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文档序号:516031阅读:1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通过加入茶多酚溶液对杨梅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茶多酚溶液能够有效地抑制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且茶多酚溶液对杨梅青霉和灰霉混合真菌不仅有抑菌作用,且有杀菌作用,既达到抑菌目的,又可节约成本,用茶多酚溶液来浸泡果实,能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 菌菌落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原产我 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 度之间,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目前分布的 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其中以浙 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质量最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苏、福建与广东。国外,如日本和 韩国有少量栽培,东南亚各国,如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但因其果形小、味 酸,多种植在庭院供作观赏,或作糖渍食用,没有作为经济果树栽培。
[0003] 然而,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时极易受到病菌侵染而造成腐烂。其中,杨梅青霉和 灰霉病就是杨梅果实在贮藏、运输期间危害最严重的几种真菌性病害。据统计,杨梅果实在 贮运期因病腐烂达10%_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其中因感染青霉和灰霉病导致的腐果 数,一般占贮藏期总腐果数的70%-80%。
[0004] 杨梅青霉病菌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青霉属。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丛中长出, 直立,有3次以上的帚状分枝,间枝1-4个;小梗顶端较尖细,呈瓶梗状。分生孢子顶端串 生,无色,单胞,初为圆筒形,成熟后为椭圆形至亚球形。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3°C,最适 为27°C;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C,低于15°C和高于30°C时不易形成。空气中二氧 化碳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该菌分生孢子的形成。杨梅青霉病菌可腐生于多种有机物质上, 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空气中扩散,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果腐。之后在病部又 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贮藏库中,杨梅青霉病菌侵入果皮后,还能分泌一种挥发性物 质,损伤接触到的健果果皮,从而引起接触传染。因此杨梅青霉病是杨梅采摘后发生最多、 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侵染性病害。动物试验还表明,病菌所产生的真菌霉素对肝脏、肾 脏以及神经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0005]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 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 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 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 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 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0006] 目前,控制杨梅青霉病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 抑霉唑乳油等,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在杨梅中的残留毒 性物质对人类健康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000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 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 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 茶多酚。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 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 01-0. 03 %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 毒副作用;而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 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 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 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相比较与其他的化学农药 而言,茶多酚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对于人体而言,更加的环保无污染。
[0008] 目前国内外对于茶多酚的研究主要以茶多酚的药理、病理、毒理学以及茶多酚的 保颜、保鲜及除臭作用为主,其中对细菌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对真菌的作用研究较少。众所 周知,植物多酚对微生物(包括丝状真菌、酵母、细菌、病毒)具有广谱抗性,对植物、动物和 其他环境中多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有的研究证明,茶叶中的EGC、EGCG 能有效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 菌。
[0009]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已解决上述现有 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针对现有 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地抑制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既达到抑菌目的,又可节 约成本。
[0011]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2] 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加入茶多酚 溶液对杨梅进行处理。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方式包括碰洒或者浸泡。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5-10mg/mL。
[0015] 本发明的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茶多酚溶 液能够有效地抑制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且茶多酚溶液对杨梅青霉和灰霉混 合真菌不仅有抑菌作用,且有杀菌作用,既达到抑菌目的,又可节约成本,用茶多酚溶液来 浸泡果实,能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16]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8] 本发明的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通过加入茶多酚溶液对杨 梅进行处理。
[0019] 在本发明中,所述处理方式包括碰洒或者浸泡。
[0020] 在本发明中,所述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5-10mg/mL。
[0021] 实施例
[0022] 供试菌种: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
[0023] 供试药剂:茶多酚,茶多酚含量50%。
[0024] 实验方法:采用平板速率法,通过计数菌落数目进行平板速率抑菌实验;采用悬 滴法测定孢子萌发率,进行孢子萌发抑菌实验。
[0025] 平板菌落计数法(涂布法):
[0026] 配制马铃薯、蔗糖糖、琼脂培养基(PSA);将2种病菌预培养(25°C、)2_5天,待 长出抱子;配 5 种浓度茶多酌?母液(100. 00mg/mL、50. 00mg/mL、33. 30mg/mL、25. 00mg/mL、 20. 00mg/mL)。
[0027] 设茶多酌?平板浓度为 10. 00mg/mL、5. 00mg/mL、3. 33mg/mL、2. 50mg/mL、2. OOmg/mL 共5个浓度梯度,无菌水为对照(CK),共6项处理。将2种菌分别配制104的孢子悬浮液, 然后各取5mL混合摇匀,最终混合菌浓度为104个/mL。分别在灭菌培养皿内加入对应浓度 的茶多酚母液ImL和对照加入等量无菌水,将冷却至45°C左右的培养基倒入各培养皿中, 立即摇匀将其制成平板。然后取混合孢子悬浮液〇.2mL于各平板中央,然后用涂布棒将菌 液涂匀,每处理重复六皿(三皿拍照,三皿计数),置25°C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计算各处 理的菌落数目(计算三皿平均菌落数)并拍照,直至第8天止。同时记录菌落形态、颜色等 变化,然后用统计方法(方差分析)计算平均菌落抑制率。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茶多酚浓 度。
[0028]

【权利要求】
1. 一种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加入茶多酚溶 液对杨梅进行处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处理方式包括碰洒或者浸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杨梅青霉和灰霉病菌菌落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5-10mg/mL。
【文档编号】A23B7/154GK104413145SQ20131036278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傅佚伟 申请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