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基因肿瘤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7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种异基因肿瘤治疗剂的制作方法
同种异基因肿瘤治疗剂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4月20日的第200480039664.3号发明名称为“同种异基因肿瘤治疗剂”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基于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的疫苗,以及一种制备这种疫苗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转染的人肿瘤细胞作为疫苗的用途。除了治疗癌性疾病的传统方法(如放疗和化疗,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就构成了治疗进展性和播散性肿瘤疾病的唯一选择)之外,当面对着转移性肿瘤时,免疫治疗似乎是一种很有如途的方法。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来源于基因技术领域的修饰技术来增强对抗肿瘤疾病的天然应答,据此增加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警惕性”,并提高肌体本身对抗肿瘤的防御反应。一些恶性疾病例如进展性肾细胞癌似乎对免疫治疗的干预是相当敏感的,但是利用细胞因子(例如IL-2和IFN-α )的全身治疗有时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已经发展出了其他的免疫治疗方案。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都依赖于取出肿瘤、随后用治疗基因在离体转染肿瘤细胞、照射肿瘤细胞群以及随后重新植入经修饰的肿瘤细胞。通过这样的肿瘤疫苗接种,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抗肿瘤效应,增加的程度依赖于所转染的治疗基因。根据这种方法以及试验动物研究的结果,已经批准了多个I期和II期临床研究(Finke et al., 1997 ;ffittig et al., 2001) 但是,这些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除了对治疗的较好的耐受性之外,仅仅在少数病例中观察到了部分 或完全反应。基因转移⑶40L/⑶154能在结肠癌小鼠模型中诱导肿瘤的根除和免疫力(Sun等,2000)。本发明的申请者/受让人发现,向肿瘤细胞内转移人白介素7 (IL-7)的表达质粒导致了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的敏感性的增加,尤其是自体转移(Finkeet al., 1997, Cancer Gene Ther.4:260-268)。相似地,本发明者证实,向自体肿瘤细胞内转移进两种治疗基因(IL-7、GM-CSF)之后,可以在50%患者中观察到显著的临床反应(W002/060476)。从US5,681,562的阐述中已知,给患有某些癌症的患者体内注射已经以编码细胞因子的DNA或RNA转染的细胞,可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抗原。在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其中用编码IL-2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试验。也描述了一个体内试验,其中在小鼠的结肠癌模型中测试了治疗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经皮下注射转染的成纤维细胞的小鼠表现出明显更慢的肿瘤生长。利用人转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试验显示其显著增加了 IL-2的表达水平。除了缺乏小鼠模型以外的临床数据外,在这些试验中被采用作为表达载体的病毒载体也被认为是不利的载体。减毒疫苗株的不稳定性不能确保其不被逆转成为有毒株,以及病毒组分本身可以是免疫原性的,这将使得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弱它们的疗效。在此所列的这些缺点仅仅是病毒系统的缺点的一部分,这明显削弱了该系统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用途。
一些文章显示用细胞因子基因联合生长因子GM-CSF获得了最佳的治疗效果(Paillard, 1998,Hum.Gene Ther.9:2457-2458 ;Schadendorf et al.,1995, J.Mol.Med.73:473-477)。GM-CSF在肿瘤抗原接种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其增强针对肽疫苗接种的临床及免疫学的抗肿瘤应答(JSger et al.,1996)。呈递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以及对效应细胞群的刺激似乎在这个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至今还不清楚哪个细胞因子基因联合免疫原性制剂和GM-CSF能触发最有效的抗肿瘤应答。在小鼠试验中,显示用编码IL-7的表达构建体的接种生成了抗肿瘤效应(Milleret al., 1993, Bloodl8:3686-3694 ;Murphy et al.,1993,J.Clin.1nvest.92:1918-1924)。也显示细胞毒淋巴细胞(CTL)与IL-7或IL-7转染的细胞进行孵育导致了小鼠体内的肿瘤消退(Jicha et al.,1991 ;Hock et al.,1993),以及用 IL-7 和 B7.1/CD80 的转染导致了CD28+CD25+T 细胞的浸润及免疫力(Cayeux et al.,1995)。至今还没有实现治疗的成功,甚至在小鼠模型中也没有成功。