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4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秸杆切碎功能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杆含有大量有机物,切碎还田后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对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配套拖拉机用秸杆切碎装置需在作物收获后,才能对根茬及散落在田间的秸杆进行粉碎还田,工序多、时间长、成本高、工况差,而配套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用秸杆切碎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传动不便、改制困难、通用性差、功率消耗闻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秸杆切碎还田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秸杆切碎功能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由机架1、辐板2、螺栓3、上盖4、齿杆5、脱粒钉齿6、切草刀7、排草风板8、导流板9、滚筒轴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相互平行,通过各自尾部销轴及中部螺栓分别与上盖一内侧壁和盖顶连接,并与滚筒轴有夹角,导流板根据需要可绕各自尾部销轴转动;所述的切草刀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内顶部,与滚筒轴存在夹角,根据需要可通过螺栓调整该角度;所述的导流板和切草刀分别位于脱粒装置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脱粒钉齿呈双头螺旋线焊接于均布在幅板圆周上的齿杆上;所述的齿杆通过螺栓与幅板连接,根据作业需要可更换齿杆;所述的排草风板焊接在脱粒装置出口处的脱粒钉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节能低耗等优点。


附图是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所示,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由机架1、辐板2、螺栓3、上盖4、齿杆5、脱粒钉齿6、切草刀7、排草风板8、导流板9、滚筒轴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相互平行,通过各自尾部销轴及中部螺栓分别与上盖内一侧壁和盖顶连接,并与滚筒轴存在一定夹角,导流板根据需要可绕各自尾部销轴转动,以高效引导进入脱粒装置的作物从入口流向出口 ;所述的切草刀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内顶部,与滚筒轴存在夹角,根据需要可通过螺栓调整该角度,以便对流过作物进行有效切割;所述的导流板和切草刀分别位于脱粒装置入口端和出口端,以使作物在流过凹板筛后被截切,避免短茎杆流入谷物,增加后续清选功耗;所述的脱粒钉齿呈双头螺旋线焊接于均布在幅板圆周上的齿杆上以使齿迹线匀,增强脱粒效果;所述的齿杆通过螺栓与幅板连接,根据作业需要可更换齿杆,以改善作业效果;所述的排草风板焊接在脱粒装置出口处的脱粒钉齿上,排草风板有风扇的作用,能增强秸杆吹送、排放效果,避免切碎秸杆堆积、堵塞。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是由机架、齿杆、上盖、螺栓、辐板、脱粒钉齿、切草刀、排草风板、导流板、滚筒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相互平行,通过各自尾部销轴及中部螺栓分别与上盖一内侧壁和盖顶连接,并与滚筒轴有夹角,导流板根据需要可绕各自尾部销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草刀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内顶部,与滚筒轴存在夹角,根据需要可通过螺栓调整该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和切草刀分别位于脱粒装置入口端和出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粒钉齿呈双头螺旋线焊接于均布在幅板圆周上的齿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杆通过螺栓与幅板连接,根据作业需要可更换齿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草风板焊接在脱粒装置 出口处的脱粒钉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由机架、齿杆、上盖、螺栓、辐板、脱粒钉齿、切草刀、排草风板、导流板、滚筒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相互平行,通过各自尾部销轴及中部螺栓分别与上盖一内侧壁和盖顶连接,并与滚筒轴有一夹角,根据需要可绕尾部销轴转动;所述的切草刀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内顶部,与滚筒轴有一夹角,根据需要可通过螺栓调整角度;所述的导流板和切草刀分别位于脱粒装置入口和出口端;所述的脱粒钉齿呈双头螺旋线焊接于均布在幅板圆周上的齿杆上;所述齿杆通过螺栓与幅板连接,根据不同作业要求可更换齿杆;所述的排草风板焊接在排草口的脱粒钉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使用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A01F12/22GK103210748SQ20131016574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8日
发明者陈玉仑, 丁为民, 王军洋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