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724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包装新型材料越来越多,兼有金属质感又有3d视觉效果应时而生,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3d效果的印制薄膜与普通的pet或pvc拉丝膜相对比,更能提高产品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能摆脱单一利用图案阴影做出的平面立体感,真正根据排线角度,光阴折射呈现更好的类似金属的外观效果和立体拉丝纹触感3d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印制薄膜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难以对多个印制薄膜进行固定和拿取,造成使用的不便;

2、印制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的抗震、抗光、防水和防火性能较差,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多个印制薄膜进行固定和拿取,自身的抗震、抗光、防水和防火性能较差,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包括薄膜卷主体,所述薄膜卷主体每层印刷薄膜包括聚酯前薄膜和聚酯后薄膜,聚酯前薄膜设置于聚酯后薄膜右侧,所述聚酯前薄膜与聚酯后薄膜之间通过印胶层粘结连接,聚酯前薄膜与聚酯后薄膜远离印胶层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钢化层和第二钢化层。

所述第一钢化层表面依次分别均匀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硅酸铝纤维层和纳米纤维层,纳米二氧化钛层设置于第一钢化层表面,硅酸铝纤维层设置于纳米二氧化钛层和纳米纤维层间。

优选的,所述薄膜卷主体外部套接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包括第一限位体、第二限位体和第三限位体,所述第一限位体、第二限位体和第三限位体放置薄膜卷主体的端面设置有防磨缓冲垫层。

优选的,所述薄膜卷主体中央位置设置有卷筒,卷筒顶部一端设置有竖向凸起。

所述限位套内底端两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一组套杆,且套杆与卷筒上端中部开设的套孔之间套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体设置于限位套中央位置,且第一限位体、第三限位体设置于限位套上、下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套、防磨缓冲垫层、套杆和套孔,具有便于对印制薄膜进行固定和拿取的效果,解决了印制薄膜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难以对多个印制薄膜进行固定和拿取,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在薄膜卷主体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卷筒,在薄膜卷主体外部设置有限位套,在限位套内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套杆,通过卷筒中部设置的套孔与套杆之间的连接,对薄膜卷主体进行结构的固定,且限位套包括第一限位体、第二限位体和第三限位体,通过设置的防磨缓冲垫对印制薄膜最外层起到防磨功能,实现对多个薄膜卷主体的结构固定和外部防护,同时,在卷筒顶部一端设置有竖向凸起,对竖向凸起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套孔与套杆分离,便于对薄膜卷主体进行拿取。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钢化层、第二钢化层、纳米纤维层、硅酸铝纤维层和纳米二氧化钛层,具有提高薄膜卷主体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的效果,解决了具有3d印制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的抗震、抗光、防水和防火性能较差,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薄膜卷主体包括聚酯前薄膜和聚酯后薄膜,聚酯前薄膜和聚酯后薄膜因材料性质,使得薄膜卷主体具有良好的柔性,且聚酯前薄膜和聚酯后薄膜之间通过印胶层粘结连接,使得薄膜卷主体保持结构的稳定,进而有助于提高薄膜卷主体的抗震性能,且在聚酯前薄膜、聚酯后薄膜的外表面喷涂有第一钢化层和第二钢化层,进一步提高印刷薄膜3d效果和质感,同时,在第一钢护层外部表面均匀涂覆有纳米纤维层、硅酸铝纤维层和纳米二氧化钛层,通过纳米纤维层对薄膜卷主体进行防水性能的提升,通过硅酸铝纤维层对薄膜卷主体进行防火性能的提升,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层对薄膜卷主体进行抗光性能的提升,实现对薄膜卷主体的全面防护,延长薄膜卷主体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卷主体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薄膜卷主体;2、限位套;3、卷筒;4、竖向凸起;5、套孔;6、套杆;7、第二钢化层;8、聚酯后薄膜;9、聚酯前薄膜;10、第一钢化层;11、纳米二氧化钛层;12、印胶层;13、硅酸铝纤维层;14、纳米纤维层;15、防磨缓冲垫层;16、第一限位体;17、第二限位体;18、第三限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带3d效果的印刷薄膜,包括薄膜卷主体1,薄膜卷主体1外部套接连接有限位套2。

