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1012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以2,5-二苯基噻吩为囊芯有效成分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活化农药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也开始了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研究。1993年,徐汉虹等首次报道了猪毛蒿(Artemisia scop aria )精油中的茵陈二炔对斜纹夜蛾litura)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代表国内研究光活化杀虫剂的开端。此后国内各研究单位开始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系统研究。虽说α-三联噻吩对多种昆虫具有良好的光活化毒杀活性,但自从α -三联噻吩光活化活性被发现已经有30多年了, 一直没能大规模田间应用,主要原因是其在环境中半衰期太短,合成难度较大,成本高、工业化生产面临很多问题。为了克服α-三联噻吩等光活化农药应用于田间等不足,以具有优异光活化农药α -三联噻吩为模板,利用生物等排原理,以苯环代替噻吩环,合成2,5-二苯基噻吩,从而提高了光活化杀虫剂的光稳定性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持效期,从而提高其田间应用价值。如前期已有研究表明2,5- 二苯基噻吩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出优异的光活化毒杀作用,LC5tl值分别为267. 87 μ g/mL,而的α -三联噻吩对小菜蛾3龄幼虫LC5tl 值为222. 22 yg/mL,两者活性相当。目前关于2,5-二苯基噻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5-二苯基噻吩的杀虫活性及分析检测技术。但2,5- 二苯基噻吩制剂在田间实际使用中遇到了系列问题,如2,5- 二苯基噻吩在自然环境中还是易发生光解、水解等,使2,5- 二苯基噻吩的药效、持效性受到了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微胶囊的囊壁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粘附性及无毒性,可以通过化学交联、静电吸附等作用方式把农药包裹起来,在农药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由于农药的释放时要克服大分子骨架的阻碍,从而使农药释放时间延长, 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率高、具有优良缓释功能对绿盲蝽有优异防治作用的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制备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微胶囊球形貌良好,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控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防治绿盲蝽的2,5- 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囊芯有效成分2,5- 二苯基噻吩和囊壁辅剂材料制成,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 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O. I 40%,其余为囊壁辅剂材料。
优选方案是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 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的O. I 10%。
所述囊壁辅剂材料包括丙酮、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 丙酮、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分别为囊壁辅剂材料体积百分比丙酮8. 5 9. 5%、3%阿拉伯胶溶液21 24%、3%明胶水溶液21 24%、蒸馏水43 47%、 戊二醛O. 8 I. 5%ο
上述防治绿盲蝽的2,5- 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制剂总重量O.I 40%的2,5- 二苯基噻吩用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8. 5 9. 5% 的丙酮超声溶解;2)将步骤I)获得的溶解液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 24%的3%阿拉伯胶溶液,加温至45 °C搅拌,再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 24%的3%明胶水溶液21 24%,搅拌速度为500转/分,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 ;3)向步骤2)的最终搅拌液中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43 47%的34°C 35°C蒸馏水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 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O. 8 I. 5%的37%戊二醛,固化O. 5 h ;4)将步骤3)的固化液用20%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后, 通过离心得到湿纳米微胶囊,再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后,进行冷冻减压干燥,制得防治绿盲蝽的2,5- 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微胶囊为球形。
本发明的囊芯有效成分所选用的2,5- 二苯基噻吩能够及时大面积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扩散和传播,由于光活化杀虫剂的作用位点多样化,绿盲蝽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并且所选2,5- 二苯基噻吩低毒,对环境选择压力低,纳米微胶囊制剂避免了药剂的持效性不足、防治效果相对不高等弊端。采用本发明复凝聚法制备的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球形貌良好,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控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电镜图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通过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实施例I :称取2,5-二苯基噻吩O. 001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45°C搅拌,搅拌速度为5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 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1000转/ 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固化0.5 h, 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微胶囊为球形,所制备的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228 nm ;药剂包封率为81. 17%,制备的为O. 027%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2 称取2,5-二苯基噻吩2. 500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45°C搅拌,搅拌速度为8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 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1000转/ 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固化0.5 h, 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微胶囊为球形,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199 nm ;药剂包封率为80. 05%,制备的为 40% 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3 称取2,5-二苯基噻吩O. 