓的配合将箱体底板1、两支撑座2及两支撑梁3连接成 一体,从而构成稳定的底部支撑结构;电气元件、装有电气元件的安装板、装有功率元件的 散热器可以通过第二铆螺母36安装至两支撑梁3上;最后将装配完的产品通过底板21上 的腰形孔27与地脚螺栓或其他安装面相连接,实现整个产品的安装固定。[00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个支撑装置结构紧凑、加工简单、连接可靠;(2)通过螺栓将支撑座、支撑梁与箱体底板三者连接,实现稳定的四边形支撑结构,支撑强 度高且支撑性能稳定可靠;(3)通过螺栓与铆螺母的配合,使得支撑装置的安装从正面即 可实现,不需要翻转箱体操作;(4)电气元件、装有电气元件安装板、装有功率元件的散热 器可用螺栓固定到支撑梁上,且安装方式也为正面安装;(5)通过支撑座上的腰形孔与地 脚螺栓或其他安装面的连接,可以实现支撑装置的稳固固定。[00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板(I)下方的两支撑座(2)及设置在箱体底板(I)上方的两支撑梁(3),所述的两支撑座(2)在箱体底板(I)上相对设置,所述的两支撑梁(3 )相对设置且垂直于所述两支撑座(2 )的方向,两支撑梁(3 )、箱体底板(I)及两支撑座(2 )三者之间互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撑座(2)沿箱体底板(I)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支撑梁(3)沿箱体底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梁(3)、箱体底板(I)及两支撑座(2)三者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为钣金折弯整体结构,包括呈水平方向布置的方形底板(21),底板(21)长度方向上相对应的两板边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高度相同的第一、第二竖板(22、23),所述的第一、第二竖板(22、23)的顶端分别向同侧方向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板(24、25),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板(24,25)上分别设有第一铆螺母(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3)包括呈铅垂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三、第四竖板(31、32),第三、第四竖板(31、32)的顶端设有连接第三、第四竖板(31、32)的第三横板(33),第三、第四竖板(31、32)的底端分别向两外侧水平延伸有第四、第五横板(34、35),所述顶端和底端均位于所述第三、第四竖版(31、32)的长度方向上,第三横板(33)上设有第二铆螺母(36),第四、第五横板(34、35)上分别设有与箱体底板(I)相固定的第三铆螺母(37)以及与箱体底板(I)及支撑座(2)相固定的第四铆螺母(38),第四铆螺母(38)的位置与第一铆螺母(26)的位置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的两端分别设有腰形孔(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铆螺母(37)设置在第四、第五横板(34、35)的中间段,所述的第四铆螺母(38)设置在第四、第五横板(34、35)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机箱的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板下方的两支撑座及设置在箱体底板上方的两支撑梁,所述的两支撑座在箱体底板上相对设置,所述的两支撑梁相对设置且垂直于所述两支撑座的方向,两支撑梁、箱体底板及两支撑座三者之间互相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两支撑座、两支撑梁构成四边形的支撑结构,再与箱体底板互相连接,可形成支撑强度高且稳定的四边形支撑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文档编号H05K5/02GK202857172SQ20122038318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陶高周, 李国宏, 张磊, 王京 申请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