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卷筒连接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271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绞车卷筒连接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绞车卷筒连接方式。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轮及与两者相连的齿轮,第一、第二主动轮与齿轮通过螺栓组相连,所述的螺栓组包括连接齿轮与第一主动轮的第一螺栓组、连接齿轮与第二主动轮的第二螺栓组以及同时连接齿轮与第一、第二主动轮的第三螺栓组,所述的螺栓组依照第三螺栓组、第一螺栓组、第三螺栓组、第二螺栓组的排列方式循环布置,所述的第一螺栓组与第二螺栓组的数量之和与第三螺栓组的数量相等。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同的螺栓组间隔布置的方式来连接第一、第二主动轮和齿轮,使得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好,不会产生因连接孔过长导致的铰刀断裂现象。
【专利说明】绞车卷筒连接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车,具体涉及一种绞车卷筒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0002]绞车的卷筒与齿轮的连接通常采用精致螺栓的连接方式,这样使卷筒及齿轮的定位准确且螺栓受力均匀。但采用双卷筒结构时因连接部位较长,若仍采用同一螺栓组连接两个主动轮和齿轮的结构,一方面会导致因连接孔太长铰制时铰刀容易断,另一方面钻出的孔的圆柱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车卷筒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可以牢固连接主动轮和齿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轮及与两者相连的齿轮,第一、第二主动轮与齿轮通过螺栓组相连,所述的螺栓组包括连接齿轮与第一主动轮的第一螺栓组、连接齿轮与第二主动轮的第二螺栓组以及同时连接齿轮与第一、第二主动轮的第三螺栓组,所述的螺栓组依照第三螺栓组、第一螺栓组、第三螺栓组、第二螺栓组的排列方式循环布置,所述的第一螺栓组与第二螺栓组的数量之和与第三螺栓组的数量相等。
[0005]所述的第一螺栓组与第二螺栓组为精致螺栓组,所述的第三螺栓组为普通螺栓组。
[0006]所述的第一螺栓组和第二螺栓组的螺孔直径略大于普通螺栓组的螺孔直径。
[000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同的螺栓组间隔布置的方式来连接第一、第二主动轮和齿轮,使得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好,不会产生因连接孔过长导致的铰刀断裂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10]图3是图1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绞车卷筒连接方式,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轮1、2及与两者相连的齿轮3,第一、第二主动轮1、2与齿轮3通过螺栓组相连,螺栓组包括连接齿轮3与第一主动轮I的第一螺栓组4、连接齿轮3与第二主动轮2的第二螺栓组5以及同时连接齿轮3与第一、第二主动轮1、2的第三螺栓组6,螺栓组依照第三螺栓组6、第一螺栓组4、第三螺栓组6、第二螺栓组5的排列方式循环布置,第一螺栓组4与第二螺栓组5的数量之和与第三螺栓组6的数量相等。
[0013]进一步的,第一螺栓组4与第二螺栓组5为精致螺栓组,第三螺栓组6为普通螺栓组。
[0014]更进一步的,第一螺栓组4和第二螺栓组5的螺孔直径略大于普通螺栓组6的螺孔直径。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精致螺栓孔被破坏时,可把精致螺栓孔用普通螺栓连接,而原来的普通螺栓孔可加工成精致螺栓孔,这样互换性强,并起到二次利用的作用。
[001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绞车卷筒连接方式,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轮(1、2)及与两者相连的齿轮(3),第一、第二主动轮(1、2)与齿轮(3)通过螺栓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组包括连接齿轮(3)与第一主动轮(I)的第一螺栓组(4)、连接齿轮(3)与第二主动轮(2)的第二螺栓组(5)以及同时连接齿轮(3)与第一、第二主动轮(1、2)的第三螺栓组(6),所述的螺栓组依照第三螺栓组(6)、第一螺栓组(4)、第三螺栓组(6)、第二螺栓组(5)的排列方式循环布置,所述的第一螺栓组(4)与第二螺栓组(5)的数量之和与第三螺栓组(6)的数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卷筒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栓组(4)与第二螺栓组(5)为精致螺栓组,所述的第三螺栓组(6)为普通螺栓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卷筒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栓组(4)和第二螺栓组(5)的螺孔直径略大于普通螺栓组(6)的螺孔直径。
【文档编号】B66D1/28GK203740933SQ20142009905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陶永芹, 程东平, 郑礼成, 张钦, 陈英 申请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