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780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茵芋属(skimmiathunb)植物为芸香科常绿花灌木,世界已知7或8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至日本,我国有3或4种,产西南部至南部,野生于山林、溪谷、路旁等处。喜温暖气候和光照充足的地方,也稍耐阴,喜湿润、肥沃壤土,不耐寒,园林中常作林缘种植,也可作盆景。除此之外,茵芋还是一种传统中药,有镇痛、抗炎活性等药效,相关学者在茵芋属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目前茵芋主要依靠籽播、扦插进行繁育。

园艺栽培品种金红茵芋(skimmiajaponica‘rnbella’),也称鲁贝拉茵芋、金丝香茵,圆锥花序顶生,小花乳白色极芳香,可提取芳香油。浆果,红色,秋冬季节红果,经久不落,深受人们喜爱(图1),切枝也是插花高级花材,并且种子可榨油。扦插成活率不到20%,后代容易积累病毒,严重影响观赏品质;用种子进行繁殖,后代会出现分离,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从播种至开花周期较长;国外进口种苗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所述的这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金红茵芋繁殖慢、籽播、扦插后代不能保持母本优良特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红茵芋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个将金红茵芋带腋芽茎段做为外植体,进行表面灭菌的步骤,先用自来水流水冲洗1h~3h,后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80%的乙醇浸泡20s~40s,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2%的升汞灭菌8min~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6次;

2)一个将金红茵芋无菌外植体进行初代诱导培养的步骤,将步骤a)中经灭菌的外植体转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获得试管苗,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zt0.05~0.5mg/l+iba0.02~0.05mg/l+ga32~10mg/l;

3)一个将金红茵芋试管苗进行增殖培养的步骤,将步骤2)诱导出的试管苗,待其逐渐长大,挑选0.5cm高度、颜色嫩绿的试管苗,转入增殖培养基,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ms+zt0.5~2mg/l+kt0.05~1mg/l+iba0.02~0.2mg/l,培养30d;

4)一个将金红茵芋外植体进行生根培养的步骤,将增殖培养的试管苗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2.0mg/l,培养30d;

5)待试管苗的根系长至0.4~0.6cm时,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室内开瓶炼苗3d,移栽入混合基质中,温室中驯化45d后,移栽室外,给予肥水管理即可。

进一步的,升汞浓度可以为0.1%~0.2%区间的任一浓度;灭菌时间可以为8min~12min区间的任一时间。其中0.15%升汞浸泡10min为最佳消毒液处理方式。

进一步的,初代培养基中,zt可以为0.05~0.5mg/l区间的任一浓度;iba可以为0.02~0.05mg/l区间的任一浓度;ga3可以为2~10mg/l区间的任一浓度。其中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zt0.2mg/l+iba0.04mg/l+ga30.5mg/l,诱导率最高达85%。

进一步的,增殖培养基中,zt可以为0.5~2mg/l区间的任一浓度;kt可以为0.05~1mg/l区间的任一浓度;iba可以为0.02~0.2mg/l区间的任一浓度。其中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zt1.0mg/l+kt0.5mg/l+iba0.1mg/l,培养30d,增殖率最高为3.6,试管苗高度达2.0cm。

进一步的,生根培养基中,iba可以为1.0~2.0mg/l区间的任一浓度。其中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生根率最高达90%。

进一步的,混合基质由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组成。其中最佳配比为6:2:1:1(v/v),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本发明探索了组织培养方式繁殖金红茵芋,历时两年探索,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技术指标:(1)繁殖系数2.5~3.6;(2)生根率85%以上;(3)移栽成活率75%以上。(4)无变异植株。目前已经试验生产了金红茵芋5000株,株性一致。本发明建立的繁殖体系,繁育系数高,不受季节气候限制,可周年生产,随时满足生产用苗。

附图说明

图1是金红茵芋冬季植株的照片。

图2是金红茵芋初代培养的照片。

图3是金红茵芋增殖培养的照片。

图4是金红茵芋增殖培养的照片。

图5是金红茵芋生根种苗的照片。

图6是金红茵芋穴盘移栽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材料:

