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600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增效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苹果链格孢(alternariamaliroberts)侵染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气传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果实,常造成严重危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苹果主要产区相继发生此病,其中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两大苹果产区发病尤为严重。近年来在陕西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害一般年份发病指数约为10,流行年份的病指则可高达30-45。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果园,7-8月间病叶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削弱树势、降低产量,甚至会影响下一年的果实生产。发生病害的果实会影响贮藏品质,容易腐烂。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侵染果树新生叶片,造成前期大量落叶,影响果树的树势以及花芽的形成,而且影响果实的正常膨大和着色。目前,该病害在我国各个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并且以新红星、嘎啦等中早熟品种发病严重,发病率在10%~40%左右,是影响苹果优质高产的障碍因素之一。目前病害的防治仍然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由于缺少有效替代品,杀菌剂的选择受到限制,导致了杀菌剂抗性问题的加剧。因此,必须尽快开展病害综合治理手段,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更是为了缓解公众对杀菌剂的忧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效的杀菌剂组合物。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菌剂组合物,有效药用成分由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组成,其中,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的重量比为5~10:0.1~5。优选的,上述杀菌剂组合物,所述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的重量比为10:0.1~1。优选的,上述杀菌剂组合物,所述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的重量比为10:0.5。上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按组方量称取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备用;(2)将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混合均匀,即得。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方面的应用。优选的,上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斑点落叶病为苹果斑点落叶病。一种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包含有效量的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和用于制剂的载体。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占农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30%。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所述农药的剂型是乳油、水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干悬浮剂。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所用载体种类至少两种,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为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组分及用量按重量比计如下:上述用于防治斑点落叶病的农药中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如天然或再生的矿物质、有机溶剂、增溶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黏合剂、防冻剂;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混苯、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癸酰胺、100#溶剂油、150#溶剂油、200#溶剂油、植物油、油酸甲酯、醋酸仲丁酯。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如果用水作稀释剂,有机溶剂也能用作增溶剂、防冻剂。所述乳化剂可以是非离子型的或离子型的。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如农乳0201b、农乳0203b等。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分散剂和湿润剂可以是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以及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吐温80、吐温20。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粘合剂或增稠剂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崩解剂可以是,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尿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固体载体可以是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及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例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适合的颗粒载体包括粉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白云石及由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等。上述物质均是已知的物质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杀菌剂组合物,将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按照特定比例复配制备为不同剂型的农药,稀释一定倍数后喷施农作物,可有效防治苹果树等斑点落叶病,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复配组合物相对同剂量的多抗霉素或葡聚烯糖单独使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植物真菌引起的病害,尤其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引起的病害效果突出,同时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分枝、开花、结果,并可显著降低用药量,有效节省用药成本。由于两种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不同,多抗霉素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加上葡聚烯糖是一种在寄主病原互作过程中来自病原菌的可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激发子,可以诱导作物产生优异广谱的抗病性,因此该组合物可以兼有速效和延长持效的作用。同时,由于两种化合物都是生物农药,不会产生抗药性,低毒无残留,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可长期持续使用;对作物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对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含量。乳油的配制实施例1(10.1%多抗霉素·葡聚烯糖乳油)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可稍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水剂的配制实施例2(20%多抗霉素·葡聚烯糖水剂)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去离子水、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可稍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水剂。可湿性粉剂配制实施例3(30%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可湿性粉剂标准值(细度大于325目)。实施例4(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可湿性粉剂标准值(细度大于325目)。