420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45°C搅拌,搅拌速度为11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 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1000转/ 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固化0.5 h, 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纳米微胶囊为球形,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125 nm ;药剂包封率为81. 02%,制备的为10%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4 称取2,5-二苯基噻吩O. 250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控温在45°C搅拌,搅拌速度为14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 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3 mL,固化O. 5 h,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微胶囊为球形,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231nm ;药剂包封率为80. 99%,制备的为6. 25%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5:称取2,5- 二苯基噻吩O. 5000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控温在45°C搅拌,搅拌速度为11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 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固化O. 5 h,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微胶囊为球形,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203 nm ;药剂包封率为80. 01%, 制备的为11. 76%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6 称取2,5-二苯基噻吩O. 125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控温在45°C搅拌,搅拌速度为17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 固化O. 5 h,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研究所制备的微胶囊为球形,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237 nm ;药剂包封率为 80. 58%,制备的为O. 33%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7 称取2,5- 二苯基噻吩2. 000 g,用20 mL丙酮超声溶解,加入3%阿拉伯胶溶液50 mL, 控温在45°C搅拌,搅拌速度为1800转/分,再加入50 mL 3%的明胶水溶液。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再加入35°C左右的蒸馏水100 mL,搅拌速度为 11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加入37%戊二醛2 mL,固化O. 5 h,用20% 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离心,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冷冻减压干燥,得到成品纳米微胶囊。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拍摄纳米微胶囊照片,可以看到所制备的纳米微胶囊为球形,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219 nm ;药剂包封率为79. 94%, 制备的为34. 78%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
具体实施例8 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制剂田间防治绿盲蝽lucorum)的试验效果。 将O. 027% 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1)、40. 0% 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2)、10. 0%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3)、6. 25%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4)和11. 76%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5)、0. 33%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6)和34. 78% 2,5- 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实施例7),分别稀释2000 倍喷雾处理绿盲蝽危害严重的棉花植株上,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相对应浓度的2,5- 二苯基噻吩乳油制剂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试验7天、14天后分别调查绿盲蝽的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试验数据统计采用用SAS软件分析。试验结果见表I :表I各制剂喷雾法防治绿盲蝽田间药效试验
权利要求
1.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囊芯有效成分 2,5- 二苯基噻吩和囊壁辅剂材料制成,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 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O.I 40%,其余为囊壁辅剂材料。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有效成分2,5- 二苯基噻吩占制剂总重量的O. I 10%。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辅剂材料包括丙酮、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丙酮、 3%阿拉伯胶溶液、3%明胶水溶液、蒸馏水、戊二醛分别为囊壁辅剂材料体积百分比为丙酮8.5 9. 5%、3%阿拉伯胶溶液21 24%、3%明胶水溶液21 24%、蒸馏水43 47%、戊二醛O.8 I. 5%。
4.如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占制剂总重量O.I 40%的2,5- 二苯基噻吩用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8. 5 9. 5% 的丙酮超声溶解;2)将步骤I)获得的溶解液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 24%的3%阿拉伯胶溶液,力口温至45°C搅拌,再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21 24%的3%明胶水溶液21 24%,搅拌速度为500转/分,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10%的冰醋酸将其pH值调至4. 2 ;3)向步骤2)的最终搅拌液中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43 47%的34°C 35°C蒸馏水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待溶液自然降温至30°C以下,置冰浴急降至10°C后, 加入占囊壁辅剂材料体积O. 8 I. 5%的37%戊二醛,固化O. 5 h ;4)将步骤3)的固化液用20%NaOH调至pH至8 9,在冰浴中继续搅拌,固化3 h后, 通过离心得到湿纳米微胶囊,再用水洗净至无戊二醛后,进行冷冻减压干燥,制得防治绿盲蝽的2,5- 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绿盲蝽的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采用复凝聚法制备2,5-二苯基噻吩的纳米微胶囊制剂,其囊芯成分是主要包含有效成分2,5-二苯基噻吩的重量百分比为0.1~40%,用该囊芯成分与囊壁材料制备2,5-二苯基噻吩纳米微胶囊剂,所制备的纳米微胶囊对绿盲蝽高效,对害虫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具有较好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生产成本低,适合于绿盲蝽的防控。
文档编号A01N43/10GK102972401SQ2012105177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小军, 杨益众, 王宁, 孟志远, 徐西凯, 徐健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