此外,在涉及通过利用质粒DNA或寡核苷酸序列的基因治疗而刺激免疫应答的试验中,观察到某些包括CpG基序(CpG=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的核酸序列具有巨大的免疫刺激作用(Schmidt-ffolf et al.,1989,J.1mmunol.Methodsl25:185-189)。基于这个原因,在非常早的时候,免疫刺激序列(ISS)就已经在基于DNA的抗感染性病原体的免疫接种方案中被用作佐剂。在小鼠试验中,证实了注射富含CpG的DNA序列导致了对B细胞的强烈激活并刺激了某些细胞因子(例如IL-6和GM-CSF)的表达。在小鼠模型中也显示,在肿瘤接种前3天,用CpG寡脱氧核苷酸(0DN)与融合蛋白的共同免疫接种可以阻止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Liu et al.,1998)。在W098/18810中详细地解释了对含有免疫刺激性CpG的ISS的用途及合成的阐述。W000/04918显 示了用编码例如干扰素Y和GM-CSF的基因转染肿瘤细胞。质粒可以被用作为表达载体。该申请阐述了一种用免疫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疾病的概念。没有显示相关的证明要求保护的疫苗的疗效的体内或体外数据或临床结果。需附加说明的是这些没有限定其应用的基于质粒的载体在人体基因治疗中是没有用的,因为除了治疗序列外,它们还包括其复制所必需的遗传学功能单位。它们也包括其选择所需的抗生素耐药基因。结果是非治疗所需的哺乳动物或细菌的蛋白质的持续表达。尽管研究了多年以及有着有前途的方法,但是通过施用免疫原性物质发展出一种基于对抗肿瘤疾病的免疫功能的有效治疗仍是不可能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与细胞因子有关的疾病(例如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形式的疫苗,它是特异性的和有效的,并特异性地诱导了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此外,也将提供了一种制备这种疫苗的方法。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要素实现该目的。在本发明中,将采用下面的含义:同种异基因起源于同一物种的遗传学不一致的个体,与“自体”(来自同一个体的细胞)相反APC抗原呈递细胞
B7.1/CD80 分化抗原簇80CD40L/CD154分化抗原簇40配体
DC树突状细胞
dSLIM双茎环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
GM-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7白介素-7
ISS免疫刺激核酸序列
MIDGE最小免疫学定义的基因表达载体(MIDGE 是Mologen AG
的注册商标)
ODN寡脱氧核苷酸
TAA肿瘤相关抗原在下面所述的内容中,应当如下理解许多常用的术语:转染的细胞在本发明中的含义是经本发明的编码表达载体在离体处理过的人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因此,作为这种处理的结果,所述细胞表达所编码的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因子序列,并能用作肿瘤疾病的一种免疫治疗工具。在本发明中,术语“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代表天然存在的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的所有修饰体、突变体和衍生物、以及用重组技术制备的含有如倒转、缺失、插入、附着等氨基酸修饰的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条件是它们保留了至少一部分野生型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的基本功能。这些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可以含有罕见的氨基酸和/或修饰例如烷基化、氧化、巯基修饰、变性和寡聚化等。在本发明中,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可以是蛋白、肽和/或含有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与其他蛋白、肽或其一部分结合的融合肽。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是天然存在的共刺激因子和/或细胞因子的截断形式。
上述提及的所有的适用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的共刺激因子都是如在本发明中所定义的免疫原性物质。因此,本发明的疫苗是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因为它含有免疫原性物质的组合。在很多性质上,肿瘤细胞都不同于正常细胞,如细胞表面蛋白的不同表达。特别的,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表达理论上容许免疫系统识别并破坏这些细胞。但是,在许多情况中,患者的免疫系统被严重地抑制,以致其不能识别这些突变细胞。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患有确定的肿瘤疾病的患者的疫苗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该疫苗包括另一个患者的肿瘤细胞(同种异基因细胞),并且在此之前已经用编码白介素-7(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共刺激因子CD40L/CD154和B7.1/CD80的表达构建体离体转染了这些肿瘤细胞。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得了一种相应的疫苗,其中在此之前用编码白介素-7(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共刺激因子⑶40L/⑶154的表达构建体转染了肿瘤细胞。