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轨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3578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轨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于传统的有轨的桥式与门式起重机进行的改革。
传统的桥式、门式起重机是基于起重机主梁两端安有带主动轮的小车,一对小车载主梁在轨道上滚动而工作的。该一对轨道一般安设在柱子上(桥式),地面上(门式)或吊装在梁架上(悬挂式),这种起重机系统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轨道必需由钢轨以及支撑梁组成,耗费大量的钢材及水泥等材料来制作。这些钢轨和支撑梁主要是为了满足起重机负荷的需要,与建筑本身结构强度要求关系不大。
2.轨道及轨道梁的设置占用了房屋空间并且阻碍了其他运输设备穿行。桥式起重机轨道梁限制了房屋门的高度,又使屋面升高,堵塞了相邻起重机交叉行走的通路。门式起重机地上轨道占用了大量使用面积,也阻碍了车辆及行人穿过。
3.不利于起重机在室内外的通行。桥式起重机由室内行走至室外或门式起重机由室外行走到室内都不方便,工程造价增大,经济上不合理。
4.在相邻车间之间运输货物困难,需要地面车辆等方法进行转运。
5.长期使用后,轨道变移,需要调整修理工作量大。
6.对老车间需增设起重机或增大起重机能力,很难适应。
本项新技术的目的是消除上述传统起重机的缺点而代之一种新技术,即无轨起重机技术。包括1.提供一种新型的无轨起重机,其功能与传统的有轨起重机相同,但取消了原有的轨道梁及钢轨;2.在规定的支点,如支柱顶端、牛腿或悬吊结构等部位,按一定距离安装支撑轮或其他支撑滑动件,形成支撑起重机行走的轨路。
3.在起重机的主梁两端按垂直方向安装两根端梁,其长度不小于支撑点距离的两倍,端梁即可在两个以上的支撑点上滑动,带动主梁在支撑点轨路上行走。
4.采取多种方法驱动起重机,包括钢丝绳引导,即两端固定在房屋端部,中间与驱动的绳轮环绕;以及履带摩擦传动等。
5.采取多种方法,引导起重机端梁自然进入前方支撑点,可将端梁分成二段,中间咬连,两个端梁中部用销轴与外套铰连。采用这种结构使端梁可上下少许活动。端梁前端采用两侧导轮,通过支撑轮两侧面尖端导板可导引端梁进入支撑点轨道。
6.采用多种轮子或导引件方法,确保端梁自然进入支撑点轨道。
具体结构原理在以下实例中表达

图1 无轨起重机的外形示意图。图中 A为无轨起重机主梁。在主梁上安有电动或手动葫芦或小车,可以和普通起重机一样延主梁走动并放下或提起吊钩,吊送货物。B为无轨起重端梁,与主梁 A之间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垂直联接。C为支柱结构,在支柱顶上按有支撑轮,两排支柱与支撑轮组成无轨起重机的滑行轨路,支柱间距为L。无轨起重机端梁长度b必须大于2L,b>2L。从而保证端梁始终架设在2-3个支柱与支撑轮之上。
图2为钢丝绳驱动方法示意。在无轨起重机端梁上安有一对绳轮E,其中一个为被动转动,一个由马达与减速箱驱动,钢丝绳F在两个绳轮上绕过固定在建筑两端结构G上,当轮子E被马达与减速箱驱动旋转时,无轨起重机即被驱动沿钢丝绳行走。
图3为履带驱动方法示意。无轨起重机主梁A与端梁B由支柱C及支撑轮D支撑,在端梁外侧或内侧安有循环链I。在循环链上按柱距安有带弹簧的摩擦板J,与在支柱一侧的摩擦台H相对应,当无轨起重机行走到某一支撑轮上方时,摩擦板在弹簧的压力下即与摩擦台捏合,通过链轮与循环链板的运动即带动无轨起重机前进。类似的方法也可通过链轮链条与支柱上齿条的咬合而驱动。
图4为无轨起重机端梁运行中与支撑点的位置图。无轨起重机端梁B处于C1,C2,C3三个支柱支撑轮子上的情况,端梁长度大于2L,此时有三个支柱同时承担全部垂直压力。
图5为无轨起重机端梁一端已离开支柱C1,另一端向支柱C4靠近的情形,此时无轨起重机重心AB处于C2,C3两支柱之间,由两个支柱承担全部重量。
图6所示为双梁无轨起重机的情况,可适当延长端梁即可确保安全要求。
图7为无轨起重机端梁的一种设计。为确保起重机运行中对支撑轮的吻合接触良好,降低支撑轮安装的精确度要求,改善起重机对立柱的负荷分担,可将无轨起重机的端梁设计得有一定灵活性,图中将端梁B设计为左右两个杠杆M1、M2,中间在P点相咬结,结点P可在小限度内上下活动,在端梁中段则有套管N。其两端有销子K1、K2,与端梁两杠杆的中间部位相铰连。于是整个起重机负荷即通过K1、K2两个结点向下作用,并分散到2-3个支撑轮上。
