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东方鲀当年苗种池塘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92926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交东方鲀当年苗种池塘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杂交东方飩苗种池塘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暗纹东方飩(Takifugu obscurus)和菊黄东方飩(Takifugu flavidus)均隶属于 飩形目(Tetraodontif-ormes)、飩科(Tetraodontidae)、东方飩属(Fugu)。暗纹东方飩为 近海暖温水性底层洄游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长江中下游区域,春季亲鱼 溯河洄游进入淡水江河支流进行繁殖,幼鱼在淡水中育肥;菊黄东方飩俗称艇巴、满天星, 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海近岸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和渤海等海域,属温带 近海底层鱼类。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暗纹东方飩与菊黄东方飩的养殖规模也 在不断的扩大,两者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养殖前途,暗纹东方飩生长速度快,1-2年便可达 到上市要求,但其经济价值较菊黄东方飩低,虽然菊黄东方飩价值偏高,但其生长速度较暗 纹东方飩慢,一般3年后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故研发出一种生长速度快、市场接受度高、养 殖价值大的新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0003] 根据杂交生物学特性,若将暗纹东方飩与菊黄东方飩杂交,使遗传基因重新组合, 经定向培育,可望获得具备亲本双方优良性状或产生亲本所没有的新的优良性状的杂交 种,即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质好且具有广泛市场接受度的河飩养殖新品种。目前 有关东方飩杂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集中在菊黄东方飩、红鳍东方飩、黄鳍东方飩等 品种,而有关暗纹东方飩雌鱼与菊黄东方飩雄鱼杂交F 1代池塘培育方法则尚未见公开报 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杂交东方飩当年苗种池塘培育方法,解决 暗纹东方飩雌鱼与菊黄东方飩雄鱼杂交苗种规模化培育生产、提高养殖存活率和便于管 理,为杂交东方飩的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池塘选择、清塘施肥、苗种投放、池塘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捞 步骤组成,其特征是池塘选择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的地方,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 无污染,长宽比为2 :1,水位保持在150cm以上,进排水方便,排水口设置防逃滤网;在苗种 放养前需对池塘清淤消毒,消毒用生石灰,用量为90-150kg/1000 m2,化水后全池泼洒,池 塘进水采用80目筛絹网袋过滤,加水IOOcm后,向池内泼洒复合肥料进行肥水培养基础生 物饵料,用量为7. 5kg/1000 m2,根据水体颜色进行追施复合肥,使水体呈茶褐色或黄绿色; 投放的苗种体长需达到8mm以上、活动力强,放苗前须将苗池内水体盐度逐渐咸化至池塘 养殖盐度,苗种在搬移过程中需带水操作,苗种放养密度为4500尾/1000 m2 ;池塘管理在苗 种投放初期1-6天内基本不投饵,靠池塘水体中的基础生物饵料,若池塘内基础生物饵料 不足时,通过泼洒豆浆、冷冻大卤虫,减少苗种相互残杀,以提高杂交东方飩苗种的成活率, 待苗种体长达20mm后逐渐投喂加工成团状的鳗鱼配合饵料,每天投饵两次,饵料上午投喂 量占全天60 %,下午占40 %,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比例较春秋季少,每天投喂量按吃料情 况随时进行调整,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适量,日常管理中观察池塘水质变化及吃料情 况,在苗种放养后的45天内,每隔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30%,46天起一直到捕捞 前,换水频率调整为7天一次,每次50% ;病害防治是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15天向养殖 池塘内泼洒市售的底质改良剂(高效底质清、白+黑底改王)和EM菌微生物制剂,预防鱼 体寄生鱼虱,在进行药物防治时,优先使用EM菌微生物制剂;待池塘水温降至18°C以下时, 便要把杂交鱼转移到保温大棚越冬,捕捞方式采用拖网式,拖网采用无结网,避免对鱼体皮 肤擦伤。
[0006] 本发明创造的暗纹东方飩雌鱼与菊黄东方飩雄鱼杂交F1R池塘培育方法在实施 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利用室外池塘生态方法进行暗纹东方飩(早)X菊黄东方飩(? )杂 交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培育,使其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在池塘养殖过程中,1龄杂交东方飩 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体重为其父、母本的1.5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望培育出 杂父东方純新品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手段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具 体实例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池塘选择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的地方,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 长宽比为2 :1,水位保持在150cm以上,进排水方便,排水口设置防逃滤网;上海市水产研究 所启东科研基地交通方便、水质良好,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具有长80m,宽40m,南北 走向养殖池塘,养殖水位保持在150cm以上,进排水方便,排水口设置防逃滤网,符合养殖 池塘选用基本条件。
