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53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卤制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肉类(例如鸡、鸭)的卤制加工,普遍要经过解冻、腌制、余水、除水、卤制、沥卤、烘干几道工序,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肉块从冷冻室取出先放于解冻水池中解冻,待解冻完毕之后,再人工捞出,然后将解冻后的肉块放入大锅中煮沸余水处理,去除血污之后,由人工捞出继续放入腌制池中进行腌制,直到最后在加热炉内烘干。传统的一系列制作方法,需要大量人工搬运,肉块需要辗转多个地方才能完成加工生产,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费时费力,而且肉块在不断地中转过程中容易被污染,严重影响肉质,且各个工序很大程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技术,使得肉类食品的加工质量难以得到可靠保证。有鉴于此,设计一种新型肉类食品卤制加工生产线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包括解冻机、腌制机、氽水机、第一振动除水机、卤制上色机、第二振动除水机和烘干机,所述解冻机、腌制机、氽水机、第一振动除水机、卤制上色机、第二振动除水机和烘干机依次顺序相连,且每个机器之间均设有输送的链带;所述第一振动除水机和第二振动除水机为相同的机械,第一振动除水机内设有支架、支撑板、链带、传动辊、振动电机、弹簧组件和集液槽,支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弹簧组件,支撑板的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振动电机安装架,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电机安装架上,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一组传动辊,传动辊上设有链带,链带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热风管,热风管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且热风管与热风机连通,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为矩形结构,集液槽的右端设有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的右端设有斜向设置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氽水和上色后的肉制品进入到振动除水机上时,启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支撑板振动,链带跟着支撑板振动,从而将链带上肉制品的水分被振落,从而使得液体进入到集液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中振动除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卤制加工生产线,包括解冻机1、腌制机2、氽水机3、第一振动除水机4、卤制上色机5、第二振动除水机6和烘干机7,所述解冻机1、腌制机2、氽水机3、第一振动除水机4、卤制上色机5、第二振动除水机6和烘干机7依次顺序相连,分别依次实现解冻、腌制、清洗、除水、卤制、除卤水和烘干的功能,且每个机器之间均设有输送的链带,通过输送链带就能够将肉制品依次输送至需要加工的机器中,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输送链带为现有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固不再赘述;所述第一振动除水机4和第二振动除水机6为相同的机械,第一振动除水机4内设有支架8、支撑板13、链带14、传动辊11、振动电机17、弹簧组件21和集液槽9,支架8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与支架8的连接处设有弹簧组件21,支撑板13的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振动电机安装架16,振动电机17安装在振动电机安装架16上,支撑板1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挡板15,支撑板13的上方设有一组传动辊11,传动辊11上设有链带14,链带1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热风管12,热风管12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13上,且热风管12与热风机连通,支撑板13的底部设有集液槽9,支撑板13上均布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集液槽9为矩形结构,集液槽9的右端设有斜向设置的滤网18,集液槽9的右端设有排液口19,排液口19上设有阀门20;使用过程中,当经过氽水和上色后的肉制品进入到振动除水机上时,启动振动电机17,振动电机17带动支撑板13振动,链带14跟着支撑板13振动,从而将链带14上肉制品的水分被振落,从而使得液体进入到集液槽9内。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