所采用的肿瘤细胞可以来源于具有与所治疗的患者相似的病症的患者,或来源于具有不同于所治疗的患者的病症的患者。疫苗的组分(免疫原性化合物)的组合将保证生成所有信号级联的三个步骤,它们对于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是必需的。这三个步骤包括抗原呈递、共刺激以及提供合适的局部环境。GM-CSF和⑶40L/⑶154的表达将确保局部募集并激活抗原呈递细胞(APC)和树突状细胞(DC)。因此,观察到对TAA呈递的增强。B7.1/⑶80的表达造成了共刺激活性的增加。这反过来增加了 TAA组分的抗原性以及增加了被活化的抗TAA的T淋巴细胞的数目。IL-7的表达另外还诱导了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因此,本发明的疫苗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TAA诱导了高浓度的可溶性的刺激增殖的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这导致了在施用部位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也诱使APC和DC迁移到施用部位。表达构建体可以以质粒的形式存在,优选的也可以是最小化免疫学定义的基因表达构建体。有着仅仅由CMV启动子、内含子、编码基因序列和聚腺苷酸化序列构成的线性双链共价闭合表达盒。表达盒的两个末端均通过单链核苷酸残基短环而共价闭合。这些共价闭合的最小DNA构建体在下文中称为MIDGE载体(MIDGE:最小免疫学定义的基因表达载体);见EP0941318B1。MIDG E构建体所表现出的优点是应用该构建体可以避免非治疗疗效所必需的结构,因此避免了普通基因转移载体的缺点。通过施用免疫刺激核酸序列(ISS)形式的佐剂提供了容许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局部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含有附加的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的疫苗作为佐剂。优选地,疫苗包括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其包括:a)包括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序列,其中N1N2是选自包括GT、GG、GA、AT或AA的组的元件,N3N4是选自包括CT或TT的组的元件,C是脱氧胞苷,G是脱氧鸟苷,A是脱氧腺苷,以及T是脱氧胸苷,b)和具有部分互补的反向平行碱基序列的环状链脱氧核糖核酸,并且它具有哑铃状的形状。ISS的CpG基序(见图2a)增加了 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并强烈刺激了 THl型细胞免疫应答。因此,它们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容许并增强了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如在W001/07055中所述的长度为30个碱基对的共价闭合的ISS0这些构建体在下面被称作为dSLIM (双茎环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具有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序列位于寡脱氧核苷酸的单链区,并包括40到200个核苷酸(见图2b)。本发明的主题还涉及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的疫苗的方法,其中用编码a)白介素-7 (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40L/CD154和B7.1/CD80,或b)白介素-7 (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CD40L/CD154的核酸分子离体转染同一物种的遗传学不一致的供体(同种异基因)的肿瘤细胞,随后将肿瘤细胞转移到适用的药物组合物中。上面已经所述的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包括具有部分互补的反向平行碱基序列的环状链脱氧核酸,并具有哑铃状的形状。作为佐剂,它们也是本发明的方法的一部分。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其含有至少3种(优选的4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共刺激因子B7.1/CD80和CD40L/CD154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_7和GM-CSF。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也是同种异基因人肿瘤细胞,其相应地被编码a)白介素-7 (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40L/CD154和B7.1/CD80,或b)白介素-7 (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CD40L/CD154的核酸构建体进行离体转染,并且所述肿瘤细胞包括相应的表达构建体。肿瘤细胞包括质粒形式的表达构建体,或在双链的两个末端均经单链核苷酸残基短环共价闭合的仅仅由CMV启动子、内含子、编码基因序列和聚腺苷酸化序列构成的线性双链共价闭合表达盒形式的表达构建体。优选地,使用的是肾细胞癌细胞系的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对于疫苗,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作为一或多种表达构建体形式的核酸分子。因此,可以提供用于多基因表达的DNA表达构建体,其-由含有线性表达盒的双链区构成,所述线性表达盒至少包括启动子序列和编码序列,-且这些双链区通过DNA单链或非编码性DNA双链而连接,-且那些末端未与其他表达盒通过DNA单链或非编码性DNA双链相连接的表达盒被保护而免于外切核酸酶的降解。PCT/DE03/02478已经描述了这种用于多基因表达的DNA表达构建体。