水乳剂配制实施例5(10%多抗霉素·葡聚烯糖水乳剂)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透明油相,将水、丙二醇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微乳剂配制实施例6(1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微乳剂)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透明油相,将水、乙二醇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继续搅拌形成均匀透明即为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的配制实施例7(18%多抗霉素·葡聚烯糖水分散粒剂)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悬浮剂的配制实施例8(20.4%多抗霉素·葡聚烯糖悬浮剂)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砂磨,达到规定细度后即制得悬浮剂。可溶性液剂的配制实施例9(30%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溶性液剂)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可稍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液体即为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的配制实施例10(11%多抗霉素·葡聚烯糖泡腾片剂)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可溶性粉剂标准即为产品(细度大于325目)。组方分析多抗霉素(polyoxin)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因此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梨黑斑病,葡萄灰霉病,草莓、黄瓜、甜瓜的白粉病,霜霉病,人参黑斑病和烟草赤星病等十多种作物病害。葡聚烯糖可以诱导作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激发因子,表现特有的生物学活性:一方面,可以诱导作物产生优异广谱的抗病性,就病毒病而言,不仅可以抑制花叶病毒等多种病害的早期定殖、增殖和扩展,而且还能钝化作物体外的病毒原,抑制病毒的长距离扩展。葡聚烯糖作为生物农药除在防治作物病毒病方面有突出表现外,在防病和抗病方面有着多种机制,它可以释放一种信号,刺激诱导作物体产生抗性;另外,作为作物生长调节剂,还能促进作物细胞活化、刺激生长。同时,葡聚烯糖对作物病原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一方面它可以直接吸附在病菌细胞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物质的阻隔膜,阻止营养物质向细胞内运输;另一方面是直接渗透进入病菌细胞体内,直接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通过试验发现,两者的增效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多抗霉素对植物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时,葡聚烯糖也参与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并可以加快这种杀灭速度,同时快速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大大提高植物的免疫力,提高持效期,增效作用明显。实施例11多抗霉素与葡聚烯糖复配药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实验地点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贾村乡通爱村曹家苹果园内,面积3亩,供试品种为新红星,树龄为21年生,株行距2.5m×3m,土壤类型为土娄土,ph值中性,施农家肥2500kg,管理水平较好。实施例1~10,以及10%多抗霉素wp和清水作为对照,试药剂量都按照30g/公顷有效含量稀释喷雾。试验方法: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2株,重复4次,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工作压力为0.4mpa,喷孔直径1.20mm,喷液量每株2l。试验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之后间隔10-14天施药1次。共施药4次。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效(%)=(1-药前空白对照病情指数×药后处理的病情指数/药后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药前处理的病情指数)×100。最后一次施药后14天后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表1多抗霉素与葡聚烯糖复配制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效果数据表从试验结果可以,实施例1-10与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说明两者复配合理。实施例4、7、6防效分别为90.36%、88.56%、86.84%明显高于对照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从果园防治来说,应用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复配制剂符合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见,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多抗霉素和葡聚烯糖按照特定比例复配对农业一些病害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特别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特效,由于其两种主要成分均为生物农药,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使用后无毒无残留,能有效防止苹果斑点落叶病等病害,为其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实施例12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与10.5%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试验比较。试验对象: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alternariaf.spmali)试验作物为苹果树,品种为红富士。试验地点:设在河北省昌黎县昌黎果树研究所试验地,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该地常年发生且较重,试验树品种为红富士,树龄9年,行距5米,株距3米,试验在病害发生期进行。试验药剂: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葡聚烯糖=10:0.5)与10.5%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10:0.5)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如表2:表2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试验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棵树,重复4次。施药机械为苏农牌动力喷雾器,药剂兑水稀释喷雾。施药时间和次数:于2016年5月23日、6月5日、6月20日、7月17日、8月2日、和8月16日共喷药6次。于2016年5月23日(用药前)、6月30日和8月30日共调查三次。调查方法:每小区均调查,每株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各固定2个新梢(春梢和秋梢),定期调查其全部叶片、记录总叶数、各级病叶数。药效计算方法按照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效(%)=(1-药前空白对照病情指数×药后处理的病情指数/药后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药前处理的病情指数)×100。试验结果如表3:表3不用药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试验比较处理春梢期平均病指春梢期平均防效秋梢期平均病指秋梢期平均防效10.380.390.780.1420.3477.530.7678.0330.5371.181.0369.9640.3170.340.6770.4551.522.93从6月30日春梢期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空白对照的病指达1.52时,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100mg/kg、84mg/kg处理的春梢期效果依次为80.39%和77.53%,高于10.5%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从8月30日秋梢期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空白对照的病指为2.93时,10.5%多抗霉素葡聚烯糖可湿性粉剂100mg/kg、84mg/kg处理的秋梢期效果依次为80.14%和78.03%,高于10.5%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的69.96%和70.4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多抗霉素与葡聚烯糖的作用机理不同,在一定的比例下增效明显,且优于多抗霉素与氨基寡糖素的复配,协同作用突出。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