金红茵芋,健壮无病虫害植株,取带腋芽茎段做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培养条件:

除特别说明外,无菌苗于光照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500lx~2500lx,光周期10h/d~14h/d,温度23℃~26℃。

各种培养基的ph调为5.6~5.9,蔗糖3%~5%,琼脂0.6~0.8%,分装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条件下保持16min~20min。

数据统计:

统计数据时,每种处理调查20个,重复3次,统计诱导率、芽增殖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采用excel2007和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α=0.05)。

诱导率=(出芽外植体数/接种数)×100%;增殖系数=增殖株数/接种数;

生根率=(生根株数/接种数)×100%;移栽成活率=(成活数/移栽数)×100%。

实施例1表面灭菌

1.1取样

3~5月份,晴朗午后取样,去枝叶,将茎段剪成2cm长,每节带一个腋芽或顶芽。用自来水流水冲洗1h~2h,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60%~80%的乙醇浸泡30s~60s,再用不同灭菌剂浸泡不同时间,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筛选最佳灭菌剂和灭菌时间。

1.2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设定0.15%(质量体积比,下同)升汞5个不同灭菌时间6min、8min、10min、12min、15min,比较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重复3次。存活率=存活数/接种数×100%。

结果显示,使用浓度为0.15%的升汞灭菌,灭菌时间为6min时,外植体全部污染或死亡;12min时虽然有存活的无菌外植体,但由于灭菌时间过长,存活率极低仅为5%。存活率最高的灭菌时间是10min,与其它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到15%(表1),筛选最佳灭菌时间为10min。

表1升汞的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差(n=3),同列数字后不同的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性(p﹤0.05),以下同。

1.3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用升汞和次氯酸钠配制6种灭菌剂,分别为0.10%升汞、0.15%升汞、0.20%升汞、5%次氯酸钠溶液、10%次氯酸钠溶液和15%次氯酸钠溶液。灭菌时间均为10min,重复3次,存活率计算同上。

表2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升汞浓度为0.10%时,外植体污染严重没有得到无菌苗;而当升汞浓度为0.20%时,外植体又受消毒液毒害全部死亡。与升汞处理效果比较,次氯酸钠溶液的灭菌效果显著降低(表2),最高仅为5%。筛选0.15%升汞为最佳灭菌剂,外植体存活率最高为15%,后期能够萌发出无菌苗。

实施例2初代诱导

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阶段采用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及其不同浓度,具体详见表4、表5。

初代诱导培养基中,zt设0.01、0.05、0.1、0.2、0.5、1.0mg/l计6种浓度;iba设0.01、0.02、0.04、0.05、0.1mg/l计5种浓度梯度;ga3设0.5、1、2、4、5、6、8、10、12mg/l计8种浓度。

无菌外植体初代培养30d后,结果显示,当zt浓度为0.05mg/l~0.5mg/l时,外植体都可以萌发生长,其中浓度为0.2mg/l时,外植体萌发诱导率达到60%,并且没有出现分化现象,有利于后期增殖培养的统计分析;当浓度为0.5mg/l及以上时,诱导率虽然达65%,但培养后期出现分化现象,不利于增殖培养的统计分析。筛选zt0.2mg/l为最佳浓度,与低于此浓度的其它处理比较,差异显著(表3)。

表3不同zt水平对初代诱导的影响

在培养基ms+zt0.2mg/l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iba,发现添加iba对于外植体诱导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外植体的伸长培养影响显著。培养一个月后,在0.02mg/l~0.05mg/l范围内,伸长明显,在iba0.04mg/l的培养基中,外植体生长至1cm,基部没有生根现象;当iba浓度到达0.05mg/l及以上时候,外植体虽然也有伸长,但基部出现生根现象,不利于后期的增殖培养。筛选0.04mg/l为iba的最佳浓度,与低于此浓度的其它处理组比较,伸长情况差异显著(表4)。