[0009] 2、清塘施肥:在苗种放养前需对池塘清淤消毒,消毒用生石灰,用量为 90-150kg/1000 m2,化水后全池泼洒;池塘进水采用80目筛絹网袋过滤,加水IOOcm后便 向池内泼洒复合肥料(N-P-K= 15-15-15)进行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用量为7. 5kg/1000 m2,可根据水体颜色进行追施复合肥料,使水体保持茶褐色、黄绿色为好。
[0010] 3、苗种投放:苗种达到8mm以上且苗池内水体盐度逐渐咸化至池塘相同盐度后, 便可将其投放到养殖池塘中养殖,苗种在搬移过程中需带水操作,苗种放养密度为4500尾 /1000 Hl20
[0011] 4、池塘管理:在苗种投放初期1-6天内基本不投饵,靠池塘水体中的基础生物饵 料,若池塘内基础生物饵料不足时,通过泼洒豆浆、冷冻大卤虫,减少苗种相互残杀,以提高 杂交东方飩苗种的成活率,待苗种体长达20_后逐渐投喂加工成团状的鳗鱼配合饵料,每 天投饵两次,饵料上午投喂量占全天60 %,下午占40 %,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比例较春秋 季少,每天投喂量按吃料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适量,日常管理中观 察池塘水质变化及吃料情况,在苗种放养后的45天内,每隔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 30 %,46天起一直到捕捞前,换水频率调整为7天一次,每次50 %。
[0012] 5、病害防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15天向养殖池塘内泼洒市售的底质改良剂 (高效底质清、白+黑底改王)和EM菌微生物制剂,预防鱼体寄生鱼虱,在进行药物防治时, 优先使用EM菌微生物制剂。
[0013] 6、待池塘水温降至18°C以下时,便要把杂交鱼转移到保温大棚越冬,捕捞方式采 用拖网式,拖网采用无结网,避免对鱼体皮肤擦伤。
[0014] 杂交苗种亲本选择的对象,暗纹东方飩(Takifugu obscurus)作为母本,菊黄东方 飩(Takifugu flavidus)作为父本。收获时1龄杂交东方飩与其父母本后代的生长情况对 比见表1。
[0015] 表1对照组1 :采用杂交东方飩同一母本;对照组2 :采用杂交东方飩同一父本。
[0016]
[0017] 由表1可知,杂交东方飩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与对照组相比,体长为对照组1的 1. 17倍、对照组2的1. 29倍,全长为对照组1的1. 20倍、对照组2的1. 26倍,体重为对照 组1的1. 67倍、对照组2的1. 76倍。由此可以看出,本实例方法获得的杂交东方飩品种整 合了父母本亲鱼的多项优良性状,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主权项】
1. 一种杂交东方飩当年苗种的池塘培育方法,由池塘选择、清塘施肥、苗种投放、池塘 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捞步骤组成,其特征是池塘选择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的地方,池塘要 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长宽比为2 :1,水位保持在150cm以上,进排水方便,排水口 设置防逃滤网;在苗种放养前需对池塘清淤消毒,消毒用生石灰,用量为90-150kg/1000 m 2,化水后全池泼洒,池塘进水采用80目筛絹网袋过滤,加水100cm后,向池内泼洒复合 肥料进行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用量为7. 5kg/1000 m2,根据水体颜色进行追施复合肥, 使水体呈茶褐色或黄绿色;投放的苗种体长需达到8mm以上、活动力强,放苗前须将苗池内 水体盐度逐渐咸化至池塘养殖盐度,苗种在搬移过程中需带水操作,苗种放养密度为4500 尾/1000 m2 ;池塘管理在苗种投放初期1-6天内基本不投饵,靠池塘水体中的基础生物饵 料,若池塘内基础生物饵料不足时,通过泼洒豆浆、冷冻大卤虫,减少苗种相互残杀,以提高 杂交东方飩苗种的成活率,待苗种体长达20_后逐渐投喂加工成团状的鳗鱼配合饵料,每 天投饵两次,饵料上午投喂量占全天60 %,下午占40 %,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比例较春秋 季少,每天投喂量按吃料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适量,日常管理中观 察池塘水质变化及吃料情况,在苗种放养后的45天内每隔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 30%,46天起一直到捕捞前,换水频率调整为7天一次,每次50% ;病害防治是在整个养殖 过程中每隔15天向养殖池塘内泼洒市售的底质改良剂(高效底质清、白+黑底改王)和EM 菌微生物制剂,预防鱼体寄生鱼虱,在进行药物防治时,优先使用EM菌微生物制剂;待池塘 水温降至18°C以下时,便要把杂交鱼转移到保温大棚越冬,捕捞方式采用拖网式,拖网采用 无结网,避免对鱼体皮肤擦伤。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东方飩当年苗种的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杂交苗种亲本选择的对象,暗纹东方飩作为母本,菊黄东方飩作为父本。
【专利摘要】一种杂交东方鲀当年苗种池塘培育方法,其特征是苗种放养前对池塘清淤消毒,池塘进水后泼洒复合肥料培养生物饵料,苗种体长需达8mm以上、活动力强,放苗前将苗池水体盐度逐渐咸化至池塘养殖盐度,苗种搬移带水操作,苗种放养密度4500尾/1000㎡;苗种投放初期不投饵,池塘内生物饵料不足时,通过泼洒豆浆、冷冻大卤虫,减少苗种相互残杀,以提高苗种成活率,苗种体长达20mm后投喂成团状鳗配合饵料,养殖前期,15天换水一次,养殖中后期,换水频率调整为7天一次;养殖过程中对池塘泼洒生物制剂预防寄生虫的发生;池塘水温将至18℃以下时,把杂交鱼转移到保温大棚越冬,捕捞方式采用拖网,拖网采用无结网,避免对鱼体皮肤擦伤。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5010193
【申请号】CN201510448015
【发明人】张年国, 潘桂平, 周文玉, 周裕华, 刘本伟, 侯文杰, 毕浩
【申请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