限位套2包括第一限位体16、第二限位体17和第三限位体18,薄膜卷主体1的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一组卷筒3,且卷筒3顶部一端设置有竖向凸起4,

限位套2内底端两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一组套杆6,且套杆6与卷筒3上端中部开设的套孔5之间套接连接,第一限位体16、第二限位体17和第三限位体18前、后端设置有防磨缓冲垫层15,第二限位体17设置于限位套2中央位置,且第一限位体16、第三限位体18设置于限位套2上、下端,在薄膜卷主体1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卷筒3,在薄膜卷主体1外部设置有限位套2,在限位套2内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套杆6,通过卷筒3中部设置的套孔5与套杆6之间的连接,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结构的固定,且限位套2包括第一限位体16、第二限位体17和第三限位体18,通过设置的防磨缓冲垫层15对薄膜卷主体1表面最外层的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实现对多个薄膜卷主体1的结构固定和外部防护,同时,在卷筒3顶部一端设置有竖向凸起4,对竖向凸起4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套孔5与套杆6分离,便于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拿取。

薄膜卷主体1的每层印刷薄膜包括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聚酯前薄膜9设置于聚酯后薄膜8右侧,聚酯前薄膜9与聚酯后薄膜8之间通过印胶层12粘结连接;

且聚酯前薄膜9与聚酯后薄膜8远离印胶层12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钢化层10和第二钢化层7,钢化层为喷涂有钢化油墨的聚酯薄膜层。

薄膜卷主体1的表面第一钢化层10依次分别均匀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11、硅酸铝纤维层13和纳米纤维层14,纳米二氧化钛层11设置于第一钢化层10表面,硅酸铝纤维层13设置于纳米二氧化钛层11和纳米纤维层14间。

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因材料性质,使得薄膜卷主体1具有良好的柔性,且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之间通过印胶层12粘结连接,使得薄膜卷主体1保持结构的稳定,进而有助于提高薄膜卷主体1的抗震性能;

在聚酯前薄膜9、聚酯后薄膜8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钢化层10和第二钢化层7,进一步提高印刷薄膜3d效果和质感,同时,在第一钢化层10外部表面均匀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11、硅酸铝纤维层13和纳米纤维层14,通过纳米纤维层14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防水性能的提升,通过硅酸铝纤维层13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防火性能的提升,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层11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抗光性能的提升,实现对薄膜卷主体1的全面防护,延长薄膜卷主体1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使用时,在薄膜卷主体1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卷筒3,薄膜卷主体1可对应套装放入限位套2内,在限位套2内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套杆6,通过卷筒3中部设置的套孔5与套杆6之间的连接,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结构的固定;

限位套2包括第一限位体16、第二限位体17和第三限位体18,通过设置的防磨缓冲垫层15对薄膜卷主体1表面最外层的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实现对多个薄膜卷主体1的结构固定和外部防护;

同时,在卷筒3顶部一端设置有竖向凸起4,对竖向凸起4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套孔5与套杆6分离,便于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拿取,同时,薄膜卷主体1包括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因材料性质,使得薄膜卷主体1具有良好的柔性,聚酯前薄膜9和聚酯后薄膜8之间通过印胶层12粘结连接,使得薄膜卷主体1保持结构的稳定,进而有助于提高薄膜卷主体1的抗震性能;在聚酯前薄膜9、聚酯后薄膜8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钢化层10和第二钢化层7,进一步提高印刷薄膜3d效果和质感,同时,在第一钢化层10外部表面均匀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11、硅酸铝纤维层13和纳米纤维层14,通过纳米纤维层14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防水性能的提升,通过硅酸铝纤维层13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防火性能的提升,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层11对薄膜卷主体1进行抗光性能的提升,实现对薄膜卷主体1的全面防护,延长薄膜卷主体1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套2、套杆6、套孔5、竖向凸起4、第一钢化层10、第二钢化层7、纳米纤维层14、硅酸铝纤维层13和纳米二氧化钛层11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对多个印制薄膜进行固定和拿取,自身的抗震、抗光、防水和防火性能较差,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