因此,多个作为本发明的疫苗的对象的核酸可以包括在单独一种表达构建体中。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核酸分子是DNA,特别是cDNA或基因组DNA。显而易见,可以优选的是核酸分子为RNA分子。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来源于患有结直肠癌、小细胞和非细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肾细胞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在本发明的描述过程中,具体采用了肾细胞癌细胞系,它特别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疫苗。一个优选的肾细胞癌细胞系是作为活培养物保藏于DSMZ(Deutsche Sammlung vonMikroorganismen und Zellkulturen GmbH (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DSMACC2635的细胞系。通过经生物的、化学的和/或物理的方法的转染方式将DNA表达构建体转移到该细胞系的细胞内,这导致细胞表达所需的基因。将一种佐剂(优选的是ISS,最优选的是dSUM (见上))加入到转染的同种异基因细胞内。在用伽马射线放射性照射转染的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之后,将本发明的疫苗施用给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
与自体细胞不同的是,细胞所来源的肌体并非药物组合物所治疗的肌体。一方面,使用同种异基因细胞的优点是细胞可被表征一次并可重复地增殖。另一方面,同种异基因的作用被认作为是附加的佐剂刺激。被修饰的细胞可以来源于单个(不同个体)肌体或可以收集于数个具有相同病症的肌体。
因此,本发明的对象是可被表达的并编码两种细胞因子和一种或两种共刺激因子的三种或四种核酸的组合。ISS,优选地是dSUM,可被用作为附加的免疫调节剂。在原代人细胞系的细胞培养试验中可以验证在转染后为三重或四重阳性的细胞(见

图1)。“三重”或“四重”在本文中意思是高百分比的被所有的三种或四种编码GM-CSF、IL-7、⑶40L/⑶154和B7.1/⑶80的基因所成功转染的细胞以及这些细胞表达这三种或四种基因。对于在本试验中所采用的结肠癌细胞系,用FACS (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分析确定出所有细胞中的14.4%是四重阳性的细胞。此外,不论基因的种类,确定出所有细胞中的
20.3%被一种基因所成功转染,19.9%的细胞被三种不同的基因所成功转染。确定出在用编码CD40L/CD154、GM-CSF、B7.1/CD80和IL-7的表达构建体四重转染之后被成功转染的结肠癌细胞的百分比是14.4%的细胞。因此,14.4%的细胞被四种不同的基因所转染并能成功地表达这些基因。总之,69.4%的所有细胞被至少一种或多种基因所转染。利用数个基因的转染是有利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所表达的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因子以紧密的空间接近性的方式被表达在免疫系统的效应器官内。这种空间接近性是重要的,因为共刺激因子只有效地增强抗原的免疫接种。对于转染,可以采用基本已知的生物的、化学的和/或物理的方法,例如经弹道转移(balIistischem transfer)的转染(EP0686697)、聚阳离子转染、磷酸I丐沉淀、微注射、原生质融合、脂质体融合、病毒转染系统、脂染和/或电穿孔。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用电穿孔实现转染。另外,有利的方法是生物学转染方法,例如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在此,在一个实例中,编码至少一种(优选的是两种)共刺激因子和两种细胞因子的DNA表达构建体与寡肽共价连接,寡肽优选地是猴病毒SV-40的核定位信号(NLS)。通过使用其他的肽(可以是人工合成的肽)进一步地增加转染效率是有可能的。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在静脉内应用之后的细胞特异性的体内基因转移。本发明的疫苗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从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中制备的疫苗显示出令人惊讶的作用。其可以纠正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的缺陷并且可以增强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内在的免疫应答,两者都是在同一时间以及都是以有利的方式进行。此外,可以采用疫苗作为用于增强和重建针对残余肿瘤细胞或消除已经去除了肿瘤的患者体内的残余肿瘤块的免疫应答的佐剂治疗。因此,预测经外科手术去除了原发肿瘤且没有可见的转移灶的患者将从可能降低复发率的附加的肿瘤特异性治疗中获益。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可以来源于独立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下面在附图和实施例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包括本发明的治疗方法如疫苗用于癌症治疗剂的令人惊讶的作用)以及本发明的方法。如附图所示:图1:四重转染的人结肠癌细胞的FACS强度。通过编码⑶40L/⑶154、GM-CSF,B7.1/⑶80和IL-7的表达载体的电穿孔实现转染。图2a和b:免疫调节剂(dSUM)的图解描述:具有三个CG基序的哑铃结构,每个CG基序都是图解所不的发夹环结构;1是环和II是莖。为了证实基因产物,采用了与四种不同的荧光染料相连接的抗体。在图1中,它们被称作为:CD80-FITChGMCSF-PEIL7-PerCPCD154-APC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FACS)在四个不同的通道中检测这些颜色,在X坐标系中分别被称作为FL1-H、FL2-H、FL3-H和FL4-H。x轴上的指数表示相对荧光强度。y轴显示近似代表所检测的细胞的数目的计数。用“设门”操作进行分析,其中仅仅计数适合通过某一能量门的细胞。在下面的表I中,给出了在用编码⑶40L/⑶154、GM-CSF和IL_7的表达构建体三重转染或用编码CD40L/CD154、GM-CSF、B7.1/CD80和IL-7的表达构建体四重转染之后被成功转染的同种异基因肾细胞癌细胞的百分比。表1:
