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3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养殖方式也逐渐由粗放 向精养过渡,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集约化养殖过程 中,常常采用投喂配合伺料,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鱼类配合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 率较低,加之养殖密度高,投辨量大,结果造成大量的未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 质、养殖动物粪便和生物残体等物质排泄到养殖环境中,使得养殖水体中营养物 质含量升高,富营养化严重,下层水体缺氧。这些有机污染物在厌氧的环境中易 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氮等对养殖动物有害的产物。如果这些物质长期积累将 会使养殖动物的抗病力降低,易招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通常被视为养殖动物 的致病根源。
虽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迄今为止 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 问题的方法却很少。
在如何解决水产养殖中的富营养化这一 问题上,有一些工作者进行了探索。
陈苏维等就如何解决水产养殖中的富营养化问题提出了几点方案,例如合理 布设养殖水域、控制养殖规模、合理投喂以及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陈苏维, 朱文东.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安徽农业科学.2007, 30 ( 35 ): 9538-9540 )。姜叶琴等总结了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处理、 物理消毒和微生物调控等方法(姜叶琴,姚健萍,杨万喜.水产养殖水体处理 方法及应用前景综述.海洋湖沼通报.2004, 3: 99-104 )。理化方法持续时间短、 成本高,而生物防治以其操作简便和无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养殖水富营养化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硝化细菌、光合细
菌和芽孢杆菌等。其中硝化细菌在水体中是降解氨态氮(NHZ-N)和亚硝酸盐 (N0「-N)的主要细菌之一 ,目前已经被^ I入到水族生态平衡系统中,并扮演着清 道夫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养殖池中施放硝化细菌,能有效地緩解氨态氮、 亚硝酸氮积累的问题,改善养殖环境(刘万学.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 注意事项.黑龙江水产.2008 (3):46-47.梁拥军等.硝化细菌在澳洲银鲈工厂化 养殖中的应用初探.安徵农业一牛学.2009, 37 ( 1 ): 165-166.刘瑞兰.竭'化细菌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 7 ( 1 ): 67-69 )。但是硝化细菌 为需氧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所以尽管在养殖过程中不断 补充氧气,但是随着养殖水中有机物的增加溶氧仍然下降,进而影响到硝化细 菌的活性,目前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增加曝气面积和提高养 殖水处理效率的转动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 包括两转动轮、连接于两转动轮之间的传动轴、覆盖于两转动轮之间的曝气网 及驱动两转动轮的动力系统,该曝气网上设有多个交织点,且交织点上设有吸 水材料。
该吸水材料为PVC棉。该曝气网整体呈圆筒状结构。
该曝气网为 一分布有多个网格的渔网,且相邻网格之间形成该交织点。该 曝气网通过其上的网格与设于转动轮上的卡勾配合连接。
该转动轮为辐条轮,其包括轮毂、辐射杆及外圈,轮毂通过辐射杆与外圈 连接;两转动轮的辐射杆之间连接有支撑曝气网的支撑横杆。
两转动轮的外圈上还设有具有可拆装结构的延伸辐射杆,且两外圈上的延 伸辐射杆之间还覆盖有外层曝气网。
该可拆装结构为卡扣配合结构或螺紋配合结构。每个交织点上的PVC棉的大小为5 x 1 x W。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转动床装置不仅可以增加养殖水中的氧气,同时,随着转动床 装置的转动,可以避免养殖水体中的硝化细菌始终处于缺氧的底层养殖水中, 扩大曝气网本身表面积,增强曝气效果,使得水体的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 曝气网表面上着床,同时这些有益菌利用养殖水中的有机废物做培养基,得以 大量繁殖,使转动床装置成为硝化床,利用其来处理养殖水可以取得很好的净 化效果。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3为曝气网交织点处的ii大示意图4a、 4b、 4c为本发明的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l及图3所示, 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包括两转动轮l、连接 于两转动轮1之间的传动轴2、覆盖于两转动轮1之间的曝气网3及驱动两转动 轮1的动力系统,该曝气网3上设有多个交织点4,且交织点4上设有吸水材料
上述曝气网3内部形成有一中空结构,该曝气网3通过该中空结构能更充 分与外界进行换气,提高曝气效率。