由于采用上述灵活结构,并在端梁两杠杆端部下方设计成斜面,因而使端梁适应支撑轮的一定高低误差,可以自由行走。
图8为带法兰的支撑轮。图中支柱C上支撑轮D有支撑面1,其两侧有轮缘2,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架上。
图9为带导轮的支撑轮。图中3为支撑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柱C上,另有导轮4,可导引无轨起重机的端梁进入支撑轮支承面。端梁端头可设计成尖端而易于进入导轮之间。
图10为带两侧导板的支撑点。有两块弯曲导板导引端梁进入支撑面,适于履带或链轮传动方法使用。
图11为带轮缘的支撑轮两侧再加尖头导板7,在端梁端头安有1-2对导轮8,经尖头导板导引进入导轮支撑面。
由于端梁端头在进入前方支撑轮时,起重机负荷已由2-3个承重支撑轮所承受,而端梁端头是处于接近于无负荷状态,故很容易进入前方轮子的支撑面。
图12为无轨起重机适用于室内桥式起重机的情况。
无轨起重机主梁A,连接端梁B,在支撑轮D上滑动,支撑轮即安装在支柱C的伸出部分(牛腿)R上。
图13为无轨起重机适用于悬挂式起重机的情况。图中A为无轨起重机主梁,B为端梁,D为支撑轮,R为悬挂支架。支撑轮D 安装在悬挂支架R上,可有多种形式,使端梁在支撑轮上滑动行走。
图14为门式无轨起重机的设计,图中门式起重机主梁A通过门式桥架安装在端梁B上,可在支撑轮上形走,支撑轮可安装在2-4m高的支柱上。
图15为无轨起重机可行走于圆形路线上,图中支撑轮D可按圆形轨路等距离安装。无轨起重机主梁A与端梁B即可按支撑轮的圆形轨路进行设计及安装。
图16为无轨起重机设计为半门式的情形。主梁A与端梁B的连接可在一侧为桥式,另一侧为门式。支撑轮高度可以按要求确定,图中提升装置E可由一车间无轨起重机主梁上行走到邻靠车间的无轨起重机上去。
权利要求1.一种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起重机主梁带两个自由端,两个自由端由两个与主梁相垂直的端梁支撑,提升装置在主梁上移动行走,传动系统将起重机驱动,使端梁在两排分离的滑动支撑点上行走,两排支撑点即成为起重机运行轨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两排支撑点,延起重机运行路线等距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端梁的长度至少应等于支撑点间距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滑动支撑点为辊轮装置,与起重机端梁下表面上的滑轨相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滑动支撑点所形成的起重机运行路线可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滑动支撑点安装在两行支柱项部或支柱上伸出的小台(牛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传动系统包含两端固定在起重机运行路线端点的钢丝绳,中间绕过驱动装置中的绳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传动系统包含循环链条、链板与摩擦托板的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起重机端梁由中段及两个杠杆插入组成,两杠杆在中段的中间咬合,杠杆中间由销子和中段联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起重机,其特征是支撑点装置带有导轨和导轮,和端梁端部的导引轮相配合,将端梁导引入支撑点轨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于传统的有轨的桥式与门式起重机的革新,称为“无轨起重机”。在传统起重机安装轨道的柱子、地面以及悬挂支架上,取消了轨道,而成对地安装带有导引装置的轮子等形成支撑点。在传统起重机的主梁两端取消了在轨道上行走的一对小车,改装一对端梁,与主梁一般垂直连结,使主梁连带端梁一起在两排支撑点形成的轨路上行走。
文档编号B66C6/00GK2191853SQ93237938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5日
发明者达兰·格辛斯基 申请人:南京宁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