权利要求
1.核酸分子,其编码白介素-7(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40L/CD154 和 B7.1/CD80。
2.编码白介素-7(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40L/CD154和B7.1/CD80的核酸分子的组合,其中每个所述核酸分子编码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共刺激因子:白介素-7 (IL-7)、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⑶40L/⑶154和B7.1/CD80。
3.权利要求1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2的组合,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括: a)质粒;或 b)线性双链共价闭合表达盒,其仅由CMV启动子、内含子、编码基因序列和聚腺苷酸化序列构成,双链的两个末端均通过单链核苷酸残基短环而闭合。
4.权利要求1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2的组合与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的组合。
5.权利要求4的组合,其中所述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包括: a)具有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序列,其中N1N2是选自包括GT、GG、GA、AT或AA的组的元件,N3N4是选自包括CT或TT的组的元件,以及C是脱氧胞苷,G是脱氧鸟苷,A是脱氧腺苷和T是脱氧胸苷,和 b)具有部分互补的反向平行碱基序列的环状链脱氧核糖核酸并具有哑铃状的形状。
6.权利要求5的组合,其中所述具有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位于所述寡脱氧核苷酸的单链区,并包括40到200个核苷酸。
7.离体转染了权利要求1-6之一的核酸分子的人肿瘤细胞。
8.权利要求7的人肿瘤细胞,其中所述肿瘤细胞选自以下组中:结直肠癌、小细胞或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肾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9.权利要求7的人肿瘤细胞,其中所述肿瘤细胞对应于保藏在DSMZ的保藏号为DSMACC2635的肾细胞癌细胞系。
10.权利要求1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2的组合在转染人肿瘤细胞中的用途。
11.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括: a)质粒;或 b)线性双链共价闭合表达盒,其仅由CMV启动子、内含子、编码基因序列和聚腺苷酸化序列构成,双链的两个末端均通过单链核苷酸残基短环而闭合。
12.权利要求1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2的组合与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的组合在转染人肿瘤细胞中的用途。
13.权利要求12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包括: a)具有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序列,其中N1N2是选自包括GT、GG、GA、AT或AA的组的元件,N3N4是选自包括CT或TT的组的元件,以及C是脱氧胞苷,G是脱氧鸟苷,A是脱氧腺苷和T是脱氧胸苷,和 b)具有部分互补的反向平行碱基序列的环状链脱氧核糖核酸并具有哑铃状的形状。
14.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具有碱基序列N1N2CGN3N4的免疫调节寡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位于所述寡脱氧核苷酸的单链区,并包括40到200个核苷酸。
15.权利要求7的人肿瘤细胞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16.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疾病选自以下组中:结直肠癌、小细胞或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肾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17.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细胞对应于保藏在DSMZ的保藏号为DSMACC2635的肾细胞癌细胞系。
18.权利要求15的用 途,其中所述转染的人肿瘤细胞与患者具有遗传学差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基于同种异基因肿瘤细胞的疫苗,以及一种用于制备这种疫苗的方法,此外还涉及用作疫苗的转染的人肿瘤细胞。
文档编号C12N5/09GK103173460SQ2012103159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0日
发明者托米斯拉夫·多布里克, 布格哈特·维蒂希, 曼努埃尔·施密特 申请人:莫洛根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