表4不同iba水平对初代诱导的影响

在培养基ms+zt0.2mg/l+iba0.04mg/l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ga3,发现其可以促进外植体的萌发,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当ga3浓度在2mg/l~10mg/l范围时,诱导率在65%~85%;其中浓度为5mg/l时,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5%(图2),与低于此浓度的其它处理比较,差异显著(表5),筛选5mg/l为ga3最佳浓度。由此确定ms+zt0.2mg/l+iba0.04mg/l+ga35mg/l为金红茵芋最佳初代培养基。

表5不同ga3浓度水平对初代诱导的影响

实施例3增殖培养

增殖阶段,zt设为0.1、0.5、1.0、2.0、3.0mg/l计5种浓度;kt设为0.01、0.05、0.1、0.5、1、2mg/l计6种浓度;iba设0.01、0.02、0.05、0.1、0.2、0.3mg/l计6种浓度;同时添加ga35mg/l。

初代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的试管苗,待其逐渐长大,获得一定量试管苗时,挑选0.5cm高度、颜色嫩绿的试管苗,同批次转入增殖培养基中,筛选适宜增殖培养基。结果显示,当zt浓度为0.5~2mg/l时,增殖系数都达到了2以上,其中浓度为1mg/l时,增殖系数达到最高为2.4,与其它处理比较,差异显著(表6)。

表6不同zt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

在ms+zt1.0mg/l+iba0.01mg/l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kt,观察不同浓度的kt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培养30d后统计。结果显示,在0.05mg/l~1mg/l的范围内,增殖系数都可以达到3以上;其中当kt浓度为0.5mg/l时,增殖系数最高达到3.4,与其它处理比较,差异显著(表7);当kt浓度达到1mg/l时,试管苗基部出现愈伤组织,不利于后期生根。

表7不同kt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

在ms+zt1.0mg/l+kt0.5mg/l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iba,观察iba浓度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培养一个月后统计。结果显示,iba对增殖培养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试管苗的伸长生长影响显著。在0.02mg/l~0.2mg/l浓度范围内,试管苗高度可以达到1.1~2.0cm,其中当iba浓度为0.1mg/l时,试管苗高度可以达到2cm,健壮整齐(图3、4),与其它处理组比较,伸长生长情况,差异显著(表8);当浓度达到0.3mg/l时,试管苗出现生根现象,不利于后期统一生根培养。筛选ms+zt1.0mg/l+kt0.5mg/l+iba0.1mg/l为金红茵芋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

表8不同iba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

实施例4生根培养

生根阶段,采用1/2ms为基础培养基,iba分别设0.1、0.25、0.5、1.0、2.0、3.0mg/l计6种浓度。附加的生长素iba浓度低于2.0mg/l时,生根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生不定根的时间随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当超过这一域值时,生根率开始下降,同时产生少量愈伤组织。在1.0mg/l~2.0mg/l浓度范围内,培养15d左右幼苗基部分化出根原基,30d后可以长至2cm~4cm,生根率达85%以上,叶色浓绿舒展,形成了完整的试管苗;当iba浓度为1.0mg/l时,生根率达到最高90%(图5),与其它处理相比较,差异显著(表9)。切割不定芽进行诱根培养时,基部要切除干净,切口平整,保留2对叶片。

表9不同iba水平对生根的影响

实施例5试管苗移栽

根系长至0.5cm左右时,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室内开瓶炼苗3d,取出后洗净根部琼脂,移栽入混合基质中。混合基质配方为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6:2:1:1(v/v),该混合基质质地轻,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持水率强,全氮量也较高,营养充足。试管苗在温室中驯化45d后,即可移栽室外,给予肥水管理。在4月份或者10月份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80%(图6)。

结论:

本发明筛选表现优良的金红茵芋品种,进行了开发研究,克服常绿芳香木本离体培养时,启动困难,分化率低,周期长等诸多问题,建立了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并开始进行试验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