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吡呋喃酮和戊唑醇的活性结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87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受侵染或易受侵染的作物场所以抵御或防治有害害虫和/或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的浸种或拌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很普遍的种子处理技术,将干燥或湿润状态的种子,用含有粘结剂的农药或肥料等组合物所包,使在种子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强度的包含层,这一过程称为种子包衣,包在种子外边的组合物成为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种衣剂最大的优点是能在种子外面形成一层比较牢固的薄膜。种衣剂具有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减少种子用量等功效,最终达到防病治虫、保苗壮苗、提高产量的目的。悬浮种衣剂是种衣剂的一种,是由农药原药、成膜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着色剂、填料和水经湿法粉碎而制成的一种可流动的稳定的均匀悬浮液,由于其使用方便、安全,在众多种类的种衣剂中备受青睐。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近几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连年种植,导致该病害在春播玉米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危害玉米生产的重要病毒病,目前在玉米产区尤其是黄淮海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灰飞虱一旦获毒便可终生传度,因此,利用防治传毒媒介,阻断灰飞虱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反复传毒,从而达到防治病害本身的目的。目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粗缩病存在施药作业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难点,而上述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产量不高,严重挫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氟吡呋喃酮,英文通用名为:flupyradifurone;开发代号为:BYI02960;商品名为:Sivanto、Sivanto Prime等。其IUPAC名为:4-[(6-氯-3-吡啶基甲基)(2,2-二氟乙基)氨基]呋喃-2(5H)-酮;CAS登录号:[951659-40-8];相对分子质量:288.7;分子式:C12H11ClF2N2O2。其化学结构式为:

氟吡呋喃酮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时,既做到快速、高效,又对环境友好,毒性低。尤其是,氟吡呋喃酮对蜜蜂安全。

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对作物安全,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防病又能防虫的增效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尤其适用于加工成悬浮种衣剂,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和/或虫害,包括但不限于灰飞虱、白粉虱、蓟马、叶蝉、蚜虫、跳甲、金针虫、蛴螬、玉米丝黑穗病、小麦黑穗病、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氟吡呋喃酮和戊唑醇,其中,氟吡呋喃酮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80:1-1:10。

进一步的,氟吡呋喃酮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优选为30:1-5: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所占的重量比为1-80%,优选为10-6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通过辅以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加工任意一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拌种剂、微囊悬浮剂中任一种,最优选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添加的助剂为润湿剂、分散剂、成膜剂、消泡剂、抗冻剂、着色剂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施用方式灵活,既可以叶面喷雾,可与土壤浇灌和滴灌,也可用于种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通过处理种子来保护种子和发芽植物免受植物病原真菌的侵袭。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杀虫剂、引诱剂、杀线虫剂、杀真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肥料等混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既包含杀虫活性成分,又包含杀菌活性成分,一次施用即可达到防病防虫的目的,有利于减少用药次数;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混配,可以达到明显的增效作用,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进而减少农药组合物对环境的风险;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互不相同,有利于克服或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4、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尤其适用于以种子处理及使用,且对种子无毒、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有利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 25.2%氟吡呋喃酮·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1)

氟吡呋喃酮 24%

戊唑醇 1.2%

烷基萘磺酸缩聚物 6%

烷基吩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 3%

硅酸镁铝 1.2%

乙二醇 1.4%

山梨酸钾 0.8%

改性淀粉 3%

酸性大红 0.8%

去离子水 余量

2、实施例2:24.3%氟吡呋喃酮·戊唑醇悬浮种衣剂(80:1)

氟吡呋喃酮 24%

戊唑醇 0.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6%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4%

黄原胶 0.8%

聚醋酸乙烯酯 1.3%

苯甲酸钠 0.6%

碱性玫瑰精 1.2%

有机硅酮 0.4%

去离子水 余量

3、实施例3: 11.5%氟吡呋喃酮·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2:1)

氟吡呋喃酮 11%

戊唑醇 0.5%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6%

皂角粉 5%

乙基纤维素 1.7%

苯甲醛 0.4%

阿拉伯胶 1.1%

丙二醇 0.4%

水性玫红 1.1%

去离子水 余量

4、实施例4:6%氟吡呋喃酮·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5)

氟吡呋喃酮 1%

戊唑醇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吐温20# 1%

分散剂NNO 0.6%

黄原胶 0.3%

聚乙烯醇 1.8%

膨润土 1%

去离子水 余量

二、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对象: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灰飞虱。

2、供试药剂:实验组1-4:实施例1-4的农药组合物悬浮种衣剂制剂;对比例1:48%氟吡呋喃酮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比例2: 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3、试验处理方法: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

4、黑穗病田间设计:试验田设在山东省寿光市某玉米田,试验小区面积20 m2, 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每小区种植10行,每行10穴,每穴播3粒种子。将田土过筛后,按0.1%加入丝黑病粉菌粉,菌土充分混合均匀,开穴后先放种子,然后每穴盖菌土100 g。

玉米出苗后待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稳定后调查发病株,统计病株率,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与戊唑醇复配后与单个活性化合物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4、防治玉米灰飞虱药效试验:按照常规方法拌种,于玉米出苗后分别在5叶期各调查一次残虫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取5点,每点10株,在30 cm×40 cm的白瓷盘粒刷一层机油,斜放在玉米苗下部,快速拍打玉米植株2-3次,在迅速端起查计残虫数量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玉米5叶期调查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与戊唑醇复配后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的防效,表明两者复配后可以达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所述的组合物对玉米作物有药害产生,表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安全性也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