该吸水材料5为PVC棉,PVC棉具有很多其他材料所没有的优越性,与海棉 相比较而言,海棉孔径较小,易堵塞;使用寿命较短,需频繁更换;且海棉吸 水后很重,会大大增加系统负载;而PVC棉的孔径较大,不容易堵塞,其质地 较光滑,清洗方便,使用PVC棉能有效扩大表面积,增加曝气面积。
该曝气网3整体呈圓筒状结构。该曝气网3为一分布有多个网格的渔网,且相邻网格之间形成该交织点4。 该曝气网3通过其上的网格与设于转动轮1上的卡勾配合连接。
该转动轮1为辐条轮,其包括轮毂6、辐射杆7及外圏8,轮毂6通过辐射 杆7与外圏8连接。两转动轮1的辐射杆7之间连接有支撑曝气网3的支撑横 杆9。
每个交织点上的PVC棉的大小为5 x 1 x W。
使用时,将此转动床装置放入养殖水中,并通过动力系统使之缓慢转动。 本发明将物理和生物方法相结合高效净化养殖水的方法,对比实验组(用本方 法处理过的养殖水)和对照组(未用本方法处理的养殖水)可以发现
从第五天开始两组水质明显不同 (1)实验组水质清澈,对照组水质混浊;
(2 )幼鱼群吃食状况也明显不同,实验组30秒内可以吃完18粒,对照组 5分钟才能完成;
(3)鱼体颜色实验组色泽明亮鱼体光滑,对照组色泽暗淡;
(4 )第六天,在对照组池壁的临水界面上有明显的漂浮物凝结成一条线, 实验组鱼类吃食明显快于对照组,并且鱼体颜色更加明亮;对照组的底栖鱼类 吃食比小鱼群差,小鱼群环游在水中层。
(5 )第八天,对照组的水池仍然处于浑浊状态.食斜情况明显差于实验组. 实验组在30秒可以平均每尾食何1粒,对照组的食倂速率明显比实验组慢。
主要监测实验组(用本方法处理过的养殖水体)和对照组(未用本方法处 理的养殖水体)中氨态氮(NHZ-N)、亚硝酸盐(N(V-N)、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 情况。通过比较这三种水质参数来反应利用本发明之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能 否有效地消除养殖水中的氨态氮(NH/-N)、亚硝酸盐(N0广N)以及降低养殖水体 中的化学需氧量。
实验采用的平鲷鱼为当地水产养殖区的常见鱼种,个体规格为每条60g左右, 选取规格相近、数量相同的平鲷分別放在两个相同的试验池内驯养一周。试验 池大小为4x3x2m,试验前用1: 1000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鱼池;每日按池塘养殖的喂养时间、次数和喂养量投》欠何^K第八天在实-睑组的鱼池中安装滚动
床装置,滚动床长度为lm,两根放射性圆圏直径为50 cm,将滚动床与动力装置 相连,使其缓慢转动。实验开始后,每隔一天取样分析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和化 学需氧量的浓度。如图4a、 4b及4c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两转动4仑1 的外圈8上还设有具有可拆装结构的延伸辐射杆10,且两外圈8上的延伸辐射 杆IO之间还覆盖有外层曝气网。
延伸辐射杆10与外圈8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外层曝气网与内层曝气网3 之间留有空隙,保证内、外层曝气网都能很好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硝化 细菌与氧气更充分接触,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曝 气面积更大,硝化细菌能大量繁殖,净化养殖水的效率更高。
该可拆装结构为螺栓螺母配合连接结构或卡扣配合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 方便内、层曝气网的清洗,可以直接把外层曝气网拆卸下来,然后直接把内层 曝气网3卸下来清洗。
权利要求
1、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转动轮、连接于两转动轮之间的传动轴、覆盖于两转动轮之间的曝气网及驱动两转动轮转动的动力系统,该曝气网上设有多个交织点,且交织点上设有吸水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水 材料为PVC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曝气 网整体呈圆筒状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曝气 网为 一分布有多个网格的渔网,且相邻网格之间形成该交织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曝气 网通过其上的网格与设于转动轮上的卡勾配合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 轮为辐条轮,其包括轮毂、辐射杆及外圈,轮毂通过辐射杆与外圈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转动 轮的辐射杆之间连接有支撑曝气网的支撑横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转动 轮的外圏上还设有具有可拆装结构的延伸辐射杆,且两外圈上的延伸辐射杆之 间还覆盖有外层曝气网。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拆 装结构为卡扣配合结构或螺紋配合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特征 在于每个交织点上的PVC棉的大小为5 x 1 x lcm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养殖水的转动床装置,其包括两转动轮、连接于两转动轮之间的传动轴、覆盖于两转动轮之间的曝气网及驱动两转动轮的动力系统,该曝气网上设有多个交织点,且交织点上设有吸水材料;该吸水材料为PVC棉;该曝气网整体呈圆筒状结构。本发明能有效增加曝气面积及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1611701SQ20091004131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开枝, 谭烨辉, 连喜平, 